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佛教的真理是什麼?(中道)


 2011/6/30    熱度:7680    下載DOC文檔    

壹·中道的意義

佛世時,有一位比丘,名二十億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師。隨佛出家後,急於證果,日夜不懈的精進修行,結果不但久久沒有開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憊不堪,因此生起了退轉心。佛陀知道後,就曉喻他說:譬如琴弦,太緊則弦易斷,太松則彈不成調,唯有急緩得中,才能彈出美妙的音樂來;修行也是如此,過份急躁或懈怠,都不是正常之道。二十億耳聽佛開示後,調整自己的修行方式,終於在不久後,證得阿羅漢果。

不僅修行要合於中道,做任何事情,過與不及都不好。譬如日常生活中,有人過於追逐物欲,有人過份刻苦自勵;有人對金錢的使用浪費無度,有人則一毛不拔,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終緊握拳頭是畸形,只張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適可而止,要不偏不倚,這就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中道就是離二邊之極端、邪執,取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陀成道之初,為五比丘講說四聖谛,其中道谛所說的八正道,就是教弟子們離於偏執,履中正而求解脫之道,故稱中道。

佛陀為何要說中道之理?一方面是佛陀自己曾經在雪山經過六年的苦修,深感苦行並不是究竟解脫之道,所以佛陀將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弟子們。根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說,佛陀告訴五比丘:‘行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我已隨順中道之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另一方面,當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在修行上,有順世派的極端享樂主義者,有婆羅門的極端苦行主義者;對於宇宙人生問題的看法上,有極端的‘宿命論’,有極端的‘無因論’,這種各執一端的說法,佛陀認為均不可取。為了不落於偏見,因此佛陀‘離於二邊,而說中道’。也就是說,在修行上,要不偏於苦行或縱樂的生活;在思想上,要不離於有或無、常住或斷滅兩種極端的見解。所以,中道具有實踐上與理論上的兩種不同意義。在實踐意義上的中道,以實踐八正道為主;在理論上的中道,可以說就是‘緣起’。

貳·中道的實相

根據理論上的中道──‘緣起’之說,可以演繹出中道的實相,也就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並舉。

一、空有不二

龍樹菩薩的《回诤論》說:‘空自體因緣,三一中道說。’意思就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的假有,本性是空,因此我們不要從假象上執有,應該從假有中認識空性,但是也不能從空性中執空,因為盡管緣起法是幻有、假有,但也並非虛無,我們可以從空性中看到妙有。所以,真正了解緣起法的人,不會在一切法上執著實有,所謂‘色即是空’;也不會在一切法上執著虛無,所謂‘空即是色’。如此悟入非空非有,空有不二,就是中道。此即《中論·觀四谛品》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所以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

佛說緣起,本來就是為了對治眾生執於空有二端的弊病。離於空有二邊的中道,這是佛法不共世間法的特色之一,能夠把握到這個思想,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實義。

二、即真即俗

佛法分真、俗二谛,真谛又名第一義谛,或勝義谛,是出世間法;俗谛又名世俗谛,是世間法。佛陀的一代時教,不出此二谛法門,《中論·觀四谛品》說:‘諸佛依二谛,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義谛。’

二谛是佛法的綱要,所謂空、有,都是依此而開顯的。佛說二谛的本意,是為了引導眾生趨向中道,但後世論師由於見解、觀點上的不同,強分空有、真俗,而有‘真空俗有’與‘真有俗空’的說法。事實上,二谛是從不同的認識而安立的兩種真實,雖然不是彼此無關,但卻是各就所見而說,如同一現實的世界,凡夫見之,視為實有,這就是世俗谛;聖者灼鑒,知其是空,這就是真谛。所以,即真即俗,二谛無礙,這就是中道的旨趣所在。

三、色心並舉

《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宗主張三界都是一心所作,也就是說,客觀的世界,須有主觀的心照射之,方能現出客觀事象。而且客觀的世界映入我人眼中,由主觀加以認識,全憑心智,所以《般若經》說:‘於一切法,心為善導,若能知心,悉知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生。’離卻心識,則無萬象可談,所以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佛法以一心統攝諸法,並不落於一邊,而是借現實以啟發心靈,本心靈以照見現實,這就是不偏唯心、不偏唯物,色心並舉的中道觀。

參·八不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教義,在大、小乘中,廣受重視,因此意義雖各有深淺,但各宗一致以中道為教理核心。

在各宗派的‘中道說’中,以‘八不中道’最為淺顯易懂,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與我國三論宗重要理論之一。

八不中道,又作八不中觀、八不正觀、八不緣起、無得中道、無得正觀。根據《中論·觀因緣品》所載:緣起的理法是打破生、滅、斷、常、一、異、去、來等八種邪見,而闡明空的真理;萬有是依此緣起道理而存在,所以離八邪,本無實體,不為執著之對象。如此,離八邪而住於無得正觀,稱為中道,也就是‘八不中道’。

八不中道的‘八不’,是指否定生滅等八邪的教理,也就是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由此得破一切邪執,而顯現諸法實相。也就是說,宇宙萬法都是由因緣聚散而有生滅等現象,實際上諸法無生無滅。如果說有生有滅,則偏頗於一邊;離此二邊而說不生不滅,就是中道之理。有的外道認為人死亡之後,有一常住的神我存在,永不斷滅,這種有我論便墮於常見;有的外道則認為死了以後一切歸無,身心皆斷滅,這種便墮於斷見。常、斷二見都是妄見,因此說不斷不常。一切諸法從本體來看,是‘同一’的,從現象類別來看,則有種種‘差異’。例如,同樣為人,這就是‘同一’;你我他各有智愚差別,這就是‘差異’。但是自他之間有共通的地方,是異中有一;每個人又有各自的特性,是一中有異,因此說不一不異。我人生命的來去,有人認為從此道來,往彼道去,因此有來去之見。如甲乙二人,甲至乙地,甲認為‘去’彼處(乙),乙則認為‘來’此處,去來之間不過是假名對待,所以說不去不來。

所以,由八不緣起能滅除種種的煩惱戲論、種種不合理的謬論、不見真實而起的妄執;又因種種戲論的滅除,就是自性的徹底破斥,能證得諸法的寂滅,出離生死的戲論海,到達寂滅的涅槃城。

肆·中道的生活

中道的思想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可以過著中道的生活。所謂中道的生活,就是離苦樂二邊,以八正道為行事指南的生活。

一般人以為佛教講四大皆空,講苦空無常,所以信仰佛教一定要吃苦。其實,從淨土思想來看,佛教是一種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說信仰佛教可以獲得幸福、快樂。

譬如《阿彌陀經》所敘述的極樂世界是黃金布地,七寶樓閣、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都是四寶周匝圍繞。另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也都是由金、銀、琉璃、玻璃等寶合成;穿的衣服,吃的食物,所謂‘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則是‘飛行自在’。由此可知,極樂世界的物質生活實在太豐富了。

雖然佛教也經常說苦,所謂三苦、四苦、八苦、無量諸苦;但是佛教講苦,是因為‘苦是入道的增上緣’,它是一種方法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目的。

佛教對物質生活,不特別標榜‘苦’,因為太苦的人生如槁木死灰;但是也不熱衷於物質的追求,因為過份放縱物欲,便無信仰的法樂可言。因此,‘太苦’與‘縱樂’兩種極端的生活,都不是佛教所要求的生活。《阿彌陀經》雖講豐富的物質生活,卻要在物質生活中實行佛法,也就是過‘八正道’的生活;《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也不是要我們放棄所有,而是強調佛法的中道生活。因此,離於苦樂二邊的生活,就是中道的生活,也就是真正的佛教生活。太好是一邊,太壞是一邊,凡是落於一邊的,就不能平衡,就有偏差。一般人因為常把好壞、有無、苦樂、得失、恩怨、你我、生死,分得很清楚,因此不能活得安心自在,這就是缺乏中道的圓融智慧。如果我們能認識中道,有了中道的生活,不僅不會被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風所吹動,而且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處,所以離於二邊而行中道,這就是智慧,就是佛法!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