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念力”夠的人,比較會有定力,遇事比較能一心不亂。他可以在陷入煩惱之際,立刻以洞察力與離執力,找出煩惱的緣起,並立即加以克服。
幾年來我們舉辦了無數次的講座、培訓及大小營隊,間中都會安排雙向交流的環節。有一天,我在整理這些發問的紙條,准備將之結集成冊,卻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過半數的提問不是提問者本身的問題,而是提出在別人身上看到的問題,或與別人有關而影響自己,令自己煩惱的問題。我們姑且相信可能有些提問者以第三人稱發問,但卻掩蓋不了大多數的人還是容易將注意力放在觀察別人的缺點上面。
人們容易看見別人的缺點,但對自己的缺點卻視若無睹,這是人性的弱點之一。許多人很會指責別人,而自己卻從來不曾想到要檢討自己。有些人則很會原諒自己,但卻無雅量包容別人。在人群中與人互動,人性的弱點與凡夫的習氣隨境而起,不論是發生在別人或自己身上,這些都是我們隨時教育自己的活教材。不過,要讓自己在這個社會大學裡,能做到轉化“隨心所欲”為“隨身教育”,則自己非要有“反求諸己”的自省能力不可。
證嚴上人帶領全球數百萬慈濟人齊心推動濟世志業,以積極的態度去實踐,以主動的精神去力行,當然也深知在實踐與力行的人群互動中,參與者會在活動中不自覺地流露出凡夫的習氣,也可以透過內觀,而在反觀自性中覺察出人性的弱點。因此,上人早已將一一對治的良方准備好,讓所有投入慈濟志業的志工們,在行善造福之余,也能兼顧修慧。這本讓人人能藉事練心、淨化己心的處世經典就是“靜思語”。靜思語是做人處事的智慧,也是立身行事的准則,它是讓我們拿來警惕自己,而不是用來教訓別人。其中,針對“反求諸己”的心念教化,信手捻來就有許多句,句句發人深省、讓我們深自惕勵。
“要批評別人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看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有問題”、“原諒別人是美德,原諒自己是損德”、“要原諒一個無心傷害人的人,不要做一個輕易就被傷害的人”、“人都是在原諒自己的那一刻開始懈怠”、“寧願做一個盡力做事而被批評的人,不要做一個不會做事而只會批評的人”、“人因自覺而成長,人因自滿而墮落”,這些智慧法語如能與生活結合,隨時警惕自己,日子一久,那就是一股“心念的力量”了。“念力”夠的人,比較會有定力,遇事比較能一心不亂。他可以在陷入煩惱之際,立刻以洞察力與離執力,找出煩惱的緣起,並立即加以克服。
一個人,如能做到看人順眼、原諒別人,同時也不做一個容易受傷的人,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埋怨與憂愁?人常常會有埋怨,蓋因不懂得“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比較能“反求諸己”──反省自己一旦做人處事得不到預期的效果時,趕快在自己身上下反省的功夫,而不是一味地責怪他人。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碰到問題,然而面對問題時,要以何心念對治,卻深深左右著我們的情緒,這才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就是警惕我們:一個心量寬大的君子,永遠是約束自己、要求自己,換句話說就是“嚴以律己”。而一個氣度狹小的人,則時時怪罪別人、指責別人,但卻很會原諒自己,此謂之“寬以待己”。孔子又說:“以約失之者,鮮矣!”意即;一個懂得約束自己而又會犯錯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啊!所以,如果懂得“反求諸己”的道理,什麼事都先往內自照,甚至先說出自己的不對,別人聽了也就不會再批評我們的不對了。而我們如果先將自己的缺點或弱點拿出來自諷一番、自娛娛人,人家不但會歡喜贊歎於我們的勇氣與坦白,我們也會因先自諷而避免人諷。這是一種奧妙的人類心理,更是自省的一種智慧,妙用它,就是一種生活的藝術了。
修行離不開人與事,而做人處事又以處事容易做人難,生活中的起心動念如稍一不慎,極易因人亂了心、因事起妄念。不論是人或事,一旦因“事多”而造成“多事”,或別人要“對人不對事”,我們只有自我警惕──“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樣才能將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沒事。
:居士文章 :文学创作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