釋聖虛:菩薩的大慈大悲和神聖愛情
只有修習般若,相應於般若時,才真正可名為菩薩之行。不論是修行布施、持戒、忍辱,還是精進、禅定,如果不以般若觀行予以統攝,則只能是行於世間善法或小乘解脫,不能趨向於究竟佛果。各位,甚至是修習般若,也必須以般若觀行予以統攝,因為,當你以為是在修習般若時,就已經不是修行般若了。應知般若者,即非般若,無自形,無定相,融人一切法,故名般若。
當以般若觀行以為統攝時,則布施乃至般若之六度萬行無不當下回向於菩薩道、菩薩因、菩薩果,乃至招致未來必然成佛。布施時,勿以為“我”在布施,“我”在助人,“我”在行善。因為,菩薩行於真實之行,而在真實境界,我你他是一體不分的,一切布施的作用、功德、果報均未離開真實的我體。施人即是施己,助人即為自助,故此實在無“善”可言,無“善”可恃,無“善”可傲。同理,也別以為有受施者,有施與受施之事。當知一切法空性,所有相皆為非相。同樣地,也不要執於無我無人無布施之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離一切執著精進行持,則既是修習般若,相應於般若,又是廣大真實之六度萬行。
如此而行,則為成就菩薩之種,隨其升進,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入於菩薩十地正位。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大慈大悲,自然現起。
菩薩,業已成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代名詞,其廣大功德,也就是般若功德,這已在前文中多加闡述。故在此處,僅僅就其大慈大悲,而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說明。
慈悲的最原始表現就是“愛”。從大方面看,“愛”有三處境界:欲界之愛、梵天之愛和菩薩之愛。
欲界包括人間及欲天。我們可以看到,人間之愛無不印有自私之深深烙印。不管是父母兒女、兄弟姐妹,還是夫妻朋友,甚至愛國愛教愛人類,都是構築在自私的基礎上。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應能理解,愛必須拋開自我,一意為人。而父母疼愛子女,卻只是自覺不自覺地因為他們是“我的”子女,因此不但不能同等地去愛別人的子女,而且當自己的子女不再合乎自己的心意時,也會逐漸淡化對他們的愛心。如此一來,從本質上講,子女無異於一棟住房或一套新衣,當他們能帶給自己身心歡喜時,就“愛”得很深厚,否則就“愛”得很浮淺乃至走向痛恨的極端。
父母對子女是這樣,反過來,子女對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不僅如此,人間一切種類的“愛”無不具有同樣的性質。可以說,真正疼愛自己兒女的人,必是那些自覺自願同等地疼愛別人子女的人;真正孝敬父母的人,必是那些能孝敬和愛護所有長輩的人。因為他們超越了自我,故此才能具備真實的愛情。
當然,這些是就宇宙和生命的真實來說的,大部分人怕是難以接受甚至頗具反感的吧。實際上,般若不執著於超越相,並不否定和排斥特定時空中的特定需要。故此在當今時代,儒家的倫理道德才需要繼續被保留和提倡。當全人類走上一個更高的層次後,儒家思想就會自然退隱,而建立起大乘佛法真實且究竟的倫理體系。
雖然同屬人類,但人與人自私與愛的比例卻是大相徑庭的。那些愛心深厚,愛意專注而薄於自私的人,去世後便生於欲界諸天。這意味著,在欲界天中,所有天子們都具有更多更深更純的愛心愛意,並能因此感應出天界的色音殊妙、美麗輝煌,實為人間所望塵莫及。但是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自私習性。
當人完全清除了欲望和自私,滅除了一切嗔恨和濁惡,才有可能生發最純粹最強勁的愛情。這樣的人去世後,將生於梵界諸天,即色界天。這即是說,梵天裡的有情,都是最極純潔、清淨、慈悲和喜樂的,不帶任何自私或欲望的習氣。因此呢,梵天世界的光音妙好及其天子們的身相莊嚴又遠非欲天之所能及。
但是,梵天之愛尚未達到究竟之深。因為,他們仍妄認想身為“我”,在愛別人時,也自然只能愛到想身層次。打個比方吧,如果你只愛朋友的衣服,衣服一變就不愛了,能說你真愛你的朋友嗎?當然不能。那麼進一步,你愛你朋友的肉體,當肉體受損致殘時就不愛了,能說你是真愛嗎?當然也不能。同理,如果你只愛及你朋友的受身、想身乃至行身、識身時,你都只是在愛他們的“衣服”而已,盡管層層深入卻仍未觸及到他的真實,遲早會因種種條件的變化而退失那份愛心。因此,梵天之愛還未達到究竟真實的程度或稱生命的最深處。
梵天之愛還未達到究竟之廣。因為,梵天雖然能愛及巨大時空中的生命,但畢竟未能愛及一切時空中的生命。而只能愛及有限,就蒙上了一層“自私”的色彩,因為無私者是應愛及一切的。梵天因受智慧和能力的限制,他們無法實現這一點。
如果從時間推移上看,梵天之愛還不能恆久。因為,他們也有死彼生此的時候,甚至還可能一步步地墜入惡道,重新陷入貪、嗔之中。那時,他們原本殊勝的愛就退失了。
因這種種缺陷,故梵天之愛不是最真實無上的愛情。從以上的分析中,你應該能了悟到,只有看破了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虛幻,觸及到生命的真實,並超過了小乘的自我解脫,進入了菩薩之道、般若之境時,才能具備最尊最上最為殊勝感人的愛情。那種愛,它深厚、真實、廣大、圓滿、永恆、不壞;遍及一切眾生身心內外,對一切眾生無不利益;愛“一”時即能實現愛一切,愛一切即能愛及一切“一”。那種愛,它融合著無邊的智慧、無畏,飽含著無量的美妙、快樂、慈祥、同情和悲憫。
只有這種愛才配稱為慈悲,稱為大慈大悲,因為它確實大啊!它超越於一切愛情之上,只屬於菩薩和佛陀。當然,它也屬於一切未來的我們,而更確切地講,它也屬於現在和過去的我們,只不過我們空坐寶山而懵然不覺而已。
因此,請讓我們認識到:我們還從未品嘗過愛與被愛的真實滋味呢!請讓我們努力真實地去愛吧,那樣,也就能招致真實的被愛,就能切身地體驗和觀察到,什麼是菩薩?什麼是菩薩的大慈大悲和神聖愛情?
《金剛經》雲:“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所以,菩薩是拋棄了一切種“自我”而去愛的人,也是去擁抱和愛一切個“自我”的人。所以菩薩,能如觀世音菩薩那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