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關於拜佛消業障的開示匯集
消災滅罪的無上法寶——阿彌陀佛 地獄太苦,我們決定不能造惡業。但是未學佛之前,已經造了不少罪業,總想找一個好方法消災滅罪,忏除業障。怎麼忏悔?每天在佛菩薩面前把自己所造的罪過說一遍給菩薩聽,再說:我以後不再做了。這是不是忏悔呢?這不是忏悔,這是再造罪業。沒造啊!你心裡想一遍就造了!你的身業沒造,你的口業在那裡念念有辭,口業造了,意業也造了。想一次又造一次,阿賴耶識裡罪業的印象加深一遍。本來要忏除罪業!卻天天把罪業再增加一次,到什麼時候才能把罪業忏除!那麼,怎麼樣忏除罪業呢?不要去想它,老實念佛。不想它,罪業就沒有了;天天念佛,佛是善中之善,念佛是無上的善業,我們天天造善業,罪業就沒有了。過去無論造什麼罪業,都不要去想它,從今以後,一心念佛,所有一切罪過我都不造了,這叫真正忏悔。滅罪的效果力量沒有比這個更大的。 清朝慈雲灌頂大師,在他所著觀無量壽經的批注「觀經直指」裡,告訴我們:「六道眾生所造的罪業,任何經典、任何法門、任何忏法,都忏悔不掉,都消除不了,念阿彌陀佛能消除罪業。」原來這句佛號是消災滅罪的無上法寶。他的話,不是隨便說的,這句話確實有很深的理論依據,這句話真實不假。一句佛號能滅最重的罪業,何況是小小的過失!可是我們看到許多念佛人業障沒有消除,以致使我們對祖師大德的話不敢完全相信,其實,那是我們自己看錯了。錯在什麼地方?這些人是真念還是假念,你要看清楚。大勢至菩薩跟我們講「淨念相繼」,那是真念。「淨」是清淨心。我們有懷疑、有夾雜,心就不清淨。「西方確指」一書,覺明妙行菩薩有一段開示說得很清楚:念佛要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由此我們曉得「淨念相繼」要什麼樣的標准、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夠做到;我們功夫才能得力,才能消除三惡道的業緣,幫助我們在這一生中決定往生。 拜佛 拜佛是佛家修學很重要的一個科目,其真正意義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習氣。以我們最尊貴的頭頂禮佛最卑下的足,稱作「接足禮」。此修學的目標,在斷除我們驕慢(驕傲、怠慢)的習氣。我們對佛會行接足禮,對一般人不會,所以不起作用。因此,在佛堂是上課,學了要運用在生活當中。換言之,我們從早到晚見一切人、一切物,就像對佛一樣謙虛、卑下、尊重,以尊重佛的心去尊重一切眾生,乃至尊重一切惡業眾生,不分貧富貴賤,一律平等對待,這才能成就平等心。 然而在事上要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亦即形式上有差別,心裡沒有差別,這是菩薩。「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覺」,你不能破壞了世間法。從世法來說,禮節有差等。譬如總統、普通信徒到我們這裡來訪問,我們各要用什麼禮節來對待,這就有差等。這個差等是無差等裡面建立的差等,所以差等就是無差等。因此,學佛要懂得出世法,也要懂得世間法;要懂得無分別,也要懂得差別等次。理上、心上決定沒有差別,在形式上有差別,你就做得圓圓滿滿,應付得面面周到。心上有差等,理上有差等,就錯誤了,你是凡夫,不是聖人。如果事上也沒有差等,你也錯了,你不慈悲,你破壞社會秩序,令人民無所適從。因此,理事如何圓融,要有智慧。 拜佛的方法 「精進」是度懈怠、懶散的,懶散是大毛病,不是小病。治這個病要真心去忏悔,而忏悔的方法,許多古大德是用拜佛的方法。我初學也是用此方法,這是忏雲法師教給我的,每天拜八百拜,天天拜,連續拜五個半月,拜了十幾萬拜。這是治病,把自己的精神振奮起來,身體也強健了,所以拜佛是最好的運動。初學人一天最好能拜三百拜,早晨拜一百拜,中午拜一百拜,晚上拜一百拜。一百拜的時間不會超過八十分鐘,並不耽誤時間,而運動量也足夠了。 什麼是真正有福的人? 古人所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個人有福報。對自己要嚴格,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如果煩惱習氣重,業障深重,古德教給我們,用拜佛忏悔的方法,這個方法有效。萬緣放下,每天禮佛三千拜,古人用這種方法,三年業障消除,智慧現前的,比比皆是。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忏雲法師教我這個方法。那個時候我跟他一起住茅篷,他老人家每天拜佛三百拜,他拜的速度很慢,我在他茅篷裡面,每天拜八百拜,我住了五個半月。我們茅篷裡面有一位達宗法師,東北人,他每天拜一千二百拜。我們拜佛的時間分三次,早晨三點鐘起來拜佛,拜到五點鐘,兩個小時;中午,吃過午飯之後,經行回來之後,拜佛拜一個小時;晚上吃完晚飯之後,六點鐘拜到八點鐘,山上九點鐘就休息了。九點鐘休息,兩點鐘起床,生活非常有規律。所以住山,確實能夠忏除業障。知道一個方法,只要能夠堅持不變,這個人就有福報,這個人一生就走向成功之道、解脫之道,所以我們讀《感應篇》,這是印光大師教導我們,用這個小冊子,每天來反省、檢點。如果自己還常常犯這些惡業,自己心裡很清楚,必墮地獄。如果要畏懼地獄苦,趕緊回頭。 【身禮像、口稱名、心觀想、俱要專一、絕無散亂。】 『身禮像』,禮拜佛像。我們每天拜佛,特別是中年以上的同修,四、五十歲以上的同修,拜佛很重要。你每天能拜一百拜,拜上一年,身體柔軟,這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口稱名』,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心觀想』,想佛的功德,想佛的智慧,想佛在因地上的發願修行,想阿彌陀佛成就依正莊嚴的極樂世界。我們常想這些,不要去胡思亂想,想別的、想其它的東西,都在那裡造輪回業。我們想佛、想菩薩,這是造西方世界的淨業。 『俱要專一,絕無散亂』,我們修淨土的人,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專禮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專想阿彌陀佛」,那就對了,這就是符合於「一向專念」了。 【萬緣放下。身心解脫。纔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但念阿彌陀佛。】 『萬緣放下,身心解脫』,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這個地方要記住,這個放下不是講事放下,事放下就錯了,這是叫你心裡都不要牽掛。事,事事無礙,沒有障礙,事沒有障礙,心裡的念頭是障礙。所以佛教我們放下萬緣,是把心裡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的念頭放下,不是叫你把事放下。你把每天的工作更認真、更努力做好,這就對了。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教你放下是心裡頭放下,這要搞清楚。往往世間人把這個意思錯會了,一切事情都放下了,這些事情沒人做了。在家裡你是個主婦,你把家庭放下了,三餐飯都沒人煮,全家挨餓,這是學佛嗎?這不是學佛。放下心裡面的胡思亂想,把這個東西放下,那就對了。 『纔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但念阿彌陀佛』,這要有信心。一般人有病,找醫生吃藥打針,住醫院。 真正念佛人,真正對佛有信心的人,那些都不需要,把一切放下讓身心清淨,一心念佛,求願往生。如果壽命到了,佛就來接引;壽命還沒有到,念幾天病就好了,病就沒有了。 過去我到北京看黃念祖老居士,他老人家告訴我,他跟他的一班學生有十幾二十個人,他們生病不找醫生,不吃藥。生病怎麼治?全家念《無量壽經》,念「觀世音菩薩」,一直念到病好,非常有效。這是北京他們那一班人治病的方法,念《無量壽經》,念「觀世音菩薩」。大師在此地教給我們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跟念「觀音菩薩」是一樣的。 在那邊建道場,實在講就是幫助我們離開圖書館這些同修,讓他們有個讀書修學的好環境。 所以我們那個道場就很特殊,就跟學校一樣,我們早晚課都不做。早晚課是形式,我們現在重實質不重形式,早晚課做它干什麼?浪費那麼多時間。所以在山上的早晚課,早晨讓大家拜佛,拜一百五十拜,晚上拜一百五十拜,我就用拜佛做早晚課。拜佛真有用,一方面對身體是個運動,再一方面真誠心拜佛,求佛菩薩加持。 所有方法裡面,念佛這個方法最好、最容易、最簡單、最穩當。 念佛的方式也很多,佛在《華嚴經》上教給我們,一開頭第一個就教給我們,教給我們用什麼方法念?用散步的方法念,在我們佛法稱為經行,念佛的時候繞佛,散步的方法,對身心健康有很大幫助。散步是最好的運動,特別是對中年以上的人,對身體沒有一絲毫的副作用。跑步都有副作用,如果心髒不好,跑步是很危險的事情,會出狀況。唯獨散步有百利而無一害。散步當中,心裡頭念阿彌陀佛,你看心多清淨,念阿彌陀佛修心,心也清淨,散步是修身。講到養身之道,這是最高明的,這裡頭給我們講動靜一如,念佛心清淨,沒有妄想,心清淨;身體就動。佛家有個標志代表法門,佛家用圓,叫法輪,法輪是圓。圓的意思很圓滿,圓心是不動的,圓周是在動,它這個符號代表動靜是一不是二。不但代表動靜是一不是二,還代表空有是一。輪,外面是有,裡面是空,諸位學過幾何,知道圓心那個點是抽象的,找不到的,那代表空!所以外面圓周是有,代表空有是一不是二。你真正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搞清楚了,佛法裡叫入不二法門,那就高明了,你就入不二法門。 知道一切萬法不二,空有!動靜不二,然後體會到來去不二,生死不二,佛跟眾生不二,你就曉得一切法都是入不二法門,這個時候你真智慧就現前了。 拜佛是很好的運動,拜佛也是耳聽,心裡面念,不出聲,拜佛的時候出聲傷身體。 問:我念佛有時候信念很大,有時候又沒有信心,還時常產生懷疑之心。 朋友教我要多聽經,可是有時我連聽經都定不下心來,該怎麼辦? 答:這個問題你要問我,我可以教你一個方法,拜佛。所以密宗,你在學佛之前,師父要求你的條件是先磕十萬個大頭,然後再來;十萬個大頭磕了之後,你的業障就消了,真有效。我們雖然是沒有學密宗,可是我接觸佛法之初,我的老師教我每天拜佛八百拜,好象拜了五個半月,也應該超過十萬拜了,這是顯教,不是密教。 十萬拜拜下去之後,確實心就定了,信心也就生了。沒有信心,心浮氣躁,學什麼都不能成就,不要說佛法,世間法也不能成就,所以恭恭敬敬地拜佛。一天要是拜一千拜並不困難,…… 入門最主要的是聽經,如果你所學的,你對它的理論沒有基礎,時間久了就會厭倦、會懈怠、會退轉。你對它了解的愈深,你的信心就愈堅固,能生歡喜心。……所以聽經、好學是我們修行的基礎,修行的根本。 問:念佛會念到打瞌睡,精神提不起來,身體支持不下去,要如何克服? 答:這是初學的人往往有這個現象,這種現象實在講是功夫不得力,不是你才有這個現象,這種現象自古以來在初學這個階段普遍的存在。釋迦牟尼佛在世,他講經說法大會裡頭也有不少人在打瞌睡。所以這是一般的現象,也可以說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你不必憂慮,但是要用另外一個方法來克服。大概念佛念到打瞌睡,多半在止靜的時候,就是我們常講打坐的時候,打坐閉著眼睛念佛,沒有多久就睡著,打瞌睡了,這叫昏沈。另外一個現象呢?坐在這裡是坐立不安,就是妄念特別多,七上八下,這叫掉舉。這都是用功不得法,功夫不得力,但是這兩種現象一定要把它克服。 如果是昏沈,你就起來不要再坐了,起來干什麼?經行,經行就是散步,散步念佛。或者用拜佛,恭恭敬敬拜佛,拜幾十拜,拜一、二百拜,你這個瞌睡自然就沒有,所以你要懂得如何來調適身體。如果是妄念太多,妄想紛飛,這個時候你就定下來,你可以打坐,用這種方法,精神著重在佛號,或者帶一點觀想也不妨,我們供的佛像,觀想佛像,使你精神集中,你的妄想漸漸就會少。或者是觀想佛在經上所講的理論,講的道理,總而言之把那個念頭轉過來,不要讓雜念、妄想繼續的去發展,這樣就好。在佛經裡面,「三十七道品」裡面,七覺分就是講求對治這兩種毛病,它的方法很好。諸位可以把「三十七道品」七菩提分裡面所說的這種方法找出來看看,你好好的去研究,能夠用得上。 問:一看經書及錄相帶就想睡覺,請問該怎麼辦? 答:讀經書時,精神提不起來,就不要讀很長的時間,譬如讀半小時,讀二十分鐘,或者讀十五分鐘,這樣就行了。你可以早晨念一段,下午念一段,晚上再念一段,慢慢的把時間加長。看錄相帶也用這種方法。你的心就會慢慢的定下來,業障漸漸消除了,智能就漸漸增長。沒事的時候,就多念佛、繞佛。繞佛就是散步,無論在什麼地方,心裡面就默念這句佛號。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對於外面的境界,學著不去理會它。在繞佛時,我們只注意前面的路,不要顧及路人及兩旁的狀況,這樣就能收到「都攝六根」的效果。念佛是消業障最殊勝的方法,這樣去做就好了。 問:請問繞佛有什麼好處? 答:繞佛的好處非常多,繞佛是養生之道中最殊勝的方法。要曉得生命是精神與物質和合的,肉體是物質,靈性是精神。我們的心要靜,愈清淨愈健康;身要動,身是機器,不動就生銹、就生病了。 繞佛是身動心不動,繞佛與拜佛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有些人修拜佛,一天拜三千拜,拜佛的時候心清淨真誠,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個雜念,身不斷在運動,這是修禮敬。繞佛是經行,就是緩慢的散步,可以收到修學當中不昏沈、不掉舉的效果。有些人念佛念了一會兒會打瞌睡,散步就不會了;有些人心裡面七上八下止不住,但是在緩慢散步念佛,心就定了,這是用功的方法,又是養生之道。《華嚴經》的德雲比丘專修念佛法門,一般稱為「般舟三昧」,完全是繞佛,不坐下來也不躺下來,晝夜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繞佛、念佛。 問:請問繞佛和拜佛有什麼分別? 答:繞佛是一種緩慢的運動,非常適合於年歲大的人,體力弱的人;拜佛是一種激烈的運動,適合於年輕人,身體強壯的人,而繞佛、拜佛效果是一樣的。 拜佛是禮忏,禮拜忏悔,第一個目標就是降伏自己的貢高我慢,以我們最尊貴的頭頂去禮佛之足,在此學習一切恭敬。為什麼?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我們要把所有一切眾生當作佛一樣的恭敬,折服自己的傲慢心。 問:「請問分區共修念佛,是否以繞佛為主?有人提倡多禮佛,方能消業障,難道念佛、讀經不是消業障嗎?」 答:對,統統都消業障。念佛,我們把念佛堂劃做三個區域:繞佛、禮佛、止靜,劃成三個區域,這個方法很受現代人歡迎。我們過去在美國這樣作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確實是以繞佛為主,這個方法是《華嚴經》德雲比丘所傳的。德雲比丘他的念佛方法,就是我們後人所講的「般舟三昧」、「佛立三昧」,是以繞佛為主。 繞佛實在是累了,這是對我們現在人講的,我們業障重,沒有那麼好的體力,可以坐下來休息,休息好了,趕緊再出來繞。繞的時候出聲,坐下來的時候止靜不出聲,可以默念,也可以不念;不念怎麼樣?聽繞佛念佛的聲音,專心去聽,這都叫「攝心念佛」,這方法都很好。如果精神提不起來,昏沈的時候就拜佛,在昏沈的時候拜佛,這是最好的對治方法。分三個區是這個意思,樣樣都能消業障。如果是「這個能消業障,那個不能消業障」,這業障就很重了。為什麼?業障是從妄想來的,念佛還要打妄想,業障怎麼能消得了? 問:請問夜間繞佛昏沈該如何對治? 答:現在眾生煩惱習氣比較重,也就是業障較重,在這種情形之下,谛閒老和尚教我們的方法好,「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他的鍋漏匠徒弟,念佛三年多就成功了,站著往生。鍋漏匠用這個方法站著往生,谛閒老和尚對他贊歎說:「當代寺院叢林的方丈住持及講經的法師都比不上你。」這個方法真簡單,累了就睡覺,睡好了再念,不要勉強。這個方法很好,而且有非常顯著的效果,非常適合於現代人。 問:每逢誦經就會想睡覺,請問如何才能克服? 答:這是昏沈的煩惱很重。克服的方法,就是你把自己讀經的聲音錄成錄音帶,當你誦經時,把錄音帶放很大的聲音,你跟著念。你也可以走著念,用經行、散步的方式,不要坐著念,就能克服睡眠的煩惱。 問:弟子經常失眠睡不著,心恐拜佛不夠精神,但雖有一點不適,還可以堅持拜佛,請問這是否業障重? 答:對,是業障重。但業障重不怕,要有毅力、決心克服這個關口。拜佛的方式有很多,如果要對治昏沈,可以加快拜佛的速度,就像追頂念佛。如果快速度拜佛,一個小時可以拜兩百拜到三百拜,這時你就不容易打瞌睡了。聚精會神,身禮佛,口念佛,心想佛,就能消業障。 問:弟子學佛不到兩年在禮佛忏悔或讀誦經書時常有很多妄想,不知要如何做才不會有妄想? 答:你學佛兩年,妄想這麼多是很正常的現象,到什麼時候妄想才少?大概學佛十年、二十年。你時間不夠,這個事情很正常,不要放在心上。不要為妄想憂慮;為妄想憂慮,你的妄想愈多;妄想來的時候根本不理它,妄想就沒有了。你要把精神、意志集中在念佛,集中在讀誦,當中起妄想,根本不理,你的妄想一年比一年少。所以功夫很得力的時候,大概總是三年到五年,一個小時還有四、五次;一個小時一個妄想沒有,至少要十年功夫。所以大家要很認真努力。 在中國以前沒有鐘表,用長香,我們用香作為時間的單位,一支長香是一個半小時,普通短香是一個小時。所以我們拜佛、誦經都燃一支香,那是什麼?時間,不要看鐘。拜佛也是如此,拜佛也不必計數,計數很累,你心不清淨。一面拜佛一面想我拜多少拜了,這就是打閒岔,你怎麼得清淨心?不能斷妄想,所以燒一支香好。 我拜佛拜一個半鐘點,一個半鐘點香燒完了我就拜完了,用這個方法好。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