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楞嚴咒句偈疏解(1句至20句)


 2011/9/25    熱度:24359    下載DOC文檔    

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蘿無上神咒

第一會真言。名為毗盧真法會。謂下十二法門密言。皆一毗盧真心法身所流演也。

(一)南無薩怛他

【譯】南無者。我今敬禮。薩怛下。皈命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真言集。先雲。稽首光明大佛頂。如來萬行首楞嚴。若人志心能持誦。一切所求皆圓滿。

【釋】南無者。或那謨。南摩。此翻皈命。或信從。敬依。皈禮。度我。薩怛他。即薩哩縛。梵音賒切。翻一切。十方虛空法界普遍也。

【頌】皈命敬投義那謨  三業清淨薩怛他

煩惱菩提唯心現  迷時凡夫覺佛陀

【解】念咒前先念「稽首光明大佛頂。如來萬行首楞嚴。若人志心能持誦。一切所求皆圓滿。」南無意為恭敬亦是最相信的意思,沒有絲毫懷疑。所以說皈命敬投,把自己的身心性命都皈依給佛了。也就是沒有條件地信仰佛,知道佛會度我的。所以說「皈命敬投義那謨」。那謨即南無,為梵語。即皈命敬投之意。亦即信從,敬禮之意。「三業清淨薩怛他」,薩怛他為梵語,譯為一切。這一切包括身口意。身不犯殺盜YIN,口不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心沒有貪嗔癡。身口意都清淨,就叫薩怛他。「煩惱菩提唯心現」,煩惱和菩提如手掌的兩面。這面是煩惱,翻過來既是菩提。往光明的路走即是菩提,往黑暗的路走即煩惱。所以說唯心所現。就好像冰是水,水也是冰成的。二者相因相襲互相由借。冷時水變成冰,熱時冰化成水。也就是向光明路上走,煩惱就變成菩提。向黑暗路上走,菩提也變成煩惱。就像水和冰是一樣的道理。看你如何去做。「迷時凡夫覺佛陀」,迷時是凡夫,覺悟就成佛。佛是眾生成的,不是本來就有佛。眾生皆有佛性,本來是佛,只因迷了叫眾生,若覺悟了便成佛。天堂地獄一念間,一念覺地獄便變成天堂,一念迷天堂便變成地獄,所以覺迷只在一念間,一念覺,眾生就是佛,一念迷,你就能成佛也還是個眾生。何謂覺?即有大智慧者,不糊塗。何謂迷,即大愚癡的人,這點每個人要注意。

(二)蘇伽多耶

【釋】蘇伽多耶。梵語通二。一雲阿伽陀。秦翻如來。即阿誐多。一雲修伽陀。秦翻善逝。即素誐多。十號中二。

【頌】無來無去鏡中華  非空非色水中斜

離塵絕相有何住  頭上安頭演若達

【解】蘇伽多耶為如來。何謂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曰如來。不來不去,好像來,但也好像沒來。所以說「無來無去鏡中華」也沒有從來,也沒有所去,就好像鏡中之華一樣,你說鏡裡的華從哪裡來的,又到什麼地方去?「非空非色水中斜」也不是空也不是色,好像水中月沒有一個真實的體,只是影子照在水裡。「離塵絕相有何住」,若能離開一切的染污,塵即染污,「絕相」就是沒有一個執著相。有什麼可執著的?什麼執著都沒有了。無相還有什麼可執著的。「頭上安頭演若達」,不要學演若達多。演若達多一早起來照鏡子,見鏡裡有一個頭,自己怎麼沒有頭,便跑到大街上,到處問人,「你看到我的頭嗎?」人家也不明白他說什麼。你若頭上安頭就像演若達多一樣,不要那麼顛倒,那麼狂。

(三)阿羅訶帝

【釋】阿羅訶帝。秦雲應供。

【頌】應受人天真供養  種福植慧感遂通

因果圓滿成萬行  是則名為大覺王

【解】阿羅訶帝是梵語,譯為應供,就是應該受人天的供養。「種福植慧感遂通」,不論你是種福,是植慧,求智慧,只要有誠心都會得到,都會滿你的願。「因果圓滿成萬行」,修行到因也滿,果也滿,就能具足萬行,「是則名為大覺王」,這就是大覺王,大覺世尊。你若不信,可以試試看。

(四)三藐三菩陀寫

【釋】秦言正遍知覺。十號中二三號也。寫者。翻盡。該攝皆盡義。先皈佛寶。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佛也。

【頌】虛空法界光明藏  十方三世大智尊

我今皈依真實性  正遍知覺妙法堂

【解】三藐三菩陀寫譯為正遍知覺,「寫」譯為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都該攝遍了。所以佛法不論你如何講都有道理,不必執著,無有定法。這「寫」字之義即無盡無量的常住佛法僧三寶。這句是說皈依佛寶,皈依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無盡的佛寶。偈頌說「虛空法界光明藏」,佛在盡虛空遍法界裡即大光明藏。光明即智慧,所以說「十方三世大智尊」。大智尊即佛,佛即大智慧者。「我今皈依真實性」,我願皈依十方無盡大佛頂真實性。「正遍知覺妙法堂」,妙法堂即佛的道場。何以說妙法堂,因其無盡之故。

(五)南無薩怛他

【釋】皈命一切諸佛大佛頂首。

【頌】信從聖教兩足尊  內施外施效能仁

一切無著即自在  解脫知見無我人

【解】這句又是南無薩怛他。「信從聖教兩足尊」,南無即信從,信從佛的教法。兩足即福也足,福慧雙圓。「內施外施效能仁」,佛當初佈施內財,外財他也佈施。內財即頭目腦髓,沒有哪一種東西他不佈施的。外財是國家、城市、妻子兒女。沒有一樣他捨不得的。「能仁」即釋迦牟尼佛的名字。「一切無著即自在」,你若什麼都不執著就真正自在。若有所執著就得不到自在。「解脫知見無我人」,你若解脫了知見,沒有了執著,這時我也沒有了,人也沒有了。

(六)佛陀俱胝瑟尼衫

【釋】佛陀。翻覺者。即怛他誐多。翻如來也。俱胝。同矩致。翻百億。謂百億相好也。瑟尼衫。密部經雲。烏瑟膩沙。翻頂。佛頂法相。總謂皈敬一切諸佛。無比最勝頂相好也。次皈法寶。佛頂首楞嚴是也。

【頌】百億相好莊嚴身  大佛頂首秘靈文

若人受持勤精進  皈依法寶日日新

【解】佛陀譯為覺者,覺悟的人。覺有自覺、覺他、覺滿。自覺為二乘的人,已經覺悟了,和凡夫不同。凡夫是不覺。二乘是自覺。二乘就是聲聞阿羅漢緣覺。聲聞聞佛的聲音而悟道。緣覺修十二因緣而悟道。二乘是自了漢,只知自覺,不知覺他,不能以先覺覺後覺,不能用他自己覺悟的法門去教他人,令其他人也覺悟。菩薩和二乘就不同,菩薩能自覺又能覺他,可是還未能覺行園滿。在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路上走,未到佛的果位上。佛和菩薩不同了,佛能自覺又能覺他,而且覺行圓滿,萬行也圓滿。所謂三覺圓萬德備,所以稱為佛。「俱胝」是梵語,譯為百億,百億相好莊嚴。是在因地所修的。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有百億的相好莊嚴身即佛。「大佛頂首秘靈文」,楞嚴叫靈文,因其靈驗不可思議,這是佛頂上化佛所宣說的神咒。其功能、力量都是不可思議的。都是凡夫所不能知道的。「若人受持勤精進」,假如人受持楞嚴咒,就要精進不要懶惰。「皈依法寶日日新」,皈依十方無盡的法寶。「瑟尼衫」即大佛頂,即妙法。我們第一要皈依佛寶,第二即要皈依法寶。

(七)南無薩婆

【譯】皈命諸大菩薩。至心承事賢聖。

【釋】薩婆。一切也。

【頌】恭敬一切摩訶薩  清淨福田菩提芽

培養灌溉常精進  功圓果滿赴龍華

【解】南無譯為皈命。薩婆譯為一切。「恭敬一切摩訶薩」,皈命所有的大菩薩,大菩薩即賢聖僧,如觀音、勢至、文殊諸賢。一切的阿羅漢也是賢聖僧。賢聖僧是福田,是清淨福田。若能恭敬一切菩薩,便種了福報,長了菩提芽,還要常灌溉,好好栽培。即常精進。「功圓果滿赴龍華」,功德圓滿時便可真赴龍華會,即將來彌勒菩薩成佛時的法會。

(八)勃陀勃地

【釋】勃陀沒馱。皆佛也。勃地。冒帝。即菩提。翻覺道。以初地菩薩。於佛菩提。善得通達故。此約十聖。

【頌】大徹大悟大丈夫  人天師表福慧足

因修六度波羅蜜  果成萬行妙覺如

【解】勃陀即佛陀。勃地即菩提。翻為覺道。「大徹大悟大丈夫」,佛是大徹大悟的大丈夫,也是人天的師表,福慧雙足。「因修六度波羅蜜」,如何成佛的呢?乃因因地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到彼岸的法。「果成萬行妙覺如」,在果地時成就萬行、證得妙覺如如的真理。

(九)薩跢鞞弊

【釋】薩跢。薩怛吠。智度論釋。薩垛。名成眾生。肇曰。秦言大心求道。賢首雲。用智。上求佛道。用悲。下成眾生也。鞞弊者。什曰。毗尼。秦言善治。秦疏雲。鼻泥伽。此雲調伏。又論名毗婆沙。此翻廣解。勝說。毗藥。即毗耶。密部翻種種最勝。謂三五乘中。菩薩為最勝。此約三賢。後皈僧寶。大乘菩薩眾也。

【頌】上求諸佛智慧道  下化眾生同體悲

善治調伏身口意  廣解勝說貪瞋癡

【解】薩跢即大道心眾生,即菩薩。鞞弊有的譯為善治。善治身口意毛病,有的譯為調伏,總而言之,即修行除惡之意。所以說:「上求諸佛智慧道,下化眾生同體悲」。上求諸佛的智慧道,下以大悲來教化眾生。同體悲即和眾生是一個。「善治調伏身口意」,在修道時不犯戒,調伏身口意,沒有十惡。「廣解勝說貪嗔癡」,詳細地給眾生說明貪嗔癡有什麼害處,說了又說。前邊所說的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一切十方賢聖僧,皈依諸大菩薩,至心來承事賢聖。

(一○)南無薩多南

【譯】普禮一切聖眾。

【釋】或雲颯哆喃。颯不怛喃。不空釋曰。大勇猛者。安師翻曰。開士。第一士也。心究竟覺。如蓮花開謂禮上乘菩薩也。

【頌】大勇猛者大道心  猶如蓮華不染塵

晝夜六時勤警策  常在火裡煉精金

【解】南無薩多南為皈依大勇猛者。何謂大勇猛?做人不敢做的,修人所不敢修的。抱定最大犧牲,不求有所得,是謂大勇猛。故又譯為大開士。即開佛知見。做人間第一個先覺者。又叫大道心眾生。所以說:「大勇猛者大道心」,行人所不能行,做人所不能做,忍人所不能忍,讓人所不能讓。人在塵世,心不在塵世。好像蓮花出於污泥,而不為污泥所染。這種大道心菩薩晝夜六時恆精進,晝三時,夜三時,沒有一刻懈怠,時刻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晝夜六時,時刻警惕自己,不入逸,不亂講話,「常在火裡煉精金」,火裡煉金是很不容易的,在娑婆世界就像在火坑一樣,我們在火坑裡來煉真金。

(十一)三藐三菩陀

【譯】敬禮三世正遍知覺。

【釋】謂禮三世諸佛也。

【頌】十方三世一切佛  捨身為法積功德

累劫躬行菩薩道  飼虎救鷹求達摩

【解】這句即是禮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捨身為法積功德」,他們在因地時為法而捐軀,「累劫躬行菩薩道」,佛何以成佛,就因為生生世世都躬行實踐菩薩道,利益其他的人,不利益自己,所以說「飼虎救鷹求達摩」。他為求法,為半句偈而捨身。為求法而捨身飼虎,捨身救鷹。

(十二)俱知喃

【譯】敬禮三世正遍知覺。

【釋】俱知百億數名。南。翻上首。謂皈命百億上道菩薩。及百億上首佛也。

【頌】百億菩薩百億佛  上首聖眾護行者

真心求法恆不退  當來必生無憂國

【解】俱知譯為百億,南翻上首。俱知南即百億上首的菩薩,百億上首的佛。所以說:「百億菩薩百億佛,上首聖眾護行者」。護修行的人,「真心求法恆不退」,若真為法而來,哪有時間講是講非,製造麻煩。時時刻刻管著自己都來不及了,若真心求法便要往前精進不退。「當來必生無憂國」,將來必能生無憂國,即極樂世界,亦即淨琉璃世界,和佛常在一起。

(十三)娑捨蘿婆迦

【譯】敬禮大辟支佛。

【釋】娑捨蘿。或斯陀。此雲。獨一往來。即獨覺也。婆迦。或缽蘿底迦。此翻緣覺。經雲。辟支迦羅,緣獨雙通。

【頌】深山穹谷修道玄  萬物生滅十二緣

春花自開秋葉落  豁然朗照悟真詮

【解】娑捨蘿獨覺,婆迦翻緣覺。「深山穹谷修道玄」,在深山穹谷裡修十二因緣,玄妙的道。「萬物生滅十二緣」,看萬物自生自滅,修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是順生門。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行色滅,行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是還滅門,他修行這十二因緣法,研究這十二因緣法。「春花自開秋葉落」,他看見春天百花自己開了,秋天黃葉自己落了,「豁然朗照悟真詮」,便豁然間明白了,在有佛出世叫緣覺,沒有佛出世叫獨覺。

(十四)僧伽喃

【釋】喃者。密部。喃也。或你耶。皆翻上首。僧伽。翻眾。為中乘僧眾之上首。前雲。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今敬禮無學上首。以攝有學初心也。

【頌】辟支迦羅斯陀含  獨覺緣覺義通兼

專心致志勤拂拭  有學無學上首傳

【解】僧伽即出家人,南卻上首,有學無學的上首,有學從須陀洹初果到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叫有學位,證得四果阿羅漢叫無學位,南即他們的上首。「辟支迦羅斯陀含」,辟支迦羅的意思就是斯陀含,「獨覺緣覺義通兼」,他可說是獨覺也可說是緣覺,兩個意思,有佛出世時他由十二因緣法而悟道就叫緣覺,無佛出世時他獨在深山穹穀裡自己開悟了叫獨覺。「專心致志勤拂拭」,他在深山裡勤加修行,常常把自己的妄想都掃乾淨了,「有學無學上首傳」,有學位無學位的上首大阿羅漢,辟支佛。初果是見道位斷了八十八品見惑,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是證道位。

(十五)南無盧雞阿羅漢跢喃

【譯】敬禮大阿羅漢。

【釋】四果。盧雞。翻世間。應供人天故。

【頌】應供殺賊暨無生  世間福田須力耕

栽培無上菩提果  惑盡真純佛道成

【解】盧雞翻世間,阿羅漢亦是梵語,翻為應供、殺賊、無生三個意思,阿羅漢是證果的比丘,因地時比丘,義為乞士、怖魔、破惡。證果時成阿羅漢就是應供、殺賊、無生之義。應供就是應該受人天的供養,殺賊即殺自性的煩惱賊,無生即不再受生死,得無生法忍。「世間福田須力耕」,阿羅漢就是世間的福田僧,世間的一切眾生都應該供養阿羅漢,應種福田,用力耕耘福田。「栽培無上菩提果」,你要常常給它一點水才可得到覺道的果,「惑盡真純佛道成」,等到粗惑、塵沙都斷了,純真的自性現出來,佛道便成就了。

(十六)南無蘇盧多波那喃

【譯】敬禮須陀洹。

【釋】初果。蘇盧多。翻人。謂入聖人法性流也。波那翻逆。謂逆凡夫六塵流也。音義。梵語宰路陀。阿缽曩。

【頌】今入聖人法性流  背逆凡夫六塵游

見惑斷除證初果  繼續精進大慈舟

【解】這是說敬禮初果須陀洹,蘇盧多即入聖人法性流,和聖人合而為一了,波那翻逆,逆凡夫的六塵流,不在六塵裡而去游玩了。「見惑斷除證初果」,初果的聖人,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不是自己說我證了初果,那是不行的。證了初果的聖人就有神通,初果有神通,能不離本位教化眾生,走路時足不沾地,所以一切蟲蟻都不受傷害,任運不殺生,忍運不犯戒。「繼續精進大慈舟」,但還要繼續努力,精進修行,以完成大慈舟到彼岸的願力。

(十七)南無娑羯例陀伽彌喃

【譯】敬禮斯陀含。

【釋】二果。娑羯。翻一。例陀。翻往。伽彌。翻來。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故。

【頌】名一往來實不來  思惑斷盡坐蓮台

空中常現十八變  此界他方百萬該

【解】這句譯為敬禮一往來者即二果聖人,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實實在在並沒來過。「思惑斷盡坐蓮台」,初果斷八十八品見惑,二果斷八十一品思惑,初果、二果、三果,都在有學位,證四果便到無學位,真正了生死,得到無生法忍。不見少法生,也不見少法滅,見惑即對境起貪愛,對著境對著迷,不知是怎麼一回事,而生起貪心、愛心、見到錢就想得到錢,見到美色就想得到美色,這都是「見」,都是見到境界,沒見到時沒有迷,見到時就做不得主了,糊塗了,被境界所轉了。見是講事,在境界上,一切事來時不認識。思惑是對理不認識,迷了,不知它是對還是不對。迷於理論,所以種種的妄想便生出來,這叫思惑,所謂迷理起分別,越分別越不明白,越不明白越分別,糊塗上加糊塗,愚癡上加愚癡,思惑斷盡了便坐蓮台,坐寶蓮花。「空中常現十八變」,二果聖人可湧身虛空現十八變,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在中翻身,在虛空中睡覺,願意怎樣就怎樣。「此界他方百萬該」,他不但這個世界,還可以到另外的世界,可在這世界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又到另外的世界去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同時能在多少世界都現身說法。

(十八)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

【譯】敬禮阿那含。

【釋】三果。真言集中二句。一雲。阿那誐弭。大論。名阿那。名不。伽彌。名來。次句。於今經同。盧雞。雲世間。三藐。雲正等。伽跢。雲不還。謂於欲界。正不還來也。

【頌】一切世間賢聖僧  正等正覺大智尊

皈命頂禮求攝受  圓滿菩提不減增

【解】三藐翻正等,三菩提翻正覺,這是皈依一切正等的聖賢,所以說皈依。「一切世間賢聖僧」,賢聖僧即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地藏諸大菩薩,正等正覺僧,大智慧者攝受我。「圓滿菩提不減增」,將來我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得到圓滿的菩提,佛的果位,也不增也不減。

(十九)三藐伽婆蘿

【譯】敬禮過去未來現在諸聖賢眾。

【釋】伽婆蘿智論。來度彼岸。謂正到涅槃岸也。

【頌】不還欲界證涅槃  了知萬法徹底源

無識無知常清淨  非動非靜離說言

【解】三藐也是正等,伽婆蘿翻不還。不還欲界,證得到涅槃的彼岸。「了知萬法徹底源」,何以他能不還,就因他明白一切萬法,透徹法的底源,明白法的根本。「無識無知常清淨」,在這境界上也無思無慮,沒有什麼思慮,沒有什麼煩惱。「非動非靜離說言」,也不動,也不靜,也沒有什麼可說的。

(二○)底波多那喃

【釋】底波。翻天。多那。即阿那。梵音賒切。翻不來。謂不還來三界天中受生也。又梵言多陀。或多他。翻如來。謂依真如法性。不來五那含天。還來無餘涅槃岸也。前四句。局聖。後二名。通賢資。加。見。修。證。五位。一切小乘僧眾。盡皈命也。

【頌】諸天神將護法城  我今祈請願降臨

賞善懲惡查功過  謹慎修行莫胡雲

【解】底波即天,一切諸天,多那即不來,不到三解來受生死。這是說的一切諸天有天兵天將天神來護法城,他們護持修行持咒的。「我今祈請願降臨」,我現一念咒,護法神就都來了。「賞善懲惡查功過」,他們在世間上賞善懲惡,見有功便賞你,有過就罰你。「謹慎修行莫胡雲」,因此修道的人不可胡說亂講,隨便說說,願說什麼就說什麼,修行要檢點身口意,時時要身口意三業清淨。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