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十善業道經》的啟示
(一)、學習本經的意義 今天,我要講的經典是《佛說十善業道經》。這是一部大家比較陌生的經典。有人可能會問:佛教的經典很多,就我們平常比較熟悉的如《普賢行願品》、《金剛經》、《地藏經》、《彌陀經》等,都是人們喜聞樂誦的。為什麼要選擇講《十善業道經》呢?因為這部經典是所有經典中,最根本的一部經典。也就是說,我們修學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經的核心內容‘十善業道’作為基礎。而十善業道呢?通常又是被我們所不重視的,總覺得它很簡單。然而,恰恰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它又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要宣講《十善業道經》。學習這部經典的意義,有五個方面: 1.明了人生的因果 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規律,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整個佛法的理論體系,都以因果為基礎。世界上的宗教、哲學、科學也都談到因果,但由於缺乏般若智慧,所以對因果的問題總是不能正確地認識。說到因果,首先比較容易讓我們想到宿命論的因果。宿命論的因果,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是錯誤的。因為宿命論的因果是機械的因果,它認為人的命運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假如說,人的命運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人們現生的努力就沒有用了。它否定了人們現生行為的價值。而佛法既講因果又講因緣,就像在田裡播下一粒種子,它需要肥沃的土地、陽光、水分,這粒種子才能發芽、生根、開花、結果。同樣的,人雖然在前生種下了因,但從因到招感果報,還要取決於因緣的和合。我們的命運雖然有既定的因素,但通過現生的努力,還是可以改變的。而宿命論者則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了。這個結論,仔細推敲起來確實很有問題。比如說,有一個人他本來可以活到80歲,由於遭到意外的打擊,氣不過,思想怎麼都想不通,於是在30歲或40歲就去跳樓了。他的跳樓,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一個小孩子本來可以很健康地活著,由於父母不懂得照顧,一天到晚給他吃一些不好的東西,弄得小孩三天兩頭不是發高燒,就是拉肚子,面黃肌瘦。這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又比如說:一個人干壞事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假如是的話,他應不應該負道德或法律的責任?佛法講因果,它更強調因緣,而宿命論講的因果,是一種機械的因果觀,在佛教看來是錯誤的。 儒家也講因果,主要從現實社會去說明。儒家不講死後的問題,如《論語》中有位弟子問孔子,死後的事情怎麼樣,孔老夫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這是說我們現在連生的問題都搞不清楚,死的問題就更不要談了。又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見對鬼神問題、死後問題,孔子是不談的。所以儒家講到因果問題的時候,如《易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顯示了儒家因果與佛教因果的分歧。佛法的因果講三世,以過去生種的因,導致現在生的結果;現在生種的因,招感未來生的結果。這就說明,因果貫穿著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即前生、今生、來生。而儒家僅僅講人的一生一世,對於因果的問題,自然無法從一個人的生命現象自身去理解,所以儒家就把因果解釋到子孫後代的身上。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是說一個家庭,祖宗積善行德,就會感得賢善的子孫;而‘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父母多行不義,就會出現不肖子孫。這個說法似乎有理,但卻不是必然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現實社會中,父母有道德,未必就會出現孝子賢孫;父母道德敗壞,子女也並非個個都是品德不良。比如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堯、舜,堯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賢明的君主,可是他的兒子丹朱,卻是非常的不肖;舜的父親,名叫瞽叟,據說是一位品行不怎麼樣的人,可他卻生下了品德高尚的舜。所以儒家從子孫關系上來解釋因果現象,顯然很難說得通了。這是因為不了解因果自身的規律,才會出現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 現代科學也講因果。現代科學是比較唯物的,科學對物質世界有很深刻地認識,但是對人類的精神領域卻相對無知。我們可以用科學方法來考察大自然的物質現象,而對於人類的心靈就顯得蒼白無力了。正如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研究發明儀器,來測量人的體溫,但卻沒有辦法發明一種儀器來測量人們心中的煩惱,看看你的煩惱已經達到多少度了,是80度還是90度?再繼續煩惱下去是否會就達到100度了?科學沒有能力制造出一種能切除人類煩惱的儀器。所以,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人類心靈上存在的困惑及煩惱,卻不見絲毫的減少,反而變本加厲,愈演愈烈。 唯物論者是一世論者,他們看不到生命的過去和未來,因而只能從社會現象談因果:一個人做好事,能使他人受益;反之,如果做壞事,就會讓他人遭殃。就像當你殺人、偷盜、搶劫、強暴、詐騙時,必然會有人受到傷害。這是從社會現象來解釋因果關系。事實上的確是這樣,一個人干好事或干壞事,自然會帶來不同的社會效應。但是,這不是從因果規律自身來看因果,不是因果的主流。我們經常聽很多人說,我干好事對我又有什麼好處呢?因為在現實社會中,有些人行善積德,但卻事事不順遂,窮困潦倒;而那些干壞事的人,卻飛黃騰達,官運亨通。這樣一來,有些人難免抱怨老天不長眼,或干脆失去干好事的信心了。 古人有流芳千古與遺臭萬年的價值觀。從人死如燈滅的角度來說,流芳千古和遺臭萬年對社會的影響固然不一樣,但對他自身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難怪中國古代楊朱說:‘萬物所異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則有賢愚貴賤,是所異也;死則有臭腐消滅,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聖亦死,凶愚亦死。生則堯舜,死則腐骨,生則桀纣,死則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異?且趣當生,奚遑死後。’ 那麼,佛法如何闡述宇宙人生的因果原理呢?《十善業道經》便是一部介紹善惡因果與人生命運關系的經典。在沒有進入正文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因果方面的四個內容: (1)相信有善有惡。人的行為有善的,有惡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有人說:對我有好處是善,反之是惡。就如警察與小偷,誰善誰不善?在警察眼裡小偷是惡,而自己在維護社會治安、保護人民的財產不受侵犯,自己的行為是善。但在強盜眼裡,警察是惡,因為警察沒收了他盜竊的錢,讓他進大牢,甚至被槍斃。在不同人的眼裡,站在不同的立場,善惡的標准也就不一樣。因此,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對於沒有學過佛法的人,是很難正確認識的。所以首先要知道有善有惡。關於善惡的定義,在《十善業道經》裡講得非常清楚。 (2)相信有業有報。業是一種行為,主要有善、惡兩種。人一旦做了善行或惡行,將來都會有結果的。由於一般人‘近視眼’的關系(這種近視不是眼睛的近視,而是認識的近視、智慧的近視),往往認為:干好事,干完就結束了;干壞事,只要沒有受到法律的懲罰,干完也就完了。這是一般人的觀念。但是佛法認為:一個人做了善的行為,或者不善的行為,將來都會有結果的。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至於結果什麼時候產生呢?只是時間的問題,有可能是現生受報,有可能是來生,乃至要經過更多次的受生。什麼時候條件成熟了,什麼時候就會產生結果。 當一個人干了好事,或干了壞事之後,心裡就會留下一種影像。干壞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寧,干好事的人心安理得。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干好事或干壞事的時候,這種行為會折射成影子,回歸到自身的思維裡,佛法把它叫做種子。當我們干好事或干壞事的時候,就種下了善的或惡的種子。此外,善惡的行為還會產生不同的社會效應。當我們傷害一個人,對方不是受到傷害就完事了,他會懷恨在心,甚至等待機會報復,一旦因緣成熟,內心的種子跟客觀條件產生感應,果報就成熟了。 (3)相信有前生,有後世。人的一生,僅僅是生命延續中的一個片斷。生命像鐵鏈一樣,一環套著一環,人的一生一世,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跟一個人的前生有關系,它不能離開前生;這個環節,還會影響到生命未來的發展。生命像流水,人的一生猶如流水中濺起的一片浪花,浪花是短暫的,但生命的洪流,卻永無止盡地在延續。人的生命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生命的延續不是一成不變,命運的改變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心念和行為。假如一個人觀念正確,注重止惡行善的修養,生命就會得到升華。反之,觀念錯誤,貪婪無恥,無惡不作,生命就會逐漸墮落。 (4)相信有聖賢、有凡夫。有人說:人與人都是一樣的,差不了多少。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很大。有的人生命素質很高,有的人生命素質很低。因為,人畢竟還是存在天賦的問題。生命素質高的人,生下來就不平凡;而生命素質低的人,一時也很難提高。比如說,同在人道中,有的人就像佛菩薩,內心充滿著慈悲、智慧、道德。相反,有的人愚蠢如豬狗,殘酷如虎狼,狠毒如蛇蠍。當然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生命從無始以來的延續中逐漸形成的。 佛法把有情生命分為十個層次,叫十法界。十法界的內容,包括六凡四聖。六凡指:天道、阿修羅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四聖指:佛、菩薩、緣覺、聲聞。十法界代表有情生命的十個層次,假如我們不斷地學習佛法、修行,不斷地揚棄生命中的不健康因素,生命層次就會得到不斷提升,乃至成為佛、菩薩。相反,如果不懂佛法,對人生缺乏正確的觀念,一天到晚培養自己的貪嗔癡,生命層次就會越來越低,將來下地獄、當畜生,或成為螞蟻、蚊子、蒼蠅、蟑螂、老鼠……,生命層次有高低,但生命並非一成不變。佛法認為,生命是無常的,是緣起的,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2.成就人天果報 佛法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在因果支配下而發生、存在或消失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偶然的。有的人說,我摸彩票,一下子就中獎了,這是不是偶然的呢?不是偶然的,因為你的命中有這份福報,你才會中獎;假如你的命中沒有這份福報,那是不可能中獎的。所以,看似偶然,其實並不偶然。也就是說,人生的一切,都逃不出因果。 從十法界眾生來說,成佛有成佛的因果,升天有升天的因果,做人有做人的因果,當畜生有當畜生的因果。六道或四聖,都有它的因果,不是沒有因果的。佛經上說:‘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這就告訴我們,彌勒菩薩並非天生就是彌勒菩薩;釋迦牟尼佛也不是天生的佛陀,他經過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彌勒菩薩是娑婆世界下一任的佛陀,現居兜率內院,經過長時間的修行,功德圓滿,才能成佛。另外,大家熟悉的阿彌陀佛,也是經過長時間的修行才創建了西方極樂世界。 再如做人,做人有做人的因果。你看世界上的人差別很大: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貧富美丑,各各不同。假如不了解佛法的因果原理,就會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哎呀!人家怎麼那麼走運,什麼好處都讓他碰上了,我怎麼就那麼倒楣呢?我的能力也不比他差呀?是的!在現實社會上,當官的不見得就比他部下能力強,不是有許多當秘書的比他的頂頭上司更有才華,學歷更高嗎?我們再看看古往今來的那些皇帝,蠢才很多,倒是皇帝手下的那些文武大臣們,有的本事要比皇帝大得多了!這是因為命運不同,各人的因果也不一樣。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會怨天尤人。相反,明白了因果道理,就會知道‘各有因緣莫羨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果,不必去羨慕他人。命運可以由自己來改造,因為人生是無常的。我們要記住:人生是無常的。今天的皇帝,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明天可能成為乞丐。而世間的許多榮耀,都是昙花一現,過眼雲煙。反之,一個貧窮的人,只要勤奮努力,終有飛黃騰達的時候。我們明白了因果的道理,無常的道理,就會懂得了如何設計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人生。 我們如果來世想做人或升天,就得修五戒十善。五戒和十善的內容大體上是相似的。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中把五戒比喻為‘通往人天的護照’。護照是出國用的小本子,有了護照,才能夠簽證出國。同樣,我們為了成就人天果報,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這樣,來生才能繼續做人,或者升天。 人道在修學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六道裡面,天道比人道有情福報大。像欲界天,物質環境非常優越,沒有任何災難,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天災人禍特別多;色界天的眾生能夠享受禅定之樂,也比我們快樂。但是,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樣,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是以天堂為歸宿,認為天堂是最理想的去處,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升天堂。惟獨佛法不以為然,佛法從通達真理、成就解脫自由的角度,認為天堂不好,人間才是最好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升到天上的人太快樂,不懂得修行,一旦天福享盡,就會墮落。人間則有苦有樂,人由於能夠感受許多的痛苦,才想盡辦法改造自己,認識世界,改善生存環境,使自己的人生過得幸福、過得快樂。人類文化和文明,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改善世界整個過程的結晶。人類因為不斷地探索宇宙人生,才會發現真理,發現解脫的途徑;而沉溺在快樂中的天人,是不會這樣做的。天上的人不懂得修行,也就不會成佛。釋迦牟尼佛是在人間修行成佛的。人道是六道中的樞紐,一個人升天、下地獄,或當畜生,都是以人為中轉站的。所以,把握好人身,如何利用得到的人身,好好的修行,為改善未來的生命服務,這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修五戒十善,可以成就人天果報。十善,是作為人所應有的道德。就是說,作為人,應該有人的道德。儒家講到人的倫理,有五倫。儒家認為,一個人要做得像個人樣,就要遵守五倫,五倫是孟子所說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佛法認為,一個人要做得像個人樣,符合人的道德標准,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邪見。關於十善的內容,下文要做具體的介紹。 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為,我們只有現在好好地做人,來生才有資格繼續做人。如果這一生你已經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會失去做人的資格,來生就不能再做人了。就像一個人考上大學,在大學裡不好好地讀書,考試分數不及格,就會被學校勒令退學。 3.安定社會 古往今來,人類社會總是處於不安定中,對社會安定破壞最大的,莫過於戰爭。打開人類歷史,可以說是戰爭的歷史。就中國歷史而言:春秋戰國時期,打來打去總是不停,今天這個諸侯國打那個諸候國,明天那個諸候國又打這個諸候國。春秋戰國之後,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不久又是楚漢相爭。劉邦建立漢朝後戰爭結束,但到了漢朝未年,爆發了農民起義,又是戰爭。尤其是進入三國時代,戰爭更厲害了。然後是晉的統一。晉統一之後,又是五胡十六國的戰爭。接著是隋唐的統一。唐朝末年農民起義,又是戰爭。總而言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都可以說是一部戰爭史。 人類社會總有許多不安定的因素,即便是太平盛世,也沒有絕對的太平,你能說在太平盛世就沒有一次謀殺案嗎?不可能。太平盛世就真正是路不拾遺嗎?這也不可能的。假如把人類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歸納一下,不外乎四種內容,就是殺、盜、YIN、妄。殺,指殺生,戰爭是殺生,暴力、殺人放火是殺生,殺豬宰羊也是殺生。偷盜,是不與取的行為,指沒有取得物主的允許,把他人的財富占為已有。偷盜的內容,不只是偷的行為,因為不但明偷是偷盜,像坑蒙拐騙都是偷盜的內容。邪YIN,現代社會,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貞節觀念淡薄,兩性關系開放,因而邪YIN的現象很普遍。邪YIN一般是指,為社會法律和道德不承認的男女關系。妄語,指說假話,用一種不真實的語言,去傷害他人,以達到個人的目的。當今社會,做生意的人很多,有些人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爾虞我詐,欺騙他人。 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不外乎殺生、偷盜、邪YIN、妄語,為什麼會產生這四種現象呢?會不會跟社會制度有關系呢?當然與社會制度有關系,但這不是根本;還有最根本的,就是人心。也就是說,社會上有殺、盜、YIN、妄的存在,是由於人心有貪、嗔、癡煩惱。人類內心的貪、嗔、癡煩惱假如沒有解決,既使擁有良好的社會制度,人類社會依然不可能會太平。貪、嗔、癡使社會充滿著不安定。 人類因為貪心而殺生,古代社會為什麼有戰爭呢?無非是發動戰爭的人想占有別人的國土。近代的兩次世界大戰,是希特勒之類的戰爭狂人想占領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也是為了占領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稱霸全世界。在安定的社會時期,貪心會引起謀財害命,有時兄弟姐妹之間為了繼承父母的遺產,也會相互殘殺,置骨肉之情於不顧。貪心也引起攔路搶劫,拐賣婦女兒童,販毒走私,制造假鈔。貪心也引起邪YIN,人因為貪著美色,看上了對方,喜歡她(他),貪著她(他),又沒有合法的因緣走在一起,就會產生邪YIN的現象。由於你希望跟她(他)永遠在一起,這樣就導致了第三者插足,使好端端的一個家庭妻離子散。 嗔恨心也會引起殺、盜、YIN、妄。古今中外的戰爭,也有因為嗔心引起的。像古代一些部落或國家之間的戰爭,往往是由於世代結下的怨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兩個人平常為什麼會打架呢?也是由於嗔恨心生起,失去理智的惡果,甚至達到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程度。有時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就鬧出了人命。嗔恨心引起偷盜。人有一種很不正常的心態,叫做嫉妒心,有些人看到別人事業成功,就覺得滿不是滋味,如果這個人跟他關系好還沒事,假若沒有關系,或冤家對頭,這個人看到他(她)飛黃騰達了,心裡就會難受,想盡辦法給他(她)放放血。 嗔恨心也能引起邪YIN。如社會的強暴現象,有的犯罪分子作案時,先YIN後殺。有些男的貪美色,見某個女的長得漂亮,去追求人家,遭到女方拒絕,於是就去強奸。一旦遭到反抗,就把對方打暈,先奸後殺。又像日本鬼子在三四十年代,帶著嗔恨心奸YIN中國、朝鮮婦女,然後開槍殺害她們。嗔恨心會引起打妄語、說假話。因為看你不順眼,不喜歡你,於是就說假話去傷害。 貪、嗔、癡是人類社會一切不安定的根源,只要人類存在著貪、嗔、癡,人類社會就不得安寧。假如貪、嗔、癡少一點,社會的安定因素就會多一點。所以,要想改善社會,首先要改善人心,不能光從社會制度下手。光從社會制度上下手,這是枝末,而不是根本;只有從人心上來改善,這才是根本的。儒家在這一點上說得好,認為改造世界,要從修身上著手。修身,是注重自身的修養。儒家對修身又提出四個內容:就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是改造思想,改造自己的貪嗔癡。一個人只有經過對自我生命的改造,對貪嗔癡的改造之後,才能談得上齊家、治國、平天下。反之,假若我們沒有修身的基礎,既使家庭事業有成,但最終的結果都是很糟糕的。 人類想要建立安定的社會,就得奉行十善。佛經裡講,轉輪王出世(轉輪王是印度理想的君主,就如中國歷史上的黃帝、堯、舜一樣),以十善治理國家,他們的法律就是十善,教化人民按照十善去做。如果整個社會都能奉行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邪見。我們想一想,這樣的社會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因此,只要有一個人信佛,一個人修五戒十善,社會就會有一份安定因素;有兩個人,就會有兩份安定因素;有三個人乃至更多的人,就會有許多安定因素……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那麼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就是人間淨土,就是太平盛世了。 4.三乘佛法的基礎 人天乘法門是三乘佛法的基礎。從學佛到成佛的這一過程,在佛教裡有時稱為五乘,有時叫三士道。乘,是運載的意思,通常人們把車稱為車乘,是因為車有運載的功能。同樣,我們學習佛法,也要通過某個法門的修學,才能從學佛的開始,最終達到成佛的目的;才能從生死的此岸,最終達到涅槃的彼岸。五乘,是指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一個人想來世繼續做人或升天,有人天乘的法門修行;一個人要想解脫煩惱,成為阿羅漢,有聲聞乘法門的修行;一個人要想成佛,普度一切眾生,不忍心自己一個人脫離苦海,修菩薩道,那麼就是菩薩乘的發心。三乘的修行雖然趨向不同的結果,但它卻是成佛的不同階段。 五乘又叫三士道。人天乘屬於下士道,聲聞乘、緣覺乘又叫中士道,菩薩乘又叫上士道。士就是人,是說你要成為下等的人,中等的人,還是成為上等的人。你想要成為那個等級的人,你就要修行那個等級的法門。 對於三士道或五乘,平常人往往不能正確認識,總把三者脫離開來,修人天乘的人只知道修人天乘。有很多人學佛,歡喜停留在一個很低的層次上,一天到晚只知求佛菩薩保佑平安。須知光是停留在祈求上,連人天乘都談不上,因為人天乘還必須堅守五戒十善,修習布施、持戒,不是求平安就了事。有的人學習佛法,僅僅為了個人解脫生死,一點利益他人的事情都不肯做,只關心個人的修行。一旦躲到深山裡,就想躲得越深越好,最好什麼人也不要見到,這種人偏向個人解脫,不肯修利他之行。有的人自名為學大乘,不屑於接觸聲聞乘的經教,這也是一種偏頗。 其實,三士道就像一棟三層樓一樣,下士道是第一層樓,中士道是第二層樓,上士道是第三層樓。一個人想爬到第三層樓,就要從第一層樓開始。修學佛法也是這樣,先要做好人天的德行,學會做好一個人,從修五戒十善做起,然後才有資格修中士道,乃至上士道。但是,現在很多人修學佛法,卻不注重這樣的次第。有些人看到大乘經典中批判聲聞學者,不知道這是有針對性的,於是就對聲聞乘的解脫法門,生起一種輕視的態度,至於人天乘就更看不上了。其實,假如沒有人天乘、聲聞乘的基礎,大乘的修行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有些人經書讀了很多,如《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等,大乘經典都讀遍了,但在日常生活中,一點都派不上用場。為什麼呢?因為忽略了修學佛法的基礎,當知我們學的大乘屬於第三層樓,沒有人天乘的基礎,當然修起來就很困難。很多人學了唯識、中觀,但唯識觀或中觀到底怎麼觀,總是觀不起來。由於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五戒十善的修行,所以打起坐來,心總是靜不下來,這是由於缺乏一種正當的合理的生活,從而造成修行的困難。 現在漢傳地區的許多學佛人,都存在這個問題。所學的是大乘,而發心是不是大乘呢?有幾個人發大乘心?能夠‘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能夠全身心地投入社會,去做利他的事業,無私地把自己奉獻給社會?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有人會說,我是修淨土宗的,我是念佛的,念佛不是大乘嗎?淨土宗是大乘,沒錯。但我要告訴大家,修淨土宗的,未必都是大乘,甚至可以說多數是小乘。一個人是大乘抑是小乘,評判標准是什麼?是發心。發心非常重要。你發的是菩提心,還是出離心呢?假若你發的是出離心,這是小乘的發心;假若你發菩提心,那才是大乘的發心。你發了菩提心,才能稱得上大乘行者。 也許有人會說:我修禅宗,禅宗不是大乘嗎?沒有錯,禅宗是大乘法門,禅宗是中國佛教發展的最高峰,禅宗是隋唐八大宗派頂上的一顆明珠,是至高無上的,在修行上非常特殊。禅宗雖然很殊勝,但修禅宗的人未必都是大乘。有些人修禅宗,只注重個人的生死,不管眾生的死活。這種發心,顯然屬於小乘的發心。區別大乘和小乘的關鍵在發心上,不管你修什麼法門,首先要看你的發心。有的人也許會問,我修五戒十善,是大乘抑是小乘呢?當然,五戒十善從定位上說,是人天乘的內容。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發菩提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屬於大乘。發出離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屬於聲聞乘。學習佛法,發心非常重要。現在學習佛法的人,很多人發的是出離心。在佛法的學修上,雖然學的是大乘,但在發心上,基本上都偏於小乘。學的是大乘,而發心卻是小乘,這是學習和發心上的脫節。另外,再看看每個人在修學佛法中的行為,大乘的戒律能夠做到嗎?比如《瑜伽菩薩戒》、《梵綱菩薩戒》,我們能做得到嗎?聲聞乘的出離行,真正對世間的厭離,我們又做得多少?也做不到。對五戒十善,由於一向不屑一顧,所以也沒有做到。因此,可以這樣說,漢傳佛教的許多修學佛法者,普遍存在的狀況是:學的是大乘,發心是小乘,而在行為上人天乘都沒有做到。正是由於這樣,造成修行上不能相應。要想在修行上相應,就得從人天乘的五戒十善下手,在修好五戒十善的基礎上,才能談出離心,才能談得上修菩薩道。通過對五戒十善的修行和學習,我們可以在修學上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它雖然是最簡單的,但在修學佛法中卻是最重要的。 5.往生淨土的資糧 這幾年,淨空法師的磁帶從海外鋪天蓋地地湧來,受其影響,修淨土法門的人特別多。當然,我不是說淨土法門不好,淨土法門非常殊勝,在修行上有它特殊的地方。中國佛教自唐宋以來,彌陀淨土就一直很盛行。但淨土法門在流傳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誤區現象,需要提出來談談。 有人修淨土法門,不太重視經教的學習,認為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要學那麼多經教干什麼呀!他覺得沒有用。當然,過去的大德有開示,要老實念佛。像淨空法師在弘揚淨土法門時也說過:‘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我想他是有針對性說的,針對一些不能看書的人而言的。)但有些人卻把它當作至理名言,假若每個人都一句阿彌陀佛,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那麼佛法的弘揚,也許隨著淨土法門的弘揚,就宣告結束了。 真正淨土法門的修行,也很重視經教的學習。像《淨土三經》裡的《觀經》,說到淨業三因,主張讀誦大乘經典,平常人們不重視這個問題,總覺得一句彌陀就夠了,結果造成不能很好地學習經教。不聞思經教也就沒有正見,沒有佛法的智慧去觀照、去指導你的人生,這樣一來,你的修行還能相應嗎?真正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萬緣放下。實際上,一個人要做到萬緣放下,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們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為很多事情看不透,對很多事情太在乎了,太執著了,因而在念佛的過程中,自然難以相應,煩惱妄想無窮無盡。 其次,許多修淨土法門的人,只求個人往生,不關心社會,不關心眾生,心發得非常的小。帶著這樣的心態去修行,既使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品位也不高。我認為,修淨土法門的人要多讀一讀《普賢行願品》,可以擴展你的心量。因為一個人的修行,一天到晚只想著自己,你的心量會越修越狹窄。所以,很多人雖然也修行,但煩惱妄想依然特別多。相反,通過《普賢行願品》的學習,心胸會擴大。 念佛往生西方淨土,不能為了個人尋找安樂窩,去享清福,而是為了留學,學成後回歸娑婆,導駕慈航,普度眾生。如果你有這樣的發心,往生西方淨土的品位自然高。一個人發心大,心胸就開闊。心胸開闊,發心大,將來的成就就大。因為你的發心大,心胸開闊,煩惱就會少些。有些在別人看來痛苦不堪的事情,在你的眼裡簡直成了雞毛蒜皮,你還會為它煩惱嗎? 另外,有些修淨土法門的人,往往只注重一句阿彌陀佛,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的修行。他們認為只要把一句佛號念好了,把阿彌陀佛的腳抱住了,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至於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無所謂。當然,淨土法門比較重視信,這是沒有錯的。但是,修行是對生命整體的改造,而不是片面的。念佛只是修行的一個方面,在八正道中有一個正念,念佛僅僅是正念。除了正念之外,八正道還有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 修行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呢?修行是對自我生命的改造,只有良好素質的人,才有資格往生西方淨土。這並不是說,只要你有信仰,就可以往生西方淨土了。良好素質的人,就是《彌陀經》所說的‘諸上善人’。諸上善人,指具有良好素質的人。良好素質的培養,首先要有正見,對宇宙人生有正確的認識,認識到人生的因果,人生的無常,人生的緣起。正念的樹立,以正見為基礎。一個人如果沒有正見,一句阿彌陀佛是不太容易念好的。 依正見起正思維。正思維的意義有二:一是志向。正思維又稱正志,志是志向。就如念佛,也要有發心作為前題,你念佛的目的是什麼?你往生西方淨土,是為了個人的享樂?還是為了進修,待功德圓滿,將來再回到娑婆世界度眾生?這個志向很重要,因為它決定了往生品位的高低。二是思考、考察。用佛法的智慧去思考人生的一切。因為人生的許多煩惱,都是認識上的錯誤造成的,正思維能使我們如實地觀照人生。 八正道中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持戒的內容。正語,是正確的語言,經常反省自己,想一想自己平常所說的話,是不是真實的?是不是有利於他人的?也就是說,真實的話我才說。反之,不是真實的話,如妄語、兩舌、惡口、绮語等,就不應該說。修行,就是對照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話是正語,還是邪語?另外還要考察自己的行為,跟殺生相應不相應?跟偷盜相應不相應?跟邪YIN相應不相應?用佛法的道德規范,從身語意三業全面地檢討自己。 持戒的另一個內容是正命。命,是謀生的手段,對於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來說,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都是可以的,都屬於正當的。有些人從事違法的職業,如謀財害命、販毒、經營一些色情服務場所,就屬於邪命了。作為一個佛教徒來講,僅符合法律還不行,還要符合戒律。看看自己從事的職業跟五戒違背不違背,假如違背了五戒就屬於邪命;如果沒有違背五戒,就屬於正命。比如說,開葷菜館,開歌舞廳。開餐館,意味著你要殺生很多;開歌舞廳是色情方面的,屬於邪YIN的范疇。有些人開公司,是不是用正當的手段去賺錢?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偷盜與不偷盜的問題,妄語和不妄語的問題。 學佛的人,要有長遠的眼光,要深信因果,不要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造下許多罪業。如果是沒有學佛的人,他不相信因果,那沒有辦法。而我們學佛了,相信因果了,要對自己未來生命的前景考慮。屬於邪命的工作,馬上就要停止,屬於正命的工作,才可以繼續做下去。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正命,是職業上的修行。所以,真正的修行不僅僅是念佛,最重要的還在於生活當中的修行。正精進,是正當的努力。正念、正定,一般修淨土法門的人,是通過念佛來培養自己的正念和正定。一個人念佛要相應,就要有前面這些基礎:要有正見的基礎,正思維的基礎,正當的謀生手段的基礎。這些基礎都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不太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光是孤立地念一句阿彌陀佛,我想恐怕是念不好的,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修行是非常重要。 (二)、釋經題 在講一部經典之前,先要解釋一下經題。大家知道,在佛教的經典裡,以‘經’字命名的,除了大家熟悉的《六祖壇經》以外,一般人總以為所有的經典都是佛陀親口說的。實際上,從經的內容來看,很多經典並不完全都是佛說的。在《大智度論》裡說到‘經通五人’,即有五種人說的,都可以稱為經典。也就是說,除了佛說,還有佛弟子說、天人說等。像《維摩诘經》的很多內容,是維摩诘居士說的;《地藏經》的很多內容,是地藏菩薩說的;《般若經》的很多內容,是須菩提、捨利弗說的。當然,這些經典的內容,是因為菩薩或聲聞弟子們,在證佛所證的基礎上,演繹抉擇甚深佛法,因而通稱為佛法。《佛說十善業道經》純粹是佛說的,本經的主題思想,那就是十善業道,經題已經告訴我們了。因為一部經典的名稱,往往揭示了該經的內容核心所在,指出這部經到底講什麼,具有畫龍點晴的意義。比如說《阿彌陀經》,就講阿彌陀佛創建的西方淨土;《地藏菩薩本願經》,就講地藏菩薩在因地上的修行和他的願力;《維摩诘經》,就講維摩诘的所作所行,通過維摩诘這個人物來表現菩薩道的精神;《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就講藥師如來的東方琉璃淨土,講他的悲心和願力。同樣,學習《十善業道經》,一看題目,就知道這部經講的是十善業道。 十善的內容大家很熟悉,一共有十種善行。其中屬於身體的行為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語言上的行為有四種: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思想上的行為有三種: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這十種屬於善的行為,所以叫十善業。業是行為,道是原理。這部經闡述了十善行為的原理,所以,叫十善業道。 經,又是什麼意思呢?經,梵語叫修多羅,翻成中文為‘契’。契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契理,二是契機。契理,是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說,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都跟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符合,是不違背的;契機,佛陀針對眾生說法,那麼,就必須要眾生能夠接受。假如法不對機,即使再圓滿的教法,也弘揚不出去,沒有人會接受的,起不到教化效果的。所以佛陀說法,非常注重契機。我們今天弘揚佛法也是一樣,也要講究契機。假如不契機的話,佛法的弘揚就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三)、說譯者 作為一部佛經,必然還有它的譯者。佛經來自於印度,因為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創立的,中國的佛經是從印度的梵文翻譯過來的。翻譯《佛說十善業道經》的人,是於阗的三藏法師實叉難陀。於阗,地名,在今天的新疆。什麼叫三藏法師呢?三藏法師,是精通經、律、論三藏的高僧。三藏法師很了不起的,我們平常修學佛法,能夠精通一、兩部經論,就很了不起了,而這位法師對佛法的經、律、論三藏都能夠精通,可見他的知識非常淵博,智慧很高深。 這位三藏法師名叫實叉難陀。實叉難陀是梵語,這是一種音譯。佛經從梵文譯成中文有兩種翻譯形式:一種是音譯,還有一種是意譯。音譯,是根據梵文的音,用中國語言裡相似的語音翻過來。像‘般若’、‘涅槃’等都是音譯,還有很多咒語,如《大悲咒》、《楞嚴咒》等,也都是音譯。 另一種形式是意譯,根據梵文的意思翻譯過來。例如,實叉難陀譯成中文是‘學喜’。一般的經典,如《彌陀經》、《華嚴經》等,都是意譯。實叉難陀法師,在唐朝的時候來到中國,他翻譯的經典很多,除了《十善業道經》,還有《八十華嚴》、《地藏經》等,對佛教在中國的宏揚影響很大。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 ‘如是我聞’,在古德許多經論中,把‘如是’解釋得很復雜。其實,這兩個字也可以解釋得很簡單。‘如是’是如此的意思,指《十善業道經》,‘如是’兩字是《十善業道經》的代名詞。‘我聞’的‘我’字,指阿難。佛教的經典都由阿難尊者在結集時背誦出,‘我聞’是阿難自說‘我聽說的’。 說到‘如是我聞’,必然會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如何看待一部經典?通常一部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己寫的,所以有人會問:佛經是不是佛陀親手撰寫的呢?不,佛經是佛陀說的。佛陀滅度以後,弟子們為了使佛法在世間長期流傳,召開了佛教史上結集經典的法會。這個法會不是誰都可以參加,只有證得阿羅漢的人才有資格。參加第一次結集的共有五百阿羅漢,再從五百人中推出兩位代表,主持經藏和律藏的結集。誦出經藏的是阿難尊者,誦出律藏的是優波離尊者。阿難,是佛陀的侍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據說他的記憶力特別好,每次聽了佛陀說法,都能把當時法會的情景和內容准確無誤地記下來。所以在結集經典的法會上,阿難尊者自然坐在上面背誦,其他的阿羅漢坐在下面,聽了之後沒有異議,那就表示通過了。經典的結集,是通過民主會議記錄下來的,足見其可靠性。 佛教的經典,是佛陀滅後弟子們結集的。一部經典,是一次法會的記錄。像《佛說十善業道經》是佛陀在龍宮說法的記錄;《般若經》是般若法會的記錄;《楞嚴經》是楞嚴法會的記錄;《楞伽經》是楞伽法會的記錄;《法華經》是法華法會的記錄;《華嚴經》是華嚴法會的記錄。所以,每一部經都是一次法會的記錄。 一部佛經,不僅有佛陀的言教,同時也包含了佛陀的身教。佛陀是一位覺悟者,是一位智慧者。三業中流露出來的都是佛法,思想裡所想的,言行的一舉一動,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乃至法會上的說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屬於佛法。所以,當我們打開《金剛經》的時候,一開頭出現的景象是佛陀著衣、持缽,到捨衛城乞食,回來之後,洗腳打坐。看上去似乎和經的內容沒關系,其實,佛法的內涵盡在其中。‘如是’另有一層意義是表信。信,是信仰。對一部經典的學習和接受,是建立在信的基礎上,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證有四個次第:信、解、行、證。第一個是信,要有信仰。信是什麼意思呢?信,以心淨為性,用一種清淨心去接受佛法,不帶任何偏見接受佛法。有了信,還要解,不能光停留在信的基礎上。佛法跟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在於佛法不但強調信,而且更強調解,信與解是相輔相成的。在信的基礎上去學習佛法,就會加深理解,而對佛法的理解加深了,信仰就能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佛法裡有兩句話說明信與解的關系。第一句話‘有信無智長愚癡’,一個人光有信仰而不重視學習佛法,缺少佛法的正見,就會成為一種糊裡糊塗的迷信。第二句話‘有智無信增我慢’,當然,這種智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一種世間的聰明,自以為是。有些人把經教當做學術研究,不注重自身的修養,自然我慢越來越重。光有信和解還不行,在信、解的基礎上還要修行。修行是深化自己對佛法的理解,理解之後,又可以指導修行。在這信、解、行的基礎上,才能最後達到證果,在修行上才能有所體驗,有所成就。所以信、解、行、證是修學佛法的次第。 《大智度論》說‘信如手’。信,像手一樣。大家知道,人類兩只手的作用非常大。因為有了兩只手,我們才能創造財富。假若沒有手,就什麼事都不能干了。對佛法的信仰也是這樣,因為有了信之後,才能在佛法的指導下修行,才能在修行的實踐中改善人生,解脫煩惱。而社會上的一些學者,他們雖然在研究佛學,但是由於缺乏對佛法的信仰,佛法研究了幾十年,在現實生活中,煩惱依然存在。這就是對佛法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差別。 ‘一時’,是那個時候的意思,是舉行法會的時間,指佛陀正在宣說佛法的時間。通常講經都有具體的時間。就像這次西園寺的講經法會是在1997年3月2日開始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每一部佛經都是‘一時’或‘爾時’,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為什麼呢?這有幾方面的原因:一、印度人的時間觀念很淡薄;二、表示佛法是超越了時間、空間的真理,它應該在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空間都是真理,而不是說在某一個時間是真理,而在另一時間裡就不是真理了。佛法,是佛陀親證宇宙人生真相後講出來的,自然契合於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真理。 ‘佛在娑竭羅龍宮’,佛是法會的主講者。梵語佛陀,簡稱為佛。佛的意思是覺者或智者,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方面的具體涵義。用今天的話說,佛是有智慧的人,是覺悟的人。‘娑竭羅龍宮’是佛陀講《十善業道經》的地點,是這次法會的場所。佛陀此次說法不是在人間,也不在天上,而是在娑竭羅龍宮。佛陀一生的說法,不僅對人間眾生,有時也到天上,甚至到海裡為龍王說法,可見佛陀的慈悲,他教化的范圍是多麼的廣啊! ‘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這是介紹參加這次法會的聽眾。這次法會的聽眾有兩大類型:一是比丘眾,二是菩薩眾。佛陀這次在龍宮裡說法,當然肯定會有龍王。那麼,除了比丘之外,就沒有比丘尼嗎?沒有沙彌、沒有沙彌尼嗎?不一定的。這裡聲聞眾的代表是比丘。佛陀座下的弟子有聲聞眾和菩薩眾。聲聞眾主要有七眾,以比丘為首。在家的有兩眾,即優婆塞、優婆夷,翻成中國話為近事男和近事女。什麼叫近事?親近三寶,學習佛法,受持三皈五戒在家男女弟子,男的就稱為近事男;女的就稱為近事女。 在家眾受持八戒則成為近住。近住,是接近出家人生活的意思。八戒,是在家居士為了體驗出家人的生活而受持的一種戒律。像我這次出訪泰國的法身寺,寺中就有三百多位近住女。她們雖然是在家人的身份,但長期住在寺廟,跟出家人生活在一起,體驗僧團的生活。這也屬於在家眾,但她們已接近出家眾的生活了。 出家眾中分為五眾:即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是出家的小眾。剛出家,年齡在二十歲以下,在沒有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前,剛出家的、甚至連十戒也沒有受的叫形同沙彌。形同沙彌在形象上已經出家了,但是還沒有受持戒律;受了十戒之後的叫法同沙彌,就是有法有戒了。佛教裡規定,沙彌、沙彌尼年滿二十歲受大戒,在沒有年滿二十歲之前,只能以沙彌的身份住在僧團中,到了二十歲以後可以受大戒,男眾受比丘戒,女眾受比丘尼戒。 聲聞七眾中最高的層次是比丘,比丘一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由在家眾到出家眾,這裡有一個很明顯的差別,就是所受戒律的多少。在家眾只受五戒,如果想進一步體驗出家生活,就受八戒。剛出家的有十戒,出家的最高層次是比丘,受兩百五十條戒。這說明什麼道理呢?目標越高,成就就越高,受的戒律就越嚴格,約束也就相應的越多。參加這次法會的大比丘眾有八千人,可見法會是非常壯觀的。除了八千大比丘眾外,我想還會有很多的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乃至優婆塞、優婆夷。 此外,還有‘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漢譯覺有情。覺有情,是覺悟的有情,具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能讓別人覺悟,希望別人覺悟;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經覺悟了。一說到菩薩,人們往往會覺得非常遙遠,想到虛空中來無影去無蹤的菩薩,想到大殿裡泥塑木雕的菩薩。其實,菩薩離我們很近,假如你知道菩薩的定義是什麼,你就會發現,在現實的生活中就有菩薩,像雷鋒之類的。另外,在佛教徒中,受了菩薩戒便是取得了菩薩的資格。當你受菩薩戒的時候,戒師問你發菩提心了沒有?你是不是菩薩?這時候你要承當,說我就是菩薩。所以說到菩薩,有新發心的菩薩,有老菩薩。我們對一些學佛時間比較長的人,尊稱為老菩薩。還有大菩薩,像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此相比,那些剛發心行菩薩道的人,只能稱為小菩薩了。所以說,每一個人只要發了菩提心,能夠用菩薩的道德來要求自己,這個人就可以稱為菩薩。 像近代的太虛大師,他就希望人們稱他為菩薩。他在一首詩裡寫道:‘比丘不是佛未成,請你稱我為菩薩。’太虛大師一生的行持,主要以瑜伽菩薩戒為准則,所以他希望人們稱他為菩薩。又如台灣的慈航法師,他也是希望人家稱他為菩薩。所以慈航法師的著作,都署名慈航菩薩。這樣的菩薩是很現實的。其實,我們學佛拜菩薩的目的是為了向佛、菩薩學習,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為菩薩、成為佛。假如一天到晚求佛拜菩薩,而不懂得用菩薩的標准來要求自己,那永遠也不可能成為菩薩,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佛。所以學佛拜菩薩,是要以菩薩的標准作為自己行為的准則,一旦受了菩薩戒,那就是菩薩了。摩诃薩,是大的意思,指參加此次法會的都是大菩薩。 這段經文總的介紹了法會的緣起,說明這次法會召開的時間、主講、聽眾、處所等因緣。如何看待一部經典?就是把一部經典?就是把一部經典看成是一次法會的記錄。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 這段經文解答誰是創世者。古往今來的宗教、哲學都非常關心世界是誰創造的?世界是怎麼來的?人間的吉凶禍福又是誰決定的?人類對諸如此類問題的答案,起初歸結到神,認為是由神決定的。最早的是多神論,認為世上有很多的神,像風神、雨神、太陽神等,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由神決定,都是神在控制。接著,多神論發展成二神論,認為世間有兩類神:一是善神,二是惡神。善神決定人間的善事,惡神決定人間的惡事。再接著,二神論發展成一神論。一神論是目前信仰最多的一神教,像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的婆羅門教。當我們翻開基督教的《聖經》,就可以看到上帝在七天之內創造了萬物。伊斯蘭教也認為,世界萬物是主安拉在幾天之內創造出來的。印度的婆羅門教認為世界由大梵天在幾天內創造的,大梵天用不同的部位,創造出了不同等級的人。其實,這種觀念中國也有,像盤古開天地的傳說,盤古就是一個神話人物,說他創造了天地。這都是有神論的主張。無神論者則認為:世界不是由天神決定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像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有名的無神論者范缜先生就是這樣主張的。他寫過一篇《神滅論》的文章,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神,人死如燈滅。至於人生的命運、吉凶禍福,基本上都是偶然的。當時,佛教在南朝非常盛行,人們把佛教歸納為有神論的范疇,所以佛教徒與無神論者展開了一場辯論。當時有一位叫蕭子良的人把范缜找去,質問范缜說:你不相信因果報應,那麼,人為什麼會有貧富貴賤的差別呢?范缜回答說:人生就如同樹上的花朵一樣,雖然一起開放,但隨風吹落,有的花被吹到廳堂上、漂亮的座墊上;有的花卻被吹落到糞坑裡、草地上。殿下您就像飄落在廳堂上、漂亮座墊上的花;我則是掉在糞坑裡的花。范缜把人生看成是一陣風吹著的花瓣,沒有什麼力量在決定著,完全是偶然的。另外,古往今來的哲學家中,唯物論者以為有不變的基本物質元素,為萬物生起的始基,主張由物質派生出意識;唯心論者以為有不變的基本精神元素,為萬物生起的始基,主張由精神派生物質。 佛法,既不是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更不贊同唯物論者和唯心論者的主張。這段經文基本上反映了佛法對誰是創世者的答案。‘爾時世尊告龍王言’,這裡正式進入經的內容了。‘爾時’,是那個時候。‘世尊告龍王言’,‘告’,是告訴。這裡有八千大比丘,三萬二千大菩薩眾,為什麼佛陀只對龍王,不對別人說法呢?不是的,佛陀說每一部經典都有一個當機者。有的經典以捨利弗為當機者,有的經典以須菩提為當機者。現在我們學習的這部經典,以龍王為當機者。所以,雖然是對龍王說的,但也是對大家說的。 ‘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一切眾生,這個范圍很廣,眾生的概念用現在的話來說,包括人和一切動物。‘眾生’是五蘊眾緣和合而生的意思。眾生,在佛經中,又稱為有情。情,是情識,即有感覺的、有情緒的、有思維的稱為有情。反之,不能思維的、沒有情緒的、沒有感覺的稱為無情。所以佛法把世界分為兩類:有情世界和無情世界。有情,是眾生另外的一種稱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心想,是心裡的想法,包括思維、念頭。眾生因為思維的方式不一樣,念頭千差萬別,‘由是故有諸趣輪轉’。世界的差別根源是什麼?誰決定世界的差別呢?在佛法看來,它既不是神決定的,也不是別的東西決定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取決於眾生的心念差別。在二時課誦中,引用了一首《華嚴經》中非常著名的偈子,闡明了這種道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說明成佛、菩薩、羅漢、緣覺乃至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都是取決於有情的心念差別。那麼,可以這麼說,世界的一切差別,都是由於心念的差別。平常有這樣一句話:人心如面。每個人的面孔長得不一樣,是因為每一個人心中的想法不一樣。所以在《阿含經》裡說,‘心種種故,色種種’,因為心有種種的差別,所以顯現出來的世界才有種種差別。 再從人類社會來說,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別很大。原因是東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而思維方式又取決於觀念、思想、心念。另外,世人的想法都不一樣,譬如,有的人學佛,有的人不學佛。學佛跟不學佛的差別在哪裡呢?因為心念不一樣,想法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對佛法感興趣,有的人對佛法不感興趣。同樣,在信仰的范圍內,有的人信佛教,有的人信基督教,有的人信伊斯蘭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因為每個人的‘心想異故’,思維不一樣,思想觀念不一樣。同樣在沒有信仰或有信仰的人裡邊,各種人選擇的職業不同,有的人喜歡做生意,有的人喜歡從政,有的人喜歡學術研究,有的人喜歡教學。為什麼會有這許多差別呢?理由還是‘心想異故’。所以,世界的差別,是根源於人類心念的差別。 從心念的差別到世界的差別,需要有業的力量。業,是行為。人們的想法不一樣,所以人們的行為也不一樣。有情的行為,佛教把它區分為三種:善的行為、惡的行為、無記的行為。一種行為產生了以後,不是結束,不是什麼都沒有了。當行為發生了之後,會折射成影子,回歸到思維裡邊,保存到意識中,人的生命在延續過程中積累下許多的經驗。所以,一個人當他活到七、八十歲的時候,人生經驗就很豐富了。生命是無盡延續的,除了今生今世,還有前生、前生、更前生……生命中有許多經驗是無始以來的積累,而這些經驗又會影響著未來的生命,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業力。 業力,是直接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續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說的業力,簡單地說,有善業、惡業兩種類型;還有定業和不定業、共業和不共業、引業和滿業。 1.定業和不定業 業受不受報,有兩種情況,即定業和不定業。有一種業是固定的,將來一定要受報的,稱為定業。還有一種業是否要受報,或者報輕報重都不一定,那是不定業。判斷定業和不定業,可以通過兩種情況:一是看你造業的行為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這就屬於定業。反之,無意造的業力,譬如無意踩了一個蟲,無意傷害了別人,雖然也造下了業,但這種業力是不定業。將來可能受報,也可能不受報,可能報得重,也可能報得輕。 還有一種情況,當我們造了業之後,假若忏悔了,即使是定業,也會變成不定業。相反,假若沒有忏悔的話,那就是定業了。這是根據忏悔和不忏悔來區分的。所以,佛教提倡忏悔法門,它能消除業障。一個人造了業之後,只有通過忏悔,就像干了對不起他人的事,只要去道歉、賠不是,人家或許會原諒的。假如原諒,業力也就消除了。如果不原諒,或者你也不去求忏悔,甚至還為自己犯下的罪行,自鳴得意,對方就會加深對你的仇視,將來得到的報應就更重了,所以通過忏悔,可以消除業力。 2.共業和不共業 佛教又把業分為共業和不共業。共業和不共業,主要是根據它的結果來說明的。由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環境,如大家都生活在蘇州,一樣的天時,一樣的空氣污染,刮台風的時候,大家都一樣的遭殃,這就是共業。至於不共業,是個人所能感受到的,譬如個人身體的美丑、強弱,居住的條件好不好,收入高不高,這些都屬於不共業。共業取決於共同的行為,或者叫相似的行為,或是利益相關的行為。譬如同在殺豬場工作,不是說每一個人都殺豬,有的人殺豬,有的人是財會人員,財會人員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殺豬的行為,認為殺豬的罪業,肯定與他沒有關系。其實,他也有一份。為什麼呢?因為,他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殺豬的行動,但每月開工資的時候,他也照樣拿一份。那麼,將來招感果報的時候,他也要承擔一份。所以,他只要參與了殺豬場的工作,得到了共同的利益,將來感受業力的時候,他是逃脫不了的。有的人在烤鴨館或燒雞店工作,他也可能沒有直接參與烤鴨燒雞的具體工作,但由於他參與了烤鴨店或燒雞店的工作,在領工資發獎金時他也得到一份,將來招感果報的時候,他也肯定有一份。又比如說,你參加了一個詐騙集團,雖然你沒有直接參與詐騙活動,但是詐騙集團也給你了一份利益,將來招感果報的時候,你照樣有一份。這些都屬於共業。不共業,是自己造的,跟別人沒有關系的行為。所以,業力有共業和不共業,由共同的業力招感共同的果報,由不同的業力招感個別的果報。大家共同生活的環境,譬如說交通混亂,喧鬧不堪,社會不安定,這都是共業的結果。 我去了三次澳洲,有很深的感觸,覺得澳洲的自然環境真好。很少有地震或台風光顧,整個國家都處於風調雨順中。澳洲的社會環境為什麼搞得這麼好呢?後來我發現,澳洲人對自然界(包括很微小的動物)有一顆真誠的愛護心,他們不會去傷害動物,乃至一草一木,大自然回饋給澳洲人的環境是安靜、平穩。反之,我們不懂得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一天到晚,一會兒在這裡開發,一會兒又在那裡開發,結果會怎麼樣呢?把大自然的生態環境給破壞了,把森林給破壞了。所以今天這裡發大水,明天那裡刮台風。 3.引業和滿業 業力又分為引業和滿業。什麼叫引業和滿業呢?根據業力招感的果報有總報和別報,引業招感的是總報。在有情生命的延續過程中,生到天上、人間,或下地獄、做畜生,是由引業決定的。引業牽引我們去投胎,就像火箭推動衛星上天一樣。大家知道,衛星上天,必須要有火箭,假如沒有火箭,衛星根本就不可能上天。同樣,有情的生命生到哪一道中去,要有引業的推動,假若沒有業力,生死也就結束了。在《唯識三十論》裡有這樣兩句話:‘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前面的業力結束了,新的業力又產生了;新的業力結束了,更新的業力又產生,業力無盡,生死無窮。因為眾生從無始以來,不斷地造業,業力也就沒完沒了地推動著有情去招感生死果報。所以,只要有業力,就有生死。 滿業,作為有情生命來講,同樣是人,人與人不一樣,有的人長壽,有的人短命;有的人貧窮,有的人富貴;有的人長得莊嚴,有的人長得很丑陋;有的人處境好,有的人處境不好。這就是說,人與人相比是千差萬別的,這是因為滿業的關系。滿業,決定有情命運的差別。 有情造了業力,並非馬上就能招感果報。根據因緣的不同有現報、生報、後報、不定報。有些業力造下以後,現世就能招感報應,叫現報;有些業力造下以後,要等到來生才能受報,叫生報;還有些業力造下以後,要等到無窮無盡的生,乃至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受報,叫後報;前面講的有一種不定業,它招感的報應沒有一定的時間,就叫不定報。從造業到招感果報,重要的因素是因緣。有情造了業力,就像播下的種子。種子要等待因緣,等待水份、陽光、泥土等條件充足,才能發芽、扎根、長苗、開花、結果。 同樣,有情造了業力之後,它也需要等待因緣的充足,業力才能招感果報。因緣什麼時候成熟,卻沒有一定的時間。有的可能馬上成熟了,馬上就招感果報。像一個人犯了罪,立即被公安局逮捕,那就是現報。而有的人犯罪後,可能公安局一時抓不到他,過了十年、二十年才把他逮捕,那他要十年、二十年後才招感果報。還有些人做了案之後,公安部門根本就發現不了,這一生沒有招感果報,他覺得很得意,知情人也很羨慕他。於是,有的人就會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去干壞事,認為某某人作案沒有被公安局破獲,他也跟著去作案。其實,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雖然今生報不了,但來生來世總會招感果報的。‘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我們造下了善業或惡業,它總會招感果報的,只是受報時間的早晚問題。 ‘由是,故有諸趣輪轉。’由於每個人‘造業亦異’,所以才有了‘諸趣輪轉’。諸趣是指五趣或六趣。五趣指天道、人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五趣構成了生命處境和狀況的五種類型。在五種類型裡,天道的眾生要比人道的福報大一些,處境在五趣裡是最好的。其次是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叫三惡道,生活條件一道比一道差,地獄道的生活處境是最差的。天道、人道和三惡道合起來叫五趣。那麼,五道的差別取決於什麼呢?它的根源就是‘心想異故’。因為眾生的心想不一樣,干出了種種善惡業,所以才有‘諸趣輪轉’。有情的生死輪回主要根源於心念。這樣看來,佛教似乎是唯心的,主張心造萬物。這是不是就是西方哲學上講的唯心論呢?不是的。西方哲學唯心論學派所說的心,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精神實體,作為第一性的存在,它具有永恆不變的內涵,是神的代名詞。而佛法所講的心不具有永恆性。另外,西方哲學所說的心,能派生萬物,不從他物所生;佛教說心是緣起的。在《成唯識論》中說到:‘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鼻舌身三識七緣生,意識五緣生’。總之,佛教認為:心的存在不是獨立的,不是單一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心與物是相互依賴地存在。所以,佛教所說的唯心,與西方哲學上的唯心論是不一樣的。‘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佛陀現在提醒龍王,就叫一聲龍王的名字,告訴他,‘汝見此會’。什麼叫‘此會’?是佛陀當時說法的法會。就像這次西園寺講經,當然,佛陀的說法場面比我們壯觀多了!有八千大比丘,還有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而我們現在只有幾百人。參加這次講經法會的聽眾,除了大菩薩大比丘之外,還有大海中的‘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因為佛陀是在龍宮說法,所以提醒龍王說,你看這次法會,除了大菩薩、大比丘以外,還有魚、蝦、螃蟹、烏龜、鲨魚、鯨魚等眾生都來聽佛陀說法。在鹹海中有種種眾生,形色種類千差萬別,從最高級的生命佛陀,下來是大菩薩、大比丘,到比較低級的生命龍王,都在這次法會上。龍王雖然神通廣大,但它屬於畜生道。龍王在畜生道裡生命層次是比較高的,再下來是魚、蝦之類,真是千差萬別。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所有的這一切,都根源於眾生的心,首先‘心想異故’。因為有情的念頭,思維方式不一樣,造下了善不善的業力,由此招感不同的果報。有情造業的渠道主要有三個方面:身業、語業、意業(即行為、語言、思想)。對一般人來說,表達出來,能直接傷害到別人的主要是身業、語業。比如說你罵別人,對方聽了會難過。你幫別人做事,對方能得到利益。可是意業就不然,你討厭別人,恨不得把他殺掉,但你見了人家滿臉堆笑,他卻不知道你在恨他,甚至認為你對他很好呢。但是,如果是修行有成就人,他的意業就可以直接殺人了。一個有修行的人,他的意念是經過訓練的,和一般人不一樣。不要說那些高僧大德,古代修行有成就的仙人,或社會上那些練氣功的人,有的人練得特別好,練出了特異功能,可以用意念把樹枝折斷。 在《唯識二十論》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在古代印度,有一位國王,得罪了仙人,仙人起了嗔恨心,一怒之下把國王的城市給毀了。這個仙人靠什麼力量呢?靠意念,用他的意念下了一場冰雹,結果整個城市給毀滅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意念具有傷害的力量,一個修行人不可以隨意起心動念去傷害別人。‘意業所致’,眾生的身、語、意業都能產生行為,都能造善和不善的業力。由此可見,世界的差別,是因為心念的差別。心念的差別,又導致了行為的差別。有情行為的差別,又導致了世界的差別。 【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 眾生行為的差別,構成了這個世界,包括精神和物質的兩個方面。那麼,對於心和物質的現象,應該如何看待呢?人類許多痛苦,都是因為對世界不能正確地認識而造成的。由於我們對心物構成的現象世界,不能正確認識,從而產生很多錯誤的行為、執著、煩惱,所以造成了人生的痛苦。要想擺脫人生的痛苦,首先對世界要正確地透視,樹立人生的正見。 ‘而心無色不可見取’。前面說過世界是由心造成的,是由心念決定的。那麼,心又是個什麼東西呢?經中說:‘心無色。’物質現象在佛教中叫色,為什麼叫色呢?因為人們對物質現象的認識,主要通過兩種渠道:一是通過顏色來認識,一是通過形象來認識。顏色在佛教裡叫顯色,形象在佛教裡叫形色。也就是說,如果離開了顏色和形像,就無法認識物質現象。就像有人問桌子是什麼樣子?我們首先會告訴他桌子的形狀,它是方形的還是圓形的。其次告訴他桌子的顏色,是紅的還是綠的。通過眼根認識的桌子,主要有這兩個方面的特征。 物質稱為色。可是心呢?它是無色的,既沒有顏色,也沒有體積。你們說心是什麼顏色?是紅色?還是綠色?有的人罵人:那個人的心真黑!其實,這話並非指人的心有黑有紅,而是一種形容。心沒有顏色,也沒有體積,它不是一個固體,所以‘不可見取’,心是看不到,也抓不著的。 ‘但是虛妄諸法集起’。這是佛法對心的一種特有的認識。古代的宗教、哲學說到心,往往跟靈魂聯系在一起,認為心的主體是靈魂。靈魂是一個固體,印度的宗教叫作‘我’,就是‘神我’;西方的宗教、哲學裡稱為靈魂。世界上的萬物都可以變化,但是靈魂、神我卻是不會變化的。而佛法認為,心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佛陀在這次法會上告訴我們,‘但是虛妄,諸法集起’,心是虛妄的。虛妄,指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從佛法的智慧來透視,都屬於虛妄,因為是妄想構成的。所以,世界是妄想的產物。 佛法所說的妄想,跟平常人們所理解的妄想不太一樣。平常人們所說的妄想,一般是指不切合實際的,不可行的想法。佛法認為,凡是不能夠認識真實的、通達真實的想法,跟真理不相符合的想法,都稱為妄想。這個世界是妄想的世界,因為眾生的妄想千差萬別,所以才造出千差萬別的世界。 人類在接觸虛妄世界時,產生虛妄的認識。有情的六根,面對六塵,六根就像攝像機一樣,把六塵境界攝入到思維中。一個人在生命的延續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的經驗,這些經驗構成了心態,構成了思維。思維是什麼樣的東西呢?思維,其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思維往往取決於經驗,是經驗的積累,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經驗,就會有什麼樣的思維。 在《楞嚴經》裡,把心叫做‘前塵影相’,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什麼叫前塵影相呢?就是六根認識六塵之後,六塵落下的影子,就構成了我們的經驗,再由經驗構成了思維。人的經驗也會散失。人的經驗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有情生命的延續就像流水一樣,一條河的水在流的過程中,會把很多小河的水容納進來,從而使河水量越來越多。但是,河水在流淌的過程中,又會從其他的地方消失,或因太陽的爆曬而蒸發。同樣,生命之河在延續的過程中,隨著自身的觀念,會揚棄很多東西。假若觀念正確的話,會揚棄很多不好的東西,而接收很多好的東西,這樣就會使自己的生命得到轉依,人格得到提升。假若觀念錯誤,就會揚棄很多好的東西,接收很多不好的東西,這樣就會使人格越來越墮落,最後甚至成為螞蟻、蚊子、蒼蠅。所以,生命的可塑性很強,它完全靠我們去塑造,不是固定不變。 一個人學習了佛法之後,會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揚棄錯誤的想法,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樣,生命自然得到淨化。相反,如果不學佛法,在錯誤的觀念指導下,干種種壞事,生命就會越來越墮落。所以說,生命是‘諸法集起’,是緣起的,是因緣所生的,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它是無始無終的相似相續,所以‘畢竟無主,無我我所’,沒有一個主宰。你說生命是什麼樣子啊?沒有一定的。一個人在沒有學佛之前,他也可能是一個壞人,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可是,有一天他的念頭一轉過來,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啦,從此成為一個大好人,變成一個大善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快樂的時候和痛苦的時候,好像不是一個人。當一個人由壞人轉變成好人的時候,往往也是判若兩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他自己也覺得原來的‘我’,不知跑到哪裡去了?一個人在心情好的時候和心情壞的時候也是不一樣的。當心情好的時候,他會想我那時怎麼會心情那麼的不好啊?那個時候的‘你’又跑到哪裡去了呢?所以,生命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但也不是捉摸不定的,它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因為生命是有緣起的,就看我們怎麼樣去塑造它,怎樣去培養它了。如果一個人能夠很好地生活,那他就會給他的心境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他就會活在一個很平靜的心態中。反之,如果一天到晚攀緣、妄想、執著,想通過念幾句阿彌陀佛使心態得到平靜,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在做夢! 所以,想擁有一種良好的心境,就得修行,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面對六塵境界。用什麼樣的心態去觀照人生,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心不是固定的東西,但它也不是不可以把握的。心是可以把握的,就看你創造一種什麼樣的因緣。所以說‘畢竟無主’,心是沒有主宰的。‘無我我所’,這個‘我’是哲學術語,不是一般所說的我,它的意思是‘常’、‘一’、‘主宰’不變的意思。常,是永恆的;一,是孤立的;主宰,是自由的支配一切。這三方面的涵義就是‘我’。其實,心態並不是這樣,心態不是孤立的,心態不能離開條件,不能離開經驗。離開了經驗,思維將是一片空白。 心態的無常變化,說明這不是常一不變的,所以說無主、無我、無我所。無我,是佛法的特色。佛法與外道最大的區別是無我。外道認為‘有我’,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叫‘大我’,天神、上帝是大我,它主宰著整個宇宙。一方面叫‘小我’,是人的靈魂,它主宰著人生。大我又叫‘神我’。佛法用緣起的智慧去觀照宇宙人生,發現了既沒有什麼神在主宰著宇宙,也沒有什麼靈魂在主宰著有情的生命,所以佛教講‘畢竟無主、無我、無我所’。 ‘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現在再來看看物質世界,對物質世界應該如何去看待呢?佛陀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雖各隨業,所現不同’。每一個眾生由於業力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所認識的世界以及生命存在的狀態,也都不一樣。但‘實於中無有作者’,就是沒有一個創始者,沒有一個能夠主宰生命的、一個固定不變的主體。 ‘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所以說一切法,都是不思議的。就是說,一切法都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通常人們想像一切都是實在的,都有一個實在體,這種實在感在人類的生命中,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執著,像原始人起初不知道做夢是假的,認為做夢也是真的。又像智力沒有開發的小孩,看到鏡子裡的影像,會把它當成是真的。現在的人雖然知道鏡子裡的影像和夢中的景象不是真實的,但是會把眼前所見的一切如桌子、房子以及地位、財產等等看成是實實在在的。總的來說,人類把世界看得很實在,因為看成是實在的,就會去執著,對世間的一切名利、地位、得失等都很在乎。因為把世間看得很實在,就想到永恆。古代很多帝王就追求長生不老。現在生活得比較好的人,也會拼命地追求健康長壽,並且希望事業永恆,希望人際關系永恆。對這種永恆的認識,跟客觀事實真相恰恰相違背。所以在佛教講的三苦中,有一種行苦,是無常帶來的痛苦。無常本來不是苦,無常是宇宙人生的規律,它本來不足以構成痛苦。對一個聖者來說,行苦是不成苦的。但是,凡夫眾生對世界不能夠正確認識,因為把一切都看成是永恆的,所以,當無常到來的時候,痛苦跟著也就來了,這是一種事與願違帶來的痛苦。 《心經》說‘五蘊皆空’,就是要破除人們實有的執著。學佛者要意識到人類認識的缺陷,不要隨著自己的感官、感覺去認識世界。所以一切法不可思議,不可以用我們的妄執,不能過分地相信我們自己的妄想,要認識到‘自性如幻’。自性,是一種實在體,是永恆,永恆的實在體是不存在的。 【智者知已,應修善業,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耀,蔽諸大眾,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復現。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汝今常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從這段經文開始,講第四個問題,即有情命運差別與業力的問題。‘智者知已’,智者,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跟沒有智慧的人差別在哪呢?有智慧的人,是具有洞徹宇宙人生真相能力的人,能夠正確地了解人生,正確地了解宇宙。反之,假若沒有洞察宇宙人生的能力,雖然有很多的學問,有很多的知識,乃至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那只能說你有世間的知識,有生存的技能,有文化修養,而不能說明你是一個智者。所以學習佛法的人,不是為了增長一些文化知識,而是通過學習佛法後,能知道人生是怎麼回事,知道因果,知道無常,知道現在種了什麼樣的因,將來就會有什麼樣的果。 因為知道了無常,就知道人生的一切都不是固定的,都是無常變化的。所以,就有能力去規劃自己生命未來的前景。要修善業,只有通過修善業之後,才能‘以是所生蘊、處、界,皆悉端正,見者無厭’。這就是說,現世種了善業之後,將來才能招感身心世界都是清淨莊嚴的。蘊、處、界是佛教對世界的歸納說明,世界上的現象雖然千差萬別,但考察其構成元素是由哪些成份組成的?在佛教裡有三種簡單的歸納方法,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或五蘊、六處、六界。 五蘊,主要是對心理的詳細分析。五蘊指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現象,屬於心理狀態。世間的一切法雖然很多,都不外乎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 處,指十二處,即六根六塵。六根,指生理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有情認識世界的六個渠道,主要是通過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嗅到的、舌頭嘗到的、身體感覺到的、意識思維到的來認識世界。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以及能認識到什麼程度,取決於他的六根。譬如說,一個人如果沒有眼睛,就失去了被眼睛所認識的顏色世界;如果耳聾了,就缺少被耳朵所聽的音聲世界。六根所認識的世界是六塵。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眼睛見色,耳朵聞聲,鼻子嗅氣味,舌頭嘗飲食,身體接觸環境,意識思維法塵。 六根對世間的認識就像六個儀器一樣。如果儀器精密,對世界的認識就很深刻;如果儀器粗糙,對世界的認識也就很膚淺。學佛修行,是要對這六種‘儀器’進行加工,把‘儀器’加工好了之後,將來才能夠真正地洞察世界的真實。所以六根、六塵包含了能認識的和所認識的世界,由能認識的和所認識的相應,就產生了六識,構成我們的思維世界。 界,是十八界。十八界,指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六根是生理世界,六塵是物理世界,六識是心理世界。整個世界不外乎生理、物理、心理三個方面。我們擁有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主要取決於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認識。一個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會招感什麼樣的世界;具有什麼樣的認識,就能對世界認識到什麼樣的程度。所以,佛教認為主體認識能力的提升和改造,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其實,這是非常有道理的。‘皆悉端正,見者無厭’,人類造了善業之後,將來招感清淨莊嚴的世界,大家看了之後喜歡。譬如你長得很莊嚴,人家見了就生歡喜心。 ‘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耀蔽諸大眾;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復現。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莫不目眩。’從這段經文開始,佛陀根據這次法會的現場情況,舉例說明業力對人生、對生命的影響。首先舉的是佛身。在一切有情生命現象中,佛陀是最莊嚴的,福德是最大的。平常講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是不可以看見的,法身無相。報身,是佛陀為大菩薩示現的,有八萬四千種相好,清淨莊嚴,這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見到的。化身、應身,為應化之身,是佛陀為二乘人及凡夫示現的丈六金身,和一般人的形象長得大體一樣。但佛陀具有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好,在人類的相貌中,是最圓滿的、最清淨的、也是最莊嚴的。 佛陀為什麼長得這麼清淨莊嚴呢?‘從百千億福德所生’,佛陀之所以有這樣的相貌,那是因為他在三大阿僧祗劫,漫長時間的修行,普渡眾生,才獲得這樣大的福德!佛陀是福智兩足尊,福德、智慧都已經達到圓滿了。佛經裡說佛陀的任何一種相好,都是經過了長時間修行的結果,才招感了‘諸相莊嚴,光明顯耀’。諸相,是三十二相,佛陀的金身任何一個部位都是無比的莊嚴,眾生見了都生歡喜心。‘光明顯耀’,佛陀不僅莊嚴清淨,而且還時常放光動地。佛陀放出的光能照得很遠很遠,比太陽光不知要強多少倍呢!‘蔽諸大眾’,佛陀放出的光照到大家的身上。‘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復現’,梵王,是色界二禅天的天主,叫大自在天、大梵天。印度人認為:大梵王是人世間最高的神,他的福報很大,人的命運都是由他決定的。梵王能放出具大的光明,但佛陀一放光,即使有無量億梵王身上放出的光都不見了。 中國佛教裡有一個故事:說唐朝的道宣律師在終南山裡修行,由於持戒很嚴,感得天人送供,他自己是不煮飯的,到吃飯的時候,天人就主動地把飯送來。有一天,唯識宗的祖師窺基去看道宣律師,道宣律師留窺基大師住一宿。到吃飯的時候,天人沒有來送供。道宣律師想,本來想請窺基大師吃天人送來的飯,怎麼今天天人不來送供呢?道宣律師感到很奇怪。窺基大師住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到了中午,天人又來送供,道宣律師就問天人,您昨天怎麼沒來送供?天人回答說,昨天由於白茫茫的光明太大了,怎麼也找不到路,所以沒來送供。這個故事是真是假,暫且不去追究,但它說明了一個道理:大的光明能掩蔽小的光明。‘其有瞻仰如來者,莫不目眩’,只要看到如來光明的人,都會感覺到如來光明的殊勝。 ‘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現在再看一看諸大菩薩,像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這些大菩薩,他們在福德和地位上,已經接近佛了,但是比起佛陀來,他們還是要差一點。這些大菩薩雖然比不上佛,但在福德方面也是非常圓滿。如果說佛陀的功德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滿,這些大菩薩就像十三、十四的月亮一樣,比起十五的月光當然要暗一點。這些大菩薩都長得‘妙色嚴淨’,也是十分清淨莊嚴。為什麼會長得清淨莊嚴呢?是不是天生就是這樣的呢?不是的。‘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這些大菩薩也是由於過去修集善業的緣故。當然,這裡說到善業的范圍非常的廣泛,不僅僅指的是十善業。佛法所有的修行,五乘所修的法門,從十善到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攝,大慈大悲,所有的一切都稱為善業。大菩薩們由於修各種各樣的善業,所以,才成就了福德莊嚴。 ‘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看完了菩薩,再轉過來看看天龍八部。天龍八部也很有威德,那些天人、龍王、夜叉、阿修羅、迦樓羅、干達婆、緊那羅、摩侯羅迦,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福德威勢呢?也是因為他們在過去生種了善因,通過修布施、修禅定,種下了各種各樣的福德,所以他們的福德威勢都很大。比起一般的眾生,他們的福報顯然要大得多了,但這些福報並不是上帝決定的,而是他們在過去生修善業招感的。 ‘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再看看海裡這些眾生,鯨魚、鲨魚、螃蟹、烏龜、蛤蟆等等,這些眾生比起天龍八部又差多了;再和佛菩薩的威德莊嚴相比,那就簡直差得太遠了。這些眾生‘形色粗鄙’長得很難看,‘或大或小’,有的長得很大,有的長得很小。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它們心裡的念頭不一樣,想法不一樣,所以造的業力也不一樣。由於眾生造下各種各樣的不善業,所以才墮落到三惡道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汝今常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通過對前面的觀察之後,看到佛菩薩的相好莊嚴,看到天龍八部的威德,我們應該深思一下,希望自己的未來擁有一種什麼樣的人生,那麼,現在就應該有一種什麼樣的心念,造什麼樣的業力。 我想佛陀講經的法會跟這次法會一樣。這次講經法會裡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在家的、出家的。就在家眾而言,每一個人的生活處境都不一樣,福報也不一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千差萬別呢?其實也就是業力不同。所以我們要記住:各有因緣。希望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樣的結果,現在就要種什麼樣的因。有什麼因,就有什麼果。所以佛陀說‘是故隨業,各自受報’,隨著過去各種不同的業力,現在接受不同的人生結果。 ‘汝今常應如是修學’,這是佛陀勸勉我們每一位眾生的話,要‘如是修學’,要明白因果道理,要修善業。‘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也要讓一切眾生都知道因果的道理,不要抱有僥幸的心理盲目地去追求些什麼。‘修習善業’,了達因果的前提就是修習善業。所以這裡的善業,不僅僅指十善,而是泛指佛法裡的一切修行都屬於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對因果的道理要深信不疑。很多人都說相信因果,但是他們對因果的信仰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呢?如果把相信因果的程度訂十分為滿分,那我們問一問自己,相信因果的程度有幾分?是二分、是三分、是五分、是八分、還是十分?日常法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錄音帶中講到知、量、次第。對佛法任何一種道理的信仰,是否都應該問一問,這種信仰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你說我懂得因果,我懂得緣起,我也懂得無常,我也懂得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煩惱還是依然如故。當我在干壞事的時候還是干得挺帶勁的,你說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對佛法的道理在相信的量上太淺了,而這種量要通過積累,通過體驗,它才會深化。假若沒有積累,只是隨便聽人家講講因果,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支配自己的還是故有的觀念,而不是佛法的因果,沒有把佛法變成自己的觀念,沒有深信不疑,那麼,佛法怎麼可能在我們的生命中產生作用呢?!所以說,對佛法任何一種道理的信仰都涉及到深度的問題。為什麼要多聞?原因就在這裡,多聞具足,多聞薰習,才能深化我們對佛法的認識,才能達到‘正見不動’的程度。 ‘勿復墮在斷常見中’,是指不要墮在斷見和常見中。斷見,認為人死如燈滅,沒有因果,干過善事或惡事,干過就沒有了。常見,認為什麼東西都是永恆的,人永遠是人,豬永遠是豬。這都是錯誤的。學習佛法,對因果的相信,是要把因果建立在緣起的基礎上來認識,這是一種辯證的因果觀,而不是形而上學的因果觀。像宿命論者的因果觀就是一種常見,一種形而上學的因果觀。 ‘於諸福田,歡喜敬養’。知道了因果之後,就要喜歡種福田。福田有三種:一種是敬田,是對三寶的恭敬布施供養;一種是恩田,是對自己有恩的人的供養,像對父母的供養,從這裡我們也能得到極大的福報;一種是悲田,悲田是我們悲憫、慈悲的物件,像社會上那些貧窮的人,要去同情他們,幫助他們,這是從悲心中培植福田。‘歡喜敬養’,是要我們喜歡做這三方面的事情。 ‘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如果這樣做了之後,就會增長福報、威德,也能像佛菩薩一樣,能夠得到世間人的尊重。 通過以上經文的學習,我們基本上了解了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認識到佛法與世間外道所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佛教講緣起因果。佛法因果觀的核心是業報輪回理論,業力學說是佛教的特色。佛教的業力學說跟其他宗教的神創說相比,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點,業力學說告訴我們,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自力而非他力。人生的命運都是由自己決定的,不是由外在的力量──神決定的,也不受神的支配。 第二點,在業力面前,人人平等。神教則認為,神創造了人,人與人的差別是天生的。像基督教就認為,有一些人是上帝的選民,而另一些人則是上帝的棄民,如果一個人是選民,就能得到上帝的特殊照顧;如果是棄民的話,就得不到上帝的特殊照顧。又像印度的婆羅門教,把人分成四個種姓,就是婆羅門種姓,剎帝利種姓,吠捨種姓,首陀羅種姓,這四種姓天生就存在著差別。但在佛法看來,人沒有天生的差別,人都是一樣的,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由自己的業力所決定。人生的一切現實,都是暫時的。你今天有地位還是沒有地位,都是暫時的,無常變化的。也就是說,今天你很有地位,明天也有可能就會失去。今天你很有錢,明天也可能就沒有了。這些都是沒有一定的。 第三點,前途是光明的而不是絕望的。從業力的角度來看,眾生隨著自己的業力,未來前景總是光明的。為什麼說是光明的呢?假若我們相信因果的話,我們就造善業,造了善業之後,就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而神教卻認為,一個人做了善事之後,就會永遠升到天堂;如果做了惡事之後,就會被打入地獄裡去,一旦被打入地獄之後,他就永遠沒有翻身的可能。可是,從佛教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生天堂也好,下地獄也好,其實,這也都是暫時的。因為下地獄道的人,他的罪業一旦結束了,將來還有出頭的日子,將來只要肯作善業,照樣可以生天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乃至解脫生死。所以一個人的前途不是一錘定音的。 第四點,善惡有報,勿用懷疑。從因果的角度來說,一個人無論是干好事或者是干壞事,都會有報應的,只是時間早和晚的問題。 【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維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既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YIN、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嗔恚、邪見。】 ‘菩薩有一法’,指修菩薩道的人,或者學佛的人,應該知道有這樣一個法門。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法門?修這個法門又有什麼好處呢? ‘能斷一切諸惡道苦’。通過這個法門的修行,就能永遠地斷除諸惡道苦。所謂諸惡道,是指三惡道。佛教裡講,有情的生存處境主要有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屬於三善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屬於三惡道。之所以把這三道稱為三惡道,一個原因是眾生造了惡業,墮落到惡道裡面去;另一個原因是三惡道的環境非常險惡。有這兩方面的原因,所以稱為三惡道。如果我們能夠修習‘一法’,就能斷除惡道之苦。到底修行哪‘一法’呢? ‘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就是無論晝夜都能夠常常地念,念就是思惟。思惟什麼呢?要‘觀察善法’。在學佛的過程中,有一個東西非常重要,要特別地注意,就是對念頭的把握。前面已經講過了,世間的差別,人生的差別以及眾生流轉生死的過程,都有一個根源,這個根源是什麼呢?就是前面講過的‘心想異故’。心想,是一種思惟,一種念頭。由於眾生在念頭上的差別,才導致了眾生在世間處境上的差別。這個處境差別的根源就是眾生的心念。可見善惡業報、凡聖之別就在心念的差別。 世間人的心念是千差萬別的,一天到晚都在念些什麼東西呢?一般人都在想色、聲、香、味、觸、法、吃、穿、住,以及妻子、兒女、名利、錢財、得失、是非等等──我們如果觀察一下自己的念頭,就會發現一天到晚都在這些方面打轉。學佛,就是要訓練自己的念頭,修理自己的念頭,把握自己的念頭,改造自己的念頭。佛與眾生之間的差別,就在念頭上的差別。《六祖壇經》說:‘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佛與眾生的差別,只在迷與悟的一念上,假若念頭處於迷的狀態,就是眾生。念頭已經覺悟了,那麼就是佛。 通常有這樣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這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把屠刀手中的放下了呢?其實並不是放下手中的屠刀,而是把殺心惡念放下。把惡念轉成善念,把殺心改變成慈悲心,當下這一念心就是佛。所以成佛和當眾生看起來似乎很懸殊,其實也並不懸殊,主要是念頭上的改變。可見修行的關鍵是要把握念頭。念佛修行,為什麼要保持這一念佛號?念佛的目的主要也是訓練散亂的念頭,而不是一天到晚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來救我。不是這樣的,而是通過這一句佛號來訓練自己的念頭,把念頭專注在一句佛號上。正像《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續’,這樣貪嗔癡就無機可乘,沒有機會困擾你了。一旦妄想煩惱息滅之後,智慧自然顯現出來,所以念佛是為了樹立正念。 在佛經裡,對在家居士還提倡六念法門的修行。六念法門是:一要念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莊嚴,高山仰止,以佛陀作為自己的榜樣,時時想著佛的功德,這樣久而久之,自然就會向佛看齊。二要念法,常常思念無常、因果的道理,能夠用無常、因果的觀念去觀照人生。三要念僧,常思念賢聖僧的修行、道德,目的在於見賢思齊。四要念戒,經常想著戒律來對照自己,看是否犯戒。五要念施,念布施,時時處處都要生起慈悲心、布施心去幫助別人。六要念天,思念天人為什麼會生天的道理?要知道這種生天的因果,止惡行善。 修六念法門乃至六度、四攝等,主要為了把握念頭,把念頭安住在正見上。只有這樣,學佛才能相應。假如把念頭安住在無明上,讓煩惱、貪、嗔、癡去支配自己的念頭,那麼就會造下許許多多的惡業。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常念思維,觀察善法’,並且要‘令諸善法,念念增長’。讓善的念頭,越來越強大,才能使自己生命中的貪嗔癡啊、煩惱啊、各種欲望啊、各種情緒啊,這些力量越來越小,進而達到改造自己生命的目的。 ‘不容毫分,不善間雜。’要在‘令諸善法,念念增長’的過程中,不允許有分毫不善的念頭摻雜進去。那麼,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念頭,比如用一個小時的時間,看看自己到底會出現哪些念頭?有多少與貪、嗔、癡等煩惱相應,有多少與戒、定、慧、慈、悲、喜、捨等善法相應。如果能經常觀察自己的念頭,通過這樣長期的修行和訓練之後,每一個念就都能夠與佛法相應了,修習的善念,念念增長、念念相續,那麼,困擾我們的那些不善念頭,就沒有機會活動了,自然會達到‘不容毫分,不善間雜’的效果。通過這樣的修行,久而久之,就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因為,善的念頭一旦念念相續,惡的念頭自然也就息滅了、降伏了。一旦把這些不善的念頭清除之後,善法就能圓滿了。‘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聖眾’。這樣,就能親近諸佛菩薩及其他的聖眾。 上面講了半天善法。那麼,善法到底指的是什麼?這段經文就給善法下了一個簡單的定義:‘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以此法,以為根本。’所謂善法,主要是從它的結果來說的,看它能招感什麼樣的果報,以此來判斷這個行為是屬於善的,還是屬於惡的。這就是說,善法引起的行為能夠使你來世繼續做人,或者升天,或者能夠成就聲聞菩提──證得阿羅漢果,或者能夠成就獨覺菩提──證得辟支佛果,或者能夠成就無上菩提──最終成佛。換句話說,所謂善法,就是能夠成就三乘果位及人天乘果報的一種法。反之,能夠驅使我們將來墮落到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法,就叫惡法。善惡的定義是從它引起的結果來判斷的。 《成唯識論》對善法也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它說善法‘能益此世、他世’。這是從眼前利益及長遠利益來衡量善惡的標准。善的行為不僅對現在有好處,同時對未來也有利益,這樣的法就叫善法。有的行為對現在有好處,而對未來沒有好處,這不可以稱為善法。譬如,飽餐一頓美味佳肴,吃的時候有好處,覺得很開心,但吃完了,也就完了。像這樣對現在有好處,而對未來沒有好處的法不可以稱為善法。善法要從兩世來理解。像布施是善法,當一個人布施的時候很樂意、很歡喜,社會輿論也對這種樂善好施的行為給予贊歎。這種布施的行為,不但對今生有好處,而且也為他未來世的生命帶來良好的結果,諸如此類的法,就是善法。那麼,善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此法既是十善業道。’由於講的這部經典叫《十善業道經》,所以這段經文所說的善法主要是指十善業道。但是,大家要注意,並不是說除了十善業以外,其他的就不是善法。像前面講的四谛、普賢十大願王、六度、四攝、四無量,這些都屬於善法。也就是說,凡是能跟佛果相應的一切行為,跟修行、解脫相應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稱為善法。但是,我們現在講的是《十善業道經》,所以這裡所說的善法主要針對十善業道而言。 ‘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YIN、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嗔恚、邪見。’到底是哪十種呢?就是‘永離殺生、偷盜、邪YIN、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嗔恚、邪見’。這裡最要緊的是‘永離’兩個字,要做到‘永離’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個人要做到永遠不殺生,永遠不邪YIN,永遠不妄語,我看恐怕要成佛或證到聖果的人才能做得到。對於一般人來說,恐怕難以做到。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會有意無意地產生一些不善的行為。那麼,要把十善行做得非常的清淨,自然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還是要知難而進,能做多少算多少。因為十善行為是學佛的基本德行。 (一)不殺生 【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這段經文講的是不殺生。在講到不殺生的利益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殺生。有很多人對殺生的含義往往不能正確地理解。在社會上,對殺生的問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些人說,這些動物如牛馬豬羊,它們天生該就是給人吃的,人就應該吃這些東西;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你們學佛的人既然吃素,不殺生,蔬菜也是有生命的啊?你們吃蔬菜,這不也是殺生嗎?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是不對的。牛馬豬羊和人一樣,都是六道眾生,只是生命的層次比人低級一些。一個人如果在現世不好好修行,來生也會墮落到畜生道的,怎能說牛馬豬羊天生就是給人吃的呢?! 那麼,佛教對殺生的標准又是什麼呢?在佛教裡,把動物叫作有情。有情意謂有感覺、有思惟、有感覺的動物。如人有思維、有感情、有記憶力,屬於高級動物。那些有記憶、有神經、有感覺的動物,它能感覺到冷熱、疼痛,如螞蟻之類的,屬於低級動物。無論是高級動物還是低級動物,都是我們不能殺生的范圍。再像蔬菜之類的植物,既沒有感覺,也不知疼痛。屬於無情生命的范圍。《荀子·非相篇》中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而且有義,最為天下貴也。’所以,吃素屬於不殺生范圍。 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就是學佛的人是否一定要吃素呢?有的人覺得學佛吃素難以做到?這是在家居士會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當然,吃素是不殺生的最好表現,吃素也體現了學佛者平等慈悲的胸懷。因為一個人吃素了,自然也就不會涉及到殺生。但是作為在家居士來說,有的人如果沒有條件吃素,吃葷也沒有關系,你可以吃三淨肉。佛教所說的三淨肉,是不見為你殺,不聞為你殺,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是為你殺,在這種情況下,吃這種肉也不算是殺生。 在日常生活中,學佛的人還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如果不殺生,那麼家裡要不要搞衛生?譬如,廚房裡有很多蟑螂、螞蟻,如果搞衛生傷害了小蟲怎麼辦呢?因為搞衛生,肯定會傷害到微小的生命。佛陀在世的時候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比丘們就請示佛陀,佛陀回答說:‘衛生當然要搞,但在搞衛生的時候,要盡量地小心,不要傷害到這些生命。’你們搞居室清潔衛生的時候,不要用‘必撲’之類的滅蟲劑往蟲的身上噴,如果往蟲的身上噴,那就是殺生了。假若不是故意的,無意中害死一兩只蟲也不算犯殺生戒。當你發現在搞衛生時誤殺了蟲,就要馬上生起一種忏悔的心,生起一種自責的心,並要為它念佛,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給它,祝它早日解脫惡道之苦。只要你本著這樣一種心情,這樣的誤殺也是沒有關系的。 也許有人還會問:如果不殺生,那街道上讓我們除四害怎麼辦呢?像蟑螂、蚊子、蒼蠅、老鼠這些生命能不能殺呢?因為它們是害蟲,有的人認為就應該殺。其實,這種觀點也不對,所謂的害蟲與不害蟲是相對而言的。相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它們確實是害蟲;反過來,相對它們而言,人豈非具有更大的危害?假如從它們的角度來看,一定也會覺得人類是害蟲。所以,我們要有慈悲心,避免殺生。也就是說,應該以預防為主,少造殺生之業。對一切眾生要有愛護之心,要有慈悲心,我們持不殺生戒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慈悲心。我們愛護一切生命,是在培養自己良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心態,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現在再來看看殺生的定義。殺生,是用惡心斷除有情的生命。具備以下四個條件就構成殺業:1、故意殺生。故意地去殺害眾生,而不是誤殺。2、殺他有情。你在殺其他的有情,而不是殺你自己。3、明知故犯。你也知道這是螞蟻、蟑螂、老鼠等,他們也像人一樣,有自我保護意識,貪生怕死。我們不顧及憐憫它們,反而有意地去傷害它們。4、制造殺生用具。有意識地做殺生工具,如殺生用的籠子、獵槍、捕魚網、釣魚?之類的工具。又如事先挖好陷井,暗算殺害動物;或有預謀起心殺害一個人而准備謀殺的工具。現在這裡講的是永離上述殺生的種種行為。假若能夠不殺生的話,我們就能夠成就十種離開煩惱而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結果。 ‘何等為十?’到底有哪十種呢? 第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喜歡殺生的人,無論是人或動物都害怕他。試想如果碰上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你們害怕不害怕?肯定會害怕的。同樣,因為人對動物有傷害心,動物見了人才害怕。因此,當你在路上碰到一只鳥,它會趕緊飛走,看到其他的動物也是如此。為什麼呢?因為人太壞了,總是殺害它們的同胞,因而給他們留下了極為不好的印象,人,都是他們的敵人。當然,有些地方,像我去過的澳洲、歐洲等地,這些國家的公民普遍有保護動物的意識。在街道上、廣場上,鴿子、海鷗成群結隊,自由的飛翔,悠閒的散步,與游人嬉戲。有時會飛落在我們游客的頭上、肩膀上,人與動物相處,親密無間,其樂融融。 不殺生是無畏施,能給人或動物安全、不害怕的感覺。佛教認為持五戒是五大施。因為持不殺生戒,人家就不必擔心你傷害他;持不偷盜戒,人家就不必擔心他的東西被你偷走;持不邪YIN戒,人家就不必擔心他的妻子被你強暴,或丈夫愛上你了;持不妄語戒,人家就不必擔心會被你欺騙;持不飲酒戒,人家就不必擔心他交了一位不講信譽的酒肉朋友。所以,持戒不僅是消極的止惡,同時也是積極地布施,是一種無畏的布施。 第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殺生的人缺乏慈悲心,面對一個活生生的他人或動物,竟然忍心殺死他(它),可以想見他的殘酷。尤其人或動物死前的那種慘狀,令人目不忍睹。稍微具有同情心或憐憫心的人,一定無法下手。奇怪的是,這世界有些人以殺人或殺動物為快樂,像書中記載的酷吃、日本鬼子在南京的大屠殺等,這些人都充滿著嗔恨心、惱害心。反之,不殺生的人,天性中一定很善良,他們即使看到人或動物自然死亡,都會傷心落淚,更何況親手去殺傷眾生呢?這種人看到人或動物身上發生任何不幸的事,都會生起慈悲同情之心。 第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人性中具有的各種習慣性格,並非天生就有,其實都是後天養成的。就如愛殺生的人,嗔恨心特別重,對眾生缺乏同情心、包容心、忍耐心,一旦有人惹到他,就想報復,終日生活在憤恨惱害當中,對什麼都不滿。這樣就會使得他嗔恨心越來越大。這種嗔恨心一旦發展到極至,這個人來生就會轉生為蛇蠍,不僅心上有毒,身上也會產生毒液。所以動物的毒性,便是嗔恨心的結晶。一個嗔恚心重的人,他的相貌也會變得很凶惡難看。我看那些捕蛇打獵的人,他們的相貌十有九個,都長得很凶。反之,不殺生的人,慈悲心不斷增強,嗔恨心自然越來越少,乃至徹底地斷除嗔恨心。 第四,‘身常無病’。殺生的人,將來招感的果報是多病。原因是殺生的行為,使動物痛苦不堪。相應地種下這種因的人,在未來生命中,除了招感短命果報,還有體弱多病的余報。相反,不殺生的人,將來的果報自然是健康,因為他讓別人或動物健康地活著。 第五,‘壽命長遠’。殺生的人斷眾生的命根,使他人或動物不能活到天年,就命喪黃泉,短命而死。與此相應,殺生的人將來也要招感短命的果報。反之,不殺生的人,慈悲一切眾生,愛護生命,自然獲得長壽。中國有一句話說:仁者壽,就是這個道理。 在譬喻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五人在離城不遠的森林裡修行,有位證得宿命通的老和尚,以神通觀察他的小沙彌,壽命只剩下七天了。他心裡想,如果小沙彌死在寺院裡,其父母怪罪下來,以為是我照顧不周,還是讓他死在家裡吧。於是老和尚就對小沙彌說:你的雙親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看望他們,過一個星期後再來。小沙彌高興地辭別師父,蹦蹦跳跳的回家去。小沙彌走在路上,看到小溪澗中有一大堆螞蟻被困在大水中,善良的小沙彌就撿了一根小木棒架在上面,把螞蟻從水中引渡出來,使千萬只螞蟻得以安全脫險。小沙彌回家過了一個星期,第八天回到寺院,師父見到小沙彌能夠活著回來,感到很奇怪,就入定觀察,才知道小沙彌因為救螞蟻而延長了壽命。這是護生長壽的一個典型例子。 第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非人,指天龍八部。在宇宙中,除了人類肉眼所見到的動物之外,冥冥之中還生活著許多高級的生靈。如天龍八部,他們就如世間的俠客一樣,時常喜歡干一些賞善罰惡的事,對世間上道德高尚、心地善良、廣行善事的人,他們會在暗中保護著。《長阿含經》卷二十說:‘修行善法,具十善業,如是一人,有百千神護’。 第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殺生的人,時常都會擔驚受怕,你看那些殺人的凶手,白天心驚膽戰,坐立不安,夜晚惡夢纏繞,一天到晚內心處在不安寧中。與此相反,不殺生的人心裡沒有負擔,問心無愧,活得坦然,晚上睡得好,白天吃得香。開開心心地過日子。 第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殺生是在結怨,無論被你殺的人或動物,必然都會和你結下不共戴天之仇。在人類社會中,有些國家或民族,世世代代不斷地發生戰爭,原因是因為怨怨相報,沒完沒了。殺動物也是一樣,被殺的那些牛、羊、豬、雞等,它們不會溫順地伸長脖子等死,總是強烈反抗,拼命掙扎,在極度的嗔恨心中死去,那麼這些眾生與殺生者必然結下仇恨。所以,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有‘一見鐘情’之外,還有‘仇敵相見,格外眼紅’。如果不殺生就不會結下怨仇,不但現世不能結怨,而且還能化解宿世結下的怨仇。 第九,‘無惡道怖’。殺生的人將來要墮三惡道,遭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反之,不殺生的人,就不會有墮落三惡道的恐怖。 第十,‘命終生天’。死了之後,能生到欲界天的天堂去享福。不殺生的人,不論是對自身的修養,還是從現身的處境,以及未來生命的發展來說,都是有好處的。‘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如果我們把修十善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那成佛時所招感的果報是‘得佛隨心自在壽命’,就是想活多長時間,就能夠活多長時間。 (二)不偷盜 【復次,龍王!若離偷盜,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贊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這段經文講不偷盜的十種利益。偷盜,又叫不與取,指凡是人家沒有給的東西,我們把它占為己有了,都是屬於偷盜的行為。凡以騙取、竊取、強奪、霸占、吞沒、坑、蒙、拐、騙等各種手段占有他人的財物,都是偷盜的行為。 造成偷盜的業力要具備以下五個條件:1、故意起盜心,有心要盜,而不是無心。2、屬於別人的東西,而不是自己的東西,假如是自己的東西,就談不上偷盜了。3、知道是別人的東西。有時別人的東西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時間一長,結果忘了,誤以為是自己的,這樣即使拿了別人的東西也不算偷。我們現在所說的偷盜,必須知道這個東西是別人的,而不是自己的,也不是把別人的東西當作自己的來想,然後再去拿,這是自欺欺人的伎倆。4、預先有盜竊的動機和准備,比如作案計劃,行動綱領。5、不是誤取。具備了以上五條,偷盜的罪名就成立了,偷盜的業力也就形成了。一個人如果不偷盜,就能夠得到‘十種可保信法’,什麼叫可保信法呢?就是可靠的人生結果。 ‘何等為十?’到底有哪十種呢? ‘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世界上擁有財富的人很多,然而擁有財富要能夠保有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看有許多窮人,他們曾經富甲天下,後來才窮困潦倒,甚至淪為乞丐。原因是什麼呢?當你占有財富時,財富並非就是屬於你所有的,佛經上說財富屬五家所有:一是國王。像古代的國王,依仗政府勢力能把一個人的財富沒收掉。二是盜賊。賊,那些大盜小偷,黑社會性質的團伙,都屬於賊的范疇。這些家伙一旦看上你的財富,那可就麻煩了,輕則給你放放血,讓你損失一定的財富,重則你的身家性命,都要賠上。三是水災。四是火災。水災和火災會把一個人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財富,在眨眼之間化為烏有。五是不肖子孫。有的人費盡心機,用不正當的手段,積累了很多財富,結果子孫後代,貪圖安逸,不思進取,吃喝嫖賭,很快得把祖輩們留下的財產花得精光。所以,現在美國許多富豪,都不願意給子孫留下太多的財富,認為那樣會害了他們。反之不偷盜的人,未來生命中會擁有很多的財富,在你一生中都能安全享有它,不會出現任何意外的變故。 ‘二、多人愛念’,一個人之所以被人喜歡,那是因為親情或愛情的關系,而要讓社會大眾都喜歡你,這就需要你擁有比較好的人品。尤其對於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更是如此,試問有誰願意和小偷做朋友呢?有誰喜歡當小偷的人呢?除非是菩薩出於慈悲心,要攝受他。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沒有什麼人願意這樣做的。相反,不偷盜的人,為人誠實,大家自然都會喜歡他。 ‘三、人不欺負’。偷盜的人,名聲不好,大家都輕視他,捨棄他,不會被社會所容納。一個有偷盜歷史的人,想找一份工作顯得非常困難,因為沒有人會信任他,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接納他。不偷盜的人,則受人尊敬,不會被人輕視。 ‘四、十方贊美’。現在的社會雖然不正之風盛行,但傳統的道德觀念和人類的良知,並沒有徹底喪失,人類心中還存有一種無形的道德准則,以此去評判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偷盜的人,人們都瞧不起他,臭名昭著,誰也不會說他的好話。不偷盜的人誠實可靠,人人都會贊美他。 ‘五、不憂損害’。一個人通過正當合法的渠道賺錢,他就不必擔憂害怕,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財富,正所謂:‘不干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反之,靠坑蒙拐騙發家的人,他會受到良心的遣責,他要擔心他的不正當行為被人發現,而被追回財物;他害怕別人報復他,他還有坐牢的恐懼。 ‘六、善名流布’。名,雖然是不真實的東西,但一個人名聲的好壞卻直接關系到他的人生幸福。一個人有良好的名聲,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恭敬愛戴;名,同時也能給人帶來極大的利益。偷盜的人惡名流布,不偷盜的人則美名遠播。 ‘七、處眾無畏’。偷盜的人做賊心虛,無論走到哪裡,總是內心有愧,害怕被別人發現,心情常常處於忐忑不安的狀態之中。反之,不偷盜的人,因為沒有做過虧心事,任何情況下都能活得坦然,心安理得。 ‘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財,直接關系到生命的延續、身體的健康、生活環境的優越以及辯才諸方面的問題。財,是財富,人在世間上的生存,應有一定的財富。命,生命。人有了財富,才能保證生命的延續。色力,身體健康狀況,由財富的資養,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安樂,也是建立在財富上,有了一定的財富,才有安樂的生活可言。辯才,雄辯滔滔,這也離不開財富所提供的營養。當我們損壞他人財富時,我們也就損壞他人這一切了。所以,偷盜的人,將來的果報是財富、生命、健康、安樂、辯才都要受到影響。反之,不偷盜的人,他的財富、生命、健康、安樂、辯才能得到保障。 ‘九、常懷施意’。人格中的每一種特征都是長期修養成的。人的行為自有他的一貫性。偷盜的人,不偷別人的財物就算不錯了,怎麼還會去布施人家財物呢!反之,不偷盜的人,多數還會有布施的行為,久而久之,就培養出慈悲心,形成布施的習慣,只要有機會,隨時都會把錢財布施給需要幫助的人。 ‘十、命終生天’。修布施、持戒的功德,死後會往生到欲界天上,享受天人的福報。 不偷盜的人,會得到以上十種現生和來世的利益。‘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如果把不偷盜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也就是說,發菩提心,持不偷盜行,將來成佛的時候,就能證得清淨大菩提智。 【爾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所害。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離非梵行而行施故,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貞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離虛诳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離眾毀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恆無乖爭。離粗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眾會歡喜皈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虛設,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斷諸疑惑。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惠捨,信解堅固,具大威力。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恆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安;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 這段經文講成佛的途徑。要想成佛,先得修菩薩道,修習菩薩道的法門,便是修六度。這一部分講六度,說明在菩薩修六度法門中,十善道的基礎依然很重要。 1.布施 六度的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是一種施捨。布施,也叫捨,就是捨棄。布施的內容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就是財富上的布施,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人家缺吃少穿,我們有能力就應該布施給他,就像有此地方發生大水災,此時我們應該把家裡多余的吃的、穿的拿出來,支援災民。如果有多余的房子,可以借給或送給沒有房子的人住,這些是外財施。對一般人來說,能做到外財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至於內財施,那就更難了。所謂的內財,就是我們的身體。內財施,把我們的身體,乃至生命布施出去。人家要眼睛,你能不能把你的眼睛布施給他?人家要你的手,你能不能把你的手布施給他?這個內財施只有菩薩才能做得到,甚至要地上的菩薩才能做得到。對於我們一般的凡夫來說,要做到內財施是非常困難的。而外財施,我們學佛的人,甚至不學佛的人,只要有一定的慈悲心、憐憫心或同情心,只要不是很吝啬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 布施主要表達了一種慈悲心意。如果我們有很多的錢,可以用錢來布施;如果沒有很多的錢,我們可以隨喜,五塊十塊都可以布施。實際上,在現實中可以布施的途徑有很多,像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用微笑,用歡喜心去對待別人,這叫歡喜布施;有的時候人家很苦惱,需要找一個人訴訴苦,你如果有耐心聽他訴苦,這叫耐心布施;還有在街上排隊買票,或在路上行走,人家有急事,你能讓他先買或先行一步,為他提供個方便,這叫方便布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修布施。 法施,用佛法去開導他人,解脫他的人生痛苦;或傳授給他人謀生的技能。法施的意義、作用、功德要比財布施更大。為什麼呢?因為財施的作用是有限的,法施的作用是無限的。就像一個人有困難的時候,給他十塊錢,或一百塊錢,甚至一千塊,一萬塊,即使再多的錢,也會有用完的時候。如果傳授給他一項謀生的技術,他就可以終身受用了。如果我們用佛法去開導人家,使他明白因果道理,免受三途之苦,這個功德就更不可思議了。所以法施比財施的作用要大。 什麼是無畏施呢?無畏施就是持五戒。當我們不殺生的時候,別人就不必擔心被我們殺了。我們不偷盜,別人就不必時時刻刻提防著我們。我們不邪YIN,別人就不必擔心我們會強暴他的妻子。我們不妄語,別人就不必害怕被我們坑蒙拐騙。我們不飲酒,別人就不怕我們會佯裝酒醉地胡攪蠻纏。 我們修布施,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第一,布施能克服我們內在的悭貪和吝啬。每一個人都會有貪心,有吝啬心。對治悭貪和吝啬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布施。 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們對財物的貪著。一個肯布施的人,他對財物的貪著就會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經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貪著心就會越來越小,越來越淡,而一個貪著非常重的人,他看什麼都好,什麼都捨不得。 第三,布施可以增長我們的福德。一個人的福德從哪裡來?只有通過布施,種福田,才能在未來的生命裡得到福德。 第四,布施可以使我們把今世的財富帶到來世。由於人的生命是無常的,‘人生七十古來稀’,所以很多人就在今生今世醉生夢死,有錢就胡花,吃喝嫖賭,樣樣俱全,惟恐一旦死了,自己的財富一文也帶不走。不過,我今天可以告訴有錢人帶走錢財的決竅,這個訣竅就是布施。布施就像做生意的人進行投資一樣,會投資的人,他用錢賺錢,錢就會越賺越多。不會投資的人,一有錢就拚命地花,結果坐吃山空。會布施的人也是這樣,因為一個人一生的福報是非常有限的,他這一生有多少福報,跟他前生種下的業力相關。假若不會布施,這些福報就像銀行裡的存款一樣,用完就沒有了,所以有的人前半生很富有,到後半生就窮困潦倒了。還有的人他可以活到80歲,但是由於沒有福報,到40多歲就因饑餓而死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修布施,廣種福田。 既然修布施有好處,我們就應該廣修布施。布施如救火,刻不容緩。《大智度論》裡講了一則故事:有一大戶人家失火了,火勢很大,想撲是撲不滅的,在這種情況下,愚癡的人會拚命的救火,結果火沒有撲滅,房屋和財產全部化為灰燼。而有智慧的人,不會急於拼命救火。他會趕快把貴重的金、銀財寶搬出,至於那些不太值錢的東西燒掉就燒掉吧!把損失挽回到最小的限度之內。布施如同救火,因為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受到無常規律地支配,無常的火在不停地在燒著,無常的風在不停地在吹著。 生命無常,人的生命過了一天,就意味著向死亡靠近了一天,而且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間。生命隨時隨地都有死的可能,一口氣不來,雖有家財萬貫,死時還是兩手空空,一分錢也帶不走。面對這種現實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乘我們還健康,乘我們還有多余的財物,趕快修布施,趕快去救濟窮人,趕快去孝敬父母,趕快去恭敬三寶。把這些財物盡量拿出去做好事,這樣我們才能在將來獲得無窮無盡的財富,才不會被凍死餓死。與此相反,那些愚癡的人,由於沒有智慧,只知道自己享受,有錢就沒有節制地亂花,就像有些暴發戶一樣,有了錢之後,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該怎麼用了,甚至有吃一頓飯竟然揮霍了二、三十萬塊錢,結果是暴富暴窮。所以一個人賺錢是靠能力,靠機遇,靠福報。而一個人花錢卻要憑智慧,有智慧的人才會懂得花錢。 在這部《佛說十善業道經》裡,雖然講了四攝、四無量、三十七道品,其中唯有對布施與十善業的關系介紹得最詳細,可見布施在修學佛法中的重要性。經文說:‘爾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所害。’這時,世尊告訴龍王說,如果有行菩薩道的人,能夠通過不殺生賺來的錢修布施的話,將來招感的果報就是‘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也就是說他很有錢,同時壽命也很長,不會短命而死。與此相反,如果有人通過殺生來修布施,像殺雞、殺豬、殺牛、殺羊、謀財害命等,也就是靠殺生作為職業,求得財富,然後拿出一小部分去作慈善事業。那麼,有人會問,這種布施到底有沒有功德呢?將來招感什麼樣的果報呢? 一個人不管他是從事什麼職業的,只要他修了布施,都是有功德的,都會招感果報的。但是,問題就出在他是通過殺生而賺來的錢修的布施,他將來招感的果報是很有錢,很富有,有可能生在一個大富大貴的人家,物質條件很豐富,但他還沒有長大成人就短命而死了。所以修布施一定要在不殺生的基礎上來修,這樣才會‘不為一切怨賊所害’。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靠殺生修布施,不是短命而死,也會被怨賊殺害。 ‘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不與取,就是不偷盜,我們用合法的手段賺來的錢去修布施,將來招感的果報就是‘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那些強盜、土匪想搶劫我們的財富,也是辦不到的。‘最勝無比’,就是指我們將來得到的財富非常地殊勝,像吃的、穿的、住的都比別人要好,而且世間的財富‘悉能備集’,同時還能聞到佛法,具備功德法財,即獲得‘諸佛法藏’。 ‘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貞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不盡人意的事情,有些人很富有,但他們的家庭並不和睦,妻子跟別人跑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他在前世雖能修布施,因為種下邪YIN的因,所以才招感了這樣的果報。因此,我們在修布施的同時,要遠離邪YIN。非梵行是邪YIN,離非梵行就是不邪YIN。只有這樣,我們將來招感的果報,不但很富有,而且家庭很和睦。 ‘離虛诳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離眾毀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虛诳語,是妄語。一個人在前生用正當手段賺來的錢修布施,在今生今世不但很富有,而且名聲非常好。這種人信譽特別高,跟人家做生意,人家信得過,跟人家洽談合同,一談就成,這就是經文上所說的:‘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的現代含義。 ‘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恆無乖诤’。離間語,就是挑撥是非的語言。一個人如果在過去是靠離間語賺來的錢修布施,他今世雖然很富有,但他不會有和睦的家庭,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因為作為人生的幸福不僅僅是財富,還有家庭、人際關系、地位、良好的心境等各種東西。這各種的因緣,才構成了人生的幸福。一個光有財富或光有地位的人,或僅有一個和睦的家庭,還不足以構成完整的人生幸福。因為佛法講的是因緣,就是說幸福由眾多方面組成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在過去不離間語,也就是說沒搬弄過是非,他在這個基礎上修布施,在今生招感的果報就是六親眷屬和睦,志同道合,彼此間沒有爭吵,相處得很和諧。 ‘離粗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眾會歡喜皈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粗惡語,就是粗暴的語言,像挖苦,諷剌,尖酸之類的語言,還有那些潑婦罵街式的不堪入耳的語言。在現實社會中,有的人雖然非常樂善好施,但他待人的語言也十分刻薄尖酸,污穢不堪入耳,他將來招感的果報,雖然很富有,但惹人討厭,不會受到人們尊重。一個人如果能夠遠離粗惡語而修布施的話,將來招感的果報就是‘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而且在任何群眾集會的場所,大家都喜歡以他為中心,他說出來的話大家都願意接受,沒有人反對。 ‘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虛設,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斷諸疑惑’。無義語,就是绮語,沒有意義的語言,邪知邪見的語言,或是帶著染污心說出的話。像色情錄音錄影,武俠小說裡的復仇語言,這些語言往往會影響人們的情緒和煩惱。一個人如果邊修布施,邊說绮語,將來他盡管很有錢,但沒有信譽,說出來的話沒有人相信。如果遠離無義語而修布施的話,情況就不同了,將來招感的果報是:不但財富很多,而且說話有信譽。‘言不虛設’,只要話一出口,大家都會認真地聽。‘人皆盡受’,話一旦講出來,人家就會堅決執行。‘能善方便,斷諸疑惑’,還能用很多的善巧方便,解決人們的困惑。 ‘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惠捨,信解堅固,具大威力’。一個人抱著無貪求心的動機去修布施,他將來所招感的果報當然是財富很多,雖然擁有很多財富,但他還會繼續修布施,就是‘一切所有悉以惠捨’。這樣連續不斷地修布施,就使他的財富一日比一日多,一世比一世多,同時也使他的生命得到了良性循環。就像現代社會裡的一些老字型大小公司一樣,由於信譽特別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它做生意,這家公司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信解堅固,具大威力’,一個無貪求心理的人,他會對因果的道理深信不疑,他在社會上的經濟實力就會越來越強,在群眾中的威信就會越來越高。 ‘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一個人如果離開忿怒心而修布施的話,他會有什麼好處呢?‘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就是他在來世招感的財富,不會被人家奪走。‘速自成就,無礙心智’,無礙心,就是沒有煩惱的心,沒有掛礙心,能夠很自在的一種心態,這是通過遠離忿怒心修布施而招感的果報。如果帶著忿怒心去修布施,將來招感的果報雖是有財富,但他的脾氣不好,經常對別人發火,搞不好人際關系。‘諸根嚴好,見皆敬愛’,一個人如果能夠遠離忿怒心去修布施,他將來就會招感有一幅莊嚴的相貌,人家見了都會喜歡。如果用忿怒的心態去修布施,將來招感的福報雖然很大,但相貌十分丑陋,像天龍八部裡的龍王、夜叉、阿修羅、迦樓羅、乾闼婆、緊那羅、大鵬金翅鳥之類。無論它們的福報還是能力,雖然都比人大得多,但相貌卻沒有人這麼莊嚴。究其原因,就是它們在過去因地修布施的時候,帶有忿怒心。 ‘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恆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一個人如果能夠離開邪倒心修布施,因修布施的關系,將來招感的果報就是‘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並且能夠‘恆生正見敬信之家’。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帶著邪知邪見在因地修布施,像古印度的祭天、祭火外道,雖也能招感財富很多的果報,但生在邪知邪見的家庭,不能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他就沒有機會聽聞佛法。所以,只有信仰三寶,經過修布施,才能生生世世生在‘敬信之家’。只有出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的人,才能‘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在現實生活中不會迷失方向,不會造很多惡業,甚至還有機會出家。‘常不忘失大菩提心’,在生生世世中,不會忘失發菩提心。 ‘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這是大士在修布施時與十善業的關系,在行十善業的基礎上修布施,能得到上面講的這些好處和利益。 一個人無論是修六度、四攝、四無量心,還是修三十七道品,都離不開十善的基礎。只有這樣修行,將來所招感的果報才沒有缺陷,才能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離開十善去修行,那將來所招感的果報,總是有缺陷的。像一個人在因地廣修布施,種福田,但沒有認真地修十善業,這樣他可以招感富有的果報,家裡可能有很多的電器,但這些電器三天兩頭就壞了。同樣的電器產品,一放到他家裡就壞。買來的房子,不是廁所漏水,就是房頂漏水,門窗有毛病。在他的實際生活中,總會有缺陷,不是圓滿的。 2.持戒 ‘如是,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六度的第二度是持戒。持戒在佛法裡非常重要,整個佛法的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學。三學又稱為三無漏學,三無漏學就是三種解脫煩惱的法門或學問。在三學裡邊,以戒為首,戒是根本的。戒又分為出家戒和在家戒,或分為聲聞戒和菩薩戒。 聲聞戒是七眾別解脫戒。七眾指的是在家兩眾(優婆塞、優婆夷),出家五眾(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出家、在家七眾所守的戒律叫別解脫戒。什麼叫別解脫戒呢?就是別別解脫。我們能夠遵守一分戒律,就有一分解脫;能夠遵守二分戒律,就有二分解脫。持戒就是通向解脫的途徑,所以稱為別解脫戒。在在家戒裡,優婆塞、優婆夷要遵守五戒。五戒和十善的內容大體相似,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持每一條戒,大家都要注意兩點,就是每一條戒都有輕重之分,可忏悔和不可忏悔之分,犯輕罪和重罪之分。 我們對五戒作一個簡單的說明:就殺戒而言,如果殺的是畜生,如牛、馬、豬、羊乃至螞蟻、蚊子之類,這種犯戒是輕罪,是可以忏悔的。所謂犯重罪,就是不可忏悔的罪行,一旦犯了就失去了在家居士的資格,這個戒體就失去了,這叫重戒。像殺人,就是殺戒裡的重戒,一旦犯了,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在佛法裡不通忏悔,在世間法裡,不能赦免。 就盜戒而言,佛陀根據古印度摩揭陀國的王法而制重戒。凡是偷盜了五錢,就算是重戒,在佛法裡就不能忏悔了。因為摩揭陀國的法律規定,一個人如果偷了五錢,就要判處死刑。所以佛陀規定,如果一個在家居士或出家比丘,要是偷了人家五錢,那就是犯了重罪。如果偷了五錢以下呢?或是想偷五錢而沒偷成,這又屬於什麼樣的情況呢?這屬於輕罪,是可以忏悔的。忏悔的方法主要是:在佛菩薩的像前自我譴責,或跟其他人說。 邪YIN,它的標准,除了法律所允許的夫妻關系,或社會道德所承認的夫妻關系外,所有兩性關系都屬於邪YIN。邪YIN也有輕重之分,想行邪YIN,但沒有結果,就是輕罪。想行邪YIN,達到目的,就是重罪。 妄語,有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之分。一個人沒有證得阿羅漢果,而他卻對人家說,他已經證得了阿羅漢果。或是沒有神通,而騙人家說他有神通。他說這話的目的,主要是想得到別人對他的恭敬,希望通過這種欺騙的語言得到別人的供養,這種妄語就屬於大妄語。一旦犯了大妄語之後,就是重罪,不可悔。另外,還有小妄語,像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說沒有看到,沒看到說看到了,這是比較輕的妄語。還有一種妄語,叫方便妄語,它的罪過就比較輕,如沒有吃飯說已經吃飯了,吃飯了說沒有吃飯,這種方便妄語就沒有多大的過失。 飲酒,它屬於一種遮戒。遮戒在原則上來說,它不屬於犯罪。但飲酒戒主要是保護其他的四條戒。飲酒的本身並不是犯罪,但是一個人喝了酒之後,酒精會使他失去理智,克制不了自己,所以不喝酒主要的是保護其他的戒律。在家居士主要守的就是這五條戒。 還有一種戒,就是在家居士想要體驗出家人的生活所受的戒律,這種戒律目前在南傳佛教的國家非常盛行,這種戒叫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法,指的是七關戒法,即:1、不殺生。2、不偷盜。3、不YIN。4、不妄語。5、不飲酒。6、不以香華曼塗身及裝飾自身,不歌舞觀聽。7、不坐臥高廣華麗床座。加上齋法,不非時食,共是八條齋戒。一般在一個月裡,有六天可以受八關齋戒,這六天是初八,初九,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另外,在南傳佛教的國家裡,也有很多的在家居士,他們不結婚,終身住在寺廟裡。他們雖然沒有出家,但受八關齋戒,過著跟出家人一樣的生活,跟出家人一樣的修行。我們這次去泰國法身寺,就有五百名八戒女,她們在寺裡過著跟出家人一模一樣的生活。除了多做一些事情以外,另外就是親近三寶,跟著出家人一起學習,一起修行。這種情況下的修行生活就叫近住,就跟出家人住得很近了,生活方式也已經很接近了,僅僅是沒有出家而已。 八戒跟五戒的主要區別是第三條,五戒裡,夫妻生活還是允許的,而作為八戒來說,正式的夫妻生活都是不允許的。但是受戒的時間比較短,只有一天一夜,所以叫一日戒,從今天早上日出以前到明天早上日出以前。受八戒的功德特別大,佛經裡講,一個人假若能受一天的八戒,他的功德會超過終身受五戒的功德,所以受八戒的功德非常大。八關齋戒也是在家居士的戒律。 出家五眾的戒律。沙彌、沙彌尼有十戒,還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出家五眾的戒比起在家二眾的戒要復雜得多。所有的戒律都是對出家五眾生活的規范,它圍繞著殺、盜、YIN、妄這個核心。所以佛陀對出家五眾的戒律規定得特別微細,而在家二眾的殺、盜、YIN、妄戒相應的就粗糙一些。這些都是聲聞的別解脫戒。 另外還有菩薩戒。菩薩戒是漢傳佛教地區很盛行的一種戒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瑜伽菩薩戒》,另一種是《梵網菩薩戒》。而漢傳佛教界千百年來弘揚的基本都是《梵網菩薩戒》,但是《梵網菩薩戒》的受持,非常難行,它是地上菩薩所行持的境界。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在讀,但是很少有人考慮到自身能夠做到幾條。與《梵網菩薩戒》相比,《瑜伽菩薩戒》的開遮就非常善巧。我們認真學習後就會發現,只要我們願意去做,每一條都可以做到。因為《瑜伽菩薩戒》所說的開遮持犯,就是針對我們凡人,初發心的菩薩所規定的,所以我們持起來就非常容易。近代的太虛大師就提倡《瑜伽菩薩戒》,所以我也希望我們佛教界有更多的人受持瑜伽菩薩戒,學習瑜伽菩薩戒,這樣才能使我們所受的戒律成為生活中的規范,而不僅僅是一種條文。 這段經文裡講的‘以戒莊嚴’,當然指的是菩薩戒或在家居士的五戒、八戒。所有的戒其實都是攝在菩薩戒的范疇。如果我們能在十善道的基礎上持戒,就‘能生一切佛法義利’。可見,佛法的一切利益都是建立在持戒的基礎上。如果一個人離開戒律而想修行,修止觀,修禅定,這一切的修行都是不能成立的,想開智慧,也是沒有門的。只有持戒的修行,才能‘滿足大願’,就是滿足我們通過修學佛法而最終成佛的這種願望。 3.忍辱 ‘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忍辱,是六度裡面的第三度。忍辱的意義是什麼呢?忍辱就是指自己和別人都能得到一種安穩的修養。一個人如果沒有忍辱的修養,他會使得自己和別人都處在一種不安的狀態之中,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一個人如果缺乏忍辱,他的嗔恨心很重。當他的嗔恨心來的時候,就把自己燒得不行了,坐立不安了,此時此刻說出來的話或做出來的事情,都會傷害到別人。 通常我們對忍辱認識不足。有人認為,忍辱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所以社會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大丈夫可殺不可辱’。因為有了這個觀念,所以兩個人一旦在街上吵起來,吵著吵著,吵到後來彼此之間就大動干戈。這都是缺乏忍辱的修養。反過來說,忍辱不是一種無能,真正具有忍辱修養的人,從他的身上會爆發出一種非常強大的人格力量。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很高的修養,他是很難做到忍辱的。而一個真正要想在事業上能夠有大成就的人,他就應該具備忍辱的涵養。如果沒有忍辱的涵養,他只能是匹夫之勇,不足以成就大事,這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很多例證。 像我國古代的一些大人物,諸如韓信之流,就有很高的忍辱修養。據說韓信在沒有得志的時候,他雖然有遠大的抱負,但因家裡很窮,他的抱負難以實現。韓信一天到晚總喜歡背著一把劍,有一次,在街頭碰到一個無賴,這個無賴指著韓信的鼻子尖說:‘你神氣什麼?你有本事就把我砍了,沒有本事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韓信嘛,有忍辱的修養,他知道跟這種無賴是沒有什麼好計較的,於是就從這個無賴的胯下鑽過去了。鑽過去之後,韓信很坦然地站起來走了,他覺得這沒有什麼。後來他成為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將,為劉邦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由此可見,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往往跟忍辱有很大的關系。在佛教裡也很講究忍辱,像天王殿裡的彌勒菩薩就有很好的忍辱涵養。他作的一首偈子說:‘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吐老拙,讓它自干了。’這樣‘他也省力氣,我也沒煩惱’。勉得他要把我打倒在地上,這還很麻煩,‘有人吐老拙’,他如果往我臉上吐口水怎麼辦呢?‘讓它自干了’,我擦都不要擦,他有這麼高的涵養。另外像寒山、拾得兩位大士,他們也有關於忍辱方面的對話,大意是說世間上的人要是謗我、欺我、罵我、誹我,我該怎麼辦呢?我就忍他,讓他,等幾年再且看他。這些都是忍辱的代表,忍辱反應了一個人的修養層次而不是無能,我們在觀念上要認識清楚。 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忍辱修養非常重要!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稱為娑婆世界,意思就是堪忍的世界。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有忍辱的涵養,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得好,要是沒有忍辱的修養,就會生活得很難過。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忍辱,沒有忍辱,修行就難以成就。譬如,我們在念佛打坐時,瞌睡來了,腿酸了,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哎呀,睡覺吧,今天辛苦了,明天再說吧,這樣就不會再堅持修了。我們在生活中,對衣食住也需要忍辱。如對不可口的飲食,穿低檔的衣服,住破舊的房子,也需要忍辱。如果沒有忍辱的修養,痛苦就會隨之而來。我們對大自然的氣候像熱呀、冷呀,也需要忍辱。我們對佛法的接受也需要有忍辱的修養,因為佛法跟我們固有的觀念不一樣,佛法的修行跟我們原有的習氣是相沖突的。譬如,我們喜歡吃好吃的東西,喜歡穿高檔的衣服,我們有種種欲望,這些欲望都希望得到滿足,但佛法告訴我們,哪些欲望是合理的,哪些欲望是不合理的,‘此應做,此不應做’。 我們要持戒,持戒就要有忍辱的基礎,沒能忍辱,我們持戒也持不好,所以忍辱對於學佛的人來說,顯得非常的重要。我們只有在忍辱的基礎上修行,將來才能‘得佛圓音,具眾相好’。為什麼通過忍辱的修行才能得到佛的圓滿音聲呢?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忍辱的修養,他在嗔恨的心態裡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樣子呢?這種音聲肯定是不動聽的。但如果在忍辱的心態裡,在一種慈悲的心態裡所發出的聲音,這種聲音一定是非常悅耳的。所以說‘得佛圓音’。所謂的‘具眾相好’,就是成佛時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要以忍辱作為基礎才能修成的。 4.精進 ‘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什麼叫精進呢?精進就是一種努力,就是一種奮斗。任何一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都希望事業有所成就,這就需要努力,需要奮斗。一個人的成就,往往是經過百折不撓,不懈努力換來的。世間上人為的、暫時的人生幸福和快樂,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去努力,去奮斗。那麼,我們要想成就成佛的事業,普度十方眾生,就更要付出精進和努力。 那麼,是不是說所有的努力都叫精進呢?不是的。佛法的精進有它精進的內涵,精進就是斷惡修善的行為。除了斷惡修善的行為以外,像社會上的人拚命地賺錢,拚命地追求權力地位,這些都不可以稱為精進。甚至像有些人努力地干壞事,努力地殺生,努力地偷盜,努力地邪YIN,努力地說假話,這些都不可以稱為精進。 精進要在佛法的指導下,改善自我,斷惡修善,這才可以稱為精進。佛法所說的精進,它有一個標准,就是要在中道、不著相這兩個前提下的斷惡修善行為,才可以稱為精進。譬如,一個人用一種掉舉的心態,過分地勇猛精進,著相地精進,反而會使他的修行不相應。在佛陀住世的時候,他的弟子裡有一個叫億耳的比丘,他出家後,在修行上非常地精進,修了幾個月下來,一點進展都沒有,而且心裡很浮躁,他覺得煩惱,就想退心做一名居士,憑著自己家庭的富有,照樣可以供養三寶,培養福田。於是他就向佛陀說明情況,想回家做居士去。佛陀問他,你在家裡是干什麼工作的?億耳比丘回答說,是彈琴的。佛陀問他,你彈琴時,把琴弦繃得太緊會怎麼樣?億耳比丘說,這樣會把琴弦弄斷。佛陀接著追問說,你把琴弦放得太松馳又會怎麼樣呢?億耳說,這樣琴就發不出聲音。這時佛陀就告訴億耳比丘說,修行也是這樣,過分地勇猛精進,會增加掉舉的情緒,與修行不容易相應,而過分的放松懈怠,就會增長懈怠、放逸、昏沉、睡眠,同樣跟修行不相應。所以真正的精進,是一種中道的、不著相的修行。 ‘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一個人如果能在十善業的基礎上精進用功,就能破除魔怨。魔不僅僅是天魔外道的魔,還包括煩惱魔、生死魔。總之,能夠障礙我們修行的一切障緣都可以稱為魔。破除煩惱,破除生死,這一切都需要精進,才能‘入佛法藏’,悟入佛法。 5.禅定 ‘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安’。定,就是禅定。禅定跟禅宗不一樣。禅定是一種定學,禅宗是一種慧學。禅宗直接從慧入手,而禅定從定入手。禅定是佛法與外道共有的。禅定並不是佛法所特有的東西。像古印度的外道,他們也都修禅定。中國的道家,也修禅定。現在社會上練氣功的人,他們也能進入禅定狀態。所以禅定不是佛法所特有。禅定的特點就是專注一境,定的本身乃是對心態的一種訓練。把我們的心專注在一種境界上,這就是止。止在一個境界上,久而久之,就會得定。得定的方法很多,我們可以誦經,念咒,念佛,觀呼息等等,都可以得到定的效果。 如果一個人有了禅定之後,他就可以引發神通。神通是在禅定的基礎上產生的。通過佛法的修行可以產生神通。同樣,通過外道的修行也能產生神通,所以神通也是佛法與外道所共有的。像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這些外道也能修得。佛法所特有的是觀、慧。譬如無常觀、無我觀、緣起觀、空觀、唯識觀,這些修觀的方法是佛法所特有的。佛法所說的定,是止觀雙修,不可偏廢,修止的同時,還要修觀,修觀之後,才能引發智慧。一個人如果光修禅定,沒有佛法的這種智慧和認識,他雖然禅定功夫很深,能定上一百年,定上一千年,但沒有用的,這並不能使他解除煩惱。但是話又說回來,一切功德都是在定的基礎上生起的。所以要‘以定莊嚴故’,才‘能生念、慧、慚愧、輕安’。念,是正念相續,因為有定力才能正念相續。慧,是智慧。由正定就能產生智慧,有智慧才能斷除煩惱,生起輕安。輕安是身心進入一種非常輕松、和諧、快樂的狀態。這是修定有成效時,直接產生的感覺。 6.般若 般若,漢譯慧。‘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慧,就是智慧。慧是佛法的特點,也是佛法的核心。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講修行,就是要以般若為指導,要以慧為指導。我們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修禅定,修般若,在這六度裡面,前五度都是佛法跟世間法所共有的。一個人他不學佛法,他照樣可以修禅定,照樣能持戒,照樣能修布施,照樣能修忍辱。但是由於沒有般若智慧的指導,他所修的這一切,只能得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能成就人天福報,不足以成為解脫生死的資糧。所以從佛法的角度說六度,前五度如盲,般若如導。意思是說,前五度就像盲人一樣,般若就像向導一樣,要有般若這個向導,才能把五度引向佛道,才能把前五度變成成佛的資糧。 《心經》說:‘三世諸佛,以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諸佛的成佛,現在諸佛的成佛,將來諸佛的成佛,還有十方世界諸佛的成佛,都要依賴般若智慧,才能夠成佛。假若離開了般若智慧,就不能成佛。《維摩經》裡講‘智度菩薩父,方便以為母’,智度,就是般若。般若是佛的父母,諸佛菩薩都是依智慧產生的,離開智慧,佛菩薩就不成佛菩薩了,所以佛又叫覺者。成佛的最大特點就是成就智慧!可見,一個人學佛,從聞、思、修經教開始,就是為了樹立對人生的正確認識,最終的目的是引發生命裡內在的智慧,有了智慧之後,就能斷除‘一切妄見’,斷除錯誤的認識,斷除人生的一切煩惱。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憫諸眾生常不厭捨;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這段經文講四無量心,這是菩薩道的精神所在。我們學佛是為了超越我們現有的生命狀態,成就圓滿的人格——成佛。成佛先要行菩薩道。菩薩的特點,就是要有慈悲濟世的胸懷,這要從四無量心開始修學。 1.慈無量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慈,是與樂,就是給人快樂。一個人如果擁有慈的心態,他就能做到‘於諸眾生不起惱害’,對於一切眾生不會生起一種惱害的心理。因為一個人有慈的修養,隨時都會想著給眾生帶來快樂、幸福,他自然不會去做惱害眾生的事。 2.悲無量 ‘悲莊嚴故,憫諸眾生常不厭捨’。悲,是拔苦。與樂是慈,拔苦是悲。悲,是把眾生從煩惱痛苦的深淵裡拉出來,放到快樂的、幸福的地方去。所以慈悲的定義,就是與樂拔苦,給大家快樂,解決人家的痛苦,這就是慈悲。佛教所講的慈悲,與基督的博愛,儒家的仁有些相似,但更深、更廣,思想境界更高。基督教講博愛,並沒有讓我們去愛異教徒。儒家講仁,也是內外有別。他們都不及佛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什麼叫無緣大慈呢?無緣就是不講條件。世間上的人,給人家好處,總是有條件的。這個人跟我有關系嗎?他是不是我的親戚朋友?會不會影響到我的事業?我有沒有必要幫助他?幫助他對我有好處嗎?先反覆計較一番,然後再施展慈心。而一個行菩薩道的人,慈悲眾生,是不講條件的。在菩薩的心目中,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人家有困難,他就樂於幫助,不講究任何條件,這就叫‘無緣大慈’。 什麼叫同體大悲呢?同體,就是把眾生和自己看成是一體的。眾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眾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菩薩要擁有這樣一種胸懷,就像《維摩經》裡講的維摩居士,人家問他為什麼病了?他說,‘因眾生病故,所以我有病’,因為眾生病了,所以他才會生病,這就有點類似母親對待兒子一樣。當兒子生病的時候,作母親的就會很著急,甚至會著急得寧願她死,也不要她兒子生病。母親對待兒子的這種心情,就接近於‘同體大悲’的精神,可惜母親的這種胸懷太窄了,不是‘無緣大慈’,因為她不會對待一切人,對待別人的兒子,她就沒有這種胸懷了。 菩薩的修行是把母親待兒子的胸懷擴充到無限,稱為無量。四無量心,就是范圍無限的意思。無量,以一切眾生為物件。所以一個人要想修四無量心,可以從他的親人開始,把對自己兒子、兄弟、姐妹、父母的慈悲,進一步推廣到自己的親戚朋友,再進一步擴展到跟自己沒有關系的人,最後再把這種慈悲擴展到自己的怨家仇人,再把待人的慈悲心推廣到一切眾生,能夠設身處地替一切眾生著想,慈悲心就算修成了。到這個時候,才能做到‘憫諸眾生,常不厭捨’。 3.喜無量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喜,就是隨喜,隨喜是相對嫉妒而言的。通常人們總有嫉妒心,因為有了嫉妒心,就不能隨喜。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培養隨喜的心態。隨喜心態的培養,首先要從我們的兒子、夫妻、親戚朋友身邊開始培養,對他們取得的成績和榮譽,我們要馬上隨喜贊歎,生起歡喜心。接著,把這種對親人的歡喜心再擴展到陌生人身上,乃至跟我們有利害沖突的人,對他們取得的成就和榮譽,我們也要隨喜贊歎,感到由衷地高興,而不是口是心非地說恭喜恭喜。我們還要進一步把這種歡喜心從一個鄉村擴展到一個縣、一個省、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然後再從人類普及到一切動物身上。我們要對一切生命,一切有情做出的榮譽事情,那怕就是那麼一點一滴,也要由衷地感到高興,這就叫隨喜,這就是喜無量心。 ‘見修善者心無嫌嫉’。怎麼樣檢驗我們有沒有喜無量心呢?就是當你看到別人修善的時候,是歡喜的心態,還是嫌疑、嫉妒的心態?如果是歡喜的心態,你就有了隨喜功德,如果你看到人家做好事,心裡很難過,並討厭他,甚至嫉妒他,這說明你根本就沒有喜無量心。 4.捨無量 ‘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捨,是平等的心態,就是要怨親平等,對怨家和親戚朋友都一視同仁,在順境、逆境面前,不起愛恨之心,以平常心平等處之。把這個心態推廣到任何環境,推廣到一切人的身上,一切眾生的身上,這就是捨無量心。 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 這段經文講的是十善與四攝的關系。四攝,是菩薩攝化眾生的方便。 四攝,就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法。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或一個行菩薩道的人,在社會上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威信,你才有能力度化眾生,否則您想度化眾生,眾生還不要你度呢!假如人家不買你的帳,你怎麼幫助他呢?也許他還會說,我才不稀罕你幫助,這該怎麼辦呢?修習四攝法門,就能避免這種情況。四攝,是作為一個佛教徒應具有的為人處事方法。有了它,你無論用於修身做人、為人處世、經營工商業,乃至從政,你一定都能順利,很成功;無論走到哪裡,人家都會對你無比的歡喜。有了這樣良好的群眾基礎,你就是競選總統,人家都會願意選你。所以,四攝法門非常重要。那麼,四攝法都有哪些內容呢? 1.布施 布施,是培養一種樂於助人,樂善好施的習慣。當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或當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哪怕是國家機關的普通公務員或公司裡的顧員,你都要懂得關心你的部下,關心你周圍人的生活。當你的部下或同事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開導他,解決他在思想上的困惑;假如對方在經濟方面有困難,我們將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 2.愛語 愛語,不是花言巧語,而是具有愛心的語言。愛心的語言有兩種:一是真實的語言,對你的上司,對你的部下,對你的同事說真話,不欺騙他們。另外,說話算數,言而有信。你說的話,一定是對他人有利益的,無益他人的話不會說,傷害別人的話更不會說。 3.同事 同事,具有兩種意思:一是參與,當你周圍的人在做一件有利於社會的事,或成就一種事業時,你能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他,在你的能力范圍內給予最大的支持。當然,要是在干壞事,你可千萬別參與,你要參與了,那你也會完蛋。二是關心,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要關心別人。關心,不是把自己的想法、觀念,強加給人家,尤其是做父母的,總喜歡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兒女,結果影響到兒女天賦的發揮,搞得兒女很不高興,這是費力不討好的作法。 4.利行 利行,就是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對別人有利的,絕對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情。想一想,作為一個公司的總裁或政府的領袖,他如果能夠處處為別人服務,他肯定會受到別人的擁戴的。這種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 四攝法門,是菩薩應有的處世態度。菩薩只有按四攝法門去修行,才能夠‘常勤攝化一切眾生’。也就是說,只要眾生看到他能生起歡喜心,他才能夠度化一切眾生。 【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非懈,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力莊嚴故,眾怨盡滅,無能壞者。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 這段經文講在十善的基礎上修三十七道品,還附帶講了一下止觀和方便。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學佛修行是為了解脫煩惱、解脫生死。三十七道品就是解脫道,是成就解脫之因。但是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也要建立在十善的基礎上,不能離開十善而修三十七道品。 1、四念處 ‘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念處,指的是四念處。一個修行解脫道的人,要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應該如何安住自己的念頭呢?佛陀臨涅槃時,告誡弟子們說,要依四念處而住。 (1)觀身不淨:我們凡人最執著的是什麼呢?是這個身體。人的一生,都在為身體的吃、穿、住而忙碌著。其實,身體是非常不干淨的,所謂‘九孔常流不淨’,在我們身體上有九個窟窿,不管是上面,還是下面的,沒有一處流出來的是干淨的。夏天一出汗,渾身散發出異味,令人掩鼻。人一旦死了,就更可怕了。常人迷惑於假像,才會貪著此身體。我們要透視身體的實質,認識到它的不淨,才能減少貪著,所以要觀身不淨。 (2)觀受是苦:受,是對環境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是樂受;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或者心情不愉快的時候,是苦受;還有一種不苦不樂感覺。以佛法的智慧來透視,這三種感覺都是苦的。苦受,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苦;樂受怎麼也是苦呢?佛教把快樂叫做壞苦,就像我們吃好東西的時候覺得很快樂,但是吃多了,撐得肚子又脹又難受,嚴重的還要得胃病,這時就不是快樂了,而是變成痛苦了。就樂受的本質而言,也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當我們在感受快樂的當下,只是出於某種欲望的需要,由欲望的滿足取得內心的平衡,我們覺得快樂。快樂的實質是什麼?所謂的快樂,是人們某種欲望得到滿足後的一種快感。快樂並沒有一個實體,快樂是很無常的。所以無論是苦受,還是樂受,都是動蕩的心態,不安的心態,正像一個人痛苦的時候固然睡不著覺,但在興奮的時候,同樣也睡不著覺。所以佛陀告誡我們,要觀受是苦。 (3)觀心無常:要認識到我們的心念是無常變化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快樂不是永遠的快樂,痛苦也不是永遠的痛苦。心情好,不會永遠的好,心情壞也不會永遠地壞下去。心念總是變化不定的。我們認識到心境的變化,緣起性空的道理,我們就知道了如何去改造心境,要經常觀心無常,不要去執著於某一種感覺。 (4)觀法無我。我們要認識到宇宙人生的一切都是因果緣起的,沒有任何一種主宰的、不變的一種實體。 世人在接觸世界時,由於對宇宙、人生缺乏正確的理解,出現常、樂、我、淨四種顛倒看法。修解脫道的人,要通過聞思經教,樹立正見,以智慧觀照宇宙、人生,時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從而解脫無明、煩惱。 2、四正勤 ‘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勤,是勤奮,具有對治懈怠的意義。正勤,是合理正當的勤奮、精進、努力。世人成就一種事業都需要勤奮;學佛修行更需要勤奮。學佛者的精進方針是依四正勤:1、已生惡令斷,即努力斷除已經生起的惡法。2、未生惡令不生,努力使沒有生起的惡法不生,即嚴持律儀,慎守威儀,不令惡起。3、未生善令生,努力使未生的善法能生起,即通過聞思經教,隨教入觀,依理起行。4、已生善令增長,努力使已生善法增長。依四正勤修行,能夠‘斷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 3、四神足 ‘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神足,是產生神通的基礎,也就是禅定。由修習禅定,才能引發神通。所以佛教以禅定為神足。四神足又是成就禅定的四種因緣。1、欲,是欲望。欲望在佛法裡不認為絕對是壞的。欲望有三種:即善法欲、不善法欲、無記欲。像有人想干壞事,這是不善法欲;但如果想布施,想持戒,這就是善法欲了。無記欲就是一種中性的欲望,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那麼,修禅定,首先要有修禅定的意欲,有了對禅定的希求,才能修禅定。2、勤,是努力,是精進。仔細了解禅定是怎麼回事,努力按經教所說或禅師指示的方法去修。3、心,定是依心而修,是心一境性。修定是訓練心的專注,把心止在一處上。因此需要在心念上去修。4、觀,是通過聞思經教樹立正見,觀想無常、無我、不淨。由正思維而引發正念、正定。在十善業的基礎上修禅定,能‘恆令身心輕安快樂’,使我們的身心經常保持在輕松、和諧、安樂的輕安狀態之中。 4、五根 ‘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非懈,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五根是五種趨向解脫的增上力量。1、信:對三寶、四谛的信仰,要‘深信堅固’,不能有絲毫的懷疑。2、精進:在正見、正信的指導下,生起正精進。‘精勤非懈’是勇猛精進、不懈怠的意思。3、念:保持正念,不要被那些妄想、煩惱、習氣拉著跑,一會兒東,一會兒西,要把握好念頭,使念頭處於 ‘常無迷妄’的狀況中。4、定:由正念而引發正定。定,能使我們的心態寧靜、安祥、和諧,達到‘寂然調順’的效果。5、慧,就是智慧,由定能引生智慧,智慧能‘斷諸煩惱’。 5、五力 五力,就是五種力量,它的內容跟五根是一樣的,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根是增上的意思,力是作用,是一種強烈地摧毀力量,它的功用要比根強大。先依五根修行,五根修到一定的程度就轉化為五種力量,它能夠降伏妄想、煩惱,而不為它所伏。所以經文說:‘眾怨盡滅,無能壞者。’ 6、七覺支 ‘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覺支,是成就智慧、覺悟聖道的因。共有七支,稱為七覺支。1、念覺支:常念緣起、無常、無我,不隨妄念所轉。2、擇法覺支:聞思經教,以正見如理思維,抉擇諸法。3、精進覺支:依法修行,精進不懈。4、喜覺支:從法的體驗中,得到法喜與禅悅。5、輕安覺支:身心遠離粗重,進入寂靜、安祥的狀態。6、定覺支:遠離昏沉、掉舉,治心一處。7、捨覺支:心無偏頗,不取不捨,保持平衡。經文說‘常善覺悟一切諸法’,就是通過這七個方面的修行,能夠使我們開智慧,成就聖果,能夠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 7、八正道 ‘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正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修學佛法的要領,是趨向解脫的不二中道。我們從修學佛法開始到最終成佛,都離不開八正道,如果偏離了八正道,片面地修某一個法門,這種修行就難以相應。八正道的內容是:1、正見:如實地認識宇宙人生的真實。2、正思惟:正確的思考面對的一切人生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志向。3、正語:說真實語、利益語,不說虛妄語、損害語。4、正業:保持身口意三業的清淨,如法如律。5、正命:遠離邪命,不做違反與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事情。6、正精進:依正見的指導下,在斷惡修善的過程中,勇猛精進。7、正念:將念頭安住在佛法上,念緣起性空、念無常、念無我,念念保持正念,念念契入真實。8、正定:由正念相續,從而引發正定。只有通過八正道的修行,才能夠成就智慧。正如經文所說:‘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8、止觀 ‘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止,是止心於一處。止能停息我們的妄心,止能降伏我們的煩惱。但是,要徹底解決煩惱,光是止還不能做到,還需要有觀。‘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觀,是正觀、觀照。就是如實觀照宇宙人生的真實。有了這種正觀之後,能引發般若智慧,通達宇宙人生真實,徹底斷除人生的煩惱。 9、方便 ‘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在修學佛法中,我們想修行,度眾生,都需要有方便善巧,有了善巧方便,才能承辦一切。佛法所說的智慧,除了根本智以外,還有方便智;除了實智,還有權智。學佛修行不但要成就根本智,更需要有方便智,因為只有‘方便莊嚴故,速能成滿為無為樂’。也就是說,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離不開方便智。 【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若離十善業欲修行證果,譬如空中建樓閣,或種稻子,欲成就生長,無有是處。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段經文總結說明了修十善業的殊勝。佛陀最後告誡龍王說,你應該知道,‘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十力,就是佛陀所成就的十種力量。無畏,指四無畏,是佛所成就的四種功德。十八不共法,也是屬於佛果上的功德。佛果上成就的這些功德,都要以十善業道為基礎才能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既然十善業是這麼的重要,聽後就要重視起來,認真地修學。 ‘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佛陀接著用幾個譬喻向龍王說明修十善業的重要性。就像所有的城市、鄉村都建立在大地上一樣,佛陀及三乘聖賢所成就的一切功德,都建立在十善業的基礎上。又譬如,‘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就像一切花草樹木依賴大地才能生長一樣。‘此十善道,亦復如是’,十善業也是這樣。‘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人天的果報,都要經過修十善業才能獲得。我們前面講過,五戒十善是通往人天的護照,沒有五戒十善的修行,就沒有人天的果位。所以欲界天的天人,看到世間人做壞事就十分苦惱,看到世人做好事就很開心。為什麼呢?因為世人壞事做多了,升天的人口就少了;而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裡的人口就越來越多了。反過來說,世人善事做多了,天上的人口就越來越多了,正義的勢力就越來越強大了;而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裡邊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邪惡的勢力就越來越小了。 ‘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行成就,若離十善業,欲修行證果,譬如空中建樓閣,或種稻子,欲成就生長,無有是處’。聲聞乘的果位,獨覺乘的果位,菩薩乘的果位,乃至成就佛的果位,都要依十善業道為基礎,經文比喻為‘十善大地’。三乘賢聖果位的證得,如果離開了十善業道,就像在空中建樓閣和種水稻一樣不切合實際,根本沒門。由此可見,十善業道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必經之路,是成就三乘聖果不可缺少的資糧!十善業道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佛陀講完這部經之後,龍王及諸大比丘、大菩薩和一切天人、阿修羅等眾生,都根據各自的根機,得到了《佛說十善業道經》的利益,法喜充滿,感到無比的歡喜,都紛紛表示依教奉行。 97年春季,我應蘇州戒幢律寺普仁法師的邀請,舉行為期五天的講經活動,宣講《十善業道經》。法會莊嚴隆重,因緣殊勝。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是一年多了。非常高興,五卷的《十善業道經》錄音帶,現已成書,並根據講授的內容,給它取名為《幸福人生的原理》。此書的形成,由沈月新居士將《十善業道經》的錄音帶記錄成文字,李尚全居士做文字整理,慧聞居士又做了文字的修飾、校對,使文稿增色不少。陳立居士發心幫忙輸入部分文稿,為我在電腦上修改提供了方便。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