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教中的“過堂”及過堂儀軌的要點及意義


 2011/10/23    熱度:17496    下載DOC文檔    

什麼是佛教中的“過堂”及過堂儀軌的要點及意義

    “過堂”,是上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門中的“吃飯”,有別於印度僧徒之托缽乞食。又稱上堂、赴堂。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早、午齋兩次過堂,中國漢傳佛教將進食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一。

    所謂二時過堂,食存五觀。

    早晨、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產生貪食美味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饑的藥,五是為修道業而受此食。

    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飲食之前,先要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葫蘆型鐵板(雲板)。梆是吃飯號令,又叫長魚。魚晝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廢寢忘食吃飯。

    當雲板響起,大眾搭衣魚貫進入五觀堂,依序就坐,向上問訊後維那起腔,大眾齊唱“供養偈”。

    接著維那師呼僧跋後,大眾便開始用齋。叢林過堂多使用碗盤,少數寺院使用缽,碗盤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擺放,添湯加菜由行堂服務,也不得出聲、恣動。在飯食中須心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方受此食。)並攝心用功,或持佛名號或參“吃飯的是誰”。末了,大眾唱結齋偈。

    整個過堂是一個安靜的用食過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會在此時向大眾宣布,稱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節日便加菜施眾,或有居士齋僧布施也加菜。

    中國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側會設個小小的施食台,體恤饑困的眾生。它是根據佛經中“曠野鬼神眾”及“羅剎鬼子母”的典故而來,大眾過堂時,都由一僧人負責出食,將七粒米或指甲許的面條,透過觀想及大眾的加持,施食給眾生,願他們同得飽滿並去除悭貪。

    簡樸的叢林用齋,象征的是高遠的智慧與寬廣的情懷。

    詳說佛教過堂儀軌的要點及意義

     來源:《人世間》雜志 作者:雲鄉法師

     佛教傳到漢地之後,形成了嚴格的過堂用餐儀軌,規定了碗筷擺放、使用和添飯加菜的步驟與方法。其中的重點是不能講話,不能隨便出聲。吃飯前後念誦《供養偈》與《結齋偈》,表示供養諸佛菩薩、供養眾生。吃飯時應當提起正念,食存五觀,思量食物的來之不易與眾生的苦痛艱辛,產生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和責任心。

 

 

       行堂儀軌詳解(圖片來源:《人世間》)

      過堂儀軌的要點與意義:

    在過堂時,僧眾排班,整齊有序地進入齋堂。在齋堂裡,不可在中堂走動,保持中堂的安靜與莊嚴,以示對諸佛菩薩的尊敬。

    起初,桌上的碗靠近桌子的外沿擺放,筷子橫放在碗前。開始念《供養偈》之後,也就開始行堂了。行堂的義工拿著裝食物的桶和勺子,沿著桌子走來。過堂期間,僧眾不能說話,要用特定的手勢對行堂的人表達自己的意思。

     第一遍行堂時,只要僧眾不拒絕,行堂的人通常就會把每種食物都在碗裡裝上一點。如果僧眾不想要某種食物,或者覺得碗裡的飯菜已經夠吃,可將右手豎起,掌心向外,或用右手在碗卜方做——個遮擋的動作,以示刁二需要。

     過堂時端身正坐,脊背挺直,不要趴在桌上,不要低下頭用嘴湊近桌卜的碗,雙腳不要交義或翹起。不能浪費食物。

    開始吃飯時,先把筷子和裝著飯菜的碗先後移近自己,然後拿起筷子,左手將飯碗平端在胸前。

     端飯碗時,拇指扣在碗邊,其余四指平托碗底,古人稱之為“龍含珠”。右手持筷子夾起食物送人口中,動作要輕柔而利落,古人稱之為“鳳點頭”。對於稀飯、湯等流食,可以把碗端起來飲用,對於固體食物則不能把碗放到唇邊扒拉著吃,一律使用筷子夾起來。

    第二遍行堂時,如果僧眾需要添加食物,就把碗向前移動,伸到桌子外沿附近。

    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裡比劃一下,表示需要添加食物的多少。

    想要添加某種特定的食物,就把那種食物從碗裡夾起來,向行堂的人示意。

    對於某種食物還想再添加一些,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邊輕點一下。

    對於某種食物只想要一點點,可用右手拇指和小指比一下,表示“少量”。

    對於稀飯,如果想要比較稠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裡做一個豎插的動作;如果想要比較稀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上面平劃一下。

     吃完飯之後,將碗疊起,放在靠近桌子外沿的地方,將筷子放在碗右側距離約一寸的桌面上,筷子與桌沿垂直。

    這一套復雜的過堂儀軌展現著佛門的威儀,然而過堂儀軌的意義不僅在於維持表面卜的優美大方。

     佛教的修行讓人們通過了解自己來改善自己,與正念覺知是分不開的。因此修行人要努力提起正念並保持覺知。然而普通人由於觀照力微弱,經常忘失正念,過堂儀軌就是正念修行的增上緣。要使行為符合這套儀軌的各方面細節,並在沉默中進行有效溝通,必須集中精神,隨時覺知自己在做什麼和想什麼。吃飯時不具備正念,心不在焉,妄想連篇,就是隨著貪嗔癡在流轉。

    只要學會在吃東西時真正地提起正念,一定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滿足和感恩。那時候,也許你會忽然理解弘一大師說的“鹹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既不為喜愛的飲食而狂喜,也不為不喜愛的飲食而煩憂。

     端飯碗的“龍含珠”動作,有一個深刻的含義,喻示著眾生皆有寶珠一般的佛性。佛性的開發從培養觀照力開始,我們應該勇猛精進地修行,隨時讓正念提起。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