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修心八頌》講記(二)
《修心八頌》講記(二) 達真堪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學修《修心八頌》的第五頌:
願我於諸以嫉妒,非理誹謗本人者,
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願我於諸以嫉妒,非理誹謗本人者。”遭受了誹謗,而且不是一般的誹謗;是他人無緣無故,沒有任何理由,沒有任何原因,僅僅是由於嫉妒而進行的誹謗。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嗔恨對方,也不能報復對方,一定要忍受。
“虧損失敗自取受”,不但不嗔恨,不報復,反而自己來承擔所有的虧損和失敗,把所有的成功與利益全部奉獻給他人,甚至奉獻給一切眾生。這才是菩薩!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對方無緣無故地誹謗我們、加害我們的時候,我們也不能生起嗔恨心。為什麼呢?作為修行人,不能被煩惱染污自相續,不能隨順煩惱。
無始劫以來到現在,這些煩惱控制著我們,牽引著我們;讓我們造業,讓我們輪回,讓我們感受了無窮無盡的痛苦。現在,我們遇到了上師,遇到了佛法,懂得了佛理;就不能再跟隨貪嗔癡這些煩惱,而一定要守護自己的相續,保持清淨。這樣我們才不會造業,不會輪回,才不要感受這些痛苦。若是我們沒有把握好自己的起心動念,生起了嗔恨,甚至去報復他們,會立即毀壞所有的功德和善根,而且會污染自己的相續,讓自己痛苦。相續污染了,內心不清淨了,這本身就是一種痛苦。被煩惱束縛著,就沒有自由,沒有解脫。所以我們一定要清醒,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不能再迷惑,不能再上當受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虧損失敗自取受”就是自己來承擔虧損與失敗。“利益勝利奉獻他”,將利益與成功奉獻給他人。真正做到了這些,本身就是一種解脫。因為沒有私心,沒有雜念,你真正能夠放下我執,真正能夠利益眾生的時候,才是輕松的、自在的,才是解脫。
為什麼損失、失敗都要自己來承受呢?因為對一個修行人來說,這不是禍而是福,是難得的福報,是真正的珍寶藏,我們拿到如意寶了。為什麼這樣講呢?不經歷風雨不能見彩虹,不經過磨難不能成佛。人得有經歷!
我們現在是窮也煩惱,富也煩惱;有家也煩惱,沒有家也煩惱;有權力也煩惱,沒有權力也煩惱。——人人都這麼煩惱,這麼痛苦!在現實生活中,要麼是苦,要麼是愁。為什麼快樂不起來,為什麼沒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呢?原因是缺少智慧!若是有智慧的話,處處都是好處,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不會有煩惱,也不會有痛苦——處處都是極樂世界,人人都是無量光佛。我們不懂真相,不懂真理,愚癡顛倒,沒有發揮本能。
智慧是在人和事之間磨煉出來的!你經歷得越多,智慧就會越增長。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無論是利益還是虧損,這都是暫時的。說好都是好,說不好都是不好。若是放不下的話都是禍,都會給你帶來煩惱和痛苦;若是真正看破了,放下了都是佛,都是如意寶,都會給你帶來快樂幸福。讓你增加智慧,讓你成長,讓你進步,讓你成就。這些對於修行人來說,都是難得的機遇,都是珍寶藏啊!
“利益勝利奉獻他”。都能夠奉獻,都能夠放下。——這裡主要指的就是放下。若是放不下的話,都是害,都是禍!對沒有修行的人來說,有一點點的成功、利益,就會增長煩惱。然後越來越驕傲,嫉妒心也來了,貪心也來了,嗔恨心也有了。增加煩惱就是增加痛苦。這些利益、成功有什麼好的?若是沒有看破,沒有放下的話,這都不是好事。
我前幾天給大家講過,你在沒有看破,沒有放下的時候,千萬不要發財,一旦有了錢,一旦發了財,就會成為修行上最大的障礙!因為你不可能不執著錢,你因為這些錢,根本顧不上修行,修行自然而然就落後了。
我前幾天不是給大家講過一個故事麼,本來那對夫婦非常快樂,真有錢了,就開始想:錢不能這樣放著,應該利用起來,應該開店做一些項目。就忙這些,別的就顧不上了。——真的就是這樣!
若是你會使用這些錢財,錢財都是好東西;否則,都是毒啊!會斷掉你的解脫之命,會毀壞你的慧心,所以,都應該奉獻給他人。
誰得到利益了,我們應該高興;誰得到好處了,我們應該隨喜。不但沒有嫉妒,反而真心地這樣想——這都是直接對治煩惱的竅訣。你真正能夠放下,能夠奉獻給他人了,能直接對治貪心。別人得到利益與好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高興;別人有功德與成就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隨喜。這樣嫉妒心就沒有了,都奉獻給他人了,自己一無所有了。傲慢心也沒有了,能夠這樣善待眾生,這樣奉獻、付出,還嗔恨什麼啊?嗔恨心也沒有了。
如果你有這樣堅韌不拔的精神,你能這樣沒有原因、沒有理由,無私無怨地奉獻、付出;這樣才能打開心胸,才能放下我執我愛,才能斷掉自私自利,才能斷除所有的煩惱,才能了脫生死。這就解脫了麼!這是最最殊勝、最最究竟的智慧。沒有愚癡了,貪嗔癡慢疑等一切煩惱都直接了結了,這就是解脫的方法。
我們現在為什麼這麼痛苦呢?就是因為狹隘的心胸沒有打開。人都是自私自利,都有很高的欲望,實現不了就痛苦。——所有的煩惱都是這樣來的!大家一定要學修這樣的精神,學修這樣的境界!達到了這樣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高枕無憂,才是無憂無慮,無煩惱。
第六頌:
願我於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
彼縱非理而陷害,亦視其為善知識。
“願我於昔曾利益”,自己往昔曾經利益過的人;“深切寄以厚望者”,曾經寄托深切厚望的人。我們是清白的,而且曾經利益、幫助過他,甚至還對他有很深切的期望,但是在關鍵的時候,在我們最困難、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他們不但不報恩,不回報我們,甚至還無理地陷害、欺騙、侮辱、诋毀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也不能生起嗔恨心,不能報復,不能以牙還牙,甚至還要“亦視其為善知識”,把他視為自己的善知識。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哪!真的,這是真正的菩薩行、菩薩道!你真正能夠做到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了,直接就成為菩薩了。
為什麼要把他視為善知識呢?因為他這樣恩將仇報,對我們來說是件好事。其實人都一樣,都願意聽贊歎、誇獎,願意聽花言巧語;都想從對方那裡得到一些好處、幫助與利益——其實這都是顛倒。我們有這麼多的毛病、缺點、不足,他們不但不提醒我們,不制止我們,還隨順我們的惡習,隨喜我們的惡業;還幫助我們,回報我們,利益我們,饒益我們——實際上是迷惑我們,是消耗我們的福報!這是讓我們盲上加盲,我們就更迷惑、更愚癡了。這不是加害我們,坑我們,蒙我們麼?
這些敵人、仇人正好相反。若是自己真有修行,真有智慧的話,他們才是我們最最殊勝的對境。他們能夠批評我們,誹謗我們,指出我們的毛病、缺點、不足,我們不就開悟了嗎?
我經常跟大家講,發現自己的錯誤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錯誤叫成就。發現了所有的錯誤叫徹悟;改正了所有的毛病叫圓滿。沒有什麼別的開悟、成就!
能直接指出你的錯誤、缺點與不足的,才是你真正的善知識;能讓你真正發現、改正自己的錯誤、缺點與不足的方式、方法叫竅訣。這些敵人、仇人,他們能讓我們發現自己錯誤,能讓我們改正自己的錯誤,所以要“視其為善知識”。
願我直接與間接,利樂敬獻諸慈母,
老母有情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直接或間接地,把所有的快樂都敬獻給法界一切父母眾生。如果你能直接地利益他們,能當下讓他們安居樂業,你就要馬上這樣做,不要一拖再拖;若是不能直接讓他們快樂,不能直接饒益他們,就間接地做。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想到如母眾生,要將所做的所有的善根、功德,都回向給那些如母眾生;甚至要發心發願,將這些善根、功德,都變成他們解脫成就的因緣資糧。這也是間接地給予他們安樂,也是利益他們。
“老母有情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我們以前學過自輕他重、自他交換菩提心,就是自己默默承受所有苦厄,不宣揚自己的功德。有些人,有時候為父母眾生做了一些事情,非常急迫地到處宣揚,就像藏地有句俗話說的那樣:給騎著馬的人站著說,給走著的人坐著說。不應該這樣,要“默默而承受” ——這裡有直接或間接的承受。
如果你有這個機緣,自己能直接承擔,或能代替那些如母眾生承擔苦難,你就要這樣做;若是沒有這個機緣,那你可以間接地承受。什麼叫間接?就是為了讓那些如母眾生解脫成就,我們發心學佛修行,將來我們成佛了,可以輾轉法輪,可以利益他人。我們為了這些父母眾生,要不顧一切艱難困苦、嚴寒酷暑,認真老實地學佛修行。
願我所行此一切,不為八法念垢染,
了知諸法皆如幻,解脫貪執之束縛。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能為了世間八法,不能有這些想法,不能讓這些念頭染污自己。我們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要真心地為了解脫,為了成就。我以前給大家講過,我們要遠離世間八法,要放下世間八法。怎麼遠離,怎麼放下呢?不執著世間八法這叫放下,這叫遠離。修行人不是不需要世間八法,但這是為了眾生而需要,不是為了自己而需要。
放下和放棄不一樣,我們是要放下世間八法,但不是要放棄世間八法。修行人也要脫離痛苦,也要快樂幸福,但是不能執著快樂,也不能執著痛苦。為什麼?你執著快樂也是一種束縛,也是一種痛苦。你執著快樂的時候,快樂會離你越來越遠;你執著痛苦的時候,痛苦會離你越來越近。
執著痛苦本身就是一種痛苦,所以我們學佛、修行了,要學會放下,要學會不執著。如果你不去執著,不去追求快樂的時候,快樂就來了,這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如果你不執著痛苦,而且不去逃避痛苦的時候,痛苦自然而然就遠離了,這本身就是解脫。快樂和痛苦是世間八法中的兩個。剩余的六個都一樣,以此類推。
“了知諸法皆如幻”。真正證悟了、證得了諸法如幻如夢的境界,就是空性的境界與智慧,這就是真正的放下、不執著。
“解脫貪執之束縛”。這些貪嗔癡慢等這些煩惱,非理作意等這些惡習,不知不覺就了結了,就消失了,在相續中自然而然就雲消霧散了。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發心發願,願自己能早日達到這種境界,能采取這種智慧來對待所有的一切。
今天就講到這裡。最後,將這兩天學習《修心八頌》等所有的功德回向給所有的眾生,願我們的功德、福德、善根都成為父母眾生解脫成佛的資糧!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