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


 2011/6/5    熱度:2032    下載DOC文檔    

修  心? [摘編] 

 

為什麼要修心?任何一個人升沉、苦、樂、正、邪……都是由心決定的。“人”是受思想支配,受認識指導。為什麼要修心?因我們從出生以後,由於自我意識的伸張,主觀意念把一切問題、現象、事實都扭曲了,如果不修心,便一直扭曲下去,活的環境是個變態的環境,“心”,是個走了樣子的心。 不修心,會活得很苦、很累。

談到修心,先搞清楚修的是哪一顆心?自己有幾個心?用分類法,起碼有兩種。儒家說:有人心,有道心。

佛說:心為惡源。又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由此可知,心有兩種:

這兩種心並不是用解剖學解剖出來的,而是我們自出娘胎這二種心就開始形成;十多歲時,雛形大體完成,受完教育以後,進入社會工作,人心不斷地增強,道心不斷地被埋沒,如果說我們一生下來便是道心,那也不是事實。佛說:心為惡源。又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不是矛盾?不是,心為惡源的心是妄心、是人心。能夠作佛的心是真心,是本心。

佛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因為世人總是停留在三無差別的表面字義上,所以人人本有,個個本真的佛心,就容易被一知半解的人所誤解;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清淨本性,也容易在滾滾紅塵中迷失。因此,如何在人人追求感官物質享受的今天,自覺地回歸心靈的故鄉,就變得相當重要而迫切了。哪裡是心靈的故鄉呢?清淨的心,慈悲的心就是心靈的故鄉。真正美好的心靈故鄉,是無私無我,不著不染,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長情與大愛。軀體的故鄉,固然值得我們懷念與記憶;心靈的故鄉更值得我們溯源與追尋。因為人生的究竟歸依處,還是永遠伴隨著我們的心靈故鄉啊。青山原不動,白雲任去來,心靈的故鄉就像蒼翠的青山一樣,始終是如如不動的,動的只是起心動念的白雲。不受飄動的白雲所惑,心靈的故鄉就容易追尋了。

多少人想修心,卻不在修心上下功夫,結果都是空忙。要修心成就,必須通過聞思修。雖說在家人修心,可以身不出家心出家,你什麼都放不下,還想心出家?文殊菩薩去探望維摩诘居士,到他家裡空空如也。如果你家只有一個蒲團,我才承認你在修行。有人恭敬會說法的居士,稱他老維摩,老維摩這麼多啊?有的人連煙酒都放不下,講出來都是錯的,能叫老維摩?在世俗的欲望裡反其道而行之才是修行,才能到彼岸,你不反過來是不可能證果的。雖然居士也能證阿羅漢果,迎請十六大阿羅漢儀軌中第十七個就是個居士,可你這個居士能跟他比嗎?他頭上頂的是經函,你頭上頂的什麼?老婆、孩子、股票、公司、黃金、美鈔,汽車、洋房,像個居士嗎?

故事:從前有一個大富翁,一連娶了四位太太。大太太很體貼丈夫,時時跟著富翁,百依百順,照顧富翁無微不至;可是富翁卻嫌她不夠漂亮,不理睬她。娶個二太太,雖然漂亮一點,但是還不夠媚,起初富翁還有一點愛她,到了後來,便慢慢把她疏遠了。再娶一位三太太,不但漂亮,而且能干,這使富翁愛戀不捨了。但是得隴望蜀,見異思遷,這是人之常情,富翁自從娶到美若天仙的四太太以後,他把大、二、三太太都忘了,他買了很多化裝品給四太太,用最香的肥皂給她洗身體,終日和四太太在一起,恩恩愛愛,相戀不離,大有“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之慨!然而韶華易逝,好景不常,富翁在與四太太過著甜蜜的生活中,漸近暮年,“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勝慨歎!

有一天,富翁患了不治之症,病入膏肓,醫藥失效。臨終時,富翁叫四太太到床前,跟她商量道:“我心愛的四太太呀!我雖然有四位太太,但是最心愛的只有你,所以也待你最好,我一刻也不能和你分離;現在,醫生說我的生命,已經維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個人死了多孤單,你跟我一道兒死去好嗎?”四太太聽了,花容失色道:“你怎麼會這樣想?你年紀大了,應當要死,我年紀還輕,怎能跟你去呢?”說了也不再看富翁一眼,就跑開了。富翁歎一口氣,沒有辦法,再叫三太太出來,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請三太太跟他一同死去,三太太聽了發抖起來,連忙答道:“這怎麼行?我年紀這麼輕,你死了我還可以嫁給別人,怎麼跟你去?”說著趕快跑開。富翁又是歎一口氣,再叫二太太出來,又把剛才的話,來跟二太太商量;二太太聽了,連忙搖手道:“不能!不能!家裡的事都要我管,我怎麼可以丟了家庭事務跟你去呢?為了夫妻的感情,你若死了,我會送你到郊外的墳墓!”富翁又失望了,這個時候,他想到平時不睬的大太太來,無可奈何,又把大太太叫到床前來,這一回,富翁幾乎聲淚俱下了,道歉帶懇求地向大太太說:“大太太!真對不起你,我過去對你太冷落了。我現在要死去,一個人多寂寞,四太太、三太太、二太太都不要和我去,你肯跟我一道兒死去嗎?”大太太一口就答應道:“嫁夫應該要隨夫,做丈夫的死去了,我做妻子的怎麼能單獨活著,我決定跟你一起死去!”這出乎意料之外的話,富翁雖然聽得很清楚,好像還不相信他自己的耳朵,他再問大太太:“你!你!你願意陪我一道兒去死?大太太點點頭;這時,富翁如夢初醒,很懊悔地對大太太道:“唉!以前我不知道你對我這麼忠心,一直把你忘了;我愛四太太、三太太、二太太,那知她們忘恩負義,到現在都離開了我,不肯陪我死。想不到我沒看重你,你反而願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負你了,我為什麼不早對你好呢?”富翁說了之後,就和大太太擁抱一起死去了。

這一則精彩的故事,是從前釋迦牟尼佛對他的弟子們說的。故事中那美若天仙的四太太,就是指我們的身體,每個人都為自己身體,裝飾得美麗,打扮得年輕,但美麗年輕,對我們的將來,並沒有幫助。要再改嫁的三太太,就是指大家喜愛的錢財,人死的時候,再多錢財也要讓給別人用了。要照顧家庭的二太太,就是指那困難時才思念的親戚朋友,親戚朋友在世間未完的事還多,人去世時,他最多在送殡的行列中走一程。一向沒有得到理睬的大太太,就是我們的心,心常常跟著我們,為我們服務,我們卻不去理睬它。這故事不但精彩,而且饒有意義,它警示我們人生要時常護心,時常修心。人生除了要解決生活問題以外,還要注意到生死問題。要專修專念一句佛號求生淨土、了生脫死、永出輪回。阿彌陀佛!

 

摘自  淨土修行必讀第三集

 

請求;師兄給傳播一下; 淨土修行必讀第三集書內容: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就在生活與工作中:多數博文帶有《佛教小故事》,讓更多的師兄們能夠看到此書.功德無量.阿彌陀佛!!。下載:網址: http://shouningsi.fjsy.net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