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六)


 2011/8/4    熱度:4848    下載DOC文檔    

     捨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捨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捨利弗!”我告訴你,“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你不要說這些鳥是從三惡道生出來的,不是的。“所以者何”:什麼緣故呢?“彼佛國土”:極樂世界這國土,“無三惡道”:沒有地獄、餓鬼、畜生。沒有地獄、惡鬼、畜生,怎麼會又有眾鳥呢?

      “捨利弗”:捨利弗!我告訴你,“其佛國土”:極樂世界這個國土,“尚無惡道之名”:連惡道這個名都沒有,“何況有實”:何況實實在在還有這三惡道呢?都沒有的。“是諸眾鳥”:所有這種種的妙聲鳥等等,“皆是阿彌陀佛”:這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都是幫助宣說法音的!所以用一種神通,變化出來眾鳥,並不是從三惡道生出來的。不是像我們這國土有這個畜生,由畜生道而變化的。這個不是,這是阿彌陀佛的法力所變化的。

       捨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捨利弗”:釋迦牟尼佛說,捨利弗,我告訴你一點極樂世界這個情形吧!“彼佛國土,微風吹動”:微風,就是很慢的風,風不大,很小的。小小的風,吹到一切七重行樹、七重羅網上,“及寶羅網”:吹到寶羅網上,“出微妙音”:那寶羅網上都有一個鈴铛。鈴铛,就是英文叫 bell。那網上都有一個 bell,風一吹到那個 bell,它就響了,鈴鈴啷啷地就響起來了。這個響的聲音,也是幫助念佛、念法、念僧的。

     “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這個聲音,好像有百千種這麼多的音樂,在一時都作起這個音樂來。“聞是音者”:聽見這種音樂的人,不是聽完了就生出一種不干淨的思想,而是聽完這種音樂,“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都生出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法、南無阿彌陀僧”,都生出這種的心來了。

       有的人就說:“南無阿彌陀佛是有的,怎麼有南無阿彌陀法呢?”這是阿彌陀佛說的法,怎麼可以不說是“南無阿彌陀法”呢?這是阿彌陀佛所教化的僧,怎麼又不可以說是“南無阿彌陀僧”呢?所以,你不要少見多怪。我講的是一個新發明,也是一個老意思。

      也就好像我給你們講那個“涅槃”似的,我問果寧:“涅槃是什麼意思?”他就答不出來,說是:“四德”。四德還用你說?我也知道嘛!我這有個新講法,就是──涅者不生,槃者不滅。不生什麼?不生YIN欲心;不滅什麼?不滅智慧。不生YIN欲心,這就是“涅”;不滅智慧,這就是“槃”。所以,佛到涅槃的境界,就是沒有YIN欲心了,他清淨無染了,沒有男女這些個想法了。那麼他常生智慧,自性常生智慧,這就是不滅。

      捨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捨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極樂國土,成就像這麼樣的種種功德和莊嚴。

       捨利弗!於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釋迦牟尼佛對捨利弗是特別愛護,這個大徒弟真不錯!智慧是有一點,但是不曉得問,那我告訴他啦!“於汝意雲何”:在你的意思裡邊,你認為怎麼樣子啊?“彼佛何故號阿彌陀”:本來這應該是捨利弗問的,說:“這一位佛,為什麼他叫阿彌陀呢?”他不曉得問了,這時候也像你們似的,入了定了。問個問題,就是睜著眼睛,也不曉得問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就來幫他問這個問題──彼佛何故號阿彌陀佛呢?

      捨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捨利弗!彼佛光明無量”:阿彌陀,就是無量光,所以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照十方國土,都沒有可以遮障住他這種光的。“是故號為阿彌陀”:所以叫阿彌陀佛。

      又捨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又捨利弗”:又有一個意思,“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阿彌陀佛啊,他的壽命和他人民的壽命,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阿僧祇劫。“阿僧祇”是梵語,此雲“無量數”,到無量數的時候。“故名阿彌陀”:所以叫無量壽佛。

      捨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捨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有十個大劫,已經活了十個大劫的壽命了。將來活多少個大劫的壽命呢?那是無量無邊阿僧祇,也是無量無邊的。

       又捨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又捨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阿彌陀佛這個極樂世界,他有很多很多的聲聞的徒弟,“皆阿羅漢”:他們都證得無漏阿羅漢果,都是沒有欲心了。“非是算數之所能知”:不是用算數來算一算能知道數量的。“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聲聞是這樣多,菩薩和聲聞這個數目是一樣的,也不是算數所能知道的。

     捨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捨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極樂世界,所成就的功德,像上邊我所說的這麼多。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眾生生到極樂世界去,這個眾生,都是阿鞞跋致。什麼叫阿鞞跋致呢?“阿鞞跋致”是梵語,此雲“不退轉”。不退轉的意思,就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一)位不退。不退到二乘上,二乘也不退到凡夫上。

    (二)念不退。這個念,一天比一天增加修行的念頭。

     (三)行不退。就是修行,一天比一天用功,一天比一天修行,總也不說:“哦!我修行這麼多天了,休息休息了!”休息休息就是退回去了。阿鞞跋致就不退了,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在這個佛果上不退轉。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生到極樂世界那兒,其中有很多眾生,都一生就補處佛位,就可以成佛了。一生補處,就是在一生到這個蓮華裡邊,就可以補處佛位了,就成佛了。“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這個數目有多少呢?說不出來那麼多。不是算數譬喻所能知道的,“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只可以說是,有無量無邊、無量數這麼多的阿僧祇說。

       捨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捨利弗”:捨利弗啊!“眾生聞者”:一切眾生聽見我所說這個道理呀,“應當發願”:都應該發願,“願生彼國”:發願生到極樂世界去。“所以者何”:這是什麼道理呢?“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因為可以得到像上邊所說的這些聲聞、菩薩、眾生,這一些都是上善人,來住在一起。

 

       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捨利弗”:捨利弗啊!講是這樣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如果沒有善根,沒有福德的人,他沒有法子生到極樂世界去的。這都要有大善根,有大福德的人,都是生生世世修行諸波羅蜜門,才能生到極樂世界去。不然,他就沒有機會遇著這種的妙法,所以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捨利弗啊!假設若有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和女人,“聞說阿彌陀佛”:聽見阿彌陀佛這個名字,“執持名號”:執,就像用手抓著東西,不放手似的;就是念“阿彌陀佛”名字,“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若一日”:這個“若”字,可以給它改成“苦”字,苦一日,苦二日,念兩天也很辛苦的。“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苦三日,念三天更辛苦了!苦四日,由早晨五點鐘到晚間九點鐘,這是很辛苦的,苦四日了!苦五日。因為這個“若”字,你把那個撇,不撇出去,就是“苦”字。苦六日、苦七日。苦了七日,到這“一心不亂”的程度上了。

“其人臨命終時”:這個人等到死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等到你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這個時候就想起來你了:“哦!娑婆世界這個眾生,他念我的名字,念過七天,受過七天的苦,我答應他要把他接到極樂世界來。現在到時候了,啊!趕快去,去把他接來。”於是乎,帶著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到這兒來,一手就把你托到極樂世界去了。你想往後退,都不可以的。

“是人終時”: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心不顛倒”:他心裡也不生顛倒的念頭,不會說:“我不要去極樂世界了,您不要來接我了,我不願意到那個地方去,那個地方沒有什麼意思。”不會生這個顛倒想,不會阿彌陀佛來接你,你還總不去的,沒有這個情形。“即得往生”:即刻就往生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生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個國土裡邊去。

        捨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捨利弗”:釋迦牟尼佛說,捨利弗啊!“我見是利”:因為我見著有這種的好處,有這種利益,“故說此言”:所以我才對你講。“若有眾生”:假設在這個娑婆世界,若有其他的眾生,“聞是說者”:聽見我這樣講這部經的道理。“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前邊是“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兒是你“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兒決定了,你應當發願,一定要生到極樂世界去!

       捨利弗!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釋迦牟尼佛說,“捨利弗!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好像我現在,稱贊阿彌陀佛這種微妙不可思議的功德,這麼多的利益的事情。 

       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釋迦牟尼佛說,不單我現在說,在“東方亦有阿閦鞞佛”:東方世界有一位佛,叫阿閦鞞佛。這阿閦鞞佛,也就是消災延壽藥師佛,也就是不動佛,也就是東方金剛部阿閦鞞佛。

     “阿閦鞞”是梵語,翻譯過來就叫“不動法身常住”。他是不動的,什麼不動?法身不動。不單不動,也是常住的,所以叫不動法身常住。又有一個佛,是“須彌相佛”:好像須彌山那麼大的相。“須彌”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叫“妙高”。這位佛就像妙高山,那麼樣子的一位佛。“大須彌佛”:又有這一位佛,叫大妙高佛。“須彌光佛”:又有一位佛,叫妙高光佛。“妙音佛”:又有一位佛,叫妙音佛。

     “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這是提出來東方這幾位佛的名字,要是詳細講,有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佛。“各於其國”:那麼這每一位佛,都在他自己國土裡邊,“出廣長舌相”:出最廣、最長的舌頭這種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你看這個舌頭有多大?能遍滿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的舌頭,你說怎麼說話呢?什麼叫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佛法流通到每一個地方去,這叫遍滿三千大千世界,這叫“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他說真的、說真實之言。

     “汝等眾生”:你們這一切的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都應當稱贊,應該信受這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一切諸佛就保護著你念誦這個經文。你誦念這部《阿彌陀經》,有一切諸佛所護念,這也和《法華經》是一樣的。《法華經》也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部《彌陀經》也是。你若誦這部《彌陀經》,那十方諸佛就都歡喜,都來保護著你。將來你臨命終的時候,他證明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捨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釋迦牟尼佛說完了東方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然後又說南方諸佛。於是乎,他叫了一聲“捨利弗”,說“南方世界”也有很多的佛,在那個地方出廣長舌相說法呢!有什麼佛呢?有“日月燈佛”:這位佛的名字,叫日月燈佛。又有一位佛,叫“名聞光佛”。又有一位佛,叫“大焰肩佛”:焰,就是火焰;言其這位佛在兩肩上就放光,這叫大焰肩佛。“須彌燈佛”:有一位佛,又叫妙高燈佛。還有一位佛叫“無量精進佛”:他是晝夜六時恆精進,這位佛很精進。

      “如是等”:像上邊我所說這幾位佛,不單是這幾位佛,還有“恆河沙數諸佛”: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諸佛,都在南方那地方。“各於其國”:這麼多佛,就在他那個本國,“出廣長舌相”:伸出來他的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他這個長舌相,覆蓋到三千大千世界。

     “說誠實言”:他對一切眾生說真實的話,說不假的話。說什麼呢?“汝等眾生”:你們所有一切的眾生,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無量諸國土那麼多的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你們都應該生一種真正的信心,生一種願心,生一種實行的心;要有信、願、行這三種的心。“稱贊不可思議功德”:我們應當稱揚而贊歎,這部經不可思議的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一部《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不問自說的,你們都應該信受。既然贊歎,也應該信受,這是一切諸佛所保護的,你若能念誦這一部經,一切諸佛都保護你。所以都要特別發心來贊歎,稱揚這阿彌陀佛和這部《阿彌陀經》。

      捨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釋迦牟尼佛又對捨利弗說,不僅僅是東方和南方一切諸佛,贊歎這一切功德,就是西方的世界,也有無量的諸佛贊歎。把前邊幾位佛的名字,提出來告訴你們各位以及一切眾生。

     “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西方世界又有無量壽佛。這位無量壽佛啊,你若說這西方世界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你就是對阿彌陀佛認識得很清楚;你執著這無量壽佛,你就知道是阿彌陀佛。

      可是我再對你講一次,同名的佛有很多很多的。那麼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以阿彌陀佛為教主,這一位無量壽佛,可能就是阿彌陀佛,也可能是其他的佛。所以你不要執著這個一定是阿彌陀佛,一定不是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又怎麼樣呢?不是阿彌陀佛又怎麼樣呢?

     所以這個地方,你不必執著,不要執著一定是,一定不是。這也沒有一個是,也沒有一個不是,佛法就是這麼妙的!哪個是?哪個不是?沒有一個是,沒有一個不是!是、不是,那是在你那兒;在諸佛的份上,只有一個,沒有彼此之分,佛佛道同──那個佛和這個佛,都是一樣的佛。雖然是一樣的,但是各有各的法相莊嚴,互不相障礙。

      不像我們人似的,“嘿!你這個人對我這麼樣壞,對我這麼不好!”佛沒有這樣,佛都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沒有彼此之分,所以證到這個無我的境界上了,是和不是都是一樣的。你看妙不妙?所以人要成佛了,就是到這個沒有這一些個分別心了,也沒有這一些個妄想心了,也沒有這一些個欲望了,什麼都沒有了,這是真正的妙到極點!所以你不要執著,你要是能真正認識阿彌陀佛和無量壽佛了,那你也就沒有分別心了,你也就不在這個地方來用功夫了。

     “無量相佛”:你看,這一個佛就有無量相。無量相,不知道有多少佛相,這個無量相佛。又有“無量幢佛”:這一位佛,有很多寶幢在上邊來維護他。“大光佛”:有一位佛的名字,叫大光。這一位大光佛,是光明遍照。又有一位佛,叫“大明佛”。又有一位佛,叫“寶相佛”。又有一位佛,叫“淨光佛”,他清淨光明。

     “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像上邊所說,只不過提出幾位來,要是往詳細了講,有恆河沙數那麼多的諸佛。“各於其國”:在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不單極樂世界,西方有很多諸佛世界。所以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伸出來這個廣長舌。我們這個舌頭伸出來,連這間屋子都遮蓋不了;這個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為什麼佛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佛這一念就是三千,三千就是一念。雖然有三千大千世界,也沒有超出佛這一念;雖然佛僅僅就是一念,也就是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所以這個廣長舌相,你也不要執著,一定說佛的舌頭那麼大,遮蓋三千大千世界,把三千大千世界遮滿了,遮蓋住了。這個話說出來,那太笨了。

      這個廣長舌相,言其法到什麼地方,就是佛的舌相到什麼地方;不一定說佛就有那麼大的舌頭。我們也能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我們說這個法,流通到什麼地方去,這就是遍覆到什麼地方。所以,你聽佛法的時候,也不要那麼執著。佛廣長舌相,雖然遍覆到三千大千世界,但是連一粒微塵那麼大也沒有,根本就是沒有。

     說:“沒有?這是不是佛也打妄語呢?”佛要是不打妄語,你怎麼會信佛呢?可是在你眾生的份上來看,就好像是在打妄語;可是在佛的份上來看,這是真實不虛的話。眾生看是妄語,佛看不是妄語,是真實語。一樣的話,在佛說出來是真實,在我們眾生說出來就是打妄語。

     這個地方很不容易弄明白,也很不容易弄得清楚。你若想要明白這個道理呢,不要怕苦,不要怕難,要用一番功夫。不要學了兩天半的佛,就以為把佛法都學會了。經也不聽了,佛也不念了,甚至於禅也不參了,什麼都不干了,就說:“我知道了,佛教就是那麼一回事,沒有什麼。我學了四、五年了,也是這麼樣子,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現在什麼都不學了。現在總好了,沒有那麼多麻煩!”你看,他講得好像蠻有道理的。

     可是你要知道啊,釋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在三大阿僧祇劫裡邊,來修福、修慧。修福,作種種布施;修慧,就要學種種佛法。百劫種相好,在一百大劫裡頭,修佛這個相貌圓滿,所以佛才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我們為什麼連一相都沒有?連一好也沒有?人家看見我們:“這人怎麼那麼臭?嘿!離他遠一點。這個人哪,簡直地太沒意思了!”一看見,就發脾氣了。為什麼呢?就因為沒有修行,沒有德行,所以人人都不願意看他。

     那麼,佛出廣長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說的真話,沒有騙你,沒有打妄語。你不要再用你那種凡夫的知見,以凡心來測聖智,以凡夫的心來猜測聖人的心、聖人的智。我常常跟你們講,初地不知二地菩薩的境界,十地菩薩不知等覺菩薩的境界,初果阿羅漢不知二果的境界,二果的阿羅漢就不知三果的境界。

     初果阿羅漢所做的事情,他認為是對的,但是在二果上來看,他是做錯了。二果的阿羅漢所做的事情,他自己認為對了,在三果的阿羅漢看,喔!你又差一步,就差一點點,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啊,好像我做你們的師父,你們沒有法子可以知道這個師父的境界;如果你們知道師父的境界,那就不需要師父了,徒弟也可以做師父了,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和你們講話,你們應該用腦筋去研究一下,不要我講出來,就是這麼說說而已。你們沒有到台灣去以前,我給你們講了很多預言,我預先都明明白白告訴你們,你們會怎麼樣子;可是到那個時候,你們都忘了。好像現在我這麼樣告訴你們,你到那時候把它都轉過來了,統統都不會用了。教你念的咒,也不會念;教你們念的經,也不會念了,到那時候真沒有咒念!這也難怪你們,因為這個世界上的確是危險的,你們沒有完全被化了,這是諸佛菩薩加被你們,保護你們,你們才能完完整整地回來了。

     “汝等眾生”:你們這一些個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你們應該深信,而稱贊這不可思議的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一切諸佛所保護念這部經。

      捨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不僅僅是東方、南方、西方,而且還有“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有連肩膀上都放光的一位佛。有“最勝音佛”:他這個音聲是最殊勝的,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聽得見他這個聲音。說:“那怎麼我沒聽見呢?”因為你沒有在“那個”三大千世界嘛!你若在那個三千大千世界,當然你聽見了;你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不同的。“難沮佛”:難沮,就是不能破壞。這位佛,他的佛法沒有人可以破壞得了的。又有一位佛,叫“日生佛”。又有一位佛,叫“網明佛”。

     “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最妙的,就是這個不可思議功德。要是可思議的功德,那就是有限量了;這不可思議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功德。他的功德,可是太妙了!“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因為他的功德太妙,所以諸佛所護念經;也因為諸佛所護念經,所以他的功德就最妙了。

        捨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釋迦牟尼佛說完了北方、東方、南方、西方,這四方的諸佛,又告訴捨利弗,在“下方世界”,有一位佛,叫“師子佛”,這位佛說法,有如獅子吼一樣。“名聞佛”:有一位佛,這位佛的名字,是三界都聞名,都知道他這個名字。又有一位佛的名字,叫“名光佛”,他不單名遍三千大千世界,而且他的光也照遍三千大千世界。又有一位佛,叫“達摩佛”。達摩佛,就是法佛,這一位佛叫“法佛”。“達摩”是梵語,翻譯為“法”。又有一位佛,叫“法幢佛”:法的一個寶幢。又有一位佛,叫“持法佛”:他專門受持佛法。這一位持法佛,也可以說就是受持《阿彌陀經》這一個人,這一個人將來就成一個持法佛。所以可以說有這位持法佛,也可以說你現在念《彌陀經》,你就是持法佛。

     “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和前邊那番話一樣的,不再講述。

       捨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這位佛的聲音,非常清淨,清淨而嘹亮。“宿王佛”:這一位佛,他宿世發的願力非常大,所以叫宿王佛。“香上佛”:這一位佛叫香上佛。你若燒香,這位佛就來了,就在這香的上邊。又有一位“香光佛”:你給這位佛上香,這位佛就放光了。

     “大焰肩佛”:南方世界也有一位大焰肩佛,現在上方世界又有一位大焰肩佛。這位大焰肩佛,是表示權實二智,兩邊肩都放光。放光,這表示權實二智,權智和實智。又有一位佛,叫“雜色寶華嚴身佛”:這位佛,他用很多種的顏色,不同的顏色,來莊嚴他這個身體,“以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果德”,所以叫寶華嚴身佛。

    “娑羅樹王佛”:娑羅樹,在印度有這種娑羅樹,也就是菩提樹。這個娑羅樹,翻譯過來就叫“堅固”,言其這種樹很堅固的,水泡不爛它,水怎麼樣泡,也不怕水泡,也不透水。那麼這是譬喻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是沒有任何的東西可以破壞的,所以好像這娑羅樹王佛。這一位佛,叫“寶華德佛”。又有一位佛,叫“見一切義佛”。又有一位佛,叫“如須彌山佛”:這位佛,好像須彌山那麼樣的大。

    “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講法和前邊是一樣的,所以不需要重講。

     捨利弗!於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捨利弗”:釋迦牟尼佛問捨利弗,我講了前邊東、南、西、北、上、下,六方諸佛的名字之後,講這部經是諸佛所護念。“於汝意雲何”:在你的意思裡怎麼樣?你有什麼感想呢?“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因為什麼緣故,給它起這個名字,叫“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呢?這是征求這個經的名字的意思。

     “捨利弗”:那麼釋迦牟尼佛問捨利弗,捨利弗還是睜著兩個眼睛,沒有法子答覆得出來,不知道這個意思是在什麼地方。所以呀,釋迦牟尼佛等了五分鐘之後,就不能等了,他說:我告訴你了,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假設若有受五戒、修十善這個男子和一切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他聽見這部《阿彌陀經》,能受持讀誦,能不忘,能以把它背得出來。“及聞諸佛名者”:和聽見這《阿彌陀經》上邊說諸佛名字的這個人。“是諸善男子、善女人”:這一種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到十方諸佛;不單六方,十方諸佛都來擁護他。本來是十方,不過現在舉出六方來說。“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們都得到三不退,得到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得到三不退轉於無上正等正覺。

      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是故捨利弗”: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捨利弗啊!“汝等皆當信受我語”。你看,就佛說的這句話,我們現在都應該感謝佛,感謝得痛哭流涕!這佛啊,你看多慈悲,說是:“你們這一般眾生呀,你們這一般小孩子呀,你們這一般的人呀,都應該相信我對你們說的話啊!”好像現在,我對你們說的話,你們都應該相信,不應該懷疑的,不應該說:“啊!不知道這位中國的師父,講的這個道理究竟對不對呢?”不應該有這種懷疑的,應該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不單單信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也應該信諸佛所贊歎這部是不可思議功德的經。你們也應該信我現在講這個經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並不是欺騙人的。所以你們都應該發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去。

      捨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捨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捨利弗”:釋迦牟尼佛怕捨利弗坐那兒睡覺,所以就又叫一聲“捨利弗!”“若有人”:假設若有人,“已發願”:已經發了願,就是過去發的願。“今發願”:就是現在所發的願。“當發願”:就是未來的眾生應該發願。已經發願的,過去的已經生到極樂世界;現在發願的,現在也能生到極樂世界;將來發願,將來也會生到極樂世界。

     但是這個發願呢,你要先有信心,“信、願、行”是修淨土法門的三資糧。你首先必須要信“有極樂世界”,第二要信“有阿彌陀佛”,第三要信“我和阿彌陀佛一定是有大因緣的,我一定可以生到極樂世界。”因為有這三種的“信”了,然後就可以發願了:“我發願一定要生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才說“願生西方淨土中”,我願意生到極樂世界去,不是人家勉強叫我去的,不是有人來一定把我牽著去的。

     雖然說阿彌陀佛來接我,但還是要我自己願意去──我願意去親近阿彌陀佛,願意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願意到極樂世界見佛聞法──要有這種的“願”。然後就要“行”了。怎麼樣行呢?就是念佛嘛!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得好像“如救頭然”,好像這頭要丟了,有人想要把我這頭給割去,或者有人來偷我這個頭。

     好像六祖大師雖然圓寂了,他還知道有人要來偷他這個頭。是不是?所以他要叫徒弟來保護他這個頭,說你們怎麼樣怎麼樣保護。所以這些徒弟就用鐵葉子,把這個脖子給包上了。來偷頭的這個人呢,砍也砍不斷,砍也砍不斷。這就是保護頭了。六祖大師圓寂之後,都要保護他的頭,你說我們人還沒有圓寂呢,哪一個不保護我們自己的頭啊?都要那麼著急保護自己的頭。怎樣保護?所以就要修行了,就要念佛了。

     念佛,就是實行這“信、願、行”,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一個旅費、資糧。信、願、行,這是三資糧,資糧就是旅費,Holiday travel money,就是旅行支票。那麼到極樂世界,這也好像旅行似的,但是你要有支票,要有錢。

    “欲生阿彌陀佛國者”:你想要生到極樂世界去,“是諸人等”:這一切的人,“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可以得到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於彼國土”:彼國土,就是極樂世界。“若已生”:就是已經發願的,已經生到極樂世界去;“若今生”:現在發願的,也就是現在生到極樂世界去;“若當生”:當來發願的,就是未來有發願的,也一定會生到極樂世界去。

     “是故捨利弗”:因為這個原因,捨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所有的一切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假設有這種人,他信我所說的話,怎麼樣呢?“應當發願”:你看,這話說的是決定詞,一點也不可以馬虎。你就要發願,你發願就可以生到了,“生彼國土”:就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捨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捨利弗”: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捨利弗!”我再告訴你一點好消息。什麼呢?“如我今者”:好像我現在,“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和六方諸佛都贊歎這部經典,說這部經典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釋迦牟尼佛說,不是單單我贊歎這些諸佛,“彼諸佛等”:那一些諸佛,“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他們也贊歎我釋迦牟尼佛,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而作是言”:他們就這樣講了,“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釋迦牟尼佛真是了不起,他真是太難得了!怎麼呢?他能做人所做不到的事情,人家不能做的事情他就能做。釋迦牟尼佛太難得了,非常之難!世間稀有的這種事情,他都能做得到。

       那麼有的聽過經的,就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什麼意思了。“釋迦”是梵語,翻譯為“能仁”;“牟尼”也是梵語,翻譯為“寂默”。釋迦牟尼,就是“能仁寂默”的意思。能仁,就是教化一切眾生;寂默,就是回光返照,修一種的定。能仁,就是動;寂默,就是靜。常動、常靜,這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一位佛是既隨緣而又不變,既不變而又隨緣,所以他是無為而無不為,無作而無不作,所以釋迦牟尼佛是不可思議的。

      釋迦牟尼佛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地方呢?“能於娑婆國土”:梵語“娑婆”,翻譯過來的意思,就叫“堪忍”,堪能忍受。堪能忍受什麼呢?堪能忍受這種的痛苦。娑婆世界是無有樂,只有苦的,可是眾生忍耐的性很大的,可以忍耐這種苦;在這種苦的境界上,也不知不覺,不知道這是苦,所以這叫娑婆國土。

    “五濁惡世”:娑婆國土有五種的濁惡。這五種的濁惡,是最壞的東西。我們為什麼不能成佛?就是這五濁惡世把我們陷住了,陷到這地方了,好像在那個沼澤裡頭,在那個淤泥裡邊,拔不出腿來了。這五濁就好像那個淤泥一樣,淤泥就是有水又有泥的地方。所以,這就好像你這個腿拔出來了,那個腿又陷到泥裡頭去了;那個腿你拔出來了,這個腿又陷進去了。簡直地沒有法子拔出腿來,沒有法子離開這種五濁的惡世裡邊。可是釋迦牟尼佛最有本事,最有神通,他能教你在這個五濁惡世,一躍而出──這麼一跳,就跳出這個五濁。所謂,

     一剎那中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

     你看,這是我們晚間“大回向”時候念的。“一剎那中離五濁”,一剎那,就是比一秒鐘還短。這麼短的時間,就離開這五濁了。“屈伸臂頃到蓮池”,那個壯士屈伸臂頃。壯士,就是會武術的武人,他胳臂這麼一伸,這叫“屈伸臂頃”。屈伸臂頃到蓮池,胳臂這麼一伸,就到蓮池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的本領最大,能於五濁惡世,在這個五種的濁惡世界裡,教你一躍而出。什麼是五濁呢?

     “劫濁”:什麼叫劫濁呢?就是這個時間的污濁。時間的污濁是由什麼造成的呢?它以其它的四濁,一天比一天增加,一天比一天厲害,增而又增,增而又增,作為這個劫濁的本體。它因為要有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這四濁來幫助它,幫助就變成一個劫濁了,所以劫濁以“四濁增加”作為它的本體,以“熾然不停”作為它的相。熾然不停,就好像那火著得,越著越旺、越著越旺,總也不停止,這是劫濁的相。(弟子問:熾?)熾,就是那個五陰熾盛的“熾”,就是著火的意思,熾然不停。這是劫濁。

      “見濁”:什麼叫見濁呢?見濁以“五利使”做它的本體。五利使,就是身、邊、戒、見、邪──身見、邊見、戒見、見取見、邪見,這五利使作為它的本體。以“錯知謬解”作它的相,就是本來是一種真正的道理,他想到偏的地方去了,邪知邪見。這是見濁。

      “煩惱濁”:這個煩惱濁以“五鈍使”作它的本體。五鈍使,就是貪、瞋、癡、慢、疑,這五鈍使作它的本體。以“煩惱逼迫”作它的相,它的相貌。

     “眾生濁”:眾生濁是以“三緣和合”作它的體。三緣,就是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這“三緣和合”作它的體,以“輪回不息”作它的相。由這種三緣和合的情形,然後輪回不息,頭出頭沒──在今生姓張,來生就姓李;今生作比丘尼,來生又作比丘,再來生又作了比丘;比丘尼又轉比丘,比丘轉比丘尼。你說多妙,這才真是太妙了!你自己知道自己是個比丘尼,比我告訴你好得多。所以自己知道自己本來面目:“噢!原來我是個比丘尼啊!哈哈!”

       你看我們這回打佛七,有人得了宿命通了,知道自己原來是個比丘尼。本來在這個世界上,他就覺得像在河裡那兒游泳。你想這到底是不是妙?所以你應該把這個寫到你的日記本子上,把它寫得清清楚楚的,給你們西方人看一看,這倒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前幾天我就對你講,我說你這個“病”是個好病,不是個壞病,不要緊的,旁人想得你這個“病”還得不著呢!

      “命濁中”:命濁,什麼叫命?命,可以說是暖息識,又可以說壽暖識。暖,就是溫暖的暖;息,就是呼吸的息,出息、入息的息。一呼一吸,謂之一息。命以這個“識”為它的體,也有說以“壽暖識”為它的體。以“摧滅年壽”為相,以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這是命的一個相。所以這是五濁。

       以上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這五濁,因為時間的問題,所以不能詳細講,若要詳細講,以後有機會再來講。今天因為是阿彌陀佛誕,要把這部《阿彌陀經》講完,所以這幾天講這部經,好像坐火箭那麼快,一天都講了很多。

       以前你們到台灣那個時候,一天或者只講一句、二句,講得很慢,現在講得快了,因為你們回來了。我講完這部《彌陀經》,明天晚間開始打禅七。這七天禅七過了之後,繼續講《法華經》,所以今天晚間要講完了它。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為諸眾生”:他成佛了之後,又為一切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你看釋迦牟尼佛自己都知道,說出這法,人很不容易相信的。這是很不容易相信的“難信之法”。

      捨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捨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你應該知道啊,我在這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做這種最難的一些事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這無上正等正覺。“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為一切世間說這種最難信的佛法,“是為甚難”:釋迦牟尼佛自己都說了,“甚難!”很難的,很不容易相信的。釋迦牟尼佛說很難呢!佛是這麼樣講,但是我說很容易,因為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你肯念,你說不是容易嗎?這我覺得很不費力的,既不費錢,又不費力,又不費時間,所以這是非常容易的一個佛法。

      佛說此經已,捨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佛說此經已”:釋迦牟尼佛說完了這一部《阿彌陀經》之後,“捨利弗”:這位大智捨利弗,“及諸比丘”:和所有一切的大比丘。“一切世間”:一切世間的,“天、人、阿修羅等”:天上的天人、人間的人,和這個阿修羅等。又包括其他的天龍八部在裡頭,所以有一個“等”字。這“等”,就是等於其他天龍八部,緊那羅、乾闼婆……之類的。“聞佛所說”:等大家聽佛說完了,“歡喜信受”:都皆大歡喜,非常的快樂。“作禮而去”:大家都給釋迦牟尼佛叩頭頂禮,謝謝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一部《阿彌陀經》來教化眾生。

你看當初這些大阿羅漢,都要向釋迦牟尼佛叩頭頂禮來謝法,所以我們現在聞到這個無上甚深微妙法,這都是往昔有大善根了,都是和阿彌陀佛有大因緣,才能聽見《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一個禮拜的時間,這是很難得的。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