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心靈環保


 2009/2/1    熱度:4695    下載DOC文檔    

今天,我要和大家談一談有關心靈環保的課題。
環保是當今世界的熱門話題,也是社會的潮流所向。在這個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時代,地球正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我們的生活環境正在日復一日地被污染。生活在城市的人會感覺特別明顯,曾幾何時,純淨的藍天已成為難得一見的風景,新鮮的空氣已成為堪稱奢侈的享受。水是生命之源,但我們能夠喝到的是什麼?清潔的水源似乎只有電視廣告中才得以一見。我們的生活被鋼筋水泥包圍著,被喧鬧嘈雜包圍著,被工業的廢氣包圍著。污染造成了整個生態環境的破壞,孕育過中華文明的黃河已干涸得近於枯竭,而長江沿岸的水土流失則使得特大水災頻頻發生。面對大自然的懲罰,如果我們還不能開始反省,不能檢點我們的行為,終有一天,這個地球會不再為我們提供安身立命的庇護。
這一切和一味強調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在今天這個社會,利潤最大化原則幾乎左右了所有人的生活觀念。而從更深層的意義上看,它所造成的不僅是那些有形的污染,所破壞的也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更在不知不覺中逐步侵蝕著我們的心靈。今天,人類的物質條件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富足,我們有了現代化的的生活,有了形形色色的享樂,但我們夢寐以求的幸福並沒有如期而至。事實上,現代人所面臨的煩惱和痛苦絲毫沒有減少。
問題的根源在哪裡?隨著物質文明的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正相反,在物欲的慫恿下,我們的貪、嗔、癡正在隨之地增長,我們所造下的殺、盜、YIN、妄諸業也在隨之增長。我們以為自己在追求、在收獲,卻從來沒有想到,這種“危身棄生以殉物”的人生,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如果說生態保護是今天整個社會的當務之急,那麼,心靈環保的提倡也有著同樣迫切的需要。因為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僅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人生幸福,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平衡,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如何才能保護好我們內在的心靈?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一、心的名稱及分類
  首先,要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心的名稱和分類。在佛教裡,關於心的闡述有心、意、識和心王、心所這幾個概念。
  1、心、意、識
通常,我們所說的心就是指我們的肉團心,而佛教裡對心所賦予的內涵是“積集義”,也就是能夠積累種種經驗。在有情無盡的生死過程中,我們所有的生命經驗,以及曾經發生過的一切,都儲存在我們的內心,由我們的心來聚集並保存。它像是一個容量無限大的倉庫,正如某位作家所說的那樣:“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心靈。”
第二個概念是意,意為思量義,即能夠思維的特征。思維有時需要借助外在環境,有時不需要借助外在環境。因為在我們的內心儲存著許多思維的素材,那就是無始以來所積累的經驗,即使我們閉起眼睛,思維照樣可以進行,照樣能夠陷入遐想之中,這就是意所具有的功能。
第三個概念是識,識為了別義。當我們的六識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時,我們能夠對所接觸的對象進行分別和判斷,能夠區別高下、善惡、美丑,這就是識所產生的作用。
2、八識
A、五識
心、意、識是佛教對心所賦予的三個概念。在唯識宗裡,又將心分為八識,其中,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的是前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但五識的認識能力非常有限,在唯識宗中稱為現量。什麼是現量呢?就相當於哲學裡所說的直覺,它不介入思維,因而所緣的境界必須是當前的。換句話說,前五識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發生作用,必須在眼睛看到物體的當下,耳朵聽到聲音的當下,鼻子聞到氣味的當下,舌頭嘗到味道的當下,身體接觸環境的當下。當境界沒有出現我們的眼前時,眼識不會產生作用;當聲音沒有抵達我們的耳朵時,耳識不會產生作用;當氣味沒有傳到我們的鼻子時,鼻識不會產生作用;當味道沒有經過舌頭時,舌識不會產生作用;當環境沒有和我們發生關系時,身識不會產生作用。
所以說,眼、耳、鼻、舌、身是幫助我們獲得感覺的五個器官,也是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五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儀器。再高明的科學家也要借助儀器才能觀察星空,才能探測石油,同樣的道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要借助於五識的幫助。對盲人而言,絢麗缤紛的色彩世界是不存在的;對聾人而言,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也是不存在的。對那些雖有眼根、耳根,但功能比較差的近視眼、老花眼或聽力障礙者,器官的遲鈍也會影響到他們對世界的認識。而對那些通過修行獲得天眼通、天耳通的人來說,他們經過特殊訓練的儀器,又比我們常人高明許多。
常人的眼睛叫做肉眼,它所能認識的范圍極其有限,只能看到光明而看不到黑暗;只能看到近處而看不到遠處。在一部名為《超視覺世界》的影片中,所展現的世界都是我們肉眼無法看到的。我們的眼識如此,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也同樣如此,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五識所能認識的世界非常狹窄。所以,我們不應該過分地依賴它們,覺得能夠看到的才存在,而無法看到的就不存在;能夠聽到的才存在,無法聽到的就不存在。這樣的認識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將其作為衡量是非的唯一標准,無異於一葉蔽目。
  B、意識
五識而外,是第六意識。當我們眼睛看到一個茶杯並覺得它是茶杯時,已不單純是眼識在產生作用,而是進入了意識的范疇;當我們覺得一個茶杯的好或不好時,也是意識在進行判斷。眼識對境界的認識,在時間上來說,只能認識現在的境界;在空間上來說,只能認識眼前的境界,而且它是不帶名言的。所以,佛教裡稱眼識為現量,是“現量緣境”。
我們現在所能夠感覺到的一切思維活動,基本都屬於意識的作用。意識除現量以外,還有比量和非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判斷、推理。當然,我們的判斷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正確的判斷為比量,錯誤的判斷為非量。
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也是取決於第六意識的作用。而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對這個世界進行重新的認識和思考。前面說過,我們現有的許多認識都是不完整的,是依我們有限的經驗得來。那麼,由此而產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無疑會有許多偏差乃至根本的錯誤。所以,我們要通過聞思經教,以正確的方法對世界進行觀察、認識和分析。在唯識宗的修行裡,有四種如實智,只有經過如理的思維之後,我們對世界才能達成真實的認識,才有可能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因此,佛法的修行應該從分別而不是無分別入手。很多人學佛之初,看了兩個禅宗公案,就要無分別。但如果我們開始就不分別的話,只能永遠生活在錯誤的觀念裡,當我們連是非尚未辨別清楚時,所謂的修行只能是南轅北轍。所以先要分別,在對世界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再進一步修止、修觀,方能成就無分別智。當我們修觀感到困難時,還要從觀裡面出來,再作進一步的分別,使我們所認識的境界得到確認。
意識除了具有認識的作用,還能支配我們的行為,無論是造善業或惡業,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進行。所以,整個修行的過程都是建立在意識的基礎上。如果說錯誤的分別是貪、嗔、癡產生的根源;那麼,正確的分別就是開發智慧的基礎。
  C、末那識
前五識和第六意識,都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的心理活動,是屬於意識的范疇。而第七識和第八識則屬於潛意識的范疇。所謂潛意識,也就是我們感覺不到它的活動。雖然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其作用卻不可低估,事實上,它直接影響著意識的活動。
第七識在佛教裡叫做末那識,末那是梵語,為染污義。它的特點是“恆審思量我相隨”,也就是說,它時時刻刻在圍繞著自我運轉。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想到最多的是什麼呢?無非就是自我,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做任何事情時,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從自我出發並以自我為中心,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就是末那識的作用。末那識的現行有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四煩惱與它恆常相應,這四煩惱是致使末那識產生強烈自我的根源所在。在它們的作用下,我們整個身心都被強烈的我執所包圍。無論我們做的是什麼,是好事或壞事,都不會忘記這個自我,都不會忘記去著相,這就使得我們的所作所為或多或少地帶著功利的色彩。
  D、阿賴耶識
第八識在佛教裡叫做阿賴耶識,它是我們生命的寶藏,是一切身心活動產生的根源。唯識宗認為,阿賴耶識裡儲藏著我們無始以來的生命經驗。這些經驗也叫種子,我們曾經做過的每件事,曾經說過的每句話,都會在生命中播下相應的種子;甚至我們的起心動念,每一次貪心,每一次嗔恨心,每一次慈悲心的產生,也都會形成不同的種子。正因為阿賴耶識忠實地保存著我們的生命經驗,所以我們做過的一切,乃至無始以來做過的一切,才會功不唐捐。
阿賴耶識既是生命經驗的儲藏室,同時也是我們命運的主宰。眾生無始以來在六道流轉生死,沉浮不定,從天上到人間、到地獄,雖然每一期的色身在不斷消亡,不斷轉換成新的軀殼、新的生命形式,但阿賴耶識始終貫穿其間。佛教不講靈魂,而以阿賴耶識作為輪回的主體。有人可能會不解:阿賴耶識和靈魂有什麼區別呢?我們要知道,靈魂是固定不變的實體,而阿賴耶識則剎那生滅,相似相續,它時刻都在隨著我們的所作所為而變化。當我們行善的時候,就是在阿賴耶識裡播下善的種子,生命中善的力量就隨之增長;當我們作惡的時候,就是在阿賴耶識裡播下惡的種子,生命中惡的力量也隨之加強。阿賴耶識雖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又是變化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在佛教中,往往將阿賴耶識比喻為流水,因為它具有流水般相似相續而不常不斷的特征。這一理論既不同於唯物論者的斷滅說,也不同於一神教的永恆說。唯物論者認為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形散則神滅;而基督教等一神教,又將靈魂當作是固定不變的實體,得到救贖的靈魂可以在天堂享有永生,罪惡的靈魂則永遠在地獄承受煎熬。從佛法的觀點來看,生命雖然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有六道和四聖的差別,在十法界中,有生命層次最高的佛,有我們這些凡夫眾生,還有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眾生,即使就人與人來說,生命素質也存在高低的不同。但生命素質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我們的行為和觀念,取決於我們對它的塑造。所以說,阿賴耶識作為生命的主體,和靈魂又有著本質的區別。當然,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它與靈魂也有一些相似之處,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輪回的問題。如果像中觀宗所講的那樣:“無我無作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沒有我,沒有造業的人,沒有受報的人,但因果業報也不會消失,對於一般人來說就比較深奧,不容易認識清楚,更難以理解透徹。
  3、心所
前面所說的八識是心王的作,也就是心的主體。此外,還有心所,它輔助心王認識境界。任何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必然有心所與之相應,才能完成心的認識作用。在唯識宗裡常以這樣的比喻來說明:心如師做模型,心所如徒弟在模型上塗抹顏色。由心所的現行,才能完成心王的認識。
心理活動大致可分為幾種類型:首先是普通的心理,如心理學所說的注意、感覺、表象、意志等等,每當我們的精神活動產生時,這五種心理都會隨之升起,在佛教裡稱為五種遍行心所。還有五種心理活動是在特定環境之下產生的,在唯識宗裡稱為別境心所。此外,還有關於止觀的實踐心理,也就是在修禅定的過程中會出現的種種心理狀態。
佛教對心理現象進行分析研究,目的是為了指導我們的修行,而修行的根本就是止惡行善,所以佛教又談到了善的心理和煩惱的心理,也就是道德和罪惡的心理。什麼是道德的心理和罪惡的心理呢?概括來講,人類一切的罪惡,無非是由貪、嗔、癡所產生;而它們所對應的無貪、無嗔、無癡,則屬於道德的心理。當我們的心王在活動時,會與不同的心理相應,進而產生不同的行為。當我們的心與貪、嗔、癡煩惱相應時,就會在它們的驅使下做出不道德的行為;當我們的心與善念相應時,我們的所作所為也必然符合道德的規范。
我們談到,經濟發展在造成環境污染的同時也影響到我們的心靈健康。事實上,外在的環境,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僅僅是染污我們心靈的增上緣,並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說錢財就一定會使人變得骯髒,也不是說地位就一定會使人變得污濁。如果一個人面對財富和地位能夠不起絲毫貪心,能夠做到“不以物害己,不以物挫志”,金錢能不能染污他?地位能不能污染他?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發現這樣的一些例子,在同樣的環境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同樣是面對他人的誹謗,有的人會火冒三丈,那一刻,他的心就被逆境污染了;而有的人則能泰然處之,他的心不會隨環境所轉;同樣是事業有成,有的人會傲慢不可一世,那一刻,他的心就被自己的成就染污了;而有的人則謙卑依舊,不會因此而自以為是。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真正能夠對我們產生不良影響的,並不是外在的環境,而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貪、嗔、癡煩惱。
佛教將貪、嗔、癡、慢、疑稱為根本煩惱,此外,還有隨煩惱二十種。沒有學佛的人,往往會把貪、嗔、癡當作自己生命的主人,心甘情願地受它的驅使。貪心現起的時候,無論所貪的是人還是物,一顆心就粘在上面怎麼也放不下,就迷失在其中怎麼也不得安寧,於是不擇手段地追求再追求,似乎人生唯一的目標就是在占有的過程中;嗔心現起的時候,也是同樣地執著,同樣地锲而不捨。我們為了滿足這些貪、嗔、癡煩惱,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不惜將自己的主權拱手相讓。
所以,我們要進行心靈環保,必須對自己的心有基本的認識,了解可能出現的種種心理狀態,才能有針對性地棄惡揚善。我們要能夠認清其中擾亂我們內心的力量,從而對它們生起警惕,防范它們的進攻,就像防范我們的冤家仇敵。當然,僅僅是防范還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對治它們,鏟除它們的根源,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使我們的心從煩惱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保有清淨祥和的狀態。
二、心的特征
  我們的心究竟具備哪些特征?面對紛擾的世間,我們常常會發出“人心難測”的感慨。其實,不要說我們沒有能有能力去揣度他人的心,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心,我們又有幾分真實的了解?又有幾分確切的把握?我們常常在突如其來的情緒面前束手無策,心亂如麻,這正是因為我們對心的特征缺乏認識。
  1、緣起性
佛法認為心是緣起的,也就是說,每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都是由於因緣的聚合。
我們的眼識需要有光線、距離、感官等九個條件才能產生作用;耳識需要八個條件才能產生作用;鼻識、舌識、身識分別需要七個條件;意識需要五個條件;第七識、第八識則需要四個條件。同樣的道理,任何心理活動的產生,無論是嗔恨心還是慈悲心,無論是道德還是罪惡的心理,也都需要眾多條件的和合。
為什麼會有貪心?一方面是因為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一方面是因為內心貪的種子使然。因為這貪的習慣在驅使,我們看到喜歡的東西時立刻就貪了。為什麼會有嗔恨心?因為我們的內心埋藏有嗔恨的種子,所以,只要遇到不喜歡的對象或不順心的環境時,嗔恨心立刻就被喚醒了,立刻就開始出動了。而道德心理的產生,也是基於同樣的原理,正如孟子所說:“所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隱之心”,因為我們具有道德的心理意識,才能將慈悲和關愛施諸於他人。
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每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其中既有內因的決定作用,也有外緣的輔助作用。佛菩薩為什麼能夠隨緣不變?是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貪、嗔、癡之心,因此,無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能如如不動。
  2、非斷非常性
那麼,緣起又顯示了什麼樣的特點呢?那就是無自性,這是佛教不同於唯物論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區別。既然心是緣起的,就不是固定的;既然心不是固定的,所以就有改造的可能,這也是我們能夠通過修行而抵達解脫之道的理論依據。
其他宗教基本持常見論,認為心是永恆不變。如果靈魂是固定不變的,那修行就變得毫無意義,因為善的不用改變,而惡的無法改變,到了天堂的一勞永逸,到了地獄的則永世不得解脫。
唯物主義者則持斷見論,認為心只是物質的產物,會隨著肉體的消失而消失。也正因為這樣,依唯物論而建立的道德觀存在著重大的弊病。有句話叫做“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生命一旦只是屈指可數的幾十年,只是沒有未來的片段,及時行樂的人生觀就會成為人類的首選,從而對生態環保和心靈環保構成極大的威脅。既然我們能夠享有的生命是如此短暫,不如就盡情揮霍,不如就為所欲為。那種“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的自掘墳墓的做法,無疑會使世界末日提前到來。
  3、心內潛藏著無量的種子
  佛法告訴我們,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儲藏著無窮無盡的種子,其中有善的種子,也有不善的種子;有無漏的種子,也有有漏的種子。每個人的種子不同,因此也就有著不同的特點:有的特別淡泊,有的人特別貪婪;有的人特別慈悲,有的人特別殘忍;有的人特別謙和,有的人特別傲慢。
心靈環保就是從改變這些種子開始。在我們的內心,善和惡就像是交戰的雙方,而我們自己就是提供給養的那個人。我們每天所起的貪心、嗔恨心、愚癡心、我慢心和嫉妒心,都在滋養著我們的煩惱心理,都在給那些有漏的種子澆水,使它們不斷增長,使它們的力量不斷壯大,當它們具有壓倒一切的優勢時,我們的人格就會隨之而墮落。反之,如果我們能夠從善如流,積極培養自己的道德心理,人格就能得到純淨和升華。
學佛就是轉染成淨、轉識成智的過程,這也是佛法不同於哲學的區別所在。雖然哲學也講到本體,但只是停留在分析認識上。而佛法所闡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親證的,我們只要如法修行,開發出自身的無漏智慧,同樣有能力證佛所證。因為佛法的真理是實證的,因而就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我們僅僅通過意識去認識,還遠遠不夠。所以在禅宗的修行裡,要我們在“不思善、不思惡,一念不生”時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為什麼要一念不生?因為一念產生之時,就已落入意識的范疇。而我們所要認識的智慧和真理,是超越意識的境界,是要通過無漏的智慧去證得。
我們開發智慧的過程也是緣起的,在唯識宗裡叫做轉依,也就是轉變阿賴耶識裡的種子,不斷揚棄其中不善的、雜染的成分,吸收並開發善的力量,使無漏種子的清淨識得以顯現,使我們的生命素質得到改善。
4、心有多種頻道
我們的心靈有種種心所,每一種心所都包含著相對的兩個方面。智慧和愚癡相對,精進和懈怠相對,貪婪和淡泊相對,嗔恨和慈悲相對。在生活中,我們時常都面對著這樣的矛盾:佛法要求我們放棄對五欲的貪著,可從感情上來說,我們又的確想去追求;佛法要求我們對眾生慈悲,可遇到違背我們意願的人和事,又實在難以克服自己的嗔恨;佛法要求我們精進,可習氣又使我們常常處於懈怠的狀態中。
我們的種種心所,又像是一個個頻道,使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某種狀態。當我們進入貪的狀態時,眼前就只看見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其他的一切我們都視而不見了;當我們進入嗔恨的狀態時,心中就只剩下按捺不住的怒火,其他的一切我們都無暇顧及了;當我們進入無慚無愧的狀態時,腦海裡就只有自己的利益,為達到目的即使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在所不惜。
通常,我們對自己的心理狀態總是不能很好地了解,更無法駕馭。當煩惱襲來時,我們的整個身心立即就陷入其中。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煩惱就是我們的心病,在很多時候,它遠比身病的危害更大,更難以痊愈。有的人學佛幾十年了,生活習慣還是依然故我,不能將所學的佛法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常常聽到那些為煩惱所困的人說:“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正因為如此,古德才會發出“知易行難”的感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的煩惱習氣是無始以來養成的,它的力量非常強大,只要遇到合適的緣,就會迅速占領我們的內心。而善的力量、理智的力量卻遠遠不夠,使我們難以抵擋貪、嗔、癡的全面進攻。
  5、心靈各種力量的形成
學佛修行就是要使我們認識到:哪些心理會使我們受到傷害,需要逐步克服;哪些心理有益於我們的身心健康,需要努力培養。但我們要知道,良好習慣同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注意對心的保養,使心靈中善的力量得到呵護和增長。持戒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它能夠有效地限制生命中惡的種子,同時,培養生命中善的種子。它所帶來的也不只是暫時的人天果報,更會將未來生命導向生生增上的良性循環中。
每一種心理力量都來自我們自己的培養,所以說,人性並不是固定的。儒家對人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既有孟子的性善說,也有荀子的性惡說,事實上,人性並不存在先天的善惡之分。如果說人性是善的,那麼罪惡的現象從何而來?如果說人性是惡的,那麼道德又從何建立?因而佛法認為人性是無記的。在我們的心裡,既有善的力量,也有不善的力量,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開發、去培育。
  6、從人心到人性
人性從哪裡來?就是由心理的頻繁活動積累而成。當惡的力量在我們心靈中占有絕對優勢時,為非作歹幾乎就成了天經地義的事。但我們要知道,惡人也並不是沒有善的種子,只不過善的力量非常微弱,除非在特殊狀態下才會起作用。還有一類人,善的種子幾乎完全喪失,在佛教裡稱為“一闡提人”,即使是對這樣的人,佛陀依然認為他們有轉變的可能。
我們要把自己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就要朝什麼方向努力。現代人比較注重身體的健康,***是整體的概念,任何一個器官的病變都可能摧毀我們的色身,其實我們的心靈也需要同樣的關懷和保養。每天不斷地貪心,就會成為貪性人;每天不斷地起嗔心,就會成為嗔性人;每天不斷起我慢,就會成為我慢人。可見,任何一種煩惱都會像病魔般侵蝕我們心靈的免疫系統,使它發生扭曲,使它變得畸形。所以,我們要保持淡泊的心態,只有超然於五欲塵勞之外,煩惱才沒有可乘之機,沒有立足之地,我們的精神世界才能因此而獲得免疫力。
三、心的環保
  我們了解到心的特征後,就要開始正式探討“心靈環保”的有關問題。
什麼是心靈的健康之道?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修心的基礎上,是對心靈的提升和淨化。當我們說到迷與悟的時候,無非就是在一念之間;當我們說到轉染成淨的時候,也無非是在我們的起心動念之間;而沉淪與解脫,同樣是屬於心靈的兩種不同狀態。當我們內心還有執著時,它所貪戀的一切都會束縛我們的身心,使我們成為以身殉物的犧牲品。
  1、自增上
心靈環保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我們自身要有這樣的需求,從內心生起迫切的環保意識。自然環境的破壞是有形的,它所構成的危害也是直接的,因而比較容易被我們感覺到。森林的大規模砍伐會提醒我們去植樹造林;河流的全面污染會提醒我們去淨化水源;草原的大面積沙化會提醒我們去采取保護措施;臭氧層出現的空洞會提醒我們去抵制氟裡昂。
可當我們將目光轉向自己的內心世界時,那裡又是怎樣的一番情形呢?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是不是已經被那些色、身、香、味、觸、法遮蔽得沒有一絲空間?是不是已經那些貪、嗔、癡煩惱擾亂得不得安寧?是不是已經在名利聲色的主宰下喪失了自由?如果我們能夠進行這樣深入的反省,多半會發現,我們的內心正面臨著和生態環境同樣的危機。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所以保護環境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否則,就會給子孫後代留下貧瘠而丑陋的家園。同樣的道理,我們的色身雖然會結束,但由它所造下的業力卻會生生不息地伴隨著我們。如果我們不能從現在起就對它善加保護,終會將未來的生命推向黑暗的深淵。所以說,心靈環保直接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A、出離心
  我們希望自己的心從貪、嗔、癡狀態裡擺脫出來,就是佛教中所說的出離心,它能夠使我們由此而獲得解脫。佛教講到的解脫,是相對執著而言。執著有我執和法執兩種,它能使我們的心靈受到束縛,使我們的眼界變得狹隘。
佛經說,我們的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整個宇宙在我們的心裡也不過是幾片雲彩而已,試想,我們的心原本應該有多大?可我們的心現在究竟有多大呢?我們每天考慮到的可能就是自己一個人;就是自己的一個家庭;就是自己的一個公司。我們的榮辱得失,我們的生活、事業、感情,就是我們的一切。
我們將自己禁锢在我執的范疇內,從對個人的關心,到對家庭和親屬的關心,乃至對國家和民族的關心,其實都是我執的不同表現形式。無論是個人主義、還是種族主義、國家主義,它們的性質從本質而言都是同樣的,都不利於社會安定和世界和平。強烈的個人主義,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強烈的種族主義,會造成種族之間的永無止境的沖突;強烈的國家主義,又會造成國家之間的日益升級的爭戰。如果我們能夠放下對自我的執著,以平等心來看待一切,從所有眾生的利益著眼,就可以超越個人的一己私利,超越國家和種族的界限,使心量變得更為廣大。
如果說我執是煩惱障產生的根本,那麼法執就是所知障產生的根本。因為法執,當我們看到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時,很容易產生實在感,產生自性見,進而去分辨好壞、美丑和善惡。而所有這些分別,又是建立在我們有限的感官經驗上,不可避免地充滿種種錯誤。因此,法執就像有色眼鏡般障礙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使得我們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
發起出離心,就是要使我們從我、法二執中解脫出來,擁有清淨而超然的心態。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具備正確的認識能力,從而擁有真正的解脫和自由。佛法的解脫,包含著心解脫和慧解脫兩個方面。心解脫是讓我們的心從我執和煩惱的狀態裡解脫出來;而慧解脫是讓我們的認識從法執和錯誤的知見中解脫出來。
  B、菩提心
出離心是以解脫為本,而菩提心更進一步要求我們開發出自身本具的功德寶藏,以此莊嚴我們的內心。佛陀所成就的無上菩提,不僅是徹底的解脫,同時還具備了無量的功德。那麼,聲聞成就的解脫和佛陀成就的菩提有什麼區別呢?《解深密經》裡用了一個比喻來說明:兩個人同時從牢獄裡出來,其中一個入獄前窮困潦倒,出來後還是一無所有;另一個入獄前家財萬貫,出獄後仍然是個富翁。由此可見,同樣是解脫,發心不同,所獲得成就也就不同。
所以會有不同的成就,是因為發出離心只是為了個人的解脫,而發菩提心不僅希望自己解脫,更希望一切眾生都得到解脫。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心靈飽受煩惱摧殘和蹂躏,迫切地希求解脫,就會由己及人,想到一切眾生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也有共同的希求,從而發心去幫助去所有的人。
  C、慚愧心
  出離心和菩提心而外,還有另一種重要的心理力量,那就是我們的慚愧心。
慚愧心使人區別於其他一切眾生。佛法中講到人性的幾大特點,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慚愧心。慚愧心相當於儒家所講的天地良心,也就是人人皆有的羞惡之心、是非之心。如果我們能夠具備這樣的道德意識,止惡行善才會成為自覺的行為,從而進一步喚起意志的力量,來克服人性中存在的諸多弱點。如果我們能夠具備這樣的人格力量,反躬自省才會成為自發的行為,並在反省的過程中對自己進行審查和檢點。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只要我們還沒有喪失慚愧心,只要我們在犯下錯誤後能及時地忏悔,就能滌除人格中沾染的污點。所以說,慚愧心是人類道德進步的基礎,也是促使我們進行心靈環保的良知良能。
  2、法增上
  心靈環保一方面要求我們有自覺的希求,並從出離心、菩提心和慚愧心出發來加強並鞏固這樣的意識。另一方面,我們要想進行心靈環保,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還是不夠的。在我們的主觀願望上,人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的心靈,但我們為此付出的努力卻往往不能見效。我們的永不安寧的心需要找一個地方來安住,我們借助各種環境來寄托,尋求各種刺激來逃避,可結果還是不安。正因為人類沒有足夠的能力來進行自我心靈環保,所以,需要通過學習佛法來培養自己的能力。
  A、正見
學佛首先要具足正見,也就是對自己的心有正確的認識,知道心理活動的狀態、原理和規律。如果我們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就會像禅宗所說的“認賊為子”那樣,把賊當作自己的孩子般關懷備至。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愚癡,我們甚至在受到煩惱的具體傷害時依然執迷不悟。我們不能認識貪、嗔、癡所潛伏的危害,不斷地寵著它們,順從它們的種種要求,以為它們是我們最親近,最可靠的伙伴,結果使它們的勢力越來越大。正如《地藏經》所說:“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我們在貪、嗔、癡煩惱的支配下,看到好的就貪,看到不好的就嗔,這已成為我們根深蒂固的習慣。我們每貪一次,每嗔恨一次,貪婪和嗔恨的種子就在增長。我們不斷給予它們成長所需要的食糧,幫助它們來對付我們自己。
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知道哪些心理是健康的,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哪些心理是不健康的,會給我們帶來痛苦和傷害。否則,所謂的心靈環保只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只能是永遠無法實施的口號。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即使我們的煩惱習氣有著巨大的力量,只要我們以佛法作為槓桿,以正見作為支點,也能從根本上動搖它,並將它連根拔除。
  B、受持戒律
  當我們具足正見後,還要將它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中,而受持戒律就是首要的一點。受戒不只是一個形式,關鍵是在我們內心埋下向善的種子。我們受聲聞戒,是成就解脫的種子;受菩薩戒,是成就菩提的種子。
常常聽到有些人說,藏傳佛教注重傳承,言下之意,漢傳佛教就缺乏這樣的傳統。那麼我要告訴大家:受戒就是一種傳承!我們受戒所獲得的戒體,自佛陀最初羯磨傳戒後,由歷代祖師大德一代代繼承而來。受比丘戒必須有三師七證,由戒師父和戒和尚親傳才能得戒。而戒和尚的戒又是從他的戒和尚那裡得來,由此類推,一直可以追溯到佛陀時代。所以,我們受戒所獲得的解脫種子和菩提種子,是秉承了佛教沿襲至今的優良傳統。當我們種下這樣的種子後,就為心靈環保注入了重要的力量。
戒體是通過戒相來保護我們的身心,這包括止惡和行善兩個方面。止惡也叫止持,“止”是告訴我們什麼是不應該做的,其中又以五戒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為基本行為規范。我們所應制止的這些行為是和煩惱相應的,所以,止惡的意義就在於止息我們內心惡的種子。生命是習慣的積累,我們的貪、嗔、癡自無始以來已形成了巨大的慣性,正是這種習慣,造成了我們現有的人性。其實,修行就是良好習慣的養成,我們現在提倡“人生佛教”,提倡“生活禅”,就是要求我們將修行落實在語、默、動、靜之間;落實在行、住、坐、臥之中;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持戒的另一層意義是行善。菩薩戒的“三聚淨戒”,就是要在止惡的同時積極行善。如果說不殺生是消極地止惡;那麼放生就是積極地行善。在聲聞戒律裡,不止惡是犯戒;在菩薩戒裡,不行善也是犯戒。在《瑜伽菩薩戒》有關布施的戒條裡,有人臥病缺乏照料,你明明知道卻不去慰問就屬於犯戒;有人向你訴苦說而你沒有耐心聽,也屬於犯戒。所以,《瑜伽菩薩戒》是一部非常人性的戒律,近代的太虛大師曾極力提倡。因為生活正是由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構成,只要我們能如法地遵循這些行為規范,就能逐步地開發出生命中善的力量。
通常,我們所理解的因果關系是“我干了好事將來報應”,這固然正確,但如果我們了解到人的心性,就會發現任何行為在當下就能產生作用。我們做的每一樁好事或壞事,結果也許不會立刻成熟並顯現出來,還需要假以時日。但它對我們心性所構成的影響卻會在當下發生,並且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感覺到。一位哲人曾經說過:“當我們缺少一樣必需的東西時,我們痛苦了;當我們渴求一樣並非必需的東西而不可得時,我們十倍地痛苦了。”這說明,真正能夠使我們產生痛苦的,往往不是物質的匮乏,而是我們的貪婪之心。一個貪心重的人,即使擁有豐厚的物質條件也很難滿足,因為欲望是無止境的,而當他失去財富時,更如同面臨滅頂之災。相反,一個心性淡泊超然的人,無論在什麼樣的生活環境中,都能樂以忘憂,不會讓世事的變化對自己構成傷害。所以,持戒的根本在於改變我們的心性,雖然善惡的果報真實不虛,但那只是行善的副產品,內在生命的改善才是最重要的! 
  C、防護根門
在受持戒律的同時,我們還要防護根門,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這是我們接觸世界的六個窗口。世界雖然豐富多彩,但一切境界不外乎由六根而感受的色、聲、香、味、觸、法。除了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到的、身體接觸到的、心裡想到的,還有別的世界嗎?
世界多大其實並不重要,因為我們每個人只能生活在自己感受的世界裡。世界可以無窮無盡,但只有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才是屬於自己的世界。因此,六根就是造成產生心靈染污的重要關口,如果把握不好,問題就會接踵而至,這和“病從口入”的道理是同樣的。我們的內心時時都被這六塵染污著,接觸到喜愛的境界,聽到悅耳的贊美,吃到美味的食物,接觸到舒適的環境,貪著就像條件反射般出現了。而在它出現的那一剎那,清淨心和平常心立刻就消失了。
“六根清淨方為道”,在《瑜伽師地論》中,非常強調“護持根門”的重要性,要求我們從“防守正念,常衛正念,念護根門”中著手修行。我們平常都在念些什麼?無非是學習、工作、戀愛、家庭、名利。這些是不是正念?對商人來說,賺錢似乎就是正念;對戀人來說,思念對方似乎就是正念。但我們要知道,這些念頭都是引發煩惱的根源。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到一切名利聲色的本質,才能不被它們所傷害。這就需要智慧的透視,由聞思經教而樹立正見。
修學佛法的根本就是八正道,其中又以正見為首,如無常見、無我見、空見,並在此基礎上引發正念。修行中有六念法門: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正念的前提是要牢記,念佛的人為什麼要拿著念珠?那就是提醒我們此刻在做什麼,看看自己每天有多長時間把心安住在佛號上?有多長時間把心安住在貪、嗔、癡上?這樣的觀察就是防守正念。我們每天都要想到佛陀的功德;想到佛法所揭示的解脫之道;想到賢聖僧的高尚操行;想到戒律的止持規范;想到生命的無常。此外,還要“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果我們的心能夠時時依此四念而住,就能有效地克服貪著和煩惱的產生。聲聞修四念住,是為了自己解脫煩惱,證得無余涅槃,出離生死苦海;菩薩同樣修四念住,卻是為了證得最高的無住涅槃,盡未來際利樂有情。
而“常衛正念”就是要使正念沒有間斷,這就是修行的功力所在。當我們面對六塵境界時,正念好比是傳達室的門衛、足球場的守門員,它的職責就是守護我們的內心。禅宗祖師將修行比作“靈貓捕鼠”,要聚精會神地觀照自己心念的起落。通常,我們面對著六塵境界時,不知不覺間就會著相,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希望得到,這一念生起後,貪、嗔、癡就通通出動了。如果我們擁有正念,看到喜歡的東西不是沒有分別,但心不會隨之而動,不會因此而起得失之心。
“念護根門”則要求我們在面對環境時不讓煩惱有可乘之機。我們的貪心常常會習慣性地跑出來,就像老鼠看到好吃的東西會往外跑,這時,正念要像忠於職守的貓那樣把它看住,不讓它輕舉妄動。一旦煩惱產生活動,我們的內心就會被染污,就會功虧一匮。如果我們能夠用正念守護著它,即使在接觸環境的過程中,內心還能保有清淨的狀態。
最近,我在研究《瑜伽師地論》,發現其中“二道資糧”這部分非常好。二道就是入世間道和出世間道,我們想出離世間,就必須積集相應的資糧,從防護根門開始,具體到怎麼吃飯,怎麼走路,怎麼睡覺,怎麼正知而行,這些問題雖然很基本,但卻是修行的基礎。我們的心保護得好,修定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不需再費太大的力量。   D、觀想
最後要和大家談的是觀想,也就是對境界的改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煩惱,那也是我們在修行過程中特別難以對治的障礙。每個人貪的境界不同,有的人貪著錢財;有的人貪著事業;有的人貪著家庭;有的人貪著繁華的城市;有的人貪著清淨的山林;有的人貪著世俗的生活;也有的人貪著的是佛法,雖然貪著的內容不同,但一樣都是貪。當然,這些貪著所帶來的弊病是不同的。比如我們對佛法的貪著,雖然也會有弊病,但它的過失比較小。如果貪著的是錢財和女色,那它帶來的煩惱就會特別重,構成的傷害也特別大。面對這些我們所貪的境界,逃避只能起到暫時的作用,並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因此,我們要學會用智慧去轉化環境,通過觀想來去除自己對這些境界的貪著。
心是因境界而起,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感覺裡,環境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各自的感受。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家鄉最好,在外辛苦打工一年,攢點錢就要千裡迢迢地趕回家呆幾天;而那些遠離家鄉的游子,到老也往往惦記著葉落歸根。可那個讓我們夢牽魂繞的家鄉,對別人來說並沒有特別的意義。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重要,他的健康、他的學業、他的成長足以讓父母耗盡所有的心血,可在別人的眼裡,也不過是無足輕重的一個孩子。所以說,所謂的好與不好、重要與不重要,都是我們的一念感覺。俗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切煩惱都是我們自己制造出來的,是我們錯誤情緒和感覺帶來的,如果能以智慧來轉變它,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不淨觀可以對治對於我們對異性的貪著。當我們愛上一個人時,往往會因為這份貪著而不能自己,被對方的一言一行所左右。有道“英雄難過美人關”,我們怎樣來過這一關?就可以通過觀想。傳統的觀法是觀想人腐爛的過程,在死後如何發脹、發臭。我們也可以借助現代的科學方式,在顯微鏡下面的人是什麼?其實就是個蟲的世界,每個毛孔都布滿著細菌。如果我們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思維,就能從多個角度客觀地認識對方,而不會被眼前的一點美感沖昏頭腦,貪著之心也能逐步去除,更不會因為感情的挫折而陷入絕境。
慈悲觀可以對治我們對他人的嗔恨。當我們痛恨一個人時,怒火會燒毀我們的理智,引發沖突乃至暴力行為,更有甚者,欲致對方死地而後快,落得兩敗俱傷的悲劇下場。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和我們無始以來都互為親人,都是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曾經有恩於我們,我們怎麼能夠以怨報德來對待他們?虎毒尚不食子,我們又怎麼能夠同類相殘?
無常觀可以對治我們對永恆的執著。“觀無常,足以解脫”,佛陀在世時,很多佛弟子都是通過對無常的認識而獲得解脫。在我們的習慣思維中,總是將一切執為永恆,因而無法面對它們的毀壞和消失。事實上,世上所有的物體,包括我們自身,都離不開成住壞空的過程。而敗壞並不是在突然間發生的,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趨向敗壞,只是我們感官非常遲鈍,所以看不到那些剎那生滅的現象。認識到無常,就能幫助我們理智地看待世間的一切變故。
除了上述幾種觀法,在《瑜伽師地論》中還告訴我們:我執重的人應修界差別觀;愚癡的人應修緣起觀;內心散亂的人應修數息觀。針對眾生不同的煩惱,佛陀都為我們開設了相應的對治法門,這在佛教中叫作“對治悉檀”,也就是對症下藥,對於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只要我們能夠這樣如理觀察,煩惱的境界就能夠得到轉化,這也是心靈環保所要達到的目的。
四、結說
  整個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從對心的認識到對心的保護。昨天的座談中,有人問到《金剛經》中所說的“善護念”。“善護念”就是好好地護持自己的念頭,這其實也就是心靈環保。從這個意義上說,整個《金剛經》就是一部心靈環保的著作,再擴展開來,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心靈環保的最佳指南。
需要明確的是,心靈環保不僅是我們個人的需要,也是整個社會的需要。一位從事生態環保的社會學家曾經指出:“當我們把目光投向滿目蒼痍的世界時,我們應當明白,對世界最大的毀壞不是別的,而是我們內心燃燒的欲望。如果我們不把愛財之心變成更多的熱愛自然,如果我們不把占有的欲望變成存在的審美,如果我們不把對錢的渴望變成對生命意義更崇高的追求,我們的世界是不會僅僅被揚湯止沸的環保行為拯救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心靈環保也正是生態環保的關鍵所在。在全社會都在呼吁生態環保的今天,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心靈環保的行列中來。
讓我們的心靈擁有一個純淨的空間!讓我們的世界擁有一片純淨的藍天!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