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祖壇經”的“忏悔品”談個人的忏悔經驗
“六祖壇經”的“忏悔品”裡慧能大師說: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诳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诳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善知識!以上是為‘無相忏悔’。雲何名‘忏’?雲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忏之,永不復起,是名為忏。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忏悔?”
上面這段話顯示出忏悔的真實義,“前念今念及後念”代表著從意識心到深層的潛意識乃至於“空”之意,也就是從內心深處(乃至於“入空”)忏悔過去所造作的愚迷、憍诳、嫉妒等種種惡業,這就是“無相忏悔”。所謂的“真忏悔”是覺悟自己所造作的惡業,並下定決心斷除惡業、永不再犯。凡夫往往只知忏悔過去所造的惡業而不改過,如此,之前所犯下的罪業未除,又重復犯錯,這不是“忏悔”。
慧能大師的這番話帶給我很深的感觸,算一算到藥師山也有八年了,在這段期間曾面臨許多大大小小的因果及怨氣,隨著時間的消逝,發現自己面對因果或怨氣的態度一直在改變。最初面對因果時,心裡會想“我不是這樣的人!?”“我不可能這麼壞!”“一個巴掌拍不響,又不全是我的錯!”,但是身體的不適及善知識的說明,都證明著當年所做的錯事,這時雖不太相信卻也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趕快道歉了事。漸漸的,隨著時間經驗的累積,相信這一切是真的!這時也比較能以真心向對方忏悔,卻未能察覺到自己仍隨業障、習氣擺布,未警覺到自己仍持續造同樣的業、犯同樣的錯,認為因果是因果、自己是自己,二者毫無關系,沒有把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劃上等號,總認為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事情真的過去了嗎?別忘了“人是活在過去的陰影裡”!仍留存著當年的業障及習氣!漸漸的,隨著類似的因果及怨氣反覆出現,讓自己不得不面對“真實”的自己,跳脫鴕鳥心態,不再掩耳盜鈴,了解到自己有多麼虛偽!是一個多麼“糟糕”的人!由於自己的憍慢、不慈悲,造成了許多無辜的人受難、朋友弟子受到責難、身心受創,此時內心非常的沮喪難過,羞愧得無顏面對往日的師父及祖師。接受“真實自己”的這件事讓我痛徹心肺、羞愧得無地自容,但是自己也明白唯有看清自己並且覺悟問題,方能改過,不再重復犯錯傷害別人。
另外,在“忏悔品”裡六祖又說:“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無罪。”世人常以為做布施、做志工服務他人就是在修行,雖然做布施、供養可以累積福報,但是由於心中貪、嗔、癡三業未除,所以仍然反覆造業。此外,自古以來,一直有個“將功贖罪”的觀念流傳著,讓人以為修福就可以抵罪,但從六祖慧能大師的這番話中了解到福與罪並不能相抵,過去所造的罪業唯有透過內心真誠的忏悔方能消除之。
另外,在過去的八年中所經歷的種種因果及怨氣,讓自己也深刻感受到:
(一)凡是過去所做過的,必在彼此的八識裡留下紀錄;例如:責罵人時,不但讓對方很難過及產生怨恨之心,自己也造作了嗔恨業,彼此間也會有惡緣的存在。因此,日常生活中開始學習觀照自己的任何起心動念,常提醒自己做任何事或講任何話應小心,以免造業;不必要的事或話也就別做或說,慢慢的了解“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句話。
(二)如果一直執著自己所受到的痛苦,就不可能感受到對方的難過,“事情”就會持續糾結著,加深彼此的痛苦,若能先把自己的情緒擺一邊,真誠向對方忏悔,漸漸的就能感受到對方的不平,如此一來,彼此間的糾葛方有化解的一天。
(三)犯了錯就要受果報,敢作要敢當,果報是無法藉由外力避免的,否則法界的公平性何在?而且神通是不敵業力,唯有真誠忏悔方能得到對方的諒解。況且我們目前已因學佛而得以“重罪輕報”,更應在佛前勤心忏悔。
(四)面臨重大因果時要絕對相信佛菩薩,依善知識教導去做,真誠忏悔並發願改過,持續禮佛、供佛,事情終會“有解”,但是,這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可能“很快”解決,在這段期間,千萬不要失去對佛菩薩及善知識的信心,因為佛菩薩及善知識是慈悲及智慧,必定會循循引領我們的!
(五)犯錯時要勇於承認錯誤,不要诿過於他人、或認為都是別人引起的,這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時間拖得更久。
記得唐朝的黃檗希運禅師曾說:“不經一翻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累生累世以來,因為無明造了許多的業及習氣,我們受其擺布而不自知,現若覺悟並要去除掉這些業障及習氣,也就等於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勢必會造成內心很大的痛苦及沖擊,此時,若能持續以真誠忏悔心面對之且不退失道心,將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