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快樂由自己決定


 2009/1/17    熱度:4607    下載DOC文檔    

開朗才會快樂

  人經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態及環境中,因為不安定,所以我們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穩,導致自己和別人之間缺乏和樂的氣氛。  我們如果能前念與後念、過去與現在沒有沖突,與人相處又能相互關懷,生活怎麼會不快樂?

  我們與人相處,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心不開朗。不開朗也就是‘閉鎖’,是將自己與他人隔開,拒絕溝通。閉鎖的原因,是為了保護自己,求得自身安全,以免與他人來往時受到損失及傷害。  但是越閉鎖就越不能與人勾通,對自己的損失就越大。唯有開朗的心胸,才能左右逢源、愉快順利。

  關不住的快樂

  相信沒有人會覺得坐牢是件快樂的事。  我不曾坐過牢,卻曾閉關六年。我的關房比一般的牢房更小,活動范圍也更受到限制,但是我心中的天地和宇宙一樣廣大,甚至沒有宇宙的感覺。時間飛逝的非常快速,遠遠超過我的想象,六年時間好像一晃而過。  我每天住在關房裡面很快樂,不像被關起來的囚犯會覺得不自由。為什麼我可以如此快樂呢? 因為我心中沒有一定想得到的東西,沒有事讓我恐懼害怕,沒有事令我興奮激動。  當我們超越了理性和感性,就不會為自己和他人制造困擾。

  什麼都有,獨缺快樂

  有位女士說她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快樂,感覺缺少一些自由,好像一輩子都在為他人而活,希望我能給她指點。  我說:“你不是沒有快樂,也不是沒有自由,只是少了一點智慧,缺了一些慈悲。”  智慧與煩惱相對,不快樂是因為太在乎自己的存在,也太在乎周遭環境的存在,這會很累人。  慈悲與怨憎相對,不幸福是因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相反地他人卻還嫌你付出太少,這會很煩人。  有智慧,就知道世間的事物,都是暫時有而本來空,何必那樣在乎自己,在乎他人? 有慈悲,就不會計較付出多少,不會在乎他人反應如何,只是為了奉獻而奉獻。  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就會發現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願地奉獻,當然不會累,也不覺得煩了。  得失心不要太重  人生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痛苦的事,如果我們能夠做自己的主人,不論有錢也好,沒錢也好,都應該活得非常快樂。  如果你問我,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我想第一個就是讓自己快樂,第二個則是讓其他人也快樂。

  如何讓自己快樂呢? 關鍵在於得失心不要太重,能得到的就得,不能得到的就不得,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如果你將別人的價值觀,變成自己的價值觀,那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至於如何讓別人也快樂呢?我認為物質上產生的快樂,只是一時間的,給精神上帶來的快樂,會比較真實且長久。如果我們能夠讓自己快樂,也讓其他人快樂,那麼大家就等於是生活在人間的天堂裡,人間淨土就可以達到了。

放松

  凡是不快樂時,你就要提醒自己"我要放松", 要馬上離開讓你不舒服、不愉快的反應,並且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   只管放松心情,先不管以後會發生什麼問題.  只要是有不舒服的感覺,像是心中不快樂,不自在,或是身體不舒服,這些都是苦. 知道是苦了,你願意苦上加苦,讓它一直苦下去嗎?   如果希望讓自己快樂, 就要調整觀念, 把當前的念頭, 移轉到方法上, 那個方法就是"放松". 放下你的妄念, 放松你的身體, 放松你的心情, 不斷的放松再放松,你的心情就會愉快, 你的精神就會明朗.   沒有負擔是最舒服的事. 人只要有期待, 就有負擔; 只要想排斥, 也是負擔, 所以面對生活應該要不期待也不排斥, 隨時練習著放下,放松.

  出離苦海

  我經常幫助一些生活非常緊張,而且沒有安全感的人,讓他們在身心方面能夠隨時調整、隨時放松,得到內心的安全感;內心一旦有了安全感後,環境是否安全,就不是太大的問題了。  佛教所說的“出離苦海”,並不是要逃避現實,而是用佛法的觀點與方法,幫助我們從心理上改變自己,這就是脫離苦海的方法和道理。  不論是什麼樣的環境,都沒有絕對的安全保障,所謂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社會福利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安全保障。 如果遭逢不幸或挫折,這是緣於我們過去世的所作所為,讓我們這一生必須接受果報。  因此,不需要太過煩惱,與其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不如面對它, 想辦法去解決,改善它,那就是一種智慧。

  沒有絕對的壞人

  依世間法律的規定,人犯了罪,一定要繩之於法,甚至要判死刑。然而,站在佛法的立場看,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基本上並沒有誰是絕對的壞人,甚至要說,人人都是好人,只是有人偶爾失足做了壞事。  做壞事損害到他人,是不幸的事,可是會做壞事,必然有其內在的身心和外在的環境,種種因緣促成的。  因此,對犯罪的人要同情諒解。重要的是防止犯罪的措施,不是犯罪之後的懲罰。  他們的確沒有權利犯罪,但我們當以慈悲心來改善他們和諒解他們。

  日日是好日

  有一天,雲門禅師問他的弟子:“十五曰以前的事不問你們,請把十五日以後的情況告訴我。”  弟子們無一人能回答他,結果他自己回答:“日日是好日。”  平常人在一星期的情緒變化,大概三天下雨,兩天飓風,另外兩天則是晴轉多雲。日日是好日,怎麼可能?  如果遇到了災難算不算好日呢?  當然是了!  因為身體雖受了苦,感受人家批判,攻擊,但只要心裡的狀態,天天是正常的、平靜的,那不就是“曰曰是好曰”嗎?

  因果律是定命論嗎?

  了解佛法的人,不會將佛教所主張的“因果律”,誤解為“定命論”或“宿命論”。  佛教主張過去造的業,必定要受報,但是在受報前及受報時,仍可用新造的業因,去改變原有業報的成份。  正像牛奶經過加工可以制成奶酪;相反地,如果棄之不管,就會臭壞而不能食用。牛奶的本身沒有增減,只不過因為後來給予的待遇不同,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過去的因加上現在的因,便是當下的果;現在的因加上未來的因,便是未來的果。  不斷行善或不斷作惡,就會使果報的品質不斷改變,這就是佛教的因果律。  所以,有人稱佛教為“命運的努力論”,鼓勵人人積極地改善自己的命運,改善自己的環境,這便是佛教因果律的目的。

  節制欲望,享受快樂

  許多人把快樂建立在物質的享受或官能的刺激上,其實最大的快樂應該來自生命的平安、喜悅與滿足。  滿足不是官能的滿足,而是心理上不覺得空虛、憂慮、或不覺得無所依靠。  許多人因為不知道生命應該依靠什麼,所以拼命找刺激,為了找刺激而無度地消耗。  在物質上看到別人有好衣服、好車子、好房子,於是自己也想要,而且希望比別人的更好。  如果自我價值不建立在內心的平靜上,而是從傲慢自私或無依無靠的感受出發,希望從享受或物質的麻醉中得到一些滿足,那就是不健康的心理了。  所以,我們要提倡心靈環保,只有心靈不貧窮,才能感到真正的滿足,就算生活條件差一點,也能活得很快樂。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