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皈依的步驟之一:如何觀察上師


 2011/7/26    熱度:5242    下載DOC文檔    

【五外加行之一 皈依】

3、皈依的步驟之一:如何觀察上師

達真堪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皈依有因地的皈依和果地的皈依。以佛為導師,以佛法為道路,以僧眾為道友,以上師作為真正怙主,這是因皈依;在上師三寶的相續中有很多無漏的功德,你希望得到這些功德,你想獲得上師三寶究竟的果位,這是果皈依。

  上師三寶有世俗的上師三寶,也有勝義的上師三寶,因皈依的對境是世俗的上師三寶,果皈依的對境是勝義的上師三寶。最後的皈依處是一個,就是佛,也是上師。上師是佛、法、僧的總體,也可以說就是佛。皈依上師是以上師為真正怙主的決心,不是那些皈依的形式,也不是那本皈依證。有了這個決心,你跪在上師面前跟上師念這些皈依頌,它能代表你的恭敬心。如果你對上師沒有恭敬心,這些恭敬的形式都是偽裝的,這不是欺騙上師三寶嗎?

  在內心恭敬的基礎上,形式上的皈依是一種表法,你對上師有身體、語言上的恭敬,也能增加你的福德。現在人都特別重視皈依證,特別重視法名,不重視內在的決心,這都是不如法的。

  皈依也是一種學習,下決心一定要跟上師修成佛法裡講的那些功德。沒有上師之前沒有佛, 一切諸佛都是通過上師的竅訣而成就的。佛法廣大奧妙,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根本無法得到這些。只有上師才是真正的怙主,除了你的上師以外,沒有誰能從輪回的苦海中救度你。

  印度的那諾巴上師,是精通三藏的班智達,他處在佛法最興盛的時期。那時在整個印度,沒有比那諾巴上師更精通佛理、更有辯才的,但當時他卻沒有成就,因為他沒有上師的竅訣,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最後智慧空行母告訴他,這樣修你永遠也無法成就,你生生世世的上師是帝洛巴,你一定要去找他。他聽後立即動身去找帝洛巴上師,最後通過上師的竅訣才成就。

  通過上師的竅訣,可以很容易、很快速地解脫。不僅僅密宗這樣講,顯宗也是。阿難尊者對佛陀說:我才知道善知識多麼重要,因為在修行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成就都要依靠善知識。佛陀答道:不是大部分,而是全部成就都要依靠善知識。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教導,你不可能領會佛法的奧妙,也不可能悟到佛法講的這些境界,不可能解脫,也不可能成就。所以不管修顯宗,還是修密宗,都不能離開善知識和上師。

  依止上師有三個階段。第一,觀察上師;第二,依止上師;第三,修習上師的意行。

  一定要先觀察上師,然後再依止上師,不能先依止後觀察,這是不如法的,是一種罪過。你可以先觀察,誰也不會勉強你。佛法很自由、很平等,真正的平等自由就是佛法。佛法裡講人權,這完全是自己的權利。首先你可以仔仔細細地觀察,真正上師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雖然不可能完全觀察出來,但是你需要大概地了解。蓮花生大士說:弟子不觀察就依止上師猶如服毒。為什麼這樣講?如果不觀察就依止,會斷掉你解脫的慧命,你就沒有解脫的希望了。

  我們要從四個方面來觀察:第一,是否有清淨的戒律;第二,是否有無偽的慈悲心;第三,是否有廣大的智慧;第四,是否有通過四種方法來攝受弟子的能力。滿足這四個條件,才是可以依止的上師。

  第一,有清淨的戒律。首先,他是否違反過別解脫戒、菩薩戒、密宗三昧耶戒。別解脫戒就是從居士五戒、沙彌戒、比丘戒一直到具足戒。他已經受戒了,也從沒有違反過這些戒律,這是第一個條件。其次是菩薩戒,他發菩提心了,受菩薩戒了,任何時候都沒有違反過菩薩戒。最後是密宗三昧耶戒,他已受過灌頂,受過三昧耶戒,沒有破壞過自己的誓言。那些善知識也好,上師也好,不一定能夠修持圓滿,沒有成佛之前也肯定會犯戒,但是他已經忏悔過,相續中有清淨的戒體。

  第二,有無偽的慈悲心。他對每個眾生都一樣慈悲,不管貧富,不管好壞,對每個眾生都是平等的。他對自己的父母和對其它的眾生都沒有任何區別,都有同樣無偽的慈悲心。

  第三,有廣大的智慧。這裡包括了很多,有世間和出世間的智慧。但這裡主要說的是出世間的智慧。他的心態永遠都是那麼平和,沒有想不通的時候,沒有想不開的地方。在他眼裡,住在監獄裡和住在別墅裡沒有區別。在他的眼睛裡,牛糞和黃金沒有區別。如果是這樣那他肯定是個大成就者,肯定是有大智慧的人。有的上師在表面上、在示現上,也是平和的,但他的內心未必是這樣。你慢慢地接觸他、觀察他的時候,一定能察覺出來他是真的還是假的,是表演的還是真心的。

  很多人都說,上師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用我們這些凡夫的思惟很難觀察出來。但是佛陀說過,那些大成就者,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樣,即使僅從表面上也能看出來。我們不知道山後是否有火,但是見到山頂的煙,就能推測出山後有火;我們不知道哪裡有水,但是見到天空中飛翔的水鳥,就能知道水的方向。觀察上師也是一樣,你慢慢了解他,從他的言行當中也能觀察出來他是不是大成就者。

節選自《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