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院打七紀實之:佛母慈悲 人心更暖


 2008/11/17    熱度:3360    下載DOC文檔    

也許自己前世擁有一些福德姻緣,自幼擁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因為我是家裡唯一男孩。所以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愛,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想這也是每一個生活在燦爛童真年代孩子的內心體會。人們常說苦盡甜來,那甜盡了也是不是該受苦了呢?的確如此。享受過了生活,你就該去苦中體驗生活了。在我初二,那年母親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了,猶如晴天霹雳給我幼小的心靈以無比沉重的打擊,那天我哭了,幾乎從沒有有過的傷心,再也聽不到母親呼喚孩子的慈悲之音了,由於自己的調皮惹得媽媽經常生氣罵我打我,想想再也沒有人管我了,我失去了人間最美好的東西,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從母親身上我明白了給與別人永遠比索取更快樂。
也許是自己佛緣深厚的原因吧。從小就喜歡佛家的東西,最後喜歡上了學佛。雖然媽媽走了,但我有了新的媽媽佛,她是人類最慈悲的母親,她給我帶來了歡樂,使我獲得了新生。今生能生活在一個家庭裡面,不知是我們多少世修來的姻緣。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珍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哪怕給予父母一點點的愛,他們也是最快樂的。世界上沒有無不是的父母,沒有人可以比父母的愛更無私,沒有人比佛母更慈悲的。因此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以前的我,因為年幼無知,也是經常跑廟,對父母不那麼孝順,有時還難免發發小脾氣,吵吵嘴,惹得他們生氣,想起來自己真是大不孝,整天東拜佛西拜佛,不如自己修成佛。今天請一尊觀世音,明天請一尊如來佛,雖然信佛,但不專一。念佛是今天是大悲咒,明天是藥師灌頂真言,後天又是元音老人的心中心咒。真可以說把自己的心態弄得一塌糊塗,漂泊不定,時刻過著一種在路上的學佛生活。回想起來,這是對佛菩薩的不真誠,不專一,這樣下去到頭來只能為零。可自己仍然愚癡的走到了今天,佛也沒有學好反而病得幾乎神經的地步。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介紹山西小院的光盤與書,可自己整天迷迷糊糊,幾乎處於一個半昏睡狀態,沒太在意,隨手扔到一邊。也許機緣成熟了吧,自己的病也挺嚴重的,在網上看別的同修一切都好了,就下決心感受一下小院這一殊勝的道場,從而真正體會真學佛真受用。雖然看到學了一些東西,但對六部曲仍是略知一二。久病不愈,這是自己所犯重罪的體現,此行去小院就是去忏悔發心大放生,最終如願以償。
我來到小院,把一切歸為零,就當自己是空杯子,從新開始。我放下一切,天天認真念經、忏悔、吃素、放生,覺得自己身心輕松,頭腦明朗,牛皮癬病情也大有好轉,太不可思議了,增加了自己從新做回自己的信心。我在佛前認真忏悔自己往昔所造諸惡業,感覺一切皆放下了,身心具明,很輕松。
再一點就是我在小院能真正定住了,有定力了,在家騎摩托車一天最少在大街上瞎轉上二三十圈,心裡極度空虛。來到小院我才真正有了依靠,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作為一個年輕人,心態幾乎很難安定,但我一定會依小院六部曲認真走下去,並把放生做為我終生的事業,在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活到老,放到老。在這裡我感受到佛母的慈悲和人心的溫暖,以及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道理。要想快樂過此生,首先應當放生。
最後忏悔一下我自己的罪業吧,提起吃素,以前可以說我是一個畜生,整天大吃特吃肉,無所不吃。經過七天吃素,反而覺得素食清淡健康,吃了身心愉悅。吃素是戒殺的開始,想起小院主持人說的動物都是人經無始劫在六道輪回轉來的。你吃它,它將來吃你,冤冤相報何時了,所以人吃人這事,我以後不敢吃了,決心吃素,由於年幼無知,曾經殺害過無數小生命,回想起來真是畜生不如,畜生尚懂得報恩,我們人卻如此殘忍,母親去世了,我感到萬分悲痛,可扪心自問自己殺過五六條母魚,你殺了人家全家啊!包括今年五六月份,吃過小龍蝦,活生生的給油炸了,好多蝦仔,這簡直是畜生不如啊!看著田螺的腦袋一個個掉了,心裡還暗自高興,終於可以美餐一頓了。唉,自己真的錯了。曾經在我七八歲的時候打死一條七寸小蛇,在初中是逮過蜘蛛,看到爬山虎籐條上有一蛇窩拿木棍弄出來一條,裝塑料瓶給憋死了,還撐死了一條白色的小金魚。大姐二姐結婚吃過數以千計的甲魚、螃蟹、鳝魚、蝦、雞等,回想起自己和家人都是大罪人。弟子在佛前真心忏悔,望地藏王菩薩慈悲做主超拔弟子的歷代宗親冤親債主令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往生淨土。把放生活到老放到老做下去,也算我自己以及家人對我們過去傷害過的無辜的生命贖罪吧。最後,我想真誠的對我的冤親債主說一句,我錯了,請你們原諒我吧!
總之,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放下我那貢高我慢的心,誠實做人,老實做事,認真按六部曲走下去,從吃素放生這一條開始,譜寫我人生旅途新的一頁。忘掉過去,從頭再來。真學佛,真受用。認真做事才能把事做對,用心做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天辛辛苦苦,將來舒舒服服,今天舒舒服服,將來辛辛苦苦。對於學佛人,我想說一句話: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

山西居士 究星 (男 22歲)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