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偈


 2011/7/7    熱度:33115    下載DOC文檔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固然造就了繁榮進步,但是也因為變遷快速、步調緊張,而使得個人心裡積壓了多重的焦慮和苦悶,無法纾解。在這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裡,可謂一大諷刺。而佛教所謂的「禅」,直指人心,明心見性,是根治時弊的一帖良藥!

隨著佛法的普遍,禅的精神廣為人們所喜愛。行者在禅師的一棒一喝、一句一偈下,或茅塞頓開,或心開意解,一件件復雜的事情或心境,就這樣迎刃而解。禅,有如山谷清泉,不經意地流向人心深處,洗淨糾結不清的意識分別,化解束縛頑劣的迷情妄執,帶給生命一股清涼自在。因此,禅門的公案、語錄和詩偈能傳遍世界各地,不但滋潤了人類久被禁锢的心靈,也開展出無限寬廣的文化內涵。

翻開三藏十二部經典,我們發現禅宗的文獻浩瀚無比,並不亞於任何宗派,其原因正是由於禅的本質直指人心活潑自在的源頭,故而能遍及日常生活,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因此為時人所樂於記載傳誦,形成一則則發人深省的公案、語錄和詩偈。傳及後世,因時空隔閡或個人體驗不足,使得初學者往往欲一窺堂奧,卻不得其門而入,為彌補此遺憾,佛光山電視弘法委員會遂於台灣電視公司開辟「星雲禅話」節目,請我主講,並編輯成書,得到了廣大聽眾與讀者的回響,可見社會人士亟需禅門思想來消解精神上的需渴。繼而在盛情難卻下,我又於一九八九年元月起,再度應邀主持「每日一偈」單元,達二年之久。茲應大眾要求,將全部內容付諸文字,整理成書,以便咀嚼參究。唯一些詩偈的作者因年代久遠而佚失,殊為可惜。幸好禅門詩偈旨在表露光明自性,不知作者,並無礙於了解參悟。

我自佛光山退居以來,馬不停蹄地四處雲游弘法,承佛光山視聽中心記錄成稿,而文稿之審閱,經常是在行腳途中匆促完成,自有不盡理想之處,還望讀者不吝指正。更期盼大家能透過文字般若,直悟生命的本源,在繁忙之時,仍能保有一份歡喜自在的禅心。是為序。

一九九二年八月於佛光山

1.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華嚴經)

我們經常禮拜贊歎的佛到底在哪裡呢?這問題,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淨土,佛就在我們的眼前,因為「佛身充滿於法界」,真理就是佛的法身,所以經典上說:「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清淨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

你如果懂得這個道理,世間一花一葉、一沙一石都是如來法身的顯現,都能「普現一切群生前」,如同《華嚴經》上說的「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諸佛如來的法身就像天上的明月,映照出畢竟空的真理,如果眾生心田性海裡的水清淨了,菩提的月亮就會顯現出來。

一般人在稱念觀世音菩薩、稱念阿彌陀佛時,總會向觀世音菩薩求這樣,求那樣,也曾向阿彌陀佛要這樣,要那樣。若稱念的人多,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要千處祈求千處應,不就忙不過來了嗎?其實不然,「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諸佛如來、菩薩好象天上的明月,有水的地方都普照,如江、河、溪、井,甚至臉盆、茶杯,都會映現出明月。但是你又問:為什麼看不到諸佛菩薩呢?那是因為心裡的煩惱太多,心裡的水混濁、不澄淨,只要將煩惱的烏雲去除,就能萬裡無雲,到處都是朗朗晴空,佛的法身就顯現出來了。故佛又稱為如來,如來即如如不動而來,他的法身不動不靜在世間,「而常處此菩提座」,所以佛能不動金剛菩提座,而「隨緣赴感靡不周」地在人間。

2.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古大德)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善友難遇」,如果難得而都能得到,那真要好好珍惜!

《阿含經》裡有一則海龜喻,是說要想得到人身,就如一只盲龜,在大海中漂流,要找到一根可以倚靠攀救的浮木非常不容易,尤其浮木上還要有個孔,讓盲龜的頭伸出來以便漂浮,實在是難上加難,所以說「人身難得」!經典又喻示「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人身難得,生命易逝,我們能不好好珍惜,不好好修持這寶貴的人身嗎?

「佛法難聞」,要聽聞佛法也不容易。今天有很多人到處禮拜寺院,求聞佛法,卻很少有人能心行密合。很多人能講說佛法,但能講得契理契機的很少;有時講說者的觀念不純正,常會以盲引盲,把信徒導入邪路上去。或者講經的人太執著,使聞法者執迷,不能接觸到真正的佛法。有些人勸他們聽聞佛法,卻推說沒有時間,緣分未到,可見佛法難聞。

「中國難生」,中國是指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都很優秀的國家,相對其他爭戰連連,經濟蕭條,文化低落的國家則稱邊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福報可以出生在富強安樂的國家,像現今中東戰爭不斷,難民潮一波波,非洲也是種族沖突,饑馑連連,人民百姓都很苦。人生在世,能有平安富足的生活,能受良好的教育是十分不容易的。

經典上說人有三件事比天人殊勝:第一是記憶,第二是梵行,第三是勤勇。所以,生而為人,要懂得修持;即使是天人,若只知道享福,而不知道修持,福報享盡時也會墮落。我們已得人身,如果不趁早精進修持,在這一生消逝前求得度脫的話,將來要向何處超度此身呢?人,處在生天與墮落惡道的樞紐,如何向上提升而不下墮惡趣,實在是攸關生死的大事!

3.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忏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古大德)

這首偈語是說明:一個修行者在禮佛、自省時的心情。

「佛在世時我沉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道,初轉法 輪度五比丘起,即從靈鹫山到祇樹給孤獨園,從祇園再到靈鹫山,來往於印度南北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想到佛陀在世時,我還不曉得沉淪在什麼惡道裡,沒有親聆佛陀的教示,真是佛世難遇。

「佛滅度後我出生」,現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了,我才出生到世間上,「忏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不免悔恨自己的業障如此深重,見不到八十種好、三十二相的如來金色身。

我要奉勸修行者不必太消極、太慨歎,當初佛陀曾經說過:如果你們要我常住世間而不信受我所宣說的佛法,我活著又有什麼用呢?如果我入涅槃,而你們奉行佛法就如同我久住世間一樣,我又何曾離開你們呢?

所以,佛陀在世不在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大家能不能奉行佛法?比方說:佛陀開示我們要慈悲,大家慈悲了嗎?佛陀開示我們要忍辱,大家有忍辱嗎?佛陀開示我們要持戒,大家有持戒嗎?佛陀開示我們要弘法利生,大家弘法利生了嗎?假如我們真能奉行佛陀的佛法,以慈悲喜捨來對待大眾,以六度萬行來修持自己,以八正道來實踐佛法,以四聖谛來宣揚佛法,也就等於如來法身常住世間了。所以經典上說佛陀常住於常寂光中照顧我們,永處在真理裡指導我們。《金剛經》也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必定有佛,有佛法的地方必定有佛!所以,我們要注重人我的關系,普度眾生,若見人我關系處,一花一葉一如來!

4.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古德)

過去,有一個長年在外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回家探望太太,到了歲末,他就上街買東西准備回家過年,在街上看到一個老和尚掛著賣偈語的招牌,他好奇地問:「這偈語賣多少錢?」「十兩黃金!」「什麼偈語要這麼貴?」「施主!你如果有十兩黃金,我自然會告訴你一個妙用的偈語。」商人一時動心,付了十兩黃金,老和尚就告訴他這首偈語。

商人聽後有些失望,心想:這四句話就要十兩黃金,太貴了吧!可是對方是個老和尚,也實在不好計較。臨走時,老和尚還一再叮咛商人:「把這個偈語記好喲!回家很管用的!」

商人披星戴月地日夜趕路,回到家已三更半夜,除夕都快過去了。因為大門未上鎖,商人直接走到自己房間,床上掛著蚊帳,商人正要喚太太,猛然在微弱燈光下,看到床前有一雙男人的鞋子,商人心想:一定是太太趁我離家時,不甘寂寞私會男人。立刻怒火中燒,跑到廚房抓起菜刀,就要砍殺不守婦道的妻子。刀在半空中,他忽然記起老和尚的偈子「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征了一征,就依言進三步退三步,這一進一退,把躺在床上的妻子驚醒了,商人怒氣沖沖指著床底下的鞋子興師問罪,太太無限委屈地說:「你出去這麼久不回來,過年了,我不能不放一雙男人的鞋子等你回來,圖個團圓吉利呀!」

商人一聽,扔刀大叫:「這偈子太便宜了,值得千兩萬兩啊!」

意思是說:若不是這一首偈語的開導,今天可要闖下彌天大禍了!所以《金剛經》中有言道:受持一四句偈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功德。

5.不結良緣與善緣,苦貪名利日憂煎;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閒看幾十年。(晉.跋陀羅)

「不結良緣與善緣,苦貪名利日憂煎」,人活在世間上,如果只顧自己不顧他人,不肯跟人結緣,不肯替人服務,彼此沒有良緣,沒有善緣,就不能得到幫助。有些人不是聰明才智高,也不是能干,然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總是得道多助,靠的就是緣分。有的人才華蓋世,一身機智靈巧,可是處處不如意,因為他沒有廣結人緣,自然坎坷難行。我們如果每天貪名圖利,在名利的貪瞋風波裡浮沉,不能給人歡喜,人家也不歡喜你,生活怎麼會快樂呢?

「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閒看幾十年」,我們在世間上擁有的一切金銀財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好象人家借給我們看的,看來看去只不過幾十年,眨眼流失成空,何必迷戀呢?世間一切物,都是短暫的,都是借看的。我們的房屋能住多少年?身體能活多少年?世間沒有一件東西永遠是我們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到了生死關頭,妻子兒女不肯相伴,金銀財寶流落別家,親朋好友一一遠離,我們什麼東西都帶不去,能帶走的只有我們一世人身、口、意造作的業──善業、惡業。善業功德帶得去,罪業孽緣也得帶去。

世間有形的東西,我們都帶不走,無形的「業」帶得走。所以做人不要太愚癡,不要貪圖一時的房屋、財產、衣飾,這都是倏忽消失的因緣,很快就屬於別人了。我們要尋求真實不變的因緣,不要被虛假的世相迷惑,找到自己清明自在的本性最要緊。

6.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余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唐.李翱)

這首詩偈是唐朝太守李翱的作品。

李翱聽說藥山禅師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見一見他的廬山真面目,就到處打聽,跋山涉水尋訪,終於在一個山頭的松樹下,找到了正在參禅打坐的藥山禅師。李翱十分恭敬地請求開示,藥山禅師卻睬都不睬,一向高傲的李翱,不曾受過如此奚落,終於忍不住諷刺說:「真是聞名不如見面!」意思是說:我久仰您的大名,但見了面後,才知道你是如此不通人情、不達世故的一個人。說完,很生氣地要離開。藥山禅師忽然開口迸出一句:「你何必貴耳賤目呢!」意思是說:你為什麼耳朵聽的就很寶貴,而親眼見的就認為是低賤呢?為什麼你只相信耳朵,不相信眼睛呢?

李翱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再間:「什麼是戒定慧?」

「我這裡沒有這些閒雜具!」

「如何修行呢?」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李翱再發問時,藥山禅師就一手指天,一手指著身旁瓶子的水,閉起眼睛不再開口了。

李翱因而體悟:禅的道理是不可以分別,不可以臆測的。他回去後,潛心研習佛法,撰寫很多心性禅修的書,後來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學者。

古來多少文人學士,常與佛門大德、禅師來往,聽聞幾句開示就影響了一生。像李翱在見到藥山禅師後,寫下了這首偈,為禅門留下了一段千古公案!

7.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只麼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唐.石頭希)

「從來共住不知名」,久遠以來,我們就和一個跟我們最親近的人住在一起,只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罷了!他是誰呢?他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佛性!

人,最可悲的就是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家本來面目,每天對著別人都叫得出張三李四,卻不知自己是何等人物!

「任運相將只麼行」,人,除了要認識自己外,更要任運隨緣、自由自在地生活。要如何才能過任運的日子呢?一、要隨緣生活;二、要隨境安住;三、要隨心度眾;四、要隨喜自在。

現在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逆緣在生活,既不能順著緣,當然就不可能隨境自在;不能隨境自在,就不容易安住。連安住都不能,還談什麼隨心所欲的度眾結緣呢?

世間上,多少麻煩,多少是非,都由不認識自己而起。「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古來那些成聖成賢的人,都還不能認識自己,何況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的凡夫,哪裡會明白呢?我們對佛道若不去研習、自修,真理就永難明白,不明理不精進,就不會修行,不修行當然就不會明白自己了。

這首偈語,主要是教我們認識自己,才能任運隨緣,不再造次沉淪於凡流之輩。

8.已落雙雕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唐.杜牧)

這首偈語是勸我們發慈悲心,愛惜幼小生靈。

「已落雙雕血尚新」,已經被箭射中的雙雕,一身鮮血滴滴流,他本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翱翔,只為了人們喜愛狩獵,為了滿足口欲,就被當做佳肴射了下來!

「鳴鞭走馬又翻身」,平常和我們最親近的牛馬,除了供給我們坐騎外,還為我們拉車、黎田。而我們不僅不感謝,還要剝它們的皮,吃它們的肉,泯滅善性,滋長戾氣,怪不得有人浩歎「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了。

「憑君莫射南來雁」,是勸說人不要射殺南來的鴻雁,因為「恐有家書寄遠人」,雁可能替我們千裡迢迢帶來親人的家書,凡事要存著感恩、惜福的心。

舉凡文明國家都主張禁獵、禁屠,甚至專設野生動物保護區,來保護瀕臨絕種的動物。如美國的黃石公園,如果在參觀途中遇到狗、熊、鹿等動物,車輛都要停下來,讓這些動物先過去,因為公園是他們的領域,這是文明國家的作風。反觀我們的社會,孩童常常玩弄小鳥小魚、捕蟬抓蚱蜢、扔石頭打牛羊……,很少見到父母出面阻止,從小就虐待動物,如何培養愛心?沒有愛心,戾氣日增,長大了怎能不殘殺?不做壞呢?

古德說:「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為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任我需,莫叫閻老斷,只揣應如何?」從宇宙萬物同源同種的立場來看,生命是一樣的,我肉與眾生肉是一樣的,把你的肉充作我的飲食,把我的需要和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折磨上,你如何忍心?你怎能安心?大家還是少殺生,多一些慈悲心吧!

9.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唐.無盡藏)

這首詩偈是唐朝無盡藏比丘尼的大作,主題是說: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聲色美,耳朵喜聽各類音聲,鼻子聞香嗅辣,舌頭喜嘗甘甜滋味,身體喜愛柔軟觸覺,心裡喜歡各種分別。一顆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迷魂失魄。而禅師們卻只要一閉眼睛,不看、不聽、不說,當下整個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

「終日尋春不見春」,我們想看看春天的景色,春天在哪裡?春天就是我們的佛性、真如、真心。

「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如果我們一直追求真如佛性,而一直茫然找不到,歸來時偶然看到窗前園裡的梅花已悠悠盛開,呵!原來春在枝頭已十分了!這景象就像描寫趙州禅師的一首偈語:「趙州八十猶行腳,只因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一個人光是東南西北的向外追求,哪裡會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們心中,如果你能有肯定地說「我找到了!」那就很妙了。找到什麼?我找到了自己,我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認識了自己,這是很不容易的。世間上的人,不認識自己,常常愚昧、苦惱,多麼可憐!

你能夠認識自己,就不會去心外求法了,因為心外無我,心外無法,心外沒有世界!無盡藏比丘尼的這首偈語,是告訴人們「我找到了自己」,頗有深義。

10.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雲遮天。(唐.張拙)

參禅的人,法界在他心中,天堂地獄也在他心中。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佛性之光,本來遍滿虛空法界,如同佛光普照,不管是凡夫、聖人,甚至一切含靈動物,都與我一體,我們都是一家。

佛教將有情生命分成十類,一般通稱「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每一個人一天中,心念在十法界來來回回不知多少次。

有時心念一起,要為人服務,待人慈悲,內心無煩惱,這時本性之光朗照晴空,就等於是佛、菩薩的世界。為了一件事不滿意而起瞋恨心,奢求發財而起貪念,口腹多欲而貪食,這種貪、瞋、癡的地獄、餓鬼、畜生心相一表現出來,種種不如法的行為當然也造作了。我們一顆心就具有佛、菩薩、地獄、餓鬼……等十法界的心態。

「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個人能做到一念不生,不生即無生,就是一切生。如同虛空無相,則無所不像。

「六根才動雲遮天」,六根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像盜賊般住在我們身體裡,每天都癡惑於愛欲,迷沒於瞋怒,如不當看的貪看,不當聽的貪聽,不當說的妄說,不當想的妄想,不當做的妄做……人的本性,就是被六根的烏雲遮蔽了,要先將人體村莊的這六個盜賊降伏,不讓身心語意妄動,是每個修行者最要緊的一件事!

11.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禅事問禅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唐。白居易)

這首白居易的詩喝,是他學佛後,有一次「特入空門問苦空」。空門,指的是佛教。這個空,不是把一切都看成空空如也;空,是虛空,虛空裡面有萬物,包容一切,佛門對苦與空的體會最深,你來佛門問苦空,問對了!世間萬種苦,有身體的苦、精神的苦,我和人相處不好他苦,物質不調和也苦,求不到想要的東西也苦,身體老病死時也苦,內心被貪瞋癡驅使也苦……,真是眾苦泛濫,苦海無邊。白居易希望對苦、空的人生能多了解一些,特地來佛門請示。

「空」是一種正見,一種緣起,一種般若,一種真理。空有空的背景、內容,空是建設性的。因為空即是色,有空才有有,有空才有萬物,萬物亦是空。

「敢將禅事問禅翁」,來到佛門,請教禅師們一些生活上的禅心、禅意、禅修的事情。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人生如夢,卻不知浮生是夢中!假如你懂得人生如夢的話,夢中何必爭人我?就不會太計較人我是非了。

煩惱少的人自然很少作夢,如能將人生如夢看得很究竟,在作夢時,五趣六道、人我是非都像真的,一旦清醒、覺悟時,真是空空無大千,你我沒有對待,時空也沒有間隔,其是「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12.憶著當年未悟時,一聲號角一聲悲;如今枕上無閒夢,大小梅花一樣香。(唐.孚上座)

這是孚上座的喝語,他說「憶著當年未悟時」,真是「一聲號角一聲悲」。時間分秒的過去,人生迷昧苦短,生死又那麼無常,一念想起,不禁悲從中來。禅門有兩句話,「未曾悟道如喪考毗,已經悟道如喪考毗」,大事未明還未開悟時,渾沌迷茫過日子,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已經悟道後,四大皆空,人生不沾不滯,也宛如死了父母一樣。這是慨歎自己在五道六趣多生多劫流浪,沉淪生死至今,才認識自己,自然感觸良深。學禅者如果不參透生命的本源,不思見死亡的真相,那真是一聲號角一聲悲。

日本貞觀禅師留學中國二十年後,回日傳法,一位研究天台宗三十年的道文法師向他求教:「我自幼研習天台《法華》思想,有一問題始終不解。」「《法華》思想博大精深,只有一問不解,可見你有很高修持,但不知唯一問題為何?」「《法華經》雲:「有情無情,同圓種智。」花草樹木真能成佛嗎?」「三十年來你掛念花草樹木能否成佛,與你何益?你該關心自己如何成佛?」道文吃驚:「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請問我如何能成佛?」「你說只有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要靠你自己解決了!」末悟時,處處問人,殊不知自問方能自悟。

「如今枕上無閒夢,大小梅花一樣香」,現今已開悟了,甚至睡覺時都能與道相應,與真理契合,再也沒有閒愁惡夢了!禅門的悟道,是活水長流,每天都有很多的小悟,集很多小悟為中悟,忽然有個恍然大悟,然後對於「生從何來,死將何去」都了然於心,再也無懼生死了!

不管是大悟或小悟,在禅門的二六時中生活,是大小梅花一樣香。把凡心去除,隨著自己的真如自性隨緣自在,人間還有什麼值得追尋呢?

13.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唐.鳥窠)

這是唐朝鳥巢禅師的一首偈語。

「來時無跡去無蹤」,人,生時縱哪裡來?無蹤無跡。死後往哪裡去?也無蹤跡。生來死去都是一樣的無蹤跡。

「去與來時事一同」,過去有位禅師沿門托缽,正巧施主家生了兒子,禅師聽了,站在門口悲傷地流淚,主人很不悅:「我們家添了寶寶,大家都一團歡喜,禅師為什麼傷心流淚呢?太不吉利了!」禅師說:「我是在哭你家又多了一個死人。」

一般人的觀念,都以為生乃可喜,死亦可悲,而在悟道的人看來,生就是死,有生必有死,何必到死的時候才悲哀呢?幻夢人生,終歸黃土大地,生與死都是一樣的。

有人在曠野中,被獅子追趕,無處可逃,剛好看到一口枯井,就攀著井中樹籐想躲到井裡求生,爬到半途,看到井底有四條毒蛇咻咻吐舌,頭上又有黑、白兩只老鼠嚙咬他攀附的樹籐,萬一樹籐被咬斷了,不跌死,也會被井底的四條毒蛇咬死,正在萬分驚慌恐懼時,飛來五只小蜜蜂滴下五滴蜜,蜜剛好滴入他的口中,滿嘴香咧咧的甜蜜滋味,使他忘記了生死邊緣的可怕。

這寓言顯示了人生。人生,被無常的獅子逼到枯井裡,井下是生老病死、地水火風四蛇正在盤踞吞噬,而生命的籐枝又被象征晝夜的黑白二鼠嚙食著,多麼危險啊!五只蜜蜂比喻五欲財、色、名、食、睡,一點點甜頭,就使我們忘記了危險,如此愚昧的人生很不值得。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人生的百態千情都是幻夢,生死也如夢,苦海沉淪無了時,不要醉生夢死,快快求得解脫,才是最最要緊事。

14.生天本自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鶴背傾危龍背滑,君王自古無百年。(唐。知玄)

人要守本分,不要妄求,共問耕耘不問收獲,功道自然成熟。「三十三天天外天,九宵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正好為這首詩偈做诠釋。

「生天本自生大業,未必求仙便得仙」,生天,要有生天的福、生天的業。一個人福德因緣具足,不要說求富求貴、求聖求賢,就連成佛作祖都是很自然的事。世間沒有天生的彌勒,沒有自然的釋迦,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功。現代青年往往不肯勞苦奮斗,不肯流汗播種,只一味妄求,希冀僥幸得富貴,是不可能的。比方說:一塊石頭,放入水裡自然會沉下去,你祈求神明將石頭浮起來,當然是不可能的。

「鶴背傾危龍背滑」,不自量力的人,就算騎在白鶴背上飛天,也是很危險的。乘龍飛天,一滑也成千古恨。人貴自知,不要妄求。

「君王自古無百年」,中國歷史綿延五千年,歷經多少朝代,多少君王,何曾有人是百年皇帝?世事無常,種種忙碌,種種辛苦,到最後什麼都是空的,都不是我們的,唯有及時行善,做些功德,才是子孫長久計。

15.空門寂寂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添瓶澗底休撈月,烹茗瓯中罷弄花;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唐。金喬覺

這一首詩偈的作者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本是韓國的王子。他在九華山修行的時候,一位當侍者的小沙彌在山上住久了,嫌山居寂寞,想回到人多熱鬧有親情的家鄉,可是又捨不得師父,所以當地藏菩薩送他下山時,就作了這首詩偈開示他。

「空門寂寂汝思家」,在佛門裡過的都是很簡單的生活,沒有人情,沒有溫暖,沒有厚待,難怪小沙彌想要回家。

「禮別雲房下九華」,和雲端山中的寺院告別,要下九華山。「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你很喜歡回家玩用竹根當馬騎的兒童游戲,不喜歡在佛地聚金沙,慢慢地修行成長,也怪不得你。

「添瓶澗底休撈月」,但你要知道,回到人間後,五欲塵勞,像用瓶子到澗底盛水,不要以為瓶子裡映現的月亮很可愛,那是假的,不實在的。「烹茗瓯中罷弄花」,也不要以為那花瓶裡插的花非常美,那也是一時的,眨眼雕謝零落,並不實在。

「好去不須頻下淚」,今天就好好下山去吧,不要流淚,不要捨不得離開,更不要記掛!「老僧相伴有煙霞」,你要知道,跟我在一起的有天上的雲彩,山中的煙霞,這都是我的伴侶,我一點都不會寂莫!人生四大皆空,我們在佛法裡卻頂天立地。

16.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裡頭空;莫嫌不與凡夫說,只為宮商調不同。(唐,趙州從谂)

「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裡頭空」,是說宇宙萬物所有一切,皆由四大所造,由四大因緣和合而成。四大就是四種元素,合起來成為世間,成為人,任何事事物物都離不開這四大──地、水、火、風。地是堅硬性的,水是潮濕性的,人是溫暖性的,風是流動性的。

像花草樹木的生長,需要土壤,是地大;要有水分滋潤,是水大;要有陽光,是火大;要有空氣,是風大。有了土地、水分、陽光、空氣,花草樹木才能成長。人也一樣,人的身體骨頭、毛發,是堅硬的地大;人的大小便、汗、痰是潮濕性的水大;人的體溫、肝火,是火大;風大,是指人的呼吸,要是一口氣不來,人也不能活下去。四大因緣聚就成,四大因緣散則滅。又如我們蓋屋的建材中,木材是地大;水泥是水大;采光、通風是火大、風大。一間房子的完成也要有地、水、火、風,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四大會聚而成。

「莫嫌不與凡夫說」,這許多道理,未同凡夫解說,是因一般人很難了解緣起性空。「只為宮商調不同」,中國古代音樂有宮、商、角、征、羽五個音調。如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證道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涅槃。為什麼要涅槃?因為佛陀證悟的道與世間不同,他看的苦相,世人看成樂境;他證悟的法身、菩提,是世人的死滅、空無。所以有些看法,不容易使大家信服,是因為佛、菩薩與凡夫的認識不同,思想、觀念也不一樣,往往不易傳達。要好溝通、好說話,觀念一致是大前提!

17.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唐.圓澤)

圓澤禅師與儒生李源是好朋友,兩人相約出外旅行,圓澤希望走山路,李源執著要走水路。圓澤歎息:「果真因果輪回不可勉強。」只好取道水路。在水邊遇見一個大腹便便的婦女在洗衣服,圓澤一看,命中注定逃不了。原來這婦人已懷孕多年,就等圓澤來投胎。圓澤就對李源說:「業報如此,我要投胎去了,不能再陪你旅行,希望十三年後,杭州天竺寺外,我們有緣再相見。」

洗衣婦回家後,就生下了一個小孩。一晃十三年過去,李源如約到了天竺寺外,看到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吟唱: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已遍,欲回煙棹上瞿塘。」

李源一聽,知道牧童就是過去的故人。

這首詩偈說明佛性不變,人在五趣六道裡流轉,是真真實實的。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我們在三生石上走過,都是有情人、有緣人,是賞月吟風的好朋友。

「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不要以為老病死了,一切都化為烏有,人是死不了的。死就是再生,生就是赴死,生生死死是二合一的,我們如果對生命有信心,不管五趣流轉、六道輪回,只要播種功德,總會有美好的來生。

18.不求名利不求榮,只麼隨緣度此生;一個幻軀能幾時,為他閒事長無明。(唐.洞山良價)

在動亂世間裡,若把人我是非看得太認真、太計較,日子不免紛紛擾擾,所以要能放下一些,隨緣一些,像皮箱一樣,用時提起,不用就放下。否則一直提著不放,不嫌累贅嗎?需要時又提不起,不是很不方便嗎?

這首偈語要我們「不求名利不求榮」,不求個人的安逸、榮耀、成就,應該為國家社會求大、求好、求榮耀。如何做到只為大眾,不為私己呢?像佛光人的信條「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信徒」,就是一種無私無我的德行。

「只麼隨緣度此生」,我們不要只顧一己得失,要多為國家社會著想,為大眾造福,不辭辛苦努力奉獻服務,廣結善緣。想想「一個幻軀能幾時,為他閒事長無明」,人生不過百年光陰,為什麼一定要為過眼雲煙勾起無明煩惱,徒然牽腸掛肚?

正如無門慧開禅師的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不要把個人瑣碎事掛在心頭,但對普度眾生的事則要積極,對社會福利工作更要護持,如:修橋鋪路,功德無量;濟危扶困,成人之美。活在世間上,懶惰懈怠也是幾十年,自私自利也是幾十年,何不積極為國家社會多做點事?為社會的安和樂利多多造福呢?

19.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余;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唐.大梅法常)

大梅法常禅師年幼時在玉泉寺出家,禅師自幼對禅法即特別有志趣,便到馬祖道一禅師處參學。大梅法常問馬祖道一:「如何是佛?」馬祖答說:「即心是佛。」大梅法常於言下大悟,後到大梅山隱居潛修。

唐朝貞元年間鹽官齊安國師座下有一位出家人因為上山迷路,而遇見大梅法常。這位出家人十分訝異在這個僻遠山區居然有位隱居的和尚,便問大梅法常:「和尚在此多少時日?」大梅法常回答:「只見四周青山青了又黃。」出家人又問:「這下山的路向什麼方向走呢?」禅師答說:「隨著流水去。」

出家人下山後回到鹽官國師處,告訴國師他的奇遇,鹽官國師說:「我過去在江西曾經遇過一個出家人,後來沒有他的消息,不知是否就是你所遇見的和尚,我想托你去請他下山,接受我的供養。」後來出家人再度上山去延請大梅法常,禅師後來以「一池荷葉衣無數,數樹松花食有余;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捨入深居」偈語一首,委婉地拒絕了。

大梅法常這首偈子,「一池荷葉衣無盡」,一池塘的荷葉,給我作衣服穿,我就穿用不盡了;「數樹松花食有余」,山上有許多松樹,以松花作飯,我也吃不完;「剛被世人知住處」,住處被世人知道後,來訪民眾太多,干擾了修道生活,那怎麼辦呢?「又移茅屋入深居」,只好再把房子往深山更遠處移。像大梅法常禅師能夠自修,也能度眾;能在熱鬧道場裡,也能到深山無人居住處。不管世間怎麼變化,他都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如此肯定,如此自尊、自重,就是一代禅師的風范!

20.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唐.黃檗)

「心如大海無邊際」,人的心,如大海一般無邊無際,事實上心還不止像大海,心像國王,可以發布命令;心念一動,眼睛就去看,耳朵就去聽,手就去做事,腳就去走路,所以說心如國王能行令。

心又像電光,心念一動,東西南北任翱游;想建大樓,念頭一轉,心頭的大樓即刻就建好了,心念之快真如石火電光。

心又像畫師,《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心如藝術家,可以在心中呈現出美好或丑陋的種種變化。

心又像虛空,可以包羅萬象。平常我們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不是說宰相肚子裡真能撐著一條船航行,而是形容宰相的心量大得能容納一切!

所以「心」是無量無邊,是變化萬端,是容納萬有。我們該如何對待這顆心呢?「廣植淨蓮養身心」,有這麼了不起的一顆心,我們就要好好地愛他。珍馐美味的營養食物入口吃了,可以滋養我們的身體,戒定慧則可以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要好好地在心田裡廣植淨蓮。

「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是說由心的力量能推展我們這一雙手,要好好地隨時隨緣為人積功德。例如:隨口說好話,隨手替人服務,隨時結善緣……,希望我們今天的社會,到處都是行善布施的慈悲人,人間就會很美好了。

21.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唐.布袋)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是形容一個農夫插秧時,一把把青秧插滿田,低頭看到水面漂漾的藍天,也看到自己!

一般人的通病是: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水中天如鏡,人要自覺自悟,使本性清澈顯見,才能夠「六根清淨方為道」,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污染,時時保持自性的清淨,就是道,就是修行了。

「退步原來是向前」,頗有哲理意味。試想,農夫插秧,一面插青秧,一面往後步步退,返到田邊,一畦田的秧苗才插好,其是似退而實進。有時候,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與人相處,斤斤計較爭執,互相排擠诋毀,又能成就什麼?倒不如退一步,尋求更大的成功。

過去有一個人,為了一堵圍牆,和鄰居起爭執,心裡忿忿不平,就捎信給在京城做官的父親,希望父親用官府的權勢把牆爭過來,他的父親很明理,回了兒子一首詩:

「萬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 長城萬裡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為了一堵牆而起爭執,真是何苦?讓人家幾尺不就太平了嗎?你看看萬裡長城至今還在,可是當年赫赫一世的秦始皇又在哪裡呢?你爭,跟人家斗氣,百年過後什麼是你的?不都灰飛煙滅,枯冢一堆了嗎?從這首詩裡,我們能不能領悟四大皆空?能不能在面對社會、物質一切時,觀境自在?觀我自在?觀物自在?觀心自在?觀人自在呢?能!莽莽人間就不必再作什麼計較爭吵了!只看自己心田清不清淨,任它八方冷語與暗箭!

22.若逢知己宜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唐.布袋)

我們做人處事,有時會遇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有時也會遇到怨恨計較的冤家對頭。「若逢知己宜依分」,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個限度,如友誼的尊重、不共金錢的來往。固然朋友有通財之義,但一沾上利害得失,一有行差步錯,錢財往往成為反目成仇的導火線,多年友情毀於旦夕,只因一時逾越本分,實在可惜!

「縱遇冤家也共和」,若是遇到冤家怨恨,也不必太過於計較,不必強人同己,要有容納不同意見觀念的雅量,冤家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可以激發我們精進修行。

因此,真正有為的人,做事要做難做之事,處人要處難處之人,最好能有「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的修養。寒山大士曾問拾得禅師說:「如有人辱我、罵我、欺我、謗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惡我,我應如何?」

拾得禅師回答他:「你忍他、由他、耐他、讓他、不理他,且過幾年,看他又如何?」

所以我們與人相處,不必太斤斤計較,不要為了利害、得失反目成仇,甚至親人眷屬竟成陌路。如果希求人間太平無事,最好彼此有忍讓的胸襟氣度,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

23.趨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急須返照娘生面,一片靈心是覺皇。(唐.布袋)

唐朝布袋和尚相傳就是現在大肚能容的彌勒菩薩的示現,他常常行腳雲游世間,看到世人懵懵懂懂,忙來忙去,有的為生活忙,有的為兒女忙,有的為職業忙,也有不少人為了理想、為了慈悲而忙。

我們站在火車站前,看那些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人潮,除了少部分是為人、為公而忙,大部分都是為名與利奔忙,真正是「趨利求名空自忙」,一個個不是為了沽名釣譽,就是財迷心竅,其實為名也好,為利也好,都像蜜蜂采蜜,最後空忙一場。人如果一心只是求名求利,倒也罷了!怕的是在求名求利的同時,利欲熏心,見利忘義,為了貪財、貪名不擇手段的害人,那就罪過了。

「利名二字陷人坑」,一不小心掉進了名利的深坑,就無法超拔。很多人在沒有錢時,一直追求金錢,枉費多少時間。多少辛苦、多少煩惱。一旦有錢了,被錢所害的也不知多少。沒有名的時候,百般求名,一旦名成利就,盛名之累所帶來的痛苦、束縛、不自由,也是山積海深。

所以,一個修行學道的人,即使不能完全離棄名利,至少也要淡泊名利,就像國父孫中山先生說的「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多多為社會人群服務。

「急須返照娘生面,一片靈心是覺皇」,要緊的是要知道自己,知道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把內在的一片真心體會出來,才是一個覺悟的尊者!

24.只個心心心是佛,千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萬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實。(唐.布袋)

人人本具自心。人,往往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平常要營養,要保健,要美容,要盥洗……,還要照顧衣食住行一切所需,甚至於愛情、知識,反而忽略了自我的真心。沒有修心,沒有養心,任心在那裡造業、妄動,所以說心如盜賊,如猿猴,而有心猿意馬的說法。

心如國王能行令,如寶藏容納財寶,其實真正的心是真心!真心如虛空,是我們的本體,一切現象都從心生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佛說一切心,能生一切法,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我們的心,上可以成佛,下可以墮地獄、餓鬼、畜生。要緊的是,不要讓心在生死海裡流轉,要讓它回到自己的老家,證悟自己的真如佛性。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十方世界沒有一樣東西比心更靈的,人人有心,實在是世界上最靈的寶物,不好好照顧使用很可惜。這個心「縱橫妙用萬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實」,世間上,妻子、兒女、田園、屋宅一切的財富世界,甚至權勢名利,都不是自己的,真正屬於自己的只是這顆心。人生大限一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有功德受福,沒有功德受苦,心將替我們裁判,心是最真實的。

《從容錄》中提到韋將軍訪道玄沙和尚的一段公案。韋將軍問玄沙和尚:「有諺:日日用而渾然不知,究竟指什麼?」玄沙隨手抓一把奉客果子給將軍:「將軍,你就盡量吃吧!」韋將軍邊吃邊問:「到底何為日日用而渾然不知?」「就像你現在吃果子,就是日日用而渾然不知!」人心日日用,你又何嘗知道呢?

25.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閒書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唐.寒山)

禅者,非常灑脫自在,像沒有系住的舟船一樣,東南西北航行,不為人情事物所拘。

過去有兩個沙彌,分別住在東、西二寺,每天都到市場買菜,東寺的沙彌較懂禅,有智慧;西寺沙彌比較不懂禅,沒有智慧。兩個沙彌買菜時,常在路上碰見。西寺沙彌就問東寺沙彌:「你到哪裡去呀?」「風吹到哪裡,我就到哪裡。」西寺沙彌不知如何接下去,回去問他師父,師父一聽:「你好笨哦!你不會問他:假如沒有風,你要到哪裡去?」第二天,兩個沙彌又碰上了,西寺沙彌就問:「你今天要到哪裡去?」「我的腳走到哪裡,就到哪裡。」西寺沙彌又不知如何是好,回去一說,他師父就罵他:「你好笨喲!你不會問他:若腳不走,你到什麼地方去呢?」第三天,兩個沙彌又相遇,西寺沙彌得意洋洋地問:「限!你今天要到哪裡去?」「我到市場買菜去!」

東寺沙彌不為時空意念所拘,智慧真是千回百轉,各樣的話盡皆可以闡妙谛!

「一住寒山萬事休」,意思是說:你技高膽大,更要責無父旁貸,不遲疑,不猶豫,一住寒山道場,就要萬事放下。「更無雜念掛心頭」,既已放下,就不要再計較人間得失、順逆、好壞,一心一意朝真理的大道走下去!「閒書石壁題詩句」,盡管逍遙自在的畫畫、寫字、作詩,隨緣放曠,任運而行。在今天這個種種法律規制,種種束縛的社會裡,我們若有古代大德那種「任運還同不系舟」的人生觀,該多麼自在呀!

26.千年石上古人蹤,萬丈巖前一點空;明月照時常皎潔,不勞尋討問西東。(唐.寒山)

「千年石上古人蹤」,千年古道上,什麼是古人走過的痕跡呢?諸佛菩薩是怎樣修行得道的?古聖先賢是如何成聖成賢的?

佛教裡的古仙人道是我們的模范,是我們的先知。古仙人道的「道」,是指勇敢、毅力、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苦行,吃不得苦中苦,怎能成為人上人?古仙人道是發心的,發菩提心,發慈悲心,發般若心,你如果肯發心,就是古仙人道!

「萬丈巖前一點空」,萬丈懸崖前一片空茫茫,你敢跨步一躍嗎?你能把虛空粉碎看成歸宿嗎?如果你不了解空的真谛,以為往下跳就失去一切,那多可怕?實際上,空如虛空,你能無懼於那一點空,才能擁有萬有:空又如大火炬,能燒毀我們的妄想執著,如果不怕這大火炬,讓它光明普照,人生還會有什麼問題?

「明月照時常皎潔」,月亮出來,黑暗退隱,就像你自心一明,自性的光輝映現,無明即退失。我們心裡的明月照耀起來,一燈除諸暗,到那時黑暗、是非、煩惱都會離我們遠去了。

「不勞尋討問西東」,能把自性裡明朗的般若光顯現,你就不會去計較、分別,凡事只問耕耘不問收獲,踏著聖賢的腳步勇往直前,還怕走不到生命的究竟淨土嗎?

27.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唐.龍牙)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早上看花開,一時缤紛,滿樹都是燦爛紅花;晚上紅花雕謝了,美景不再,空余一樹枯枝。花開花謝,可以悟到人生的無常;無常並不可怕,因為有無常,才有進步!

如果人生不是無常,我們凡夫就永遠是凡夫了,因為有無常,我們才有成佛的可能。無常,對我們來說,充滿希望,而非充滿絕望。

過去有一個秀才,清明節回老家祭拜祖墳,偶然在村莊上遇到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內心非常喜歡,又不好意思直接表達出來。第二年清明,他又回鄉掃墓,希望在村莊上重新邂逅那位姑娘,可是怎麼樣都找不到,原來她已香消玉殒了。秀才就很慨歎地作了一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所以「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年輕時不要以為自己青春美貌又健康,這些都是不可長久依賴的。「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假如我們用花來比擬人生,花的朝開暮謝是無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無常。人與花的事理一樣,世間上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有的東西,一切都要仰賴因緣才能存在。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因此我們要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因緣,這是非常重要的。

28.粉壁朱門事甚繁,高牆大戶內如山;莫言山林無休士,人若無心處處閒。(唐.龍牙)

「粉壁朱門事甚繁」,我們看到粉刷過的牆壁、朱紅色的大門,多為豪門巨富所居,以為他們身心安適,事實上他們並不安閒,有時忙得連飯都來不及吃,連覺都睡不安然。「高牆大戶內如山」,看到有錢人高築的圍牆,值得羨慕嗎?高牆大戶裡,人我是非、權勢爭奪、貢高我慢,如山一樣層出不絕的阻礙著,生活並不是很平坦,很順利的。

「莫言山林無休士」,不要說深山僻林裡沒有隱者,沒有凡事看開不計較,萬事都能放下的休士。「人若無心處處閒」,人到了無心的境界,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計較,不患得患失,就像無門禅師說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自然是「處處閒」了。

人,真能閒得下來嗎?有的人能忙不能閒,閒下來就很難過;有的人能閒不能忙,沒有事時安然自在,事情一來就受不了,其實這都偏於一邊。一個人要能忙能閒,能早能晚,能飽能餓,能大能小,能進能退,能有能無,能苦能樂,無所不能,那就是無心了!一旦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

在世間上,不管功名富貴也好,為人服務也好,重要的是要人忙心閒。無心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計較得失,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29.學道先須且學貧,學貧貧後道方親;一朝體得成貧道,道用還如貧底人。(唐.龍牙)

「學道先須且學貧」,我們修行,要憂道不憂貧,先學習安貧樂道,因為富貴學道難。譬如說:你現在中了彩券,有一千萬、二十萬彩金,甚至幾百條黃金放在家裡,你能安心打坐、安心念佛嗎?沒有道行的人,金錢是迷障,徒然擾亂自己。真正的學道人,先學貧窮,金錢少,掛礙就少;金錢多,掛礙必多。

越是富貴的有錢人,越常被金錢左右,他們不是在使用錢,而是被錢財奴役心情,成為金錢的奴隸!

一個人如果能安貧樂道,「學貧貧後道方親」,才懂得在貧窮裡不屈不辱。

香巖禅師說:「去年貧未是貧,去年貧尚有立錐之地;今年貧,立錐之地也無。」雖然連立錐地都無,但他有無相無邊的法界,擁有萬妙宇宙。不要以為有錢可以辦一切事,錢有時也是造孽的根源,錢本身雖然沒有什麼善惡是非,一旦運用不當,就是是非,就會造業。

「一朝體得成貧道」,很多學道的出家人,有時謙虛自稱:我是貧道、貧僧。他真的是貧窮的出家人嗎?真是一無所有的修道者嗎?其實不是,他在清素裡已擁有了無窮的寶藏。你能體會到自己也是一個貧道嗎?

「道用還如貧底人」,世間沒有一個貧窮的人。你有道,眼睛閉起來,世界便在心中,心裡的法界,心裡的寶藏,心裡的安樂,心裡的愉快是千金難買的呀!所以學道的人不要怕窮,只要有道!希望今天的社會大眾,不要只去追求金錢,要樹立自己的道,這是非常要緊的!

30.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無念復無涯;時人若問居何處,綠水青山是我家。(唐.龍牙)

這一首詩偈是龍牙禅師修行自在的寫照。

「木食草衣心似月」,我雖然以花木水果為食,以樹木草皮為衣,但是我心好似天上月,明朗得很。「一生無念復無涯」,我一生不妄求、不計較、不執著,人到無求品自高,人到無念便安閒。所以龍牙禅師參禅悟道以後,就過著木食草衣逍遙自在的生活。一般人百般計較,又要錦衣美食,又要名聞利養,但對一個修道者而言,木食草衣比錦衣美食更莊嚴、更美好!

我們住在五欲六塵裡,煩惱癡迷;天人居住在莊嚴的宮殿裡,享受欲樂;二乘人居住在清淨無為裡,佛的法身居住在虛空無住中,正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人若問居何處」,若人問我住在哪裡,「綠水青山是我家」。這是一個比喻,有的人過去住在染污的地方,現在搬到清涼淨土;過去住在執著裡,現在住在無我裡;過去住在煩惱裡,現在住在菩提裡;過去住在動亂裡,現在遷住安靜裡。我們不妨問一問自己,我們究竟住在哪裡?

身心若居住在人我裡,一旦人我不在了,怎麼辦?若居住在是非上,是是非非怎能安樂?如果有人問你居住何處?你最好說:我住在菩提裡,住在清淨裡,住在無我裡,住在無為裡。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人住在哪裡?居處在無所不住之處。太陽住在虛空中,看似沒有依靠,然而虛空就是它的家,時人若問居何處?綠水青山是我家!

31.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用干戈定太平。(宋.性空妙普)

「學道猶如守禁城」,一個人求學也好,辦事也好,修行也好,如同衛兵守城池一樣,不分晝夜警戒,時時刻刻警惕,隨時防范敵人的侵犯。

「晝防六賊夜惺惺」,人的身體,佛法譬喻為一個村莊,叫做空聚落。這個村莊沒有主人,反而住有六個盜賊,整天在我們人體的村莊中擾亂,使我們不得安寧。

六個盜賊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心。眼睛常常觀賞美色,耳朵歡喜聽美音,鼻子愛聞香嗅臭,身體嗜好舒適柔軟的感覺,舌頭貪嘗好滋味,心靈也迷戀著世間花花綠綠的享受。眼、耳、鼻、舌、身、心時時與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接觸,一個把持不住,就裡應外合地擾亂我們身心。我們要怎麼樣來保護自己的城池,固守人體的村莊呢?最要緊的是將我們的主人翁叫醒,主人翁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真如佛性。

「將軍主帥能行令,不用干戈定太平」,軍令能行,將帥才能平亂致勝;持心也是修行的關鍵。我們常抱怨別人不聽我們的話,其實自己又何嘗聽自己的話呢?心想不貪不瞋,做出來還是貪瞋,最不聽話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所以,要增強內心的力量,讓眼、耳、鼻、舌、身聽從內心的指示,當看則看,當聽則聽,當說別說,當行則行。要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堅持、自我規畫,將一切動念意志,依八正道的人生觀生活。能戰勝自己的心,就能戰勝一切!

32.山前一片閒田地,叉手叮咛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宋.法演)

一個孩童指著山前的一片田地,問祖父:「這塊田是誰的?為什麼沒有人耕種呢?」

祖父說:「這塊好田地吶!多少人喜愛它,希望耕耘它,但是幾度買來賣去、賣來買去的,一直不停地換主人,反而不能好好播種耕耘了。」

浮華世界裡什麼東西是我們的?不錯,房屋田產是我們的,但你賣給我,我轉售給他,他又賣給人,賣來賣去,地產究竟是誰的?真是「幾度賣來還自買」。

我們的身體也一樣,平常總是百般愛護,加意保健,但百年之後,身腐骨灰滅,身體也不是我們的,連滄海桑田、桑田滄海的世界也都不是究竟的。

因此,你計較,你貪心,到最後仍然是一無所有。要緊的是「為憐松竹引清風」,要把我們的心回歸到大自然,與虛空相應;讓我們的心像松樹一樣萬年長青,像竹子般堅毅不拔,與明月清風常在。果能如此,我們必能和佛道、其理融在一起,幸福的日子就可以和我們永遠同在。

我們平常的生活裡面,總是一味追求物質的享受,但我們應該明白山有稜,水有涯,一個人再怎樣的富有,也不能百年常保,「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又能幾何?」今天的榮華,明日盡成浮雲;眼前的恩愛,隨著春柳夏荷深長,又在秋風冬雪裡飄失,什麼是永世不滅的光?什麼是千年不雕的情?草草人生,真當深思!

33.月白風清涼夜何,靜中思動意差訛;雲山巢頂蘆穿膝,鐵杵成針石上磨。(宋.瞎堂慧遠)

「月白風清涼夜何」,我們本來過著安樂的生活,就如月白風清般地美好,只因一念不覺,一念差錯,就走岔了正路。好象這件事未完又想做那件事,做了那事又改變主意另起爐灶,守不住工作崗位,沒有恆心,真所謂「此山望盡彼山高,到了彼山沒柴燒」。

「靜中思動意差訛」,有時人太靜了,就想動;太勞動了,又想靜。在動靜之間、忙間之間、來去之間、得失之間,永遠沒一個安身立命處。如果能夠做到動靜一如、來去一如、有無一如、得失一如,就是中道平等的生活,是非常美妙的。

「雲山巢頂蘆穿膝」,是形容佛陀當初修行時,鵲巢灌頂、麻木充饑的情形。佛陀如如不動禅坐時,鳥以為是靜物,便在他頭上做了窩;身旁的蘆葦日日長,竟從佛陀的膝蓋下蔓延出來,這是何等定靜的工夫!

佛陀因為能這樣安住不妄動,所以進入禅定中絕對的寂靜大自在,與宇宙真理打成一片而悟道。我們要效法佛陀的定力,要安於位,安於工作,不要有地位大小的歧見。工作是神聖的,服務是偉大的,不管是開計程車或是在餐廳端盤子,只要肯盡心奉獻,肯為人服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自私自利踩著別人往上爬的是懦夫,能為人犧牲奉獻才是偉大!

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必須要耐煩、耐苦,念念安住,任它「鐵杵成針石上磨」,我自決心作妙高峰頂第一人!

34.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宋.白雲守端)

「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蒼蠅喜歡往光亮的地方飛去,如果窗上糊紙,隔了一層紙飛不出去,他就在那裡一直鑽,左上右下的找路,實在萬分辛苦!

「忽然撞著來時路」,找到當初飛進來的洞,一下子就飛出去了。「始覺平生被眼瞞」,這才知道原來是被自己的眼睛欺騙了,以為看到光就是出路,怪不得飛來飛去自冤枉。人生的來時路,是依靠內在的工夫、智慧才能找到的。

唐朝芙蓉山的古靈禅師,曾向百丈禅師學道,開悟後,回到故鄉,剃度的師父還沒有開悟,他就常常在語言中啟發師父。有一次,師父看經時,窗戶上有一只蒼蠅正在盲飛亂撞,他就自言自語:「世間如許廣闊,你不肯飛出去,只撞著這張紙做什麼呢?」師父放下手中經典,望著古靈禅師,古靈又說偈:「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言語中一再暗示師父:你為什麼不從心地上用功夫?不去明心見性呢?要找尋真正的自己,光在經典文字上分別、求知有什麼用?經典文字怎麼能悟道呢?心才能悟道呀!

師父聽不懂古靈禅師的話,就放下經典問:「難道你已經得到消息了嗎?」古靈禅師就回答:「弟子在百丈禅師處,已得到一個息處了。」師父就請他登座說法,古靈禅師只說了這樣一句話:「百千法門只在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我們不要汲汲向身外追求佛法,要向內心開采無限寶藏。百千法門只在我們方寸之間;多似恆河沙的功德,在我們心的源頭就可以找到呀!

35.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宋.無門慧開)

這一首詩偈,是無門慧開禅師寫的,對如何做人處世、安身立命做了一個很好的開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現實生活裡,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人並不是擁有良田千頃、廣廈千間就能快樂滿足的,真正的快樂是:心裡有智慧,沒有掛礙!一個人即使錢財再多,名位再高,若有人我的掛礙,有人我的是非,有名聞利養的百般計較,家事、國事、心事太多,心理壓力就太重。錢財越多,名位越高,徒然越放不下,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學生功課壓力太大,他會受不了;一個公務員的事務太忙,也會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要學習舉重若輕的心胸,減少心上的壓力,才能輕松自在,真實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所以「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什麼是人間好時節?只要我們心好。看人一切都好,不但父母愛我,子女孝順我,朋友對我好。你感到人好,你自然就會待人好;你感到事好,做起事來就會得心應手;你感到境好,走在路上,躺在椅上,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真是「心中無事一床寬,眼內有沙三界窄」。

一個人光是要求世間好、環境好、朋友好,是沒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從心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話好,無一不好,那便是人間好時節了!

36.粥罷教令洗缽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餐飽叢林客,且道其間有悟無?(宋.天童正覺)

「粥罷教令洗缽盂,豁然心地自相符」,過去一些禅師,到處參訪學道時,師父並沒有跟他們講說什麼佛法,總是叫他們先去勞動服務。像天皇道悟禅師,每遇學僧來向他求道,他就吩咐對方。「掃地去!」「洗碗去!」很多學僧不明白禅師的教化,為什麼我來參學,不教我禅法真理,只叫我做些瑣碎工作?因此有位弟子就向禅師告辭他去。

天皇問:「為什麼要走?我這裡也很好呀!」

「師父從來不向我講佛法,我只好他去求法。」

「你太冤枉我了,你每天端茶來,我就喝;添飯來,我就吃;你對我合掌,我向你點頭;我無時無刻都在跟你說法呀!」

又有一位隨侍鳥窠禅師出家十六年的弟子,有一天向鳥窠禅師告假,想到別處去參學佛法。鳥窠禅師說:「學佛法何必他去,我這裡也有呀!」

「十六年來我都不曾聽您講說佛法,您的佛法在哪裡?」

鳥窠禅師隨手在衣服上抓起一撮布毛,舉起來說:「這不就是佛法嗎?」隨侍弟子就這樣豁然得道了。

這一撮布毛不是隨便一抓便得,而是十六年苦行累積的生命經驗。

「而今餐飽叢林客,且道其間有悟無」,現代的一些年輕人,最大的通病是沒有恆心、毅力,不耐煩,學道經不起考驗。道,在平常心裡面,在日用生活中成就,不必刻意強調,也不求速成,只要你有恆心,多多慈悲感恩地參禅學道,一片豁然悟境就在你面前。

37.舉世應無百歲人,百年終作冢中塵;余今八十有三歲,自作詩歌送此身。(宋.宗淵)

宗淵法師自己預知死亡時至,覺得何必一定要等到死了以後,勞累人家來讀祭文、開吊、送葬?何不自己作首詩歌送自己呢?就寫下了這首偈語。

「舉世應無百歲人」,普天之下,一百歲以上的人瑞很少。杜甫〈曲江〉詩中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一個人能有七十以上的年歲,自古以來便不多,但有七十歲的光陰並不表示都是實有,因此有人認為七十年的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只有中間五十年,倒有一半在睡夢中過了。人生只有短短數十年寒暑,扣去吃飯、盥洗、拉屎、屙尿,剩下來的人生有多少?算一算真是人生苦短!

「百年終作冢中塵」,就算終於活到一百歲,百年後還是要死的。漢光武帝劉秀與嚴子陵非常要好,嚴子陵比劉秀聰明、能干,最後卻是劉秀稱心如意做皇帝,所謂「娶妻當得陰麗華,為官當做執金吾」,十幾年後,劉秀往生了,嚴子陵到墳上祭吊,說:「愛情上是你勝利,我失敗;政治上也是你勝利,我失敗。但是不管勝利也好,失敗也好,我們都會長眠墳墓,一去不回。」世間上的榮華富貴帶不走,萬千寵愛帶不走,唯有業識隨身不滅。及時行善修善業,才是重要的。

「余今八十有三歲,自作詩歌送此身」,我今年已八十三歲了,自己作了這首詩?送我自己,免得勞煩世人為我送終。宗淵禅師的灑脫、風趣,以及對生死看破、放下,真是何等的自在與逍遙啊!世間盡管有諸多無奈事,但是在禅者的灑脫、幽默、勘破、逍遙之中,一切都如春波無痕、煙消雲散。

38.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能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在一方池塘水面上,陽光、月影、雲彩,都一一映現出來。《華嚴經》中有一首偈語:「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意思是說:菩薩像是天上的月亮,高高掛在畢竟空上,眾生心湖裡的水,如果清淨沒塵垢的話,菩提月光就會映現了。如果眾生的心地不清淨,人品污穢,光明就不會顯現,佛性就不會現前。

「問渠哪能清如許」,修道者的心湖怎會那麼清淨呢?因為人心像池塘的水一樣,本來就是清淨的,只是被煩惱無明的風掀起了波浪,污染了清淨水性。六祖惠能大師悟道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的真如自性心海,本來就是清淨的。「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如樹有根,水有源,只要心中的本源清淨,不斷把活潑的清淨水流出來,塘水就可以永保清淨。什麼是我們心中的活水呢?就是般若智慧;心中的慈悲,心中的清淨,心中的菩提,心中的忏悔,心中的慚愧,心中的信仰,心中的禅定!假如你心中能恆常不斷地流露出智慧、慈悲、清淨、菩提、忏悔、禅定、信仰……你的心海就會非常清淨、美妙了。自然能「天光雲影共徘徊」,有自然自在的氣度。

39.幾年鏖戰歷沙場,汗馬功高孰可量?四海狼煙今已熄,踏花歸去馬蹄香。(宋.浙翁如琰)

這首偈語,形容修道人與煩惱作戰,克服魔障的情形。我們不要以為修道人都是逃避現實,正相反,修道人生是非常積極、艱苦的,我們每天都要與內心貪瞋癡的煩惱魔軍作戰!人,最大、最根本的煩惱就是我執,我執如大元帥,統領了三個軍團:第一軍團的司令就是貪欲,第二軍團的司令是瞋恚,第三軍團的司令就是愚癡。貪、瞋、癡三軍團下面還有八萬四千煩惱魔軍,修行人和這些煩惱魔軍誓不兩立,日日生死鏖戰,所以「幾年鏖戰歷沙場」,多少爭戰下來,如果降服貪念,降服煩惱,當然能成就道業,如果煩惱魔軍降服了你,只好流落到紅塵是非愚癡的無邊苦海中,再去流浪生死了。

修道人如何在心地上降服那些煩惱魔軍?要用喜捨心來對治貪欲,用慈悲心來對治瞋恨,用智慧心來對治愚癡,也就是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如果將煩惱魔軍一一降服,真是「汗馬功高孰可量」,其功德真正不可限量。「四海狼煙今已熄」,禅師們一悟道,心神清明,四海狼煙都平熄,眼睛不亂看,耳朵不亂聽,手不犯殺,口不妄言、兩舌、绮語,自然再也不會去造業了。

「踏花歸去馬蹄香」,這個時候就好象回到故鄉,尋得人生的歸宿,馬蹄得得響,一路芬芳清美的落花,連馬蹄都含香。悟道以後,連說話都芬芳了,萬事萬物都美善了,人生忽然天高地迥,心胸如宇宙無極,世間變得如許舒坦。

40.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宋.石屋清珙)

現代社會上有些人,眼睛天天看著張家是非、李家長短,說這個好,罵那個不好的批評別人,但是就不知道對自己怎樣衡量,真有嘴說人,沒嘴說自己。

「手攜刀尺走諸方」,裁縫師手裡拿著刀尺,各地奔波丈量,替人穿針引線縫衣裳,真個是「線去針來日日忙」。我們雖不是裁縫師,也難免每天為誰辛苦為誰忙?這種忙都是比較上、分別上、自我上的忙,忙來忙去也忙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如果我們能如祖師說的「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不分別、不計較、不存愛憎,就比較容易看清自己面目。一有愛憎的心,就有「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心態,甚至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偏見,是很可怕的。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人都好量別人的長短,量別人的貧富,量別人的貴賤,量別人的美丑,量別人的好壞,量別人的是非,量這量那,嫌貧愛富、攀緣巴結的,就不知道量量自己!兩個眼睛只看到別人,看不到自己!

我們如果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返照自己在不在,觀照自家寶藏有多少價值,就能夠避開很多人生的陷阱。

自家長短你幾時量?不妨常常問自己!

41.萬丈洪崖倚碧空,人間有路不能通;奈何一點雲無礙,舒卷縱橫疾似風。(宋.兜率從悅)

這是兜率從悅禅師的詩偈。他說:世間有種種束縛、種種障礙,行路時走不通,辦事時辦不好,要如何在不通不好的世間找到一條出路?修行人如何沖出煩惱破三關?

「萬丈洪崖倚碧空,人間有路不能通」,人生好象行走在萬丈懸崖邊上,往下看,深不見底;往上看,碧空無窮,上下無依無靠!為人處事亦如此,人情的道路走不出去,金錢桎梏擺脫不開,是非境遇裡不辨方向,甚至連法律、真理、公義的道路都感到茫然坎坷!我對世間不能和平相處而常常爭戰,真是想不通。為什麼大家非要你爭我奪、自私自利?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自由好呢?還是專制好呢?究竟是民主好呢?還是極權好呢?究竟是幸福好呢?還是煩惱好呢?究竟是春天好呢?還是冬天好呢?究竟是尊重好呢?還是仇恨好呢?……真是無語問蒼天。為什麼要自我束縛、自我斗爭、自我障礙?路,本來是通的,但人自我設限,不向前,不肯迂回,不肯轉身,自然就不通了。所以說「奈何一點雲無礙」,真是無奈!

有時候,社會國家被這些人為的烏雲遮蔽了天空,不知道光明在哪裡?有時候,我們做人處世,給人情私心的束縛捆起來了,不知解脫的通道在哪裡?我們更不禁要問:人生的美滿幸福在哪裡?社會的安和樂利在哪裡?你縱有一點成就也遭人嫉妒、障礙,惹來種種麻煩。若能「舒卷縱橫疾似風」,任性逍遙自由自在地隨緣放曠,那才是真正可貴的生活!

42.萬丈洪崖倚碧空,人間有路不能通;奈何一點雲無礙,舒卷縱橫疾似風。(宋.淨土惟正)

「明日曾將今日期,出門倚杖又思惟」,惟正禅師被朝廷大臣堅請到家裡供養,無法推辭之下,只好答應了。第二天,他有些反悔,就寫了這首詩偈,請侍者送給大臣。意思是說:今天雖然約好拜訪府上,可是出門時,倚杖再三思量,覺得「為僧祇合居巖谷」,出家人實在只適合在深山、樹林、水邊、巖谷之處徜徉,「國士筵中甚不宜」,在國家大臣的飨宴上出現,實在是很不適宜。

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性格,如獨住比丘、人間比丘。人間比丘當然要入世弘法利生,作種種度眾活動,離不開人群。也有天性喜愛獨居,習慣在深山修行的出家人,稱為獨住比丘。

佛教裡有兩句話:「不破參,不閉關。」沒有消泯煩惱無明,內心不寧靜的人,不可以閉關;「不開悟,不住山」,沒有究竟開悟的人,也不能到山裡獨住。獨住比丘,要獨自在深山修行,也不容易。人間比丘,為了弘法利生,更要具備各種學問、道德等弘法能力,千鈞重擔一肩挑,更不容易!

惟正禅師屬於獨住比丘,和東晉的慧遠大師足不下廬山三十年,以及唐朝的慧忠國師四十年不出寺門,這些古德的獨住風范,實在難能可貴!不過,佛教為了度化眾生,要負起在社會上弘化的責任,人間比丘的犧牲奉獻更大。所以我們對出家修行者,不管是靜修的獨住比丘,或是弘法利生的人間比丘,都應該要有平等的尊敬對待,不要認為誰好誰不好,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各人的性格不同罷了!

這首偈語對出家人崇高的風范,倒是形容得很好!

43.一年春盡一年春,野草山花幾度新;天曉不因鐘鼓動,月明非為夜行人。(宋.雲蓋智本)

大自然四季的變換,日月的流轉,都是很自然的,我們要從自然裡體會生命,不要分別計較,要用正直、平常、無相、無我的心情去接受世相,「一年春盡一年春」,春天過去了,第二個春天又會再來。「野草山花幾度新」,春一到,草綠花開,一如文學家朱自清的「雁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聰明的人兒,我們的光陰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對呀!春天過了,春天會再來,花謝了,草枯了,花草有再開再青的時候,可是我們的人生一去不復返,又怎麼說呢?

「天曉不因鐘鼓動」,天亮了,並不是敲鐘擂鼓才天亮,不敲晨鐘,天也一樣會亮,這是自然如此,並不是有所求,有所為,因而受到影響。張王李趙,管你是哪一種人;驢馬牛羊,管你是哪一種動物畜生,都得在五趣六道裡流轉。最重要的就是佛性不變,一如春天去了會再來,花謝了會再開!除非有一天你沖破了三界,找到自家的故鄉,才不必受五趣六道的輪回。所以,天曉並不因鐘鼓聲而有所作為。

「月明非為夜行人」,沒有夜行人,月亮一樣明亮,我們的真如佛性也像月亮,即使路上沒有行人,明月依然當空,依然朗照,大家對生命的不死要有信心!

44.披毛戴角世間來,優缽羅花火裡開;煩惱海中為雨露,無明山上作雲雷。(宋.同安常察)

一個人在世間上,不要讓五濁惡世污染了,要像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像黃金在火中熬煉而變得更光澤,像地藏菩薩在地獄中發願度眾。有道的人,熱鬧場所一樣可以做道場,一個人不要怨恨身世,不要怨恨環境,一切事在人為,只要有心,不怕所願不成!

「披毛戴角世間來」,有菩提心的人,有菩薩悲願的人,不要畏懼什麼,就算披毛戴角也要到世間來,所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優缽羅花火裡開」,優缽羅花是印度一種很清香、很美好、很嬌嫩的花,像蘭花一樣,生長於幽谷。就算在火焰裡,優缽羅花也不怕,參禅又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

「煩惱海中為雨露」,在煩惱海中,我們要像甘露法水,為眾生、萬物作雨露,不要怕煩惱,不要怕是非,只要真心不滅,任何地方都可以成就佛道,如同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中成佛一樣。

「無明山上作雲雷」,無明山,比喻煩惱,煩惱如高山,削不了,鏟不平,面對著無明山巖,自己要作雲雷,要能驚動世界萬物,早一點覺醒。人生苦短,要發心建水月道場,作空華佛事,破鏡裡魔軍,成就夢中佛果。只要我們用心專一,我們的道業是可以成就的!

45.醉眠醒臥不歸家,一身流落在天涯;祖佛位中留不住,夜來依舊宿蘆花。(宋.龍門清遠)

這是龍門禅師的偈語,表達了禅者的人生觀。

「醉眠醒臥不歸家」,不管你是在睡覺、作夢,或是清醒,行住坐臥我都不歸家,喻修行人的自由灑脫,不為家小拘束。

「一身流落在天涯」,禅者到處雲游,天涯海角任逍遙,隨遇而安。

「祖佛位中留不住」,叫他成佛作祖,他都不要。禅者只要覺悟,只要逍遙,只要解脫,什麼都不能束縛他,是處處無蹤跡的!

「夜來依舊宿蘆花」,天暗向晚時,禅者就在蘆花叢邊安宿,如顏回的一箪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一個禅者在山林水邊、墳冢陋巷,一樣不改禅悅自在!

有信徒問趙州禅師說:「像您這樣的有道高僧,百年之後,您會到哪裡去?」趙州禅師回答:「我到地獄去!」信徒大為驚訝:「您這樣有修行的高僧,怎麼會墮落地獄呢?」趙州禅師含笑說:「我不入地獄,將來誰來度化你呢?」

禅師們就算到地獄去,也是心甘情願,灑脫自在地為眾生服務。所以禅者的人生觀,從這一首偈語,可以看得出無限風光。「不歸家,在天涯;留不住,宿蘆花」,真是處處灑脫、處處逍遙、處處自在,無拘無束的禅者風姿。

有時候我們看那些禅者似乎沒有大誓願,沒有好衣單,也沒有好飲食,但不用為他們掛礙,他們那種自由自在,連佛祖都不做的胸襟,包含了天地宇宙,還有什麼會放在心上呢?

46.喚處分明應處親,不知誰是負恩人;東家漏洩西家事,卻使旁人笑轉新。(宋.長靈守卓)

這一首詩偈,是長靈禅師寫慧忠國師與侍者間的一段典故。照顧慧忠國師起居飲食的侍者,三十多年仍未開悟,慧中國師想幫他在修行上有所契悟。有一天,他就使個方便,當侍者在那邊作務時,慧忠國師在這邊叫:「佛祖呀!」沒有人答應。慧忠國師又叫:「佛祖呀!」還是沒有人答應,慧忠國師就更大聲地叫:「佛祖呀!」侍者就問:「國師,您在叫誰呀?」慧忠大笑:「佛祖!我在叫你呀!」侍者一聽,又吃驚又詫異:「國師!我是侍者,不是佛祖,您怎麼叫我佛祖呢?」慧忠國師心想:唉!這侍者不肯直下承擔,不肯承認自己有佛性,稱呼他佛祖,他都不肯答應,只得慨歎地說:「將來是你辜負我,不是我辜負你!」

侍者當然不懂國師話中含義,又過了幾天,慧忠國師一有機會,又喊:「佛祖呀!」沒有人答應。慧忠國師再喊:「佛祖呀!」侍者回答:「國師!我跟您說過了,我是侍者,不是佛祖!」慧忠國師很慨歎侍者不能直下承擔!如同南京的牛,把他牽到北京去還是牛。自己若沒有自尊、自重、自信的心,你把他當佛祖,他也是不敢承當的。

「喚處分明應處親」,呼喚你的時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你的回答也應處處親。「不知誰是負恩人」,將來究竟是誰辜負誰呢?

「東家漏洩西家事,卻使旁人笑轉新」,東家人把西家事漏洩,搬弄是非,自己人不照顧自己人,反而引出是非紛爭,當然就落得別人笑話啦!所以參禅學道的人,要緊的是把自家的事管好,要自尊、自重的把佛性照顧好!

47.一兔橫身當古路,蒼鷹才見便生擒;後來獵犬無靈性,空向枯樁舊處尋。(宋.雪窦重顯)

這首雪窦禅師的詩偈,主要是希望我們把握時機,抓住時光,不要等事過境遷了,再來追悔。所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要修行,要在年輕力壯時好好修行,莫待青春年華已過,老態龍鐘了,哪還有力氣修行呢?

「一兔橫身當古路,蒼鷹才見便生擒」,一只兔子,橫在古道路上,老鷹一見,倏然撲下便生擒了。「後來獵犬無靈性,空向枯樁舊處尋」,老鷹一有機會就下手,沒有靈性的獵犬跑到枯椿舊根去尋找兔子的蹤跡,實在太遲鈍了。

修行人要把握時機,即刻當下修行,不要等到機緣錯失才空自懊惱。在佛經裡有個有趣的比喻:國王有兩位大臣,特別喜歡甲大臣,對乙大臣不太重視。乙大臣常想:為什麼國王不喜歡我呢?慢慢地追查、注意,終於懂了,原來每當國王吐痰時,痰一落地,甲大臣必趕快把痰擦掉!國王因此喜歡他。乙大臣心想:我也可以這麼做呀!下一次,乙大臣看到國王咳嗽吐痰,正想去擦,稍一落後,又被甲大臣擦去了。乙大臣心頭很懊惱,提醒自己一定要搶先。下次國王又在咳嗽了,乙大臣趕快飛起一腳踹出去,想先擦掉國王的痰,誰知一腳踢到國王嘴上,竟將國王的牙齒給踢落了!

這就是說:不能認清時機,抓不住稍縱即逝的因緣,自然不能和合;機緣沒有成熟,你就妄動,也不好。所以凡事要把握良機,當做時就趕快做,不要猶豫,這是非常重要的!

48.昔日趙州少謙光,不出山門迎趙王;怎知金山無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宋.佛印)

這首偈語是宋朝佛印禅師所作,典故卻出在唐代。

有一天,趙王拜訪趙州從谂禅師,禅師躺在床上,不起身迎接,趙王就親自到他的床前看他。趙州禅師說:「趙王!我年老力衰,沒有力氣起來迎接你,請原諒!」

趙王一點都不見怪,兩人談得非常契心。趙王歡喜回去以後,就派了大臣送來好幾車的禮物作供養。趙州禅師一聽,立刻起床,披袈裟、戴帽子,非常隆重地到山門迎接,徒眾們看到師父的舉止,很訝異:咦!趙王駕到時,您都睡在床上不起迎,現在不過是個趙王的臣子來,您卻親自到山門外迎接,豈不是太顛倒?

趙州禅師笑著開示:「我迎接客人分三種等級:上等人來,我睡在床上迎接他;中等人,來我在客廳以禮待他;下等人來,我到山門外應酬迎接呀!」

因為有這麼一段典故,後來蘇東坡到金山寺找佛印禅師時,就先寫了一封信給佛印禅師,希望用趙州禅師待客之道接待他。意思是說:你在家盡管睡覺,不要費心應酬我。可是當蘇東坡到達金山寺時,佛印禅師早已等在山門外迎接,蘇東坡一見就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的功夫不及趙州禅師。」意思是說:您不敢睡在床上不起來。

佛印禅師也笑說:「昔日趙州少謙光,不出山門迎趙王;怎知金山無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我們金山是無量相,大千世界都是我的床。你以為我是起來迎接你蘇東坡嗎?其實不是,我現在仍然睡在我的禅床上,絲毫不迎不來呀!如此一來,蘇東坡就啞口無言了。

佛印禅師的修持境界,可以從這首偈語看出,真是高人一等!

49.萬機休罷付癡憨,蹤跡時容野鹿參;不脫麻衣拳作枕,幾生夢在綠蘿庵。(宋.懷志)

一個人,從繁華世界回歸樸素生活,從熱鬧的社會回歸寂靜的山林,由飄浮不定回到安然的生活,是怎樣的寫照呢?

「萬機休罷付癡憨」,萬般心機,種種經營,計謀、想法一大堆,徒然給自己生活帶來不安然、不快樂。我現在萬機休罷,一切放下,不要了,不用心了,不再競爭汲營,將須智慧藏在憨厚裡,做個大智若愚的人。

「蹤跡時容野鹿參」,今後不再從有為、有相上操勞,不再爭取世間的榮華富貴。一心參禅,要回歸大自然,我的行蹤只有野鹿知道,我和大自然同在,和山林樹木野獸物我一體了。

元朝的高峰妙禅師,在山洞裡修行,以野果為食。有人問:「這有什麼好吃?」「比珍馐美味還好。」「為什麼連頭發也不梳理呢?」「我心上一點煩惱都沒有,還要梳理什麼?」「為什麼不洗澡?」「我心裡早就清淨了,還洗什麼澡?」「為什麼沒有換洗的衣物?」「我有道德、慈悲的莊嚴衣,還要什麼衣服?」「你連個伴侶、朋友都沒有。」「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日月星辰都是我的朋友呀!」高峰妙禅師過的是真正灑脫自在的生活!

「不脫麻衣拳作枕,幾生夢在綠蘿庵」,粗布麻衣睡覺時,都和身而睡,拳頭就是枕頭,這種隨分隨緣,到處安心自在的生活,真正好象夢一樣。在大自然裡清靜、無求的回歸是多麼可貴!所以,人的生活不一定要依靠物欲才有快樂!在無欲裡、在清淨裡,一樣可以安身立命!

50.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宋.張無盡)

這是唐朝趙州從谂禅師的一則公案詩。

一位學僧向趙州參禅,問他:「宇宙有成住壞空,要是有一天,風吹初禅,水淹二禅,火燒三禅,世界毀壞時,我們的肉身還會不會存在呢?」趙州禅師回答:「隨他去!」

趙州對自己的回答一直不滿意,但也一直沒有更好的悟解,就想出外尋師訪道,因此有「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的公案流傳下來。

「趙州八十猶行腳」,這首偈語是說:趙州禅師雖已年屆八十高齡,還要尋師訪道,究竟為什麼呢?「只為心頭未悄然」,因為內心還不明白,不能就此放棄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明白嗎?昨天的一切明白嗎?明年的因果明白嗎?將來未來的老病悲歡能明白嗎?難道說不明白就可以隨他去嗎?

過去的禅師們,畢生精力心血都用在深思上。父母未生我之前,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念佛者是誰?我在吃飯,吃飯者是誰?我在睡覺,睡覺者是誰?這些生命意義都要明白,果真明白了,才算是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才能夠安心。所以趙州禅師出外行腳多年,「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才知道生命的自覺只在方寸之間,不勞營營外求。要找到自己,一切不明白的要自己弄明白,凡事都要自己一肩承擔,才能邁進生命燦爛的菩提境界!

51.門前自有千江月,室內卻無一點塵;貝葉若圖遮得眼,須知淨地亦迷人。(宋.成枯木)

「門前自有千江月」,天上高掛著一輪明月,映在門前,真個千江有水千江月。「室內卻無一點塵」,我的房子裡,沒有一點灰塵。意思是說:裡面清淨,外面光明,光明清淨,才是一個修道者向往、追求的目標。

「貝葉若圖遮得眼」,貝葉就是經典。古代的佛經,因為沒有紙來印刷,都把經典文字記載在樹葉上,所以叫貝葉。假如用貝葉經書來遮眼,以為看經就是成佛,那就大錯特錯了。禅是不立文字的,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用經書追求禅道,離道就更遠了。

過去芙蓉山古靈禅師,在百丈大師處悟道後,回到福州故鄉,想救度他的師父,他的師父雖是個知識分子,卻整天看經演法,講經都在義理上搬來弄去的,自家心地的功夫不夠。有一次,古靈禅師看到師父又坐在窗下看經,正巧有一只蒼蠅在窗紙上撞呀撞地想飛出去,古靈禅師就藉這個機會說法:「世間如許廣闊,你不肯去,鑽陳年舊紙有什麼用?」

古靈禅師一語雙關,雖然是說蒼蠅,怪他老是在窗紙上鑽來鑽去,怎麼鑽得出去呢?意思也是在提醒師父,如果不去證悟本心,光是看經在文字上找佛法,怎麼能找得到呢?

「須知淨地亦迷人」,貝葉經若遮得眼,佛殿佛像也會迷人!你執著清淨、執著菩提,反而被清淨菩提束縛了。鐵鏈子可以鎖人,金鏈子一樣可以鎖人;烏雲可以遮蔽天空,白雲也一樣可以遮蔽天空;煩惱能束縛人,菩提一樣能束縛人。所以人生應該不要一點塵,只要清淨的明月。

52.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宋.此庵守淨)

人過著灑脫的自然生活,就是禅者的生活,就有「遍界春」的風光。

「流水下山非有意」,山峰上,潺潺有聲的流水往山下流著,並非特意安排,只是自然流布,一如雲無心以出岫。

「片雲歸洞本無心」,山頂上片片白雲飄浮,並非有心來去,實是不假分別。

「人生若得如雲水」,人生在世,如果像雲朵自由自在飄浮,像流水隨來隨去流動,是多麼地灑脫自然!

佛光山的義診就稱為「雲水醫院」,像雲一樣、像水一般深入偏遠山地,給窮鄉僻壤的病患一些醫療資助。雲水醫院,讓很多孤苦無依的患者得到醫治,得到救濟。

如果我們的生活也能像雲水一樣逍遙自在,沒有名枷利鎖的束縛,不自我設限封閉,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該多美、多灑脫。所以熱愛人生的人,要找尋快樂的人生,自在的人生,自性的人生,包容的人生,把自己放大包容、慈悲待人,心中就富有了。那時候「鐵樹開花遍界春」,自有非凡氣象,真個是大地回春,既稀有又難能可貴了!

53.撥草占風辨正邪,先須拈卻眼中沙;舉頭若味天皇餅,虛心難吃趙州茶。(宋。黃龍慧南)

參禅學道,必須要有些什麼條件?「撥草占風辨正邪」,想去除煩惱,息下無明的風浪,撥草占風之前必須先辨正邪。

參禅,不是閉起眼睛打坐,糊裡糊塗冥想。參禅人需要智慧,需要靈巧,心中要能包容萬有,要能明善惡、定是非、辨邪正。如果連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正道?什麼是邪法都分不清楚,這種參禅不是參糊塗禅嗎?辨正邪,不只是參禅人的專利,世人對於正邪不分、是非不明,不知權衡輕重,不能察知善惡,也算不得正人、好人。

禅者辨了正邪後,「先須拈卻眼中沙」,一翳在眼,空華亂墜,眼中有一粒沙子,就有了翳,容易把宇宙本來面目統統都蒙蔽看錯了。必須先去除眼中沙,將心上的烏雲去除,無明煩惱去除。

「舉頭若味天皇餅」,從生活裡去體會天皇道悟禅師的餅滋味。叫你吃餅,不是說填飽肚皮了事,主要是明心見性。

「虛心難吃趙州茶」,你想象趙州禅師一樣有道行嗎?請看趙州禅師如何教導學僧。有學僧問:「什麼是道?」趙州說:「吃茶去!」「什麼是佛?」「洗碗去!」「怎麼樣才能找到自心?」「掃地去!」趙州禅師一碗茶,可以給你開悟,可以給你成佛作祖!為什麼?禅就是告訴你除了生活以外,沒有另外的禅,你若會吃天皇餅,會喝趙州茶,你大概就可以與禅同在了。

54.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閒。(宋。王安石)

盡管五趣六道輪轉,沉淪世間,我們的真如佛性並沒有分毫損傷。王安石用山做比喻。

「終日看山不厭山」,山真是千變萬化,像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很多有道之士,都喜歡山水,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更有兩句詩:「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我們對於這座山,我看你,你看我,互不厭倦,又有人說「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見我應如是」,我愛山、山也愛我。我看山千變萬化,多麼妩媚;青山看人也是變化無窮,非常妩媚的!人與人相處,也應該這樣。

「買山終待老山間」,我們買一座山,為什麼?希望與山同在,與山終老。

「山花落盡山常在」,山上的花開了、謝了,統統落盡了,山仍常在,仍不改變的,這就是山美妙不可思議的地方。

「山水空流山自閒」,山上的泉水,盡管涓涓滴滴、潺潺有聲流個不停,可是山還是如如不動的。意思是說:世間上有變的東西,也有不變的東西,你在五欲世間,五欲千變萬化,貧富窮通、榮辱得失,沒有一定是無常的。然而山是不變的,今年如此,明年如此,十年、百年、千年後,你看山,山還是如此,所以這首偈語,指點我們要有追求永恆的理想!山代表了安住、永恆,我們要將自己安住在永恆的真理裡,不厭、不棄、不癡迷。

55.本來無物使人疑,卻為參禅買得癡;聞道無情能說法,面牆終日妄尋思。(宋.王安石)

「本來無物使人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問題是人往往自己制造是非困擾,真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每日疑神疑鬼、妄想分別,把好好一片清淨的心地,搞得烏雲翻滾,不得安寧。

「卻為參禅買得癡」,參禅的人,表面上不跟人比較,不跟人計較,好象是很憨直、愚癡,其實是大智若愚。禅者本無一物,天下、人我、世事,在他心中一晃而過,只是一些現象而已。

「聞道無情能說法」,有人問:樹木花草能成佛嗎?禅師們常常給他當頭棒喝:你管它花草樹木能不能成佛,為什麼不問自己本身能不能成佛?在佛教裡,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大地山河、樹木花草一切無情都能成佛,但是樹木花草的成佛,不是他自己能成佛,而是修道者自己開悟了。我成佛了,大地山河、花草樹木也從我的法性真心流露本來面目,隨著我的身心一起成佛了。大地山河、宇宙萬有並未離開我的本性,所以不可以離開真心以外,而去問樹木花草能不能成佛!

「面牆終日妄尋思」,是有典故的,六祖惠能大師要圓寂時,一個年幼的小徒弟石頭希遷問六祖大師:「老師百年後,我怎麼辦呢?」「尋思去!」石頭希遷就以為要他天天思考,天天打坐,後來住了幾年,有位老首座才點破他說:「尋思去,是叫你去找你的師兄青原行思禅師,不是叫你在這裡妄想。」石頭希遷禅師後來到了青原行思禅師那裡去,終於悟道了,因為他破除了自己的一切癡妄。

56.萬事無如退步休,本來無證亦無修;明窗高掛菩提月,淨蓮深栽濁世中。(宋.慈受懷深)

世間事,哪一樣最高?哪一樣最有價值?俗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有人認為金錢最好、最高,也有人說世間上最好的是修行學道。喜歡名位者,認為名位最高;看重愛情的人,認為愛情最好;每一個人的價值觀念都不一樣。

「萬事無如退步休」,從信仰佛法的人看來,世間沒有比退一步最高、最好的了。退一步,爭逐的人少,天地更寬廣,更能領悟生命的奧義。有這樣認知的人,在世間上會當進則進,當退則退;應該修持的,就算嘗遍萬般辛苦也要得到,如開悟、解脫……,不當要的,像名位、權勢,也視同糞土不屑一顧。

「本來無證亦無修」,雖然在理相上,我們真如自性一切具足,不需要特別修行、證悟,但是不經過事相的證悟,又怎能體會到娑婆本體的妙用呢?

像《金剛經》的主旨,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修學佛、無證入道,都是一種藉假修真。我們要修無修的心,證無證的道,才能到達佛法的彼岸。

「明窗高掛菩提月」,窗前一輪明月高掛在空中,一如我們內心的菩提圓覺,菩提月給烏雲遮蔽了,就不會發光,把心靈的煩惱無明去除了,高掛星空中的月亮才光明皎潔。

「淨蓮深栽濁世中」,我們生活在五濁惡世中,不必逃避,要在心田裡存養佛法、如同清淨的蓮花,在污濁的泥土裡一樣吐出芬芳的香氣來。

57.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宋.慈受懷深)

「莫說他人短與長」,與人相處,最忌諱蜚短流長,滋生誤會,佛法告誡我們閒時常思己過,莫論他人短長。流言蜚語傷害人、動搖人、苦惱人,是非常強烈的。我們要不信是非、不傳是非、不聽是非、不講是非、不怕是非,即使對方造謠得天花亂墜也不用怕。為什麼?因為「說來說去自招殃」。一個清明的人是毀謗打倒不了的,徒然暴露了說是非者的愚昧與奸詐。

「若能閉口深藏舌」,所謂閉口,是要我們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聽是非、不理是非,而不是如啞吧似地不開口。一般人常犯的毛病是贊己毀他,把我的一分好誇成十分,把他的一分壞毀成十分,炫己抑人,徒然多招反感。少說人家的是非,少論他人的短長,「便是修行第一方」了。

誦經念佛,固然是修行;實行佛法,更是大修持。能真心贊美人,對人說好話,向人行注目禮,給人歡喜。對人恭敬,不記恨,不起瞋心,心口合一,這些都是第一方的修行妙法了。

因此,學道者應具有的風儀是:

一、光風霁月的修養。

二、海闊天空的心胸。

三、端莊美妙的儀行。

四、玉振金聲的言詞。

如此自能斷絕是非,去除紛雜的人我煩惱。

58.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松風十裡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宋.慈受懷深)

想要閒雲野鶴般自由自在生活,必須具有「以退為進」的人生觀,無爭無執,才能在萬裡晴空下與清風、皎月、大自然同在。

這首偈語所說的「退步人」,並非不求進步的消極心態,而是積極以為進的處事態度。噴射機能快速前飛,原理就在發動時,先有向後噴的氣流,以後退的力量往前沖,才能一飛沖天。我過去開創佛光山時,就是「以退為進,以無為有,以眾為我,以空為樂」的胸襟建設,以後退激發自己向前。

人的身體,受到生老病死的糾纏,來來去去,處處牽絆。雖然身不自由,我們仍要追求心靈的自在,蟬蛻肉身,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過去有一位富翁,每年金銀財富上萬,卻一直不快樂、不滿足。每當他煩惱時,就看到樓下草房一對貧賤夫婦彈琴、唱歌,非常快樂。富翁實在不解,生活在困境中,他們怎麼還能快樂呢?

有人建議富翁送二十萬給這對貧窮夫婦,看他們是否仍快樂如昔!天降財富,得了巨款的貧困夫婦,開始計畫如何安放這些錢財?擱在床下不安心,放在抽屜太顯眼,枕頭下不可靠,折騰了一夜沒有睡覺,他們才恍然大悟上了富翁的當。第二天一大早,就將煩惱掛礙的二十萬元還給富翁,依然恢復他們自在快樂的清貧生活。所以,金錢不是絕對的好東西,因為它買不到快樂!

人,最要緊的是追求精神上的皈依,而非物質上的安適!

59.一條官路坦然平,無限游人取次行;莫謂地平無險處,須知平地有深坑。(宋.慈受懷深)

人間有什麼路是平坦的?

很多人認為做官發財的路平坦,千千萬萬的人都在這一條功名路上奔波行走,你爭我奪的,可不要以為地平坦,就沒有危險,其實越是平平坦坦的地方,越是有暗坑,有危險。

唐朝的道林禅師,經常棲身樹上,像鳥築巢一般地居住,因此大家都稱他為鳥窠禅師。有一天,大詩人白居易見到住在樹上的鳥窠禅師,就對他說:「禅師,住在樹上太危險了!」

鳥窠禅師就回答說:「我沒有什麼危險,太守大人,危險的是你呀!」

白居易心想:我安安穩穩站在平坦的土地上,我有什麼危險?鳥窠禅師笑著說:「宦途凶險,伴君如伴虎,浮沉無定,實在是隨時隨地都有危險。」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現在的交通事故、車禍是怎麼樣發生的呢?有時候越是彎曲坡度的路反而越安全,因為大家小心;越是平坦大路,大家掉以輕心,越是危險。所以我們平常生活要能居安思危,晴天或者陰天,要准備雨傘;白日准備手電筒,以防停電或黑夜。凡事未雨綢缪比臨渴掘井更重要。事先不預防,危險隨時都會發生在我們身邊。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隨時隨地都會謹小慎微,免得臨事驚惶失措。

60.萬事無如退步高,放教癡鈍卻安然;漆因有用遭人割,膏為能明徹夜熬。(宋。慈受懷深)

「萬事無如退步高」,世間萬事,沒有比退步後的前進更高明。為了名利,要奮斗,要進取,常常撞得頭破血流,鼻青臉腫,其實,回過頭來有更廣闊的世界,「萬事無如退步高」,在意氣沖突上退讓,在生命精神上前進,爭千秋不爭一時,退步是高悟,多麼逍遙灑脫!

「放教癡鈍卻安然」,人生難得糊塗,人生最要緊的是大智若愚,不必太精明、太干練,因為出頭的椽子會爛掉。「漆因有用遭人割」,漆樹因為有用才被割樹皮;「膏為能明徹夜熬」,膏油因為可以照明,反而通宵達旦、徹夜受煎熬,強出頭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所以,不要以為在世間一定要有多少的特長,你看有的人會打拳,會拳的常常被人打死;有的人會游泳,淹溺的常是能泳的人。有兩句話說得好,「麝因香重身先死,蠶因絲多命早亡」,麝鹿身上的香味很貴重,大家為了得到麝香而爭相獵殺它;蠶蛹因為絲多,大家都煮繭抽絲。珍奇貴重的,反而最先受害罹災。一個人最要緊的是厚道,能夠知足,守本分,凡事不要強求,強求得來的東西不自然,因為那不是自己真正應得的。功名富貴不一定非要不可,畢竟不屬於你的,終究會流失,唯有知足、本分、厚道,這樣的人生最好。

61.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宋.蘇東坡)

佛法在哪裡?佛法遍在虛空之中。

佛法在哪裡?佛陀的色身當然有生老病死,佛陀的法身慧命卻流布於大化之間,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這首詩偈說「溪聲盡是廣長舌」,你要聽佛陀說法的音聲嗎?聽呀!佛陀音聲在大自然中,生滅潺潺的流水聲就是佛陀廣長舌的音聲。你要看佛陀的樣子嗎?「山色無非清淨身」,請看,青青山岚就是佛陀清淨的法身!徹悟佛陀真理的人,可以從一切事相上洞見人生,無論什麼聲音,只要你能用心觀照,有所覺悟,那就是佛陀的說法聲。譬如小孩「哇!」的一哭,你就可以感受到一個新生命又要流轉塵世。唉!人生苦,佛陀是借著小孩哭聲在跟你說法了。因此,即使看到人們打斗、謾罵,也能體悟佛法,打架罵人不也是佛陀說法的音聲嗎?只要你懂得這個道理,佛就在我們當下!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佛陀與我們這麼接近,又時時刻刻對我們說法,有八萬四千偈那麼多的妙谛,那麼多的宇宙真理,我們應好好的領會,再傳播給別人。有些人一學佛,就想要閉關,忙著自修、自利、自了,這是多麼可惜。如果我們懂得這首偈語,生生世世活在佛法裡,時時刻刻把佛法弘傳人間,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人生意義就盡在其中了!

6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東坡)這首詩偈是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寫的,意思是說廬山橫看像嶺,側看像峰,又因遠近角度不同,一下子高,一下子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比喻我們天天都為吃飯、睡覺、工作而盡心費神,忙忙碌碌,對於自己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大事反而不知道,不能把握生命的真谛,就像騎牛覓牛,實在可歎。

 

有一個人有七頭牛,他在牛背上數牛,怎麼數都少了一頭。不放心地下來重數,沒錯啊!是七頭牛,一頭不少。再跨上牛背一數,咦!怎麼又少了一頭?為什麼呢?這就叫忘失自己,一如身在廬山不知廬山真面目。如果我們能跳出身心的桎梏,從宇宙的眼光和角度來看,就能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認識人生的真相。

過去,有一個少女照鏡子時,一時恍惚生出錯覺,嚇!鏡中人怎麼沒有頭?情急之下精神意志錯亂了,奔出門到處找頭。見到這個人就叫「還我的頭來!」見到那個人也說「還我的頭來!」拉拉扯扯地到處跟人要頭,半路遇到一個和尚,就扯著喊:「還我的頭來!」和尚看出她的病況,揚手打了她一個耳光,少女怔怔地質問:「你為什麼打我?」「我打你哪裡了?」「你打我的頭!」「頭既然在你身上,為什麼還要向我要頭?」一言驚覺,少女如夢初醒。

我們每個人內心都蘊藏著無限寶藏,卻不知道精進、奮發、向上,不向內心探索開采,只會在心外求法,期望別人幫助開示。自家兩畝田不耕耘,卻去替別人一畝田幫傭,點滴工資,哪有自家收獲多?己立立人,己助助人!心外無法,真正認識自己的佛心法海才是最重要的。

63.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宋.蘇東坡)

蘇東坡居士這首詩偈,指出世人生兒育女最大的願望,就是兒女能聰明伶俐,他自己卻不希望有聰明兒女,因為「我被聰明誤一生」。蘇東坡一生因為聰明,反而看到太多愚癡,遇到太多需索,很苦惱。有時候太聰明了,易遭人嫉妒、妨害,就算別人不嫉妒不妨害,聰明不善用在好地方、好事情上,適足以助長惡根。像現在的智慧型犯罪,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嗎?「唯願孩兒愚且魯」,東坡希望自己的孩兒有些些愚直,有些些率真,愚直率真的兒女能夠難得糊塗,懂得吃虧就是福,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勤奮努力,一樣可以「無災無難到公卿」,比奸詐貪婪的兒女好多了。

世間聰明人,身受的苦難、麻煩,往往比一般人多,書讀得越多的人,煩惱也越多。有人懷疑知識究竟能幫助人生的福樂有多少?善用是善知識,惡用則成惡法。

佛法就不一樣了。佛法的知識,不是從分別上計較,是從無分別上去探討的,愚也好,魯也好,直心是道場,厚道為原則。

這首偈語提示我們:除了聰明之外,還要有道德、慈悲、佛法,不要處處表現自己的小聰明,以免橫遭妒忌,自墮煩惱障。

64.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宋.蘇東坡)

蘇東坡這首詩偈,將人生形容得非常深刻透徹。人生如浮萍,隨水飄浮不知所終;人生也像白雲,飄蕩空中,不知何處安住?在動蕩的世局下,多少人有國難歸,有家難回,為了功名富貴,找一個安頓,找一個進階,不惜到處追求,甚至移民海外,真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鴻鹄飛鳥在下雪的泥土上,偶爾留下了爪印,可也只是短暫的一痕,一剎那又飛走了,他哪裡會知道飛到何處去?

日常生活中,夫妻、父母、子女、朋友的關系就像相逢的旅人,偶然在途中相遇,打個招呼,點個頭,慰問幾句,馬上又要各奔前程,人與人間的關系,都像偶然的結合,大限來時,各奔東西,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我們在生活中,若不知隨緣,便常與人計較;做事不隨分,就常常不得當;說話不隨理,便沒有原則,人家也不信服。不能隨遇而安,每天如在空中飄蕩,時時處處與人計較得失,日子會很難過,很煩惱。

所以,佛法的生活,就是要我們不要太執著、計較,要隨緣自適,隨分做事,隨理說話,隨遇而安,隨人相處,隨心自在!這首詩偈,很值得我們參悟。

65.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現成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宋.蘇東坡)

這一首偈語是說佛印禅師、蘇東坡、秦少游三人之間的一段公案典故。

有一天,秦少游和蘇東坡一起吃飯,發現桌上有一只虱子緩緩爬動,蘇東坡說:「人的身上實在髒,你看,身上的垢穢都變成虱子。」秦少游聽了,就回答:「虱子哪裡是人身上的垢穢變成的,是棉絮變成的呀!」一個說是垢穢生出來的,一個說是棉絮生出來的,因此相持不下,互起爭執。最後決定去問佛印禅師,請他做個決斷。

蘇東坡先找到佛印禅師,一再拜托:「禅師!禅師!務必幫我的忙,你要說虱子是垢穢變的,可別讓我輸給秦少游哇!」佛印禅師含笑點頭:「好的,好的。」

蘇東坡前腳剛走,秦少游就來了,也跟佛印說:「禅師!你一定要幫我,說虱子是棉絮變的,這樣我才能贏蘇東坡。」佛印禅師也連連颔首:「好的!好的!」

兩個人都相信佛印禅師會幫他,以為勝券在握。

第二天,當著兩人的面,佛印禅師一語化解了爭執:「說到虱子,他的頭部是垢穢變的,身體是棉絮變的。」蘇東坡和秦少游一怔,不約而同佩服佛印禅師的智慧,不偏不倚地解決了兩人的紛爭,巧妙得很。

這一首偈語就是化解爭執的妙方,你看一樹春風有兩般,南面的樹枝向暖,北邊的樹枝向寒,可都是一樹兩枝,現成的一段西來意,何必分高分低?虱子算什麼?佛印禅師勸蘇東坡和秦少游:「一片西飛一片東,兩個人都不必爭了。」

66.從征萬裡走風沙,南北東西總是家;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蓮花。(元.耶律楚材)

「從征萬裡走風沙」,人生如戰場,真是千奇百怪,我們看那些經商的人,商場戰爭非常厲害;學生為了考試,為了多得分數,教室也是戰場。人在社會上,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明爭暗斗,互相攻擊傷害,不注重道義,更是可怕的戰場。稍一不留神,就會從人生戰場上跌下來,頭破血流。

「南北東西總是家」,善戰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怕,隨遇而安,不計較得失,到處都能隨分隨緣,到處都給人方便、協助,當然就可以得道多助,處處都是家了。

「落得胸中空索索」,我們心裡善惡的種子很多,也很復雜,包藏的得失、是非、榮辱、苦樂,給我們的壓力很大。仔細想來,人也真是了不起,區區六尺之軀,每天承受的人情壓力、金錢壓力、權勢壓力集一身,身心上老病死的痛苦、貪瞋癡的痛苦,以及社會求不得、愛別離種種痛苦,逃都逃不掉。甚至還有自然界的風災、水災、火災,戰爭動亂,可說無時無刻不在壓力中掙扎。假如能將心中這許多東西統統拿掉,心中空索索、輕蕩蕩的,什麼都不放在心上,就如大肚能容的彌勒菩薩把一切是非、煩惱全放在乾坤袋裡。

「凝然心是白蓮花」,我們進入佛殿時,要把人我是非得失放在外面,不要帶進佛殿,是非煩惱不要帶進禅堂,能夠這樣,我們的心真的是像一朵白蓮花般清淨芬芳、純潔可愛了。

67.紙上傳來說得親,翻腔易調轉尖新;世人愛聽人言語,言語從來賺殺人。(元.天如惟則)

世間語言不可靠,禅不立語言文字,禅要在語言文字以外直指本心,才能悟道。就算「紙上傳來說得親」,紙上文字盡管看得親切高興,但是文字「翻腔易調轉尖新」,每個人的解釋都不一樣,歧見與誤解難免。

阿難尊者繼承了大迦葉的衣缽,為禅門二祖,活到一百二十歲。一天,有個沙彌在路上念偈語:「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阿難尊者一聽,就叫住沙彌問:「沙彌!沙彌!你的偈語念錯了,應該是: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知。」

沙彌一聽,回去就把尊者的話告訴老師,老師說:「你不要隨便聽信老朽的阿難,他已經很老了,不懂什麼佛法了。」阿難尊者看到佛法的流傳這樣坎坷,不勝感慨,真是翻腔易調。

「世人愛聽人言語」,世人都喜歡聽人家說話,謊言說上百遍,也變成了真理;謠言經過幾個人一再傳說,就完全牛頭不對馬嘴了。記得抗戰期間,日本有架飛機轟炸重慶,一拉警報,大家問來了多少架飛機?「是一架飛機」,聽的人卻聽成十一架飛機。後來又有人問到底多少架飛機?「就是十一架飛機」,聽的人也聽錯,變成九十一架飛機。你看!一架飛機經過三個人傳說,竟變成九十一架飛機,多可怕!

所以,「言語從來賺殺人」,語言虛妄不可靠,在佛教裡,要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千萬不要靠語言文字,要靠自性!

68.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 (明.於謙)

這首詩,是描寫石灰的一生,最初「千錘百煉出深山」,采自深山的礦脈,開礦石,「烈火焚燒莫等閒」,運送到窯裡用烈火焚燒,經過強度的熬燒後,石變成灰,才能用來粉刷牆壁。石灰「粉身碎骨都無怨」,只為「留得清白在人間」,它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世間。

人要像石灰一樣,經得起千錘百煉的考驗,活在社會上,對於人情冷暖、金錢得失、生活的貧富,乃至一切的嘲笑辱罵、歌功頌德,都要以平常心對待,世間如火宅、如怨城,在艱難困苦的紅塵裡處事,就像在烈火窯中焚燒一樣,不妨等閒承受。

為了成就事業,實現一生的理想,何妨以委屈求全、忍辱負重的精神,抱著為人服務奉獻的作風,去實踐「粉身碎骨都無怨」的志願。锲而不捨,勇往直前,使一世身家性命都「留得清白在人間」,成就佛教,成就聖法,成就眾生,不正是「了生脫死」的極致嗎?

活在世間上,難免有職業上的辛苦,心靈上的煩惱,種種折磨痛苦,真是無日無之。我們要努力超拔,脫出煩惱苦海,進入菩提境界,千萬不要因一念之差鑄成大錯,不能留得清白在人間,再回頭已是梁柱傾、鬼號哭,什麼都挽不回了!

69.千百年來碗裡?,怨聲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明.願雲)

這一首偈語,是奉勸世間上的人,要有慈悲心,少殺生。

「千百年來碗裡?」,自古以來,我們飯桌上、碗盤裡、菜湯中,都是屠殺一些動物的生命身軀煮成。「怨聲如海恨難平」,眾多生命無緣無故被殺害,成為我們的口腹之需,那無聲的怨恨不平浪濤,一如大海般深廣。為了貪一時口腹而殺生,必造另外一種因果,「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就是最好的寫照。

放眼現代世界,真是一片暴戾凶殘,人與人,國與國,彼此傷害械斗。世間上的刀兵劫難是從哪裡來的?只要聽聽屠門半夜霍霍磨刀聲,便知貪欲熾盛。有這樣的因,自然遭致社會怨憎相報的果。

佛門勸人素食,不要太計較吃食,要計較培養一顆慈悲的心,也就是儒家常說的「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一念悲憫,就是人間淨土。

據說在加拿大釣魚時,如果釣到的魚沒有一尺長,就要把它放回去,不可帶回家,這是生態保護的方法。英國人為一只斷腿的塘鵝裝上義肢,令人動容。美國洋基棒球隊投手誤擲,打死一只海鷗,引起群眾公憤而解職。現在的父母教育子女時,也應該要培養他們慈悲心,不要讓兒童玩弄幼小的動物,如蟋蟀、小魚、小蟲,或用線捆綁,或以鐵絲刺穿小動物,應好好勸導他們從小體恤生命,珍惜生命。有一首詩說:「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從小知道悲憫,幼兒將來長大了,對社會才能有正面的貢獻,我們才有祥和安樂的國家。

70.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明.朱元璋)

這一首偈語,相傳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所作。他幼年時,曾在皇覺寺當沙彌,有天夜歸,天色太晚,寺門已關閉,不得已只好在山門外睡覺。他躺在地上,望著滿天星斗,不覺吟了這一首詩偈。

天是我的羅帳,地是我的氈毯,日月星辰伴我入眠,睡夢中我不敢將腳伸長,恐怕腳一伸出去,會把海底都踏破。

由這首詩偈可以看出來朱元璋幼年時的口氣就已不凡,志願很大。現代的青少年,也應像朱元璋一樣立志,不要計較個人的蠅頭小利,汲汲於眼前的金錢得失,要放眼將來,注重大眾的公益,要為國家社會擔當大事。不看眼前幻滅的人我是非,要看未來的美好前程!

若只為一己私欲小利而你爭我奪,這個人就包容太小,眼光太淺,心量太狹。現今社會,一個人若只顧小我,不顧及大眾,不成就大事,不放眼未來,而只是目光如豆,縱有成就也是有限!

聖賢之所以偉大,主要是放開心胸,立下遠大的志願,憑著精神毅力一步一步以天下為己任,以社會大眾利益為根本!時代青年立足於社會國家,要有未來性、大眾性的心胸,要有國際性的眼光,能如此培養廣闊的心胸,才能成大功、立大業,才能沛然呈現菩薩氣度。

71.返本還源便到家,亦無玄妙可稱誇;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明.浮峰普恩)

「返本還源便到家,亦無玄妙可稱誇」,物有本,水有源,人有本來面目。我們要怎樣才能返本歸源?怎麼樣才能找到真如本性?從這首詩偈看,要找到自己的娘生面,也沒有什麼玄奇。

「湛然一片真如性」,每一個人的本真、本性、本來面目像湛然的朗朗晴空,沒有一點染污;又如一大明鏡,只因為平時被煩惱、無明的塵埃遮蓋了,失去了本真,才落在生死海中受苦。其實天堂、地獄都在我們一念之間,無所謂什麼是真正的好?什麼是真正的壞?

如果有人問:天堂與地獄有何不同?其不同可能是一雙筷子的差別。

墮落地獄人,吃飯用的筷子有一丈多長,夾菜時,筷子太長,菜送不到嘴裡,左邊夾菜被左邊的人吃了,右邊夾菜被右邊的人吃了,自己總是吃不到,彼此爭執、計較、吵架,不得安寧。天堂人吃飯用的筷子,也是一丈多長,不過每個人夾菜時,不是想送到自己口中,而是送給對面的人吃,對面的人也夾菜給這邊的人吃,你幫我,我助你,互相尊重,互相贊美,每天都生活得好歡喜、好快樂。

天堂與地獄究竟如何劃分,完全看你自己,本性善良,肯容忍人、幫助人,就是天堂人;自私、執著、計較、煩惱不斷的人,就是地獄人。所以「迷失皆因一念差」,順治皇帝曾說:「皇袍換得紫袈裟,只因當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即使生在帝王家,不能找到自己的真如本性,也一樣會迷失,會煩惱,會墮入人間地獄。找到自己的真生命,能隨遇而安,則到處都是安樂天堂了。

72.閒到心閒始是閒,心閒方可話居山;山中剩有閒生活,心不閒時居更難。(明.恕中無愠)

一個人想過閒雲野鶴的生活,像出塵隱士一樣的逍遙自在,喜歡山居無忙碌世事,又沒有人情的煩惱困擾,這種悠閒日子不是人人過得了的。很多人沒有定力,隱到深山還不是與草木同腐朽?自己不會用心功,莫說隱遁深山,就算住在天堂,住在極樂世界裡,不念佛、念法、念僧也是沒有用的。

佛門一再提倡,假如你喜歡住深山,必須先破參,破除了煩惱,才可以入山;你要閉關,必須先開悟,不開悟就不必閉關了。

一般初學道者,不要馬上逃避人間現實,向往住在深山裡,要知道「閒到心閒始是閒」,一定要做到心閒無掛礙,才是真閒。很多人身忙心閒,很多人身閒心忙,不好好做事,一心以為住山就是修行,其實是懶惰心作祟。能做到心閒,才能住山修行。君不見佛門人多心甚閒,且看飛禽自往返!

「心閒方可話居山」,心閒了,才可以說我要住山,心如果不能閒,就不能住山。「山中剩有閒生活」,對的,山裡常有閒生活,閒生活就是把一切俗務放下,把世間是非放下,人在山中心在鬧市,還不如人在鬧市心在山中。現代人有的勞心,有的勞力,有的不勞心也不勞力,無心道人對世間一切不擁有、不執著、不計較。

「心不閒時居更難」,你能夠做到當然很好;做不到,心不能閒,住在山裡也不會快樂。而在山中、在海邊都無妨,人住在哪裡都不是問題,心閒才是最重要的!

73.一寸光陰一寸金,勸君念佛早回心;直饒鳳閣龍樓貴,難免雞皮鶴發侵。(明.楚石梵琦)

這首詩偈是勸人念佛。人常怨歎沒有時間念佛,其實並非沒有時間,而是念佛心志不堅定。你有時間做事業賺錢、吃飯、睡覺、旅行、游玩,卻沒有時間念佛?你所做的事業,所賺的錢都不是自己的,一撒手灰飛煙滅,唯有念佛的功德才是自己的,是三世十生的業力。世人愚癡,是自己的不知道進修,不是自己的倒反而計較、爭逐,沉迷執著地去追求。

「一寸光陰一寸金,勸君念佛早回心」,請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陰一寸金,浮生有限,時間寶貴,人生有多少光陰可以虛擲?想想無常的苦空,莫如早早回心轉意念佛!

唐朝詩人白居易也是個念佛的修持人,他有一首詩偈形容得很好:

「余年近七十,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彌陀;早也阿彌陀,晚也阿彌。

縱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 達又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我們在人間念一句「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池就有一朵蓮花,所以念佛、念佛,念到心佛合一時,心念不受塵境束縛,上升到絕頂光明的解脫境界,我們就是佛,佛就是我們了。

「直饒鳳閣龍樓貴,難免雞皮鶴發侵」,你就算一世富貴顯赫,有住鳳閣龍樓般的尊榮,也是幻影。歲月不饒人,很快地,雞皮鶴發會侵蝕你,一霎時便老態龍鐘,無常一到,萬事皆休,還有什麼是你的?晴天不備雨天傘,下雨時怎麼辦?白日不存夜裡燈,入夜又如何?生涯短,死到臨頭怎麼辦?奉勸大家要早點准備生命的資糧,多念一聲佛,多惜一寸光陰。

74.念佛無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尋;眼前林樹並池沼,晝夜還能演法音。(明.呆庵普莊)

人人自己天真佛,晝夜六時常放光;剔起眉毛觀自得,何勞特地禮西方?(明.呆庵普莊)

我們學佛,是要認識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

「人人自己天真佛」,就是說每一個人都具有佛性,佛性是不假外求的,是人人本具,個個皆有的。蘇東坡曾問佛印禅師:「我們手上拿念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拿念珠要念誰呢?」「念觀世音!」「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拿念珠要念自己呢?」「求人不如求己呀!」

我們常常忘失自己,心外求法,怎麼可能找到本來面目呢?

裴休宰相到寺院禮佛時,看到牆壁上有一幅人像字畫,就問:「這幅畫像畫的是誰呀?」寺僧說:「是高僧真儀!」「畫像我是看到了,可是,高僧在哪裡?」一寺大眾不知如何回答,裴休逼問:「寺裡有參禅的人嗎?」「有一位黃檗希運,好象是懂禅的人。」黃檗出來後,裴休揚聲問:「高僧畫像我已見到了,高僧在哪裡?」黃檗立刻大叫一聲:「裴休!」裴休應聲驚訝回答:「我在!」黃檗笑了:「高僧已在此,何必往別處尋求?」

所以我們不要忘失了自己,人人都具有佛法僧自性三寶,真如佛性不時會在我們心中放光!「晝夜六時常放光」,晝夜六時是印度當初計算時間的方法,我們中國計算時間是晝十二小時,夜十二小時,晝夜二十四小時。而在印度白天分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三時;夜晚分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三時,所以說晝夜六時常放光。

「剔起眉毛觀自得,何勞特地禮西方」,意思是說「靈山就在汝心頭」,不必向外尋找,要肯定自己,尊重自己;不需特地去禮西方,要知道自己心裡的真如佛性!

75.塵網依依三十春,昨非今是不須論;息交豈獨忘知己,為愛吾廬夏木陰。(明.蓮池)

這首詩偈,是明朝蓮池大師初入佛門學道時的一點心得。

他說「塵網依依三十春」,居塵勞世間,好象魚在網裡存活,在塵網裡依戀父母、依戀故鄉、依戀親人,就這麼依戀不捨的三十年迷茫過去了。因依戀而有不捨,因不捨而生苦,聰明人不會這樣浪費生命,他一定設法追尋、突破,找到人生方向、奮斗目標。他會不斷激勵自己「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用今天的我與昨天的我宣戰,把昨天無明的我、執著的我、煩惱的我統統去除,要有一個自我的新生。

「昨非今是不須論」,即覺今是而昨非,要覺悟昨天的我錯了,今天所想所做所要的我,才是對的。如果有這樣的覺悟,就會日日更新自己,創造自己,發展自己,本身自然就會有進步了。

「息交豈獨忘知己,為愛吾廬夏木陰」,我現在要把過去一切放下,不是單獨的忘卻自己,不但連朋友的來往、你我的對待、親人的情愛、身心的嗜好等等都要放下,更要自我超越!這樣才是最好的人生,最美滿的人生。一般人就是掛礙太多,負擔太重,我們每天心靈的負擔實在好重!國家的、社會的、家庭的、夫妻的、子女的、眷屬的、朋友的,哪一項不都是心裡的擔子呢?假如可以一一放下,「為愛吾廬夏木陰」,自築草廬二、三間,夏天到了,樹下一坐,遍世界都清涼。也就是說:我們要找尋真正的淨土,要找另外一個新環境,我們要美化心靈的庭園,創新我們生活的境界,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

76.由來直道世難行,枉道求容我不能;萬裡滔滔大江水,縱教百折也東傾。(明。蓮池)

這首蓮池大師的詩偈,是說從古以來,平直的道路也不好走的。比方現在的高速公路很平坦、很直,但是連環車禍更不斷發生;人與人之間,也常常因為太耿直了,反而使友誼更容易受到傷害。

《維摩經》倡導直心是道場,心不可曲,不可谄媚,要直下承擔,凡事不妄言,要還人一個真實。「由來直道世難行」,古代一些讀書人,就因為太正直了,往往當朝為官而難容於世!我們修行佛法,離不開世間,也常因為直心而遇到麻煩阻礙,因此更要守住直心,以直心真心成道,彎曲心、谄媚心,只會離道更遠。

「枉道求容我不能」,如果說為了讓人家接納我,我就故意虛假不真實,那是不可以的。過去曾子去世的時候,有人要為他蓋一塊布,可是他太窮,連一塊長布也沒有,布太短了,有人說把布斜過來蓋吧!他夫人不肯,說:「寧可正而不足,也不可斜而有余!」怎麼也不肯將布給歪斜一點。

「萬裡滔滔大江水,縱教百折也東傾」,萬裡長江浪,千古滔滔不絕地流著,縱有千回百轉的曲折,長江水還是向東流。

一個正直修行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 頭可斷、血可流,要他彎腰屈膝低頭,是萬萬不可能的!正直做人還是非常重要的!

77.孤峰千仞立江心,八面洪濤愁殺人;奈是根深自堅固,幾回經古又逢今。(明.蓮池)

「孤峰千仞立江心」,是形容一座孤峰千仞高,孤立在江心,像江蘇的焦山就是立在江心。「八面洪濤愁殺人」,滔滔江河的波浪洶湧,驚濤駭浪不息,會不會把千仞孤峰慢慢動搖毀壞?真是令人擔心!「奈是根深自堅固」,好在這座千仞孤峰基礎很深、很堅固。「幾回經古又逢今」,歷經了多少歲月,從古到今千百年,它仍然那樣屹立不動,屹立在那裡。

這首詩偈是在開示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如佛性,在五趣六道的洪濤波浪裡,流轉生死,真是愁殺人,好在我們的真如自性根基深厚,難有生死有來去,並不因此損減分毫。五趣六道,驢腹馬胎中,天上人間幾經轉折,古今生命是永恆的,生命是不死的。

《法華經》裡有這樣的形容:衣裡明珠、梓中寶藏。一個富翁害怕家道中落,就在愛兒的衣服裡縫了一顆明珠,估量著就算將來家產沒有了,也可以變賣這顆明珠維持生活,萬萬想不到兒子後來竟淪為乞丐,不知道衣服裡藏有價值連城的明珠,把衣服賤賣典當了,依然流落街頭。

「梓中寶藏」是說:主人在屋裡藏了寶藏,預防家道中落時,地窖藏的寶藏可以度日,但是天火一燒,屋毀梁傾,子孫根本不知道灰燼中藏有財寶!

我們的佛性就是梓中寶藏、衣裡明珠,自己不知道,好可惜!我們要早一點證悟,要早一點知道自家寶藏,不要等到身壞屍腐了,死亦不瞑目!

78.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明.憨山德清)

這是明末憨山大師〈醒世歌〉裡的一首偈語。

「紅塵白浪兩茫茫」,說明一個人生存在娑婆世間,就像紅塵白浪似地前途茫茫,真是今日不知明日事。我們要如何適應錯綜復雜的社會呢?「忍辱柔和是妙方」,我曾說過:要想創造一番事業,要想圓滿地將人際關系處理好,必須常常贊美人、鼓勵人,此外另有妙法,就是忍辱與柔和。

凡事忍讓,不與人斤斤計較,即使受到委屈,遇到不如意也得承受下來。「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要和諧無爭,當是自護第一方。有一首〈忍耐歌〉說得好:「忍耐好,忍耐好,忍耐兩字當奇寶。一朝之念不能忍,斗勝爭強禍不少,身家由此破,性命多難保。休逞財勢結怨仇,後來要了不得了,讓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

其次就是柔和了。柔能克剛,不管遇到怎麼樣的艱難挫折險阻,只要柔和泰然地面對它,事情往往就會有轉機。除了忍辱柔和,你的人生觀要「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在佛門行事,好事就隨境,善事就隨行,好人就隨他,好念頭就隨心,一一隨順因緣才不會妄求。至於如何安分度時光?這安分主要是指積極行善,方法就是佛門所指的四正勤:未作惡,令不做;已做惡,令斷除;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如此,遇到好事才會更積極,精進不已。

79.休得爭強來斗勝,百千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明.憨山德清)

人生如戲,在短暫如戲的人生裡,不要太過計較,太與人爭強斗勝,互不相讓,最後總是兩敗俱傷,最好彼此互相扶掖,互相提攜。

佛經裡有個故事,一位富翁娶了四個太太,嫌大太太人老珠黃,很少關心她。二太太偶爾關照一下,疼惜一下。對三太太比較關心,常買東西討好她。富翁最喜歡的還是四太太,噓寒問暖,呵護備至,真是愛之如命。一天,富翁大限將至,心想:萬貫家財放下也罷,自己這麼寂寞地死去,實在很不甘心,就想找一個太太來陪葬,生死相守。

他先找最得寵的四太太,花容月貌的四太太一霎時花容失色,一口回絕:「唉喲!我這麼年輕標致的一個人,怎麼可以陪你去死呢?」富翁只好退而求其次,央求三太太看在多年情分上相伴九泉,三太太白眼相向:「咦!你雖然死了,我可還有一大堆珍珠寶石,怎麼能陪你死呢?」富翁萬般無奈,轉而求二太太相陪,二太太低頭想了想說:「你死後,我還要為你作告別式,處理身後的事,怎能陪你死呢?」富翁啞口無言,心灰意冷地去找大太太,想不到大太太含笑一口答應,說:「這半生都是你照顧我,也該我回報了,我願意跟你一起死!」

四太太指的是我們的身體,平常百般愛惜保護,到最後身體會離棄我們。三太太指的是富貴名利,平常愛它如己,大限來時一場空。二太太指的是我們的親人朋友,相聚一世,大限來時各自飛,只能略表一下心意。大太太指的是我們的心,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是我們真正要修行的。

修心,是我們第一要緊事,紅塵得失,人事是非,只不過是人生舞台上旋起旋滅的角色而已。

80.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明.憨山德清)

春去秋來似三更夢,世事如霜露,人間真是苦空無常。如何在這消極的層面上,積極開創我們的未來呢?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春天青翠的楊柳,像人生蓬勃的朝氣,到了秋菊泛黃時,已近人老珠黃的暮年了。在迅速變遷的時空中,世界有成住壞空的流轉,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起伏,人有生老病死的輪回。「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在短暫瞬息的生命裡,多少榮華如三更的噩夢,乍然驚醒!多少富貴似九月的寒霜,旭日一出,什麼都溶失了,沒有了。世間上,實在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執著留戀。

過去佛陀的弟子難陀,就因為耽溺於世間的榮華,不肯出家,佛陀才以神通方便度化他到天宮、地獄參觀,使他覺悟榮華富貴並非最安樂、最究竟的,難陀才能做一了斷。

我們每天在熙熙攘攘的社會上,為家庭、事業而奔波,為金錢、名利忙來忙去,到最後哪一樣是我們的?大限來時,什麼都帶不走,什麼都變得空虛,怎麼辦?我們不要只知忙眼前短暫的榮華富貴,還要忙我們綿長的未來,為我們下一期的生命鋪路,多發慈悲,多結善緣,在春柳初綠的時候,要想到秋菊萎黃的光景。

人生乃百代之過客,任舞台上如何富貴顯赫,如何出將入相,頃刻一聲鑼鼓聲停下來的時候,還有什麼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一場悲歡交纏的君臣、父子、夫妻、兒女轉眼成空時,自己又在哪裡呢?所以,人最要緊的是認識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真面目,要預作准備。

 

81.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谄曲貪瞋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明.憨山德清)

「人從巧計誇伶俐」,做人,不要自以為聰明,自命足智多謀,其實人算不如天算。

「天自從容定主張」,不管你怎樣的巧計、伶俐,老天自有主張,因果定律無處不在,誰都不能違背因果。要想怎樣收成,必須先怎樣栽植,沒有因,不會有果的。

有人希望發財,沒有布施怎會發財?有人希望凡事順利,不結人緣不結地緣,如何能順利?有人種了殺盜YIN妄的惡因,自然身受苦果,毫不奇怪。一個人光有巧計、伶俐是沒有用的,自己的行為,還是要自己負責,一世冤孽、三代福德,都是因果報應。

「谄曲貪瞋墮地獄」,地獄在哪裡?地獄在我們的心。心裡有貪瞋癡,就是地獄、餓鬼、畜生的心。在佛經裡面,我們的心有十個法界,這十法界就是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每個人的心,都在這十法界裡來來回回。生起慈悲心,是佛;生起貪瞋心,就是地獄、餓鬼;生起谄曲愚癡的心,就是畜生,所以說「谄曲貪瞋墮地獄」。

「公平正直即天堂」,人心能公平正直,當下就是天堂。有人問天堂地獄在哪裡?第一、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獄在地獄的地方。第二、天堂地獄就在人間:快樂幸福的人地,就是天堂;煩惱痛苦,無異地獄。第三、天堂、地獄就在我們心心念念中成形:一念心慈就是天堂,一念貪瞋就是地獄,天堂、地獄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82.麝因香重身先死,蠶因絲多命早亡;世界從來多缺陷,幻軀哪得免無常。(明.憨山德清)

「麝因香重身先死」,有一種名為「麝香鹿」的動物,身軀天生就很香,獵人為了取麝香,就到山中四處捕捉麝香鹿。「蠶因絲多命早亡」,春蠶結絲成繭,人們為了取絲販錢,不惜奪取它的性命。

「世界從來多缺陷」,大千世界缺陷多,尤其無常最可怕。「幻軀哪得免無常」,生命不過幾十年寒暑,百齡已是高壽,任誰有通天的本領學問,只要大限一到,也一樣不能免除無常。

一個人即使擁有極優越的條件,也未必能免除世間的災難。世界是一半一半的,好的一半,壞的也一半;白天一半,晚上也一半;生一半,死也一半;世間沒有絕對的。俗話說:打死會拳的,淹死會水的,你會拳術,武功很高,往往死在武功上;你會游泳,藝高膽大,一時疏忽而慘遭滅頂的也不少。

所以,身負絕技也不一定很可靠。有的人希望錢財多,人因財死也不乏其例;有的人要求名位高,往往爬得高跌得重。也有人一心追求美艷身姿,可惜紅顏多薄命,不少美人因美麗而慘遭殺身之禍!

佛住世時,大弟子大迦葉尊者在家時的未婚妻子,就是後來出家的妙善女,因為太美麗了,走到哪裡總被一群人指指點點,她的美麗帶來了很多苦惱,甚至悲哀!

所以,人要看破一點,缺陷自有缺陷美,缺陷有它缺陷的好處,凡事不容易十全十美。像愛迪生,耳朵雖然聾了,卻能集中智慧從事發明;有的人手臂殘廢,用腳苦練執筆的工夫,一樣可以寫字。不要為缺陷太煩惱,缺陷往往是另一種福報,只要把身軀當成幻影,我們也不會害怕無常了。

83.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回頭日望家山遠,滿目空雲帶夕陽。(明。憨山德清)

「滾滾紅塵古路長」,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滾滾紅塵古路上,究竟要走到什麼時候,才是人生的盡處?才是人生的最終歸宿呢?

「不知何事走他鄉」,一般人在生活上似乎沒有生命的目標,沒有精神的理想,不知來世間所為何事?更不知為什麼要到處飄流他鄉?人活在世間上,如果只知道今天,不知道明天;只想到今年,沒想到來年;只汲汲營營於現在,沒有策畫將來;甚至只貪圖日夜逸樂,不顧生死性命;上一小時不知下一小時的活法,這種茫茫然然、糊裡糊塗混時光的人生態度,多麼可惜!

如果不在乎時光的迅速,不珍惜人身的難得,「回頭日望家山遠」,有朝一日,回頭看到自己離家鄉越來越遠,年齡越來越大,百種蹉跎,千萬淒清,都來到心頭,到了老病交加時更是「滿目空雲帶夕陽」,眼前一片空曠,萬事茫然,不知道哪裡才是自己的方向?哪裡是人生的歸宿?

所以,我們在世上,要積極不可虛度,要有「今日事,今日畢」的工作態度,不要等待明天。自己能做的事,不指使他人代勞,珍惜分分秒秒的時光,把握每一件事情的契機,不要讓機緣空過,不要讓人生空過。

珍惜光陰,珍惜生命,珍惜每一份機緣,這人間美好的生命,你才能掌握住,否則歲月不饒人,人生眨眼蒼蒼茫茫,露水人生空余怨歎,何苦呢?

84.少小離鄉不記家,回思往事總堪嗟;故人猶想兒時面,枯木難開舊日花。(明.憨山德清)

我們流浪在生死海裡,沉淪流轉太久了,不知道自己的故鄉在哪裡?

「少小離鄉不記家」,好象童年離開了故鄉,如今面目全非,記不得家鄉與爹娘。

「回思往事總堪嗟」,回想過去的人事,總是很慨歎!一個人在生死海中流轉,真是「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我們離開故鄉實在太久了,即使現在想回家,不是雜務太多,就是欠缺盤纏路費,人生的功德不夠,要怎樣才能回到無始以來的故鄉呢?什麼樣的故鄉?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故鄉,常寂光佛土是我們的故鄉,真如佛性的佛果是我們的故鄉。想回故鄉,就要趕快積聚珍寶,准備路費,像現在我們回去探親,大家就很高興歡喜;其實我們還有一個最後的真正故鄉,更應該要回去!

「故人猶想兒時面,枯木難開舊日花」,我們的故人還在想著我們的本來面目?真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一如枯木難開舊日花,我們離開家鄉太久了,兒時面容再怎麼努力記憶,也記不清了。一日不知自家面目,一日不能解脫生死,所以我們要趕快找到自己的根源,找到自己的故鄉,一旦無常到來,才有個千秋萬世的歸宿。

85.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謹慎應酬無懊惱,耐煩做事好商量。(明.憨山德清)

這首偈語從字面上看,很容易明白。「休將自己心田昧」,是說我們做人不可以違逆天地、人情,昧著良心做事。

「莫把他人過失揚」,是提醒我們與人相處常贊美人,不要揚己長,揭人短,否則害人害己,到最後傷害到的還是自己。

我們要「謹慎應酬無懊惱」,做人處事最要緊是謹守中道,不要行差步錯,發生懊惱後悔的事。要「耐煩做事好商量」,對無理的人要忍耐,創事業要忍耐,學習技能更要忍耐,成功是屬於能耐煩能忍耐的人,做起事情左牽右制,又怎能迎風直上萬裡青雲?

所以說,與人相處,不要昧著良心算計人,時時記住「你對我錯,你好我壞」的信條,嚴以律己,?以待人,心意就正了。人不是聖賢,誰能無過?別人的過失何妨多多寬諒,多多勸解,不要在背後張揚他的過失,否則不但不能助人幡然悔改向善,反而刻骨銘心的記恨。因此,在人際交往上,我們要力求圓滿才能減少懊惱,要謹記「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道理,菩薩相信凡事種了惡因會有惡果,畏因不畏果;眾生則畏果不畏因,等犯下了殺人、竊盜種種傷風敗俗的事後,才開始懊惱畏懼,已來不及了。

我們學道人,要學菩薩畏因,要經得起人間貪瞋癡的折磨考驗,才能走上菩薩道,才有成功的希望。

86.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功夫總是閒;能信不行空費力,空談論說也徒然。(明.憨山德清)

「學道容易悟道難」,你要學道嗎?要學佛法嗎?要研究經論嗎?要參禅打坐?念佛誦經?學道是很容易的,悟道就不那麼簡單了,學道而不能悟道,是很可惜的。

「不下功夫總是閒」,未能下功夫悟道,下功夫精進修行,不肯吃苦,不經一番寒徹骨的磨練,想要有梅花撲鼻的芬芳,是不可能的。有人說:我們學佛修道,只要相信就好,不必太認真。光是相信,是不夠的,信而後能行,要知行合一,才能行解想應,能信而不去實行,是空信,學游泳的人不下水,光看《游泳大全》有什麼用?

我們求財富,想發財,但財富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俗語說得好,錢財隨著流水來,也要起個大早,趕上了潮汐,才能撈得到財富!所以「能信不行空費力,空談論說也徒然」,無論在學術上,在工作上,在宗教體驗上,光是空談理論而沒有認真實行是沒有用的。

你在公司做事,要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有的人斤斤計較工資的多寡、升等,反而忘了自己的面目。工資,並不是我們奮斗的唯一目標,一個人服務社會,除了工資以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財富。比方說人家感謝我們,贊美我們,給予我們支持,認為我們的形象很好,對我們的工作很肯定,這些都是實踐力行的收獲!

所以,如果把人家的感謝、歡喜,把社會成就、自我良心的安慰這些功德因果總結算起來,自然比金錢的價值高出很多!這才是我們終身工作學道的真正價值!

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擔,一劑養神平胃散,兩重和氣瀉肝腸。(明.憨山德清)

「老病死生誰替得」,人生旅途上,生老病死是人人必經的過程,誰也不能代替,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酸甜苦辣自承擔」,生活中所有的好好壞壞、甘苦酸甜,都要自己承擔。承擔的方式,是「一劑養神平胃散」,最要懂得養心神、修養自己的心地;「兩重和氣瀉肝腸」,凡事心平與氣和,才會受用無窮。

世間上,不要太指望別人給我們什麼幫助。有兩個學僧一同雲游參學,由於旅途跋涉辛苦,甲學僧受不了,起了懈怠心,不想繼續雲游了,乙學僧百般鼓勵,願代甲學僧背行囊,以減少他的勞苦,但有四件事卻幫不上忙。甲學僧不解地問:「是哪四件事?」乙學僧說:「吃飯、睡覺、大小便溺、生老病死,這是誰也幫不上忙的。」

人生的道路是崎岖或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酸甜苦辣也要自己品嘗,沒有一個人是永遠的贏家,也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失敗者。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養神,只要你和氣,能安忍而無欲則剛,能忍辱則能忍自安。

日本永平寺熊泰禅師曾以石頭之特性立下有名的「石德五訓」:一、奇形怪狀,默默無言,卻具說服力;二、沉著忍耐,埋於土中,取大地精髓;三、歷經寒暑,飽受風雨,仍悠然矗立;四、質地堅硬,擔當大任,做高樓基礎;五、增添情趣,舒暢人心,供眾生利用。人若具此五石德,則人生境界自然有一番祥和。

要人和,就讓對方覺得你很好相處;要理和,在事理、法制上一定要站得住腳;要氣和,凡事不跟人家斗氣。能夠這樣,人生何處不自在呢?

87.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明.憨山德清)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在佛門裡,常有一些人說要修行,要閉關,說得神氣活現,閉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所謂「閉關」,就是找一所房子,把自己關到裡面去,做一些專修的法門。譬如有的人要念佛,就閉念佛關;要看《法華經》,就閉法華關;看《華嚴經》就閉華嚴關。各種的閉關者,可以依照他的興趣、志願來專修,但閉關最怕的是「身在關中心在外」,關房裡面的修行,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如果在關房中,心不能安寧、不能自在,心有所執著,有種種的煩惱困擾,不能安住,那就「千年不出也徒然」了。所以閉關最主要的是要將身心都關閉凝注起來,斬絕紅塵俗念。一個修行的人在關房內,要先把自己縮小,以便養深積厚,將來出關後,再擴大自己,利益群生。

有的人犯了法,被關在牢獄裡,雖也算在關中,但他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被關起來,並不是在修行,不能稱為閉關,現在社會上一般人,雖沒有失去自由,但身心都有虧欠,常受良心道義的譴責,每天住在心的牢獄裡,不得自在,雖沒有關禁閉,卻是日日坐心牢。

所以在佛教裡,就有「不破參,不閉關;不開悟,不住山」的教示,自己沒有開悟時,不能一個人獨住深山;還沒破除煩惱時,不能隨便閉關;因為煩惱未除,在關房中容易盲修瞎練而走火入魔。所以奉勸一般初參學者,不要心心念念想到深山裡遁隱,不要著急,先打好修行的基礎,打好佛法知識的根基,等到開悟了以後再住山、破參了以後再閉關,那個時候不管閉關或住山都更上一層樓,能真正進入佛法的三昧真谛了。

88.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事由來多缺陷,學道求真免無常。(明.憨山德清)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我們在社會上為人處世最要緊的是,是非來臨時不必太計較。處理是非的方法是不避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怕是非。果能如此,是非又能奈我何?

在人事、工作上,有些人一點利益也要計較,一點好壞也要計較,些微見解也要計較,職位高低也要計較,在斤斤計較的不平情緒下,生活當然不會自由自在了。其實,世間事本來就不可能十全十美,缺陷是免不了的,如何在不盡如意的生活裡過得自在如意?我有十六字訣奉獻給大家:一、你對我錯;二、你有我無;三、你樂我苦;四、你好我壞。

這四句話看起來,與我們的本心並不相應,但仔細深究人的心態,都是我的對,你的不對。我要快樂,你苦跟我毫無關系,因此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形成人與人之間的斗爭。假如你說你好我壞,我就承認是我壞;你怪我豈有此理,我就承認是我豈有此理;你說我莫名其妙,我就承認我莫名其妙。時時接受對方的指責,反躬自省,捨己為人,不與計較,不論短長,我們就會有一個安身立命,海闊天空的生活!

「世事由來多缺陷」,世間本就有缺憾,如果我們能從缺憾裡享受缺憾美,在缺憾美中享受缺憾,心胸開闊,也是一種樂趣!

「學道求真免無常」,希望社會大眾都能孕育出道德、良心、智慧的人生,印證並實踐一些古德真理,不要浪費時間去計較無常的人我是非。

89.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閒;情性攀緣空費力,不成道果也徒然。(明.憨山德清)

「染塵容易出塵難」,人,很容易被世間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染污,人們每天在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的五欲六塵裡打滾,追求聲色美,品嘗甜蜜滋味,享受馥郁香氣,種種觸覺,形成種種的攀緣。六塵染污了我們的本性本心,要能放下、超越世俗知見是很難的。

「不斷塵勞總是閒」,如果放不下名利,離不了人情,就永遠受名利的束縛、人情的左右。

「情性攀緣空費力,不成道果也徒然」,很多人為了人情、名利、不得不去攀緣、找關系、走後門,從事種種的拜托,沉淪在人情世相裡,認不清自性,失去了本真,如何能成就覺悟的自己?

南北朝時的僧旻禅師要閉關時,信徒想廣發通告做個法會,僧旻禅師始終沒有答應。因為做法會就要拜托你,拜托他來參加,自己還要灑掃、煮食的接待,種種費力,又不能安心用功修道,與閉關有何意義?所以僧旻禅師一生不做法會,不輕易攀緣。

民國初年,北京街道上的清道夫在塵土彌漫、望不到盡頭的大街上,每天一勺一勺的灑水,哪管酷烈可怕的陽光,哪怕風吹塵揚。竟日,曬的盡管曬,灑的盡管灑,灑得又遠又均勻,直到日落天黑了,他們才抬著空桶慢慢走回,心中想到只是「今天的事做完了」。胡適先生對這種平凡本分者,特別有一份心靈的悸動。

今天的青年學子,應該先把自己健全起來,自己站不起來,東拜托、西找關系的攀緣也無用,不但凡事做不出成果,也終會被人輕視、貶抑。不如安分守己,充實自我,斷一分塵勞,守一分心閒。

90.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練也徒然。(明.憨山德清)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修行很容易,要遇到明師指點不容易。古德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明師難遇」,要覓得善知識,不是隨便能尋獲的。何況善知識必須具備:第一、自己要有證悟;第二、要能通達真理;第三、有慈悲心肯教人;第四、要能方便權巧的為人解說。

不遇明師可惜,遇到明師而「自作聰明空費力」更可惜。有的人自視很高,自認聰明,但沒有師承指點,反被聰明誤。比方我們念大悲咒「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無喝啰怛「那」(音ㄋㄨㄛˇ),不是那麼的「那」(音ㄋㄚˋ),如果沒有老師教你,你一定不知道要念挪而念成那了。佛陀弟子大迦葉尊者,「葉」本來是樹葉的葉,但要念shè,如果你念成yè,就顯示你沒有經過老師指導,而自作聰明的人總是空費力氣。

「盲修瞎練也徒然」,一個人如果認不清目標在哪裡,很容易走錯路,一錯謬之千裡,一錯難以回頭,要是有引路的人指點你,不就事半功倍了嗎?所以佛陀在《佛遺教經》裡說:「我如善導,導人善路,汝若不行,過不在導;我如良醫,治病予藥,汝若不服,咎不在醫。」意思是:我是引路人,你若不依著我走,我也沒有辦法;我可以給你藥方,你不吃,舊疾新病都消不了,不能怪我呀!

所以修行人最要緊的是學習前人經驗,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教奉行,不依教奉行而盲修瞎練,徒然空費心力,也增加幾分危險!

91.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生前徒費心千萬,死後空余手一雙。(明.憨山德清)

人應該要持續精進,不懈怠,有理想,有目標的為國家社會及一切眾生服務,去做些有意義的奉獻,否則大限一到,想做什麼也來不及了。

「悲歡離合朝朝鬧」,人在世上,一如在舞台上演戲一樣,悲歡離合的聚聚散散,你吵我鬧,鬧到最後戲終一聲鑼鼓歇,頓時不曉得自己在哪裡?

「富貴窮通日日忙」,人在世間上,為了生計日夜奔波、忙碌,忙到最後一命鳴呼,世間上到底什麼是我的?

「生前徒費心千萬」,人總喜歡計較,喜歡執著,卻不知種種計較、執著究竟有什麼價值?很多人為了自己的積蓄在忙碌,為了子孫的積蓄在忙碌,到頭來撒手塵寰,依舊是一場空?到底是積聚道德給子孫好呢?還是積聚黃金給子孫好呢?所謂遺愛人間,將你的愛心慈悲長留不滅,也就是常言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讓三不朽延續我們在人間的生命,才是智慧的選擇。

「死後空余手一雙」,晉朝的石崇富可敵國,因為觸怒皇帝,被抄家處死,臨刑時有人問他有什麼遺言?石崇說:「只希望死後收屍時,棺材旁能挖兩個洞,將我的手伸出棺材外,讓大家看一看雙手空空的我,什麼也沒有帶走。我所有的錢財、田產、富貴榮華雖然彌天蓋地,一旦撒手塵寰,卻什麼都不是我的!」

所以,一個人在這世上,如果能夠體悟到什麼都不是我的,都是空花水月,就不會執著積聚,也不會執迷不捨了。錢財,用了才是自己的,不用都是別人的。

92.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閒;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徒然。(明.憨山德清)

這首偈語是給念佛修行人的一種指導。念佛不光是口頭念,主要的是三業相應。三業,就是身、口、意。口中阿彌陀佛的佛聲清清楚楚、綿綿不斷;身體則端正合掌禮拜、打坐;心裡憶念不忘。三業相應,才能感應道交,念佛才會有效果。

念佛只要念「阿彌陀佛」四個字,是很容易的,要念得四大皆空,念出感應,念出成就,卻不容易。對於淨土法門你真的相信嗎?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真的相信嗎?所以念佛是一個易行難信的法門。

念佛若想獲得感應,首先要培養自己的信心,對淨土極樂世界,信其真實不虛;對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信其真實不虛;你信仰越是真實,結果也就越真實。現在有些念佛的人,言行不符,嘴上念阿彌陀佛,心裡打妄想;身體在禮佛打坐,內心卻雜念紛馳,還有些人只是耍嘴皮子,口念不用心,內外不一,結果當然不會得到真實的福報。

從前有師兄弟兩人一起修行,師兄擅長講經說法,師弟只會念阿彌陀佛。幾十年後,師兄度眾無數,師弟還是老實念佛,師兄未免有些看不起師弟。可是師弟念一聲佛號,天空音樂齊鳴,一聲佛號滿室芬芳,一聲佛號終有感應。

所以心不散亂,就能感應道交,若是以散亂心來念佛,「喊破喉嚨也徒然」,最多只能獲得一點福德因緣,不能往生淨土。所以,我們要真正的老實念佛,不要以散亂心念佛,徒然落了個表相。

93.聽聞容易實踐難,侮慢師尊總是閒;自大貢高空費力,聰明蓋世也徒然。(明.憨山德清)

「聽聞容易實踐難」,我們聽聞佛法、聽名人學術演講是很容易的,由聽聞而履踐,照著這些道理去實踐就難了。尤其人都有一個通病,講時似悟,對境生迷。聽講的時候,好象什麼都聽懂了,可是面臨真實境界時,又有些生出迷惑來。

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尊師重道,「侮慢師尊總是閒」,尤其佛法是在恭敬中求,你有一分恭敬心,就有一分道,你有十分恭敬心,就有十分道;恭敬心不夠,道行不過是幌子,當然也就沒有多少價值。

「自大貢高空費力,聰明蓋世也徒然」,時下一些青少年,往往自大貢高,在求法、求道、求學上生起我慢的驕心,就算聰明蓋世也沒有用。經典上說:求道要「如器受於水,應離三種失」──求道的人就像以器皿裝水,如果器皿有漏縫,水就沒辦法裝了;器皿倒覆蓋著,水也裝不進去;器皿如果骯髒,水裝進去就會變質。這三種過失裡,器皿有漏,比喻對真理迷惘;器皿覆蓋,喻貢高我慢;器皿骯髒,是指成見、執著的染污。所以我們拜師學道,應警惕勿犯這三種過失。

學道又如「種植於地,也要離開三種失」,在地上播種,如果沒有將種子撒入泥土,鳥會很輕易地吃了它;如果你播在荊棘叢中,種子就很難生長;如果把種子撒在堅硬的石頭地上,也一樣長不出東西。所以我們求道求學,不要輕易被人左右,不要自大自滿,忽略好的道理,或雜念妄想膨脹太多,能避開這些缺失,那才是一個學道者真正的態度,也才是一位智慧正見的覺者。

94.拋卻身心見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但能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明.憨山德清)

「拋卻身心見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我們想見到宇宙的真理,識見自己的本來面目、自己的前程,就要拋卻身心,不計較一己的榮辱得失,一切放下,真心的法王就會顯靈出來。至於自我的前程如何?富貴?榮華?疾苦?都不必問行藏了。佛教的經典中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果的道理揭橥得清楚明白了,所以不必再問行藏,問因果,只要看看自己的行事為人,就可以知道自己命運的好壞了。

有些人沉迷求簽問卜,不外想預知自己的未來怎麼樣?自己不積功德,不修因緣,向外妄求有什麼用?不必別人替我們預卜,自己就可以心裡有數。

過去有一位沙彌,本來世壽已盡,他的師父有神通,知道他余日無多,就讓他回去和母親見最後一面。沙彌在歸途中,看到一堆螞蟻被水圍困,一念慈悲心起,就隨手摘一片樹葉搭在水上,讓螞蟻逃生。他回寺以後,師父一看,因果驟變,他的世壽又延長了。

「但能識得娘生面」,只要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識知自己的娘生面,就會知道自己的好與壞,念念向善,就「草木叢林盡放光」了。常有人問:花草樹木能不能成佛?人能成佛,花草樹木當然也能成佛,只要我們的心正直慈悲,世界就能正直慈悲!猶如雲行雨施、風生水起,慈心世界多善人!

95.月色松聲總見聞,禅心妄想聖凡分;消歸一念無生處,此意如何把似君?(明.憨山德清)

這是一首表達禅者自悟心境的詩偈,一般人不容易體會。「月色松聲總是聞」,一輪皎潔明月,與山間松柏聲相輝映,景色多麼幽美!凡人看到明月是明月,聽到松聲是松聲,禅者卻不只看明月,不只是聽松聲,他還看到、聽到開天辟地以來的真理,你能說他證悟的世界與世間相違嗎?不是!唯有見到月色不是表相的月色,才是真正的月色;聽到的松聲不是耳邊的的松聲,才是大自然真正的音聲!

所以一般人以為「禅心妄想聖凡分」,禅心是禅心,妄想是妄想,聖人是聖人,凡夫是凡夫,還是有分別的。

佛教將世間分為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我們稱為四聖;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稱為六凡。四聖六凡合起來,剛好是十法界。我們每天在這十法界裡來來去去,一天好幾回。比方說:我們心裡很清淨、很慈悲,就是在天界;一念瞋愚癡升起,是地獄界、畜生界……一天當中,我們的心緒時而慈悲,時而貪瞋,不是天上、人間來往好多次嗎?

「消歸一念無生處」,雖然十界俱在,要緊的是你不要任由妄想分別來來去去,要像《金剛經》上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否則你心有所住,有所掛礙,日子就會不得安寧。

「此意如何把似君」,這種無住才能安住的深意,要如何訴說?一切都要靠自己用心體悟,如人飲水冷自知,禅的境界是生死的境界,要靠自己去實地修證!

96.力耕火種是良方,秋到家家晚稻香;放不下時擔取去,何如福田待來春。(明.憨山德清)

凡事要平時先准備,有因有緣,才會有結果。農夫耕田?地,要先播種才收獲,我們做人處事,也需要先廣結善緣,不結緣而要人家對你好,那是不可能的。世間上沒有無緣而能成事的,凡事都是緣聚則成,緣散則滅。

所以因緣果報中,方有「力耕火種是良方,秋到家家晚稻香」,春耕方得秋收,春天播種是因,到秋天自然家家有收成的果。

「放不下時擔取去」,一個人如果缺乏修養,就會有很多事提不起、放不下。比方說:對我喜歡的人,愛戀交纏,我放不下;待遇少,錢不夠用,我放不下;應有的名位沒有得到,放不下;掛礙家庭骨肉,放不下;思念故鄉親朋,放不下;橫遭無禮批評指責,放不下;內心氣憤不平,放不下……世間上,放不下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我們要學習如何放下,不但要放得下,且要提得起。

對待人情世事要像皮箱一樣,需要時提得起,不需要時放得下。如果放不下,天天把皮箱提在手上,不是很累贅?或是提不起,天天死纏活拖不得解脫,不嫌辛苦嗎?所以當放下時要放下,當提起時就要提起。

「何如福田待來春」,人在世上,必須廣植福田,廣結善緣。經典上提到八大福田;敬佛、敬聖人、敬僧、敬和尚、敬阿阇黎、敬父、敬母、看護病人。在這八大福田中,看病是第一福田。對於有病的人,我們要多予慰問,替他治療,助他康復。目前社會上提倡器官捐贈運動,就是要我們將無用的器官捐贈給那些急需的病患,讓生命能因你的慈悲而衍傳下去,讓受苦的人因你的喜捨再獲來春,不僅有價值,也屬第一等福田。

97.寒梅帶雪嶺頭開,冉冉天花落講台;好遣上方香積國,為予一缽盡擎來。(明.憨山德清)

「寒梅帶雪嶺頭開」,寒梅必經風霜雨雪的滋潤,才能開得茂盛芬芳。佛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因體悟到真空,所以每次參禅打坐時,天人都為他散花;維摩诘居士修行也能契入真理,天女一樣替他散花。如果有一天,我們修行到須菩提、維摩诘一樣的境界,自然「冉冉天花落講台」。

三國時代,諸葛孔明先生具足臥虎藏龍的雄韬偉略,劉備三顧茅蘆,而使漢氏一族能鼎足三國;唐朝道信禅師道聞遐迩,唐太宗三诏不赴,以疾辭旨;五代恆超法師,講經說論二十余載,力辭皇賜紫衣,有「誓傳經論死,不染利名生」之說。

只要我們經得起考驗,經得起折磨,凡事不患無為,患己不立!不怕沒人欣賞,不怕沒有名位,不怕沒有機會,怕的是人家需要你時,你准備好了嗎?你充實好了嗎?你有能力擔當嗎?

「好遣上方香積國,為予一缽盡擎來」,只要我們修行有所得,不怕沒有助緣,不必掛念外面的東西是不是我們的,只要有道行,一切皆現成,甚至香積國的飯菜都能拿來給我們享受!

修道者要憂道不憂貧,只怕沒有道行,不怕貧窮苦難,只要時節因緣一到,凡事自然水到渠成。你要寺院,你能精進向道,寺院就現成了;你要人緣,你實行菩薩道,人緣就現成了。三千娑婆,八千淨土,只看你如何去接受!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