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法師:智慧生活靠勤奮


 2011/10/1    熱度:2087    下載DOC文檔    

智慧生活靠勤奮  

前幾天寫了日記《智慧生活不分別》講了我們如何才能在有爭議的情況下做得更好,使得自己不掉進是非的糾結之中,又能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地表現出來,讓客戶滿意,讓自己滿意。從而走出因為信佛,總是感覺有很多工作不好做的怪圈,讓自己能夠向上向善。

當然,這一切是要靠我們的努力付出作為代價的,就拿《智慧生活不分別》中所說的對話例子來說,本來他做這份工作可以很簡單,不要做很多的准備工作,只要把人挖過來就可以了。但是因為要給用戶更多的選擇,他就需要把所有的情況羅列出來,把所有的資料准備出來供用戶選擇。

也就是說,本來可能做一份方案就能解決的問題,現在要做許多份方案准備給客戶了。這裡面要多做很多很多的工作,在絕大部分的人眼裡是很傻的事情。但是,我們知道做這些事情是功不唐捐的,這樣可以避免你被拖入到是非裡面去,因而有效地避免煩惱。

這種做事情的方法在佛教裡面可以說就是跳出三界外的處世方法了,或者說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了。所以,按照這樣的方式去做,自然不會有煩惱,自然就能遠離是非等二元對立的心態,自然就能保護我們的信心,自然就開始了修行的步驟,自然……

甚至可以這樣說,佛教的修行就是這樣要求我們的。比如我自己在跟別人介紹如何持好不殺生戒的時候,我就常常教人如何把非要形成殺生的時候,把殺生這件事情變成一堂佛事。這樣,通過我們的努力與勤奮,就遠離了惡法。實際上這也是善將塵勞做佛事的方式。

比如殺生這件事情,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會需要打掃衛生或者是農民要打殺蟲藥。要是一般的人來做,他們直接就把藥一放就完事了。但是,我們佛子為了持殺生戒就不能這樣把藥一放了事了,我們就要想辦法如何在持戒的基礎上做好這件事情。

所以,我們不得不麻煩一些。我們不得不先把所有通道打開,驅趕蟲子,然後告訴蟲子這裡將要放藥,希望他們換個地方生活,不要被藥藥死。實在走不了造成了誤殺的話,希望你們早日往生淨土(這可以為他們念經或者到寺院掛牌位,甚至是做佛事等)。

就好比我們比丘早上起床的第一句話:“從朝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回互,若於足下喪其形,願汝早日生淨土。”如果對於一般不守戒律的人來說,這根本就是毫無意義的事情。但是,對於我們守持不殺生戒律的比丘來說,就成為了必做的功課了。

其實這在心理學的咨詢裡面也是常常見到的。因為心理咨詢師不充分投入的話,就得不到患者的認同,就無法與患者溝通,從而無法有效實現治療;如果過度投入的話,又會墮落到患者的是非糾結之中。這也是心理咨詢師們常常遇到的問題,是他們要把握好尺度的關鍵。

自己就曾經聽到心理學 家張老師說過,要一只腳在岸上,一只腳在水裡救人的比喻。他說,在接受心理患者咨詢的時候,不能全部投入,又不能不投入。就好比下水去救人,只有一只腳在岸上,一只腳在水裡,這樣才能最有效果地救人。如果兩只腳都在水裡就容易被拖到水裡去了;如果兩只腳都在岸上,得不到患者的認同。(若能以“應無所住而生心”的狀態,兩只腳投入也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心理學的咨詢師只好多勤奮一些,多做點世間的人認為無用的工作。做到既能與患者好好地溝通,又不會被患者拉到是非糾結裡面去。所以,一個好的心理咨詢師是很辛苦的。不過,若以修行的心態投入其中,為他人咨詢亦是成就自我,以此心態,辛苦即是不心苦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