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鐘暮鼓—佛門儀軌詳解(3)
三壇傳戒 作一位戒行具足的比丘或比丘尼,除了要有崇信佛法的堅定信念和恪守清規的頑強意志外,首先必須經過佛教戒律中規定的程序。即在剃度出家後的幾年或更長時間,履行受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三壇大戒”的隆重儀式。這種儀式都在各大叢林舉行。這些叢林設置有專為佛門弟子傳戒的戒堂和戒壇。對於叢林的方丈大和尚采說,稱為傳戒;對於子孫廟的求成者來說,稱為受戒; 各地叢林的傳戒法會,在時間安排上有不同,或每年舉行,或隔年舉行,或三年舉行一次。會期也各異,或在春天,或在秋天,或在冬天。而大多選擇在佛誕日陰歷四月初八前後的二十五天內,即從三月十六日開始,四月初十結束。這段時間正值春暮夏初,氣候溫和;又剛好在結夏之前,是叢林一年中的閒暇之時。會期過後幾天,叢林即開始夏安居了。 傳戒分為三級三次,稱為三壇:即初壇傳授沙彌戒,是事務最繁忙的;二壇傳授比丘戒,是場面最隆重的;三壇傳授菩薩戒,是教儀最神聖的。 過了正月十五日冬安居解制以後,叢林的客堂、禅堂、庫房、大家和衣缽寮,便開始為傳戒作准備,包括物資上的籌辦和人員的安排。傳戒的核心成員有傳戒大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和七位尊證阿闍黎,還有十位引禮大德,共計二十位。這些成員都必須由在佛門中享有盛譽、熟悉律儀的高僧大德擔任。除了傳戒大和尚必須由、本叢林的方丈和尚擔任外,其余成員可以在別的叢林寺院禮請一部分,這件事也必須在傳戒會期前辦妥。 三月十六日是求成的沙彌、沙彌尼進戒堂的日子,習慣稱為“新戒進堂”。但在好幾天前,各地寺廟的新戒就陸續來到傳戒叢林。十六日新戒基本到齊,人數往往是常住僧人的兩、三倍左右,上殿課誦、過堂用齋都十分擁擠,顯出一派繁忙景象。 初壇傳授沙彌戒 傳授沙彌戒,從進堂到圓戒共需十六天,占去整個戒期的三分之二,在“三壇傳戒”中所用時間是最長的。這是因為傳每一種戒,都要舉行一系列儀式,如掛搭、請引禮師、道喜看單、貼單、通啟二師、請戒開導、查驗衣缽、露罪忏悔、呈罪稱量、登壇受戒等。同時,新戒對叢林規矩和傳戒禮儀都很陌生,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學習演練。在傳比丘戒和菩薩戒期間,這些儀式可以相應省略,演練時間也可大為縮短。 掛搭 三月十六日,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掛搭法”牌示。新戒的掛搭與一般雲水僧的掛單不一樣,因為他們是為求戒的目的而來,所以要舉行一定的儀式。首先要請求知客師帶他們去拜見方丈大和尚。知客進方丈向大和尚頂禮,說明來意,大和尚即命新戒的幾名代表進方丈。新戒們聞磬聲至誠頂禮三拜,合掌長跪,為首者說:“學佛不易,戒法難求,欣逢大和尚傳戒,我等特來求成,乞望恩准。”和尚認可後遂命知客師把新戒們送入戒堂安單。 寫請啟 安單後,為首的新戒又請知客師把他帶到書記的寮房,向書記頂禮三拜,求他代寫恭請傳戒大和尚、羯磨、教授、尊證和引禮師的請啟。這些啟文各有格式,一般的新戒是寫不好的。書記是叢林中專門從事文書工作的,寫出的啟文也有高低。啟文由紅紙楷書,有的頗具文采,下面是一道請引禮師啟文: 伏以 琢玉成良器,須憑七匠之功;教子出英才,必假嚴師之力。是以焚香敷座,五體投誠,恭請 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師為我等作引禮大德 弘開祖印,大接凡流;誘眾有方,誨人不倦。唯願引南有車,不迷歸家之路;見月因指,寧負引導之心?希垂俞允,不勝沾感之至!謹啟。 求戒弟子某某等百拜頂禮 請引禮師 同日,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請引禮大德”牌示。知客命新戒們在客堂、大殿和戒堂分別設座安椅。然後,知客帶領新戒數人,依次來到十位引禮師的住地。新戒向引禮師頂禮三拜,先將他們的衣具送到客堂,這叫做“請衣具”。大鼓一通、二通,十位引禮師紛紛來到客堂,新戒們早已齊集大殿。大鼓三通,知客師命新戒八人出班,二入執香,隨他去客堂迎請引禮師。 客堂內,十位引禮師已依位就座,新戒向他們行禮後迎至大殿。引師殿中坐定,新戒們拈香唱贊,長跪合掌,其中十人一一宣讀十道請啟。宣畢,知客將十位引禮師的原有職位及道德品行逐位介紹,新戒們分別至誠頂禮三拜。此後,新戒們末後先行,迎引禮師到戒堂。引禮師們就座,已在此迎候的新戒一起頂禮三拜。為首者說:“我等形雖出家,未沾戒法,今幸大和尚傳戒,特望諸師引導愚迷,早登戒品!”大引禮師勉勵新戒鹹遵律制,莫厭繁勞,好好演習禮儀。 儀式畢,由兩位引禮師送知客師等出戒堂,新戒頂禮知客師三拜。從此,管理新戒的事宜就算交給十位引禮師了。 道喜看單 同日下午,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攢單法“牌示。引禮師就職後,客堂安排照客們為十位引禮師搬單到戒堂的引禮寮位下。然後,引禮師們齊到方丈向大和尚謝職。晚課後,大和尚同叢林班首\主要執事及兩序大眾向引禮師道喜。先是新戒們齊集大殿前,隨引禮師到客堂、大寮各處巡寮。巡寮畢,再到法堂壩內排班。十位引禮師站在法堂前,叢林班首,執事也陸續到齊。 客堂敲序板,三陣過後,大和尚在侍者、聖僧們的導引下,出方丈經東廊環繞,從中間正道來到法堂。大和尚呼:“向引禮師們道喜!”大引禮師回禀:“不敢當,某某等至誠頂禮和尚三拜!”引禮師和新戒頂禮畢,叢林都監又呼:“某某寺都監師、監院師、知客師、維那師……及兩序大眾,向大師父、二師父、三師父……十師父道喜!”大引禮師回答:“禮謝!向某寺常住及兩序大眾頂禮三拜:”新戎和引禮師頂禮。新戒高呼:“阿彌陀佛!” 晚間,大和尚及叢林班首、主要執事到戒堂“看單”,即來看望十位引禮師和新戒們的住宿情況。 教習禮儀 從新戒進堂的初日到第八日的七天內,主要是由十位引禮師教習佛教禮儀。一是訓練僧人的基本禮節,如行、立、坐、臥,合掌、頂禮、長跪,持香、拈香、唱贊,穿袍子,吃齋飯等。二是演習受沙彌戒過程中的禮節,如站隊形、迎送、禮謝、搭衣、展具等。其余的時間則拜佛。 貼單 三月二十四日,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貼單法”牌示。新戒在戒堂中設桌敷座,並早由書記用紅紙寫好,有新戒法名、所住東、西廣單(大鋪)位次的單條,以及十位引禮師的單條,發鼓三通,引禮師領幾名新戒迎請大和尚至戒堂。大和尚入座,新戒聞磐聲至誠頂禮三拜,長跪合掌,隨即誦《大悲咒》,令戒堂清淨。禮畢,大和尚到引禮寮為十位引禮師依次貼單條;引禮師到新戒住處依次貼單條。貼單的目的是,人員就此固定,並獲認可。 通啟二師 三月二十五日,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請羯磨、教授阿闍黎”和“通啟二師法”牌示。引禮師帶領新戒數人,捧著啟盤,分別到羯磨師寮和教授師寮,恭請他們擔任傳沙彌戒的羯磨阿闍黎和教授阿闍黎。阿闍黎為梵語音譯,即佛教“軌范師”的意思。 引禮師命新戒們齊集法堂,再由八人出班,二人執香,帶上由衣缽寮准喜好的衣、具、袍和禮品,到請堂(為請師專設的禮堂)迎請“二師。” “二師”被迎至法堂,與新戒們見面。新戒為首者進位上香、唱贊,分別宣讀“請啟”。恭請羯磨師啟文的內容是: 伏以人能弘道,欽遵古佛之規模;法能傳燈,剪除眾生之習染。去昏霾於慧炬,引接西方;拯沉淪於法橋,津梁三界。某某等翹勤五體,披瀝一心,希近寶階,重增大戒。特恭請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師為我等作羯磨阿闍黎。唯冀鴻慈,希垂俞允,不勝激切之至。謹啟。求戒弟子某某等百拜頂禮。 恭請教授師啟文的內容是: 伏以法音一說,啟六代之宏規;教演三乘,開大千之明鏡。戒山標幟,法海指南,人天共仰,龍象鹹皈。不知戒行威儀,豈識律诠軌范。故今頂禮座前,敬申此啟。恭請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師為我等作教授阿闍黎。 唯願慈悲,曲垂教誨。更冀道器完具,戒體圓融,成佛利生,用報恩德,不勝沾感之至。謹啟。求戒弟子某某等百拜頂禮。 念畢,將請啟呈送“二師”,並由引禮師介紹“二師”德行,深表敬意。新戒至誠頂禮三拜,恭送“二師”回寮。 為羯磨師、教授師道喜看單的儀式比為引禮師道喜看單的儀式更隆重,這是由於“二師”在佛門中原有的地位和傳戒的地位都很高,並多一項引禮師為“二師”道喜的儀程。 請戒開導 三月二十六日,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請戒開導法”牌示。早課畢,在大雄寶殿設三處高座,座前擺放香花爐瓶等物,中間戒和尚法座後置“秉宣佛制”屏,屏上的橫額為“早悟三空”,對聯為:“萬法歸源,肇啟南山正范;諸佛同體,開接東土凡流。”左邊羯磨師法座後置“羯磨堂”屏,屏上的橫額為“罪花凋謝”,對聯為:“多生愆尤,至今珍滅;未行善業,從此勤修。”右邊教授師法座後置“教誡堂”屏,屏上的橫額為“苦海慈航”,對聯為:“法海指南,持梵網於此地;戒山標幟,授律范在當年。”諸事如法莊嚴。大殿發鼓三通。戒和尚、羯磨師、教授師在引禮師、引贊、侍者的簇擁下來到大雄寶殿。殿內香煙缭繞、法樂铿锵,新戒肅立恭迎。大和尚拈香禮佛畢,各各入座。 坐定,新戒至誠頂禮三拜,長跪合掌,請求開導。新戒為首者凜告:“和尚慈悲,請賜我弟子等清淨戒品。”大和尚隨即宣講了“欲求聖道,先須出家”的道理,再講沙彌的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等四種含義,望新戒們心得明了,授受如法,行持有方,不乖佛制。最後,大和尚手撫戒尺說道:“汝等耳聽我語,果能至誠領受,如法奉行否?”新戒齊聲回答:“依教奉行!” 儀式結束,新戒頂禮三拜,送大和尚回方丈;再頂禮三拜,送羯磨師、教授師回寮房。 查驗衣缽 三月十七日,齋堂前掛“查驗衣缽法”的方丈手谕牌示。在大殿中敷桌設座,新戒們捧衣缽上殿。大鼓三通,引禮師帶著新戒數人,恭請教授師到大殿。教授師就座,待新戒禮畢後說道:“今遵奉和尚差命,為汝等查驗衣缽,若有破舊及绫羅上色者,當如律再辦。”新戒各將衣缽捧定,教授師下座,引禮師前導,一一查畢。教授師歸位,說道:“爾等衣缽備具,應法緣成,可以登壇納戒了。”新戒頂禮三拜,送教授師回家房後,也各自捧衣缽回堂。 露罪忏悔 三月二十八日下午,齋堂前掛“請某師為露罪、引贊、驗簽、繳簽、護壇、巡視師”和“露罪忏悔法”的方丈手谕牌示。露罪忏悔,是由新戒們根據佛教戒律的要求,檢查坦白自己以往犯過的罪愆,並進行仟悔的儀式。整個過程由羯磨師主持,並有露罪師作助手,書記作記錄,驗簽師、繳簽師詳查出入,護壇師、巡視師整肅忏儀。 入夜時分,在羯磨堂中敷設一座,供以香花,座後設一案,為書記席。堂內香煙缭繞,燈火輝煌,造成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儀式開始,先念大悲神咒,仗此咒力,潔淨壇場,驅除魔障。然後,根據新戒出家的不同類型,分別問是否犯過“五逆”(弑父;弑母、弑阿羅漢、破羯磨轉法輪僧、出佛身血五種逆惡極重之罪)、 “六逆” (“五逆”加就阿闍黎)、“七逆”(“六逆”加弑和尚)、“十惡”(殺、盜、YIN、妄語、兩舌、惡口、緒語、貪欲、隨意、{目真}恚、邪見等十種惡業)、或“四棄”(比丘戒中的YIN、盜、殺人、大妄語四種最重的戒律)罪。新戒如實回答後,由書記登記於冊。 呈罪稱量 三月三十日,羯磨師,引師和書記將昨夜露罪忏悔的清冊呈送給大和尚,對其中罪業極重的新戒進行審定處理。這些新戒隨引禮師拜見大和尚、羯磨師,乞求垂憫。大和尚、羯磨師對其嚴格教育開導後,即命侍者傳請叢林的“四大班首”“八大執事”及兩序大眾,講明情況後征求意見,是否同意他們受戒;大和尚對大眾師說:“諸大德,現在若同意他們忏悔後受戒,就齊答‘可爾’(大眾師齊答:可爾!) 既然諸大德同心稱量,都答可爾,就請引禮大德為他們嚴設爐台香燭,讓他們遵依大乘方等忏法,至誠禮仟,格外拔濟。”拔濟的具體辦法都開列在《出罪單》上。 《出罪單》高一尺六寸,寬一尺二寸,木刻紙印,其文為: 出罪單 口口古剎,就今口口年口月口日 傳宣毗尼,預差羯磨師查得乞戒弟子口口,於未受戒前所作諸惡,令盡淨。謹依律部,愛諸善法條件,開除諸罪,次第列左。 十惡:千佛仟口部,金剛經口卷 七佛忏口部 滅罪咒口遍 大悲咒口遍 藥師咒口遍 往生咒口遍 楞嚴咒口遺 觀音聖號口藏 齋僧口眾 口逆:萬佛忏口部 法華經口部 刊佛經口部 供僧履口雙 放生命口眾 右件給付受戒弟子口口訖繳 單上的寺名、法名、時間按實際填寫,所犯十惡罪,五逆、六逆、七逆罪,即根據呈罪稱量時的輕重,在罰拜仟,罰念咒,罰列佛經、供僧履、放生命的空白上填寫。 下沙彌啟 當日晚課畢,新戒齊集法堂。引禮師帶領新戒數人禮請羯磨、教授師和大和尚至法堂,新戒分別頂禮三拜,長跪合掌;為首者宣讀請求受沙彌戒的啟文: 伏以五分法身,本源自戒根而成立;三乘妙體,命脈從佛性以發生。大施慈悲,甘露均沾品類;曲垂方便,衣珠指示庸人。希慧日以高懸,仰角風而普扇。恭維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師為我等作得戒大和尚。 欣逢盛世,幸投芥子之針鋒;適際機緣,喜種蓮花於陸地。某某等形雖出家,未沾戒品,虛名釋子,濫廁僧倫。故今匍匐座前,願垂哀憫;賜我等十支诤戒。如法精練,奉教行持,下情無任,懇禱之至。謹啟。 求戒弟子某某等百拜頂禮 夜禮通宵 新戒們回到戒堂,為明日受沙彌戒夜禮通宵。禮佛時得先念以下四句: 大慈大悲憫眾生,大喜大捨濟含識; 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志心皈命禮。 禮佛的次第為: 南無過去莊嚴劫千佛, 南無現在賢劫千佛, 南無未來星宿劫千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彌勒菩薩, 南無優波離大德尊者, 南無十方菩薩摩河薩, 頂禮某某堂上上某下某戒源和尚, 頂禮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師為我等作沙彌戒和尚 頂禮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師為我等作羯磨阿闍黎 頂禮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師為我等作教授阿闍黎 傳沙彌戒 四月初一,大雄寶殿前掛方丈手谕的“傳戒、“授沙彌戒”牌示,殿內高搭戒壇,壇上正中和左右各設一痤,供列香花燈燭,氣氛莊嚴隆重。新戒們早在大殿排班恭候。已時,鐘鼓齊鳴,傳戒大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入座,座後各設背屏。新戒至誠頂禮三拜,長跪合掌,然後進行以下儀程: 請師。即重申恭請某某為得戒大和尚,某某為羯磨阿闍黎,某某為教授阿闍黎。引禮師念一句,新戒跟念一句,如此三請三叩首。 請聖。即奉請娑婆教主等、大小二乘等、觀音菩薩等、光明會上寄位諸天等,普降法筵、證盟受戒。請後一拜,起身合掌,作觀而立。 忏悔。和尚對新戒說:“汝等一往所作罪業,曾經忏悔。尚有無始,至於今生,所造過愆,不自覺之。汝等應翹勤五體,端秉一心,求哀忏悔……” 問遮。羯磨對新戒說:“所謂遮難,根據律制,有‘十三重難’,‘十六輕遮’,遮難若無,方是完全淨器。汝等此生,曾犯重難輕遮否?”新戒齊答:“未犯。” 皈依。羯磨對新戒說:“我今為汝等秉宣三皈羯磨,汝等自稱法名,其余皆隨我念——我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新戒隨師念一句,一叩首。 說戒相。和尚對新戒說:“汝等已得沙彌清淨戒體,我今為汝等說沙彌十戒之相,令汝實相守持,以護其體——第一,盡形壽不殺生是沙彌戒,汝今能持否?”新戒答:“能持。”一直說到“第十,盡形壽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是沙彌戒,汝今能持否?”新戒答:“能持。” 搭衣:和尚對新戒說:“汝等已經受戒,名為淨器。受戒在於心,搭衣表其相,請引禮大德誦偈傳衣。”這時,新戒一齊起立,應聲誦偈: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 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 引禮師將衣傳遞教授師,教授薰香傳遞戒和尚,戒和尚薰香傳遞羯磨師,羯磨師薰香傳遞新戒。新戒一一搭衣畢,展具頂禮,應聲誦偈: 臥具尼師壇,長養心苗性。 展開登聖地,奉持如來命。 南無寶檀華菩薩摩诃薩!新戒們三稱三拜,問訊,長跪,合掌。 聽教囑。和尚撫戒尺雲:“以此受戒功德,普濟眾生,莊嚴淨土,大眾同音。”新戒念佛回向:“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鐘鼓齊鳴,新戒展大具;至誠頂禮和尚三拜,撩衣、護缽、起具、問訊。分班而立,禮送大和尚,二位阿闍黎及大眾諸師下座。初壇傳授沙彌戒就此圓滿結束。 二壇傳授比丘具足戒 比丘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必須受的大戒,是最重要的戒。受了此戒後才算最正規的佛教徒。受戒時必須具足一切條件,如特定的監察僧人(十師)、特定的受戒場所(戒壇)、特定的法會程序。這些程序有編簽習儀、請戒開導、通白二師、教衣缽法、審戒忏悔、登壇受戒等。 編簽習儀 授完沙彌戒的當天下午,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編簽習儀”牌示。比丘戒的具足四義中,有一分威儀具足戒。威儀不足則行為越軌,出入招譏。因此,沙彌在受比丘戒登壇之前,必須編簽習儀。方法如下:以三人為一壇,一簽列三壇,九人中選一人為首,統領其余八人,並張榜公布。十位引禮師分頭帶領新戒們演習,務使登壇時不致造成規儀次序紊亂。 啟請尊證師 四月初二日,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請上某下某為尊證阿闍黎”牌示。在早課完畢,向大和尚乞授比丘戒法後,便在大殿設置禮請七位尊證師的座位。上午,新戒齊集大殿,引禮師率領幾位新戒,捧著香盤,先把各位尊證師從寮房請到客堂集中;然後入大殿,新戒合掌齊喝“南無香雲蓋菩薩”。“七師”坐定,新戒聞磐聲至誠頂禮三拜,然後由七位新戒分別宣讀七道請啟。再由引禮師一一介紹所請七位尊證師戒行道德。介紹完畢,送“七師”回寮。在受比丘戒時,七位尊證師將在比丘壇上為求戒者作合法的公證人,與戒和尚、羯磨師、教授師合稱為“十師”。 請戒開導 四月初三日,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請戒開導法”牌示。其儀禮程序與受沙彌戒前的“請戒開導”大致相同,但其規模不如前者。只在法堂內設一高座、上置香爐、燭台、花瓶等件,由大和尚一人開導,他引《薩婆多律論》說:“若發微品心,受微品戒;若發中品心,受中品戒;若發上品心。受上品戒。”登比丘壇正是受上品戒,故要求新戒們都發上品心。開導畢,新戒們展具頂禮三拜,送大和尚回方丈。 通白二師 同日,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通白二師”牌示。沙彌欲受具足大戒,必須是戒和尚、羯磨師、教授師三位一體,律法相應,而仟悔、教誡的重任在於二師。這次對二師不再下請啟,故叫“通白二師”。 教衣缽法 同日午齋後,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教衣缽法”牌示。此法由教授師主持,地點設在大殿,事前已敷桌安座畢。新戒們身搭七衣、手捧五衣、大衣、臥具及缽等,先到大殿排列。鳴鼓三通,引禮師及新戒數人迎請教授師進殿,拈香、唱贊、行禮、升座畢,新戒展具三拜,長跪合掌。這與傳沙彌戒前驗衣缽不同,主要由教授師宣講衣缽律制的起源及正確受持的方法。並說:“自今以後,凡欲裁造衣缽,應須請教明師,不得有違聖制,汝等能依教奉行否?”眾答:“依教奉行。” 審戒忏悔 審戒忏悔與受沙彌戒前的露罪忏悔,在場面儀式、參加人員上基本相同,並都是晚間在羯磨堂舉行。審戒的主要內容,是問“十三重難”和“十六輕遮”。特別是對於“沙彌十戒”,必須每條一一問過,如實回答有或無。若有犯前四條根本性重戒的,由書記登記於冊,次日呈報戒和尚;若有犯後六條可忏悔輕戒的,由羯磨師按照戒律規定,當場作出進行某種忏悔的決定。 搭壇演壇 四月初四日,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搭壇演壇法”和“禮通宵法”的牌示。早粥後,新戒踴躍參加搭比丘台,台上設“十師”座位,壇周繞以幡蓋布圍,避免登壇時有任何與傳戒無關人員到現場觀看或聆聽。壇下正中設一香案,上置香花瓶爐及護壇牌位。旁設遮難壇。午齋後,新戒回堂演習比丘戒文,大和尚請“二師”、“七證”上比丘台預習儀軌,並舉行“淨壇”儀式。 晚課畢,新戒齊集法堂,引禮師帶領新戒數人禮請七位尊證師、揭磨和教授師、大和尚至法堂,新戒分別頂禮三拜,長跪合掌,為首者宣讀請求受比丘具足戒的啟文。然後回到戒堂,為明日受比丘具足戒夜禮通宵。禮佛增加了向一至七位“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師為我等作尊證阿闍黎”的內容。 登壇傳戒 四月初五日,大殿前掛方丈手谕的“傳戒”、“授比丘戒”牌示。早粥後,三陣大鼓,新戒齊集法堂前;大引禮師和二引禮師率領新戒數人分別迎請傳戒‘十師’,其余引禮師和新戒則在法堂壩內分東西兩班相對而立,恭候大駕。法堂鐘鼓齊鳴,在引禮師和新戒的迎請下,引贊師們持著莊嚴的幢、幡等儀仗為先導,隊列中依次為七位尊證師、羯磨師和教授師,最後戒和尚。新戒們展四招具長跪俯伏,迎請隊伍從新戒中穿過,來到法堂。新戒起具、合掌恭立,戒和尚在香案前拈香禮拜畢,‘十師’依次入座。 先行請師儀式。左班引禮師念道:“明鏡當台,遇形則鑒;洪鐘在架,有扣則鳴。戒品具足,須仗於‘三師’;舉檢七非,全憑於‘七證’。今在此大僧之中,為汝等恭請‘十師’,登壇受具。汝等各各記取和尚及現前諸師相貌名字,不得忘失。”於是,由左右兩班引禮師輪流宣布“十師”名號: 第一位,上某下某不律師為汝等作具足戒和尚; 第二位,上某下某律師為汝等作羯磨阿闍黎; 第三位,上某下某律師為汝等作教授阿闍黎; 第四位,上某下某律師為汝等作尊證阿闍黎; …… 宣畢,新戒聞磐聲至誠頂禮三拜,恭請“十師”登比丘壇。 其後是講衣缽,問遮難。新戒回戒堂,按編簽順序,三人或九人一壇,帶著衣缽先到遮難壇,由教授師先講衣缽的涵義。讓新戒懂得衣缽乃是諸佛的標志,應當尊重愛護,好好披持。然後對新戒逐個詢問“十三重難”、“十六輕遮”。“十三重難” 是指十三種重大罪過和問題,如殺父母、殺羅漢、刺佛身出血、污淨行比丘尼等;“十六輕遮”是指十六種妨礙出家的問題,如年齡不夠、衣缽不具、父母不允、欠債不還、現為奴隸、現為官吏或有某種不能參加僧伽集體生活的疾病等。以上問題,新戒都要逐條逐項回答。這些屬於受戒前的初步審查,登比丘壇時還要再問一遍。 最終是登壇受戒。比丘壇上,中為傳戒大和尚,左、右為羯磨、教授和七位尊證師。新戒脫鞋上壇,合掌長跪,經再三詢問後,“三師七證”表決通過授具足戒。授戒後由傳戒大和尚講說“四根本戒”。要新戒們明白這是具足戒的根本,別的戒條都是從這四戒分出的枝葉,違犯了這四戒中的任何一戒即失去比丘資格。最後希望新戒善受教法,續佛慧命。如此,授完一壇再授二壇,直至圓滿。新戒受完比丘戒或比丘尼戒後,下午齊集大殿發願,晚上誦《四分律》戒本。 本日在傳授比丘戒的同時,新戒中的沙彌尼還得先由傳戒尼師、羯磨尼師、教授尼師和七位尊證尼師組成的“十師”給她們傳授二部僧戒後,再登比丘壇,接受比丘尼戒法。 三壇傳授菩薩大戒 受菩薩大戒是“三壇傳戒”中層次最高的戒,釋迎牟尼佛為其得戒和尚,文殊菩薩為其羯磨阿闍黎,彌勒菩薩為其教授阿闍黎,十方一切菩薩為其同學伴侶。傳戒的儀軌沒有初壇和二壇復雜,但也要經過乞戒、通白、開導、審戒問遮、開示苦行等,更必須如法授受。 早課乞戒 四月初六日,齋堂前掛方丈手谕的“請戒開導法”和“通白二師法”牌示。早課畢,大和尚回方丈。新戒在方丈前的法堂廊下路迎大和尚。新戒長跪合掌,為首者禀道:“我等昨蒙和尚曲垂方便,己賜比丘具足戒。今願受菩薩大戒,如律行持,成道利生,用報恩德。”大和尚回答說:“菩薩大戒受之不易,而行之更難,今汝等既發此願,如律嚴持,苟勿違犯,無不允許。”新戒齊答:“謹如教命!”叩謝後到齋堂早粥。 通白開導 早課畢,在大殿設八字形高座。中為戒和尚法座,背屏為“秉宣佛制”,左為揭磨師法座,背屏為“羯磨堂”,右為教授師法座,背屏為“教誡堂”。座前香花爐台,供具齊備。早齋畢,鳴鼓一通,新戒上大殿排班;鳴鼓二通,引禮師率新戒數人迎請羯磨師和教授師;鳴鼓三通,迎請大和尚。入座畢,新戒展具三拜,長跪合掌;引禮師代新戒們說:“仰白和尚,大悲忍聽,今有新戒比丘某等,欲求菩薩淨戒,故先恭詣座前,頂禮啟白,願開甘露解脫法門,傳授金剛光明寶戒,不吝慈悲,專垂策導。” 大和尚為新戒講開導:“乞求菩薩妙善戒法者,先須以三種決定,深因大信,發無上菩提心而求之。若信不決定,則不能斷除疑網;心不深固,則不能勇猛勤修……今夜入忏摩堂中,在羯磨師前,將各人所受持戒品,若染若淨,一一發露。詳細審明後,方可如律如法,請淨受授。汝等能依教奉行否?”眾答:“能依教奉行!” 審戒問遮 與初壇的“露罪忏悔”、二壇的“審戒忏悔”形式基本相同,也是在晚課後進行。不同的是,先將比丘、比丘尼和求菩薩戒的居士,按照人數多少,各分為一壇或若干壇。然後齊集大殿,鳴鼓三通,迎請羯磨師升座。引禮師說:“今則具戒既登,勝心重碩,我為汝眾等焚香敷座,恭請上某下某律師為審戒問遮忏悔阿闍黎。”新戒展具頂禮三拜,長跪合掌,聆聽羯磨師開導:“幢樹毗尼,唯在匡扶正法;堂開忏悔,用以佐助諸緣。今諸比丘欲圓大戒,理合忏悔;故請驗簽師、繳簽師就位,書記師務必注明人事,不得差誤,以便呈簡和尚。”審戒問遮開始,由羯磨師將新戒遮難一一問過,注明上冊。 燃燈 新戒在受菩薩戒之前,必須要燃燈。燃燈又叫熱頂,俗稱燒戒疤,以此表示比丘、比丘尼的苦行和對佛的虔誠。四月初六日早粥後,新戒即開始為燃燈作准備。首先是剃發;然後請任何一位羯磨師、教授師、尊證師、引禮師或叢林中的老戒僧人,在其頭頂上打好燈圈(即作出燃燈位置的標記)。一般的燈圈打九個,表示“九品蓮台”,也有打十二個的,表示“十二圓覺”。 晚課後,侍者送來方丈手谕的“開示苦行”牌示。引禮師率新戒到法堂,鳴鼓三通,大和尚升座,為新戒開示苦行:“所謂苦行,即從凡夫至成佛路上,凡有利於眾生善行者,難行能行,乃至捨身,決不退悔。新戒欲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必以苦行驗其大乘根器,令發決定本乘真志。”開示畢,新戒展具三拜,送大和尚回方丈。 大殿中,為新戒燃燈苦行已鋪好蒲團,並請各位師承及叢林諸師為新戒燃燈時“護燈”。新戒進大殿,放一字具,頂禮各位師承及護燈師各三拜。引禮師給新戒每人發二包香炷,這種香炷是專為燃香特制的。燃燈的時間一般安排在深夜子時,可免入眾繁雜,擾亂身心。當護燈師在新戒頭頂安好香炷後,引禮師鳴磬擊魚,便開始燃燈供佛的苦行。新戒長跪蒲團,雙手合十,不斷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寶號。燃燈畢,新戒即出殿外經行數匝,回殿中禮佛三拜,又拜“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然後起具回戒堂,由引禮師查看燃燈情況,需要“補燈”的立即補燒上。引禮師教新戒護燈之法,令其忌吃燥性食物,多喝豆漿之類。隨即上單養息,次晨放殿假。 燃燈,其出處見於《大佛頂首楞嚴經》:“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象之前,燃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熱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水脫諸漏。”燃燈,在中國始於何時,尚待考證,但肯定唐、宋時期是沒有的。例如唐代高僧鑒真和尚肉身像的頭上,是不曾發現燃燈痕跡的。我國自古嚴守儒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教誡,所以對燒戒疤並不贊成。 燃燈的普遍流行始於元代。據《新續高僧傳》中的《元金陵天搐寺沙門釋志德傳》記載:元世祖曾召見高僧志德,“賜宴並紫方袍,命主天禧、旌忠二剎……佛賜‘佛光大師’之號,當與七眾授戒,必令其父母兄弟相教無犯,至於 香頂,指為終身誓。”但是,元代只有漢族僧尼才燃燈 頂,非漢族的喇嘛是不頂的。這其中帶有種族歧視的成份,也是便於元代蒙古族統治者分辨漢族中僧人、非僧人的一標志。後來,燃燈反成為僧人必須履行的受戒手續了。 由於燃燈是一種與佛教正統教義毫不相關,而又無助於修行的作法,中國佛教協會1983年已宣布予以廢除。 四月初七日晚課畢,新戒宣讀請求受菩薩大戒的啟文,其禮儀與求受比丘戒完全相同。回到戒堂,新戒們為明日受菩薩大戒禮佛通宵又增加了以下內容: 頂禮本德釋迦如來為我等作菩薩戒和尚, 頂禮大德文殊師利菩薩為我等作羯磨阿闍黎, 頂禮大德彌勒菩薩為我等作教授阿闍黎, 頂禮十方一切如來為我等作尊證阿闍黎, 頂禮十方一切菩薩摩河薩為我等作同學伴侶, 頂禮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師為我等作菩薩戒法師。 受菩薩大戒 四月初八日,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聖誕之期,也是比丘和比丘尼等受菩薩大戒的圓滿之日。大殿前掛方丈手谕的“傳戒”、“授菩薩戒”牌示。大殿居中設供桌,供奉佛像及香、花、燈、果。左邊設高座,供列諸佛賢聖“陰十師”的牌位。 上排:(中)南無現在賢劫千佛,(左)南無過去莊嚴劫千佛,(右)南無未來星宿劫千佛。 中排:(中)南無開教本師釋迦牟尼佛為得戒和尚,(左)南無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闍黎師,(右)南無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闍黎師,(左二)南無十方一切如來為尊證阿闍黎師,(右二)南無十方一切菩薩摩诃薩為同學伴侶。 下排:(中)南無大小二乘、毗尼律藏、權實教典甚深法寶,(左)南無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護戒神王,(右)南無律藏會上優波離大德尊者,(左二)南無二十五位護戒神王菩薩,(右二)南無羅睺羅大德尊者,(左三)南無伽藍土地、金剛力士、幽顯靈抵監壇護戒, (右三)南無捨利弗大德尊者,(左四)南無傳南山宗諸大律師,(右四)南無中興律祖慧雲馨公大和尚;(左五)某某堂上某下某戒源和尚。 右邊設八字形高座,置傳授菩薩大戒“十師”坐位。中間:中為傳戒大和尚位,左為羯磨阿闍黎位,右為教授阿闍黎位;兩邊:左為一、三、五、七尊證阿闍黎位,右為二、四、六尊證阿闍黎位。 早粥後,新戒們搭衣持缽,齊集在法堂壩內。引禮師帶領新戒數人分別禮請七位尊證師、羯磨師、教授師、大和尚進入法堂。新戒們一齊向上排班,聞鐘聲至誠頂禮三拜,撩衣、護缽、長跪、合掌。“十師”坐定,由引禮師代新戒恭請大和尚為傳菩薩戒法師。大和尚說:“諸佛子等,汝既殷勤伸請我,今可爾臨壇,遵依大乘經律,為汝秉宣授受。”說畢,大和尚起座合掌,僧眾齊稱佛號。這時叢林鐘鼓齊鳴,新戒末後先行,在大殿壩內分班而立。 隨後,傳菩薩戒法師的儀仗隊伍,在引禮師的導引下,向大殿走去。前面寶幡招展,梵呗高奏,首先迎來七位尊證師。其次為托香盤、捧佛像、執燃香的引贊和侍者,又迎來寶蓋擁護、手持如意的羯磨師和教授師。再次為掌燈籠、托香盤、捧如意、舉麈尾的引贊和聖僧,最後迎來寶蓋擁護,身披干佛袈裟、項掛拖珠的大和尚。兩旁諸山僧眾,觀光賓客人山人海,爭睹法會盛況。 進殿後,大和尚拈香,引禮師舉贊;就座後,新戒至誠頂禮,恭迎大和尚傳播菩薩大戒。首先,大和尚講述了什麼是“三聚淨戒”,然後引禮師領新戒禮拜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得戒和尚,禮拜文殊菩薩為羯磨阿闍黎,禮拜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闍黎,禮拜十方一切如來為尊證阿闍黎,以十方一切菩薩為同學伴侶。 拜畢,大和尚教導新戒應忏悔三世罪業,並發十四菩薩行大願。最後宣說十重四十八輕出家菩薩戒和六重二十八輕在家菩薩戒,並一一詢問能持否。問答畢,“三壇傳戒”功德圓滿。新戒禮送“十師”。中午上供拜齋,午後上殿發願,夜誦《梵網經》。 四月初九日,行謝師禮,發戒碟和《同戒錄》。戒碟是傳戒叢林發給出家受戒者的證明書,它證明出家人的身份,是外出雲游掛單不可缺少的證件之一。過去的戒碟為木刻紙印,高約3尺,寬約1.8尺,攜帶不方便。現在僧人的戒碟由中國佛教協會委托傳戒叢林發給,彩色鉛印,塑料封套,小巧精致,攜帶方便。其文字為: 戒 牒 佛陀住世,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防非止惡,戒為根本;轉凡成聖,戒乃舟航。故《華嚴經》雲: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贊歎。本會為紹隆佛種,續佛慧命,乃於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寺,謹遵佛制,嚴淨道場,敬聘十師,傳授三壇大戒。 今有求戒弟子法名某,俗名某,出生於某年某月某日,系某省某縣某鄉人氏,於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寺禮上某下某師剃度出家。幸遇勝緣,獲登戒品。 汝等既為佛子,當行佛事,護持淨戒,精進修學。發揚愛國愛教精神,繼承佛教優良傳統。作如來使,光大法門。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證菩提果,登涅槃城。 上某下某 上某下某 磨阿闍黎上某下某 上某下某 得戒大和尚上某下某 尊證阿闍黎 上某下某 教授阿闍黎上某下某 上某下某 上某下某 上某下某 佛歷某 某 某 年 月 日 頒發 公元某 某 某 右牒給菩薩比丘某 佩執。 此外,戒牒上貼有受戒者照片,蓋有中國佛教協會傳戒專用章和傳戒寺院印章。比丘尼的戒牒上,還分別蓋有“僧十師”和“尼十師”:法名的印章。上面還有“三師七證”的簽名蓋章。《同戒錄》相當於《同學錄》,上面有受戒的壇別,受戒者的法名、年齡、籍貫、所住寺院等。 戒牒與度牒是不同的;度牒是中國封建王朝對經過國家批准“得度入道”的僧尼所發的證明書。僧尼有了度牒,身份明確而特殊,能享受許多特權,如免除地稅徭役等。當時僧尼受牒必須納錢,政府也有一筆收入。富豪人家常有先買空白度牒准備臨時運用的,又有私下買賣死和尚度牒給活人冒用的。朝廷一遇到財政危機,往往就大賣度牒,其中弊病甚大。 國家頒發度牒始於唐大中十年(856年),規定出家時領取度牒,受戒時領取戒牒。想出家的人,先要到寺院中作“行者”,服各種勞役,不剃發,但可以從師受沙彌戒。等到國家規定的度僧日時,經過官府甄別或佛經考試,”合格者發給度牒。有了度牒,就算取得僧人資格,方能允許剃度,並指定其僧籍隸屬於某寺院。然後,再到國家准許授戒的寺院受比丘戒或比丘尼戒,領取戒牒。凡是未經國家許可、私自剃度的要受到懲罰。授戒師由國家指定。清代乾隆年間廢除 了度牒制度,戒牒改由傳戒寺院發給。從此,也就只 保留戒牒而無度牒了。 受了“三壇大戒”後的僧尼,必須嚴守戒律。凡是犯了戒的稱為“開戒”。但“五戒”中的前四戒,殺、盜、YIN、妄(指大妄語)稱為四根本戒,是不能開的。其余的戒條,平時應當遮(即遵守),但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開的。 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後,還俗很容易了。只要對任何人聲明自己願意捨戒,便可放棄比丘、比丘尼身份。如若不捨戒,卻私自違犯戒條,稱為“破戒”,這是不允許的。其他比丘或比丘尼可以檢舉,經過僧團評判,是要受到一定懲罰的。受五戒的在家居士也可以對任何人聲明,自己願意放棄優婆塞、優婆夷身份。唯獨菩薩戒是只有受戒或者破戒,沒有捨戒的。 以上介紹的是近代我國南方佛教叢林春期傳戒的情況,戒期為二十五天。近十多年來,全國各地叢林的傳戒儀式均有簡化的趨勢,有的少到幾天、十幾大。最近獲悉,四川省佛教協會第七廟傳戒法會的戒期為二十九天,在傳統戒期的基礎上,增加了學禮儀、學戒律的時間,現抄錄如下(時間為陰歷): 三月十一日 掛搭、請引禮師、編班、道喜看單。 三月十二日 演習班口 三月十三日 教穿袍、吃飯、睡覺、脫放衣物、折放被蓋 三月十四日 考課誦、講二十四門儀則 三月十五日 考毗尼、貼單 三月十六日 請二師、前小九師、道喜看單 三月十七日 教搭衣、開具、拈香、定逆問遮 三月十八日 請戒開導、通請二師、查驗衣缽 三月十九日 請諸師、露罪、忏悔 三月二十日 呈罪稱量、演習沙彌儀、下啟、夜禮通宵 三月廿一日 復啟、受沙彌戒、午後發願 三月廿二日 講沙彌戒 三月廿三日 編簽習儀 三月廿四日 早課乞戒、請十師 三月廿五日 請戒開導、通白二師;教衣缽名相法 三月廿六日 演習登比丘壇 三月廿七日 審戒忏悔、沐浴剃頭 三月廿八日 分組演壇、冰浴剃頭、晚下啟、淨壇、夜禮通宵 三月廿九日 受比丘戒 三月三十日 受比丘戒(發願)、晚誦戒 四月初一日 講比丘戒 四月初二日 講比丘戒 四月初三日 講比丘戒 四月初四日 講比丘戒 四月初五日 早課乞戒、通白開導 四月初六日 審戒問遮 四月初七日 下啟 夜禮通宵 四月初八日 受菩薩戒、午後發願、開座談會、攝影、誦戒 四月初九日 送師、發碟、上供回向 佛教用品 僧服 佛教僧人的服裝與在家人的服裝有著明顯的區別。這除了宗教上的原因外,還有歷史、地域、民族、風尚等諸多方面的原因。佛教傳入中國已近兩千年,在漢、藏、傣等民族間存在著不同的佛教系統,因此各族的僧人服裝也不盡相同。特別是漢地佛教,流傳時間久遠,區域廣闊,加之漢族服裝在各時代中變化 很大,以致影響到漢族僧人。他們的服裝在顏色和形制上也變得復雜起來,與印度原始的僧人服裝的差別就更大了。 1.僧服顏色 根據印度佛教舊制,僧服的顏色是有嚴格規定的。 《毗尼母經》卷八中說:“諸比丘衣色脫,佛聽用十種色。十種色者:一泥、二陀婆樹皮、三婆陀樹皮、四非草、五乾陀、六胡桃根、七阿摩勒葉、八亻去陀樹皮、九施設婆樹皮、十種種雜和用染。如是等所應染者此十種色。是衣三點作淨法,一用泥、二用青、三用不均色,用此三種三點淨衣。”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中說:衣不得用黃赤青黑的五上色。又有純色,如黃藍、郁金、落沙、青黛及一切青者不得著用。 《十誦律》卷十五中說:比丘得新衣,如青衣、泥衣、茜衣、黃衣、赤衣、白衣者,應以青、泥、茜三種色隨一壞是衣色。 《摩诃僧祗律》卷二十八中說:“比丘不聽著上色衣,應用根染、葉染、花染、樹皮染、下至巨磨汁染。” 以上的文字說明兩點:一、僧服的顏色不許用上色或純色:二、所有新衣必須有一處點上另一種顏色,以破壞衣色的整齊而免除貪著,這叫作“壞色”或“點淨”。 在佛教律制中,雖然禁止用上色、純色的僧服,但是染僧服也有多種不同的顏色可用,用得最多的是赤色。例如《大唐西域記》卷二中說,釋迦如來的袈裟色黃赤;《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十九說,佛的姨母大世主著赤色僧伽胝衣。《善見律毗婆沙》卷二中說,阿育王時,大德末闡提身著赤衣。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僧人還是披赤衣的。《弘明集》轉引《理惑論》說:“今沙門被赤布。”但在一段時間的小范圍內,僧人袈裟的顏色曾發生過紊亂現象,自從唐武後依唐代三品以上官員服紫的規定,賜給沙門法朗等九人紫袈裟,在唐宋時代一直都以賜紫衣為沙門的榮耀。因而引起忽視戒律的規定,隨意選用袈裟的顏色,這在後來得到了糾正。當然,從漢代到現在,佛教僧人的袈裟還是以赤色為主,但太執著於“赤色”,而以朱紅袈裟為最普遍。殊不知朱紅色是戒律中所不允許的上色和純色,而古代印度僧人所披的赤衣乃是紅而兼黑或紅而兼黃的。 由於漢地天氣寒冷,中國的僧人們僅靠袈裟是不能御寒的。即使是西來的大德高僧,只披袈裟也過不了冬季,必須添著其他衣服。到了東晉時,便出現了不同於袈裟的僧服“缁衣”。宋贊寧《大宋僧史略》卷上引《考工記》雲:“問:缁衣者色何狀貌?答:紫而淺黑,非正色也。”黑色的缁衣在僧人間很快風行,如南朝·宋時,孔凱稱慧琳為“黑衣宰相”;齊初,荊州竹林寺僧慧與玄暢被稱為“黑衣二傑”。 郦道元《水經注》卷六束水注中,稱道家采藥之輩為“紹服思玄之土”,可見紹色本是中國古代宗教服色,因而佛教僧人在常服上也選用此色。佛道之分只在用冠、用巾之不同,結果黃冠成為道士的專稱,缁衣成為僧人的別號。其後僧人增多,穿缁衣的也就更多,道士不得不改變他們的服色。從此,缁衣便成為僧人的專稱,而缁衣和白衣即成為僧人、俗入的對稱。但據《僧史略》載,北周武帝禁沙門服缁,令改服黃色,從此,僧人常服的顏色便多樣起來了。中國文化的發展,在北方偏於保守,所以在唐末宋初時,並部幽州還保持續衣之舊而尚黑色。 明代洪武初年,朝廷正式制定了僧人的服色。明《禮部志稿》雲:“洪武十四年令,比僧道服色,禅僧茶褐常服、青絛、五色袈裟;講僧玉色常服、綠絛、淺色紅袈裟;教僧皂常服、黑絛,淺紅袈裟。”現在僧人的常服太多是褐、黃、黑、灰四色,在北方有黃綠色。在此五色中,又各任意深淺不一,已不成其一定的規制了。 2.僧服, 型制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五世紀的古代印度,由於教義、風俗、氣候等原因,僧服的型制只有“三衣”和“五衣”,統稱為法衣。佛教傳入中國後,情況在發生變化,根據佛制“許蓄百一長物”的規定,在法衣之外增加了常服。因此,漢地僧服的型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法衣,僧人在佛事和法會期間穿著的服裝;一類是常服,僧人日常穿著的服裝。 僧人的法衣有以下幾種: 三衣 指僧人所穿的三件僧衣,總稱為架緩。“三衣”分別為五條衣、七條衣和大衣。 五條衣;梵語叫安陀會,意譯為下衣、內衣、中著衣。它由五條布縫成,每條一長一短,共計十隔。此衣襯體而著,穿在最裡面。 七條衣,梵語叫郁多羅僧,意譯為上衣。它由七條布縫成,每條兩長一短,共計二十一隔。此衣穿在 五條衣之上。 大衣,梵語叫僧伽服,意譯為復衣、聚眾時衣。它由九條到二十五條布縫成。此衣穿在最外面,是僧人的禮服。凡說法、見尊長、進王宮、乞討布施時必須穿著,故稱祖衣。此衣分為三品九種:下品三種分別為九條、十一條、十三條,每條皆兩長一短;中品三種分別為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皆三長一短;上品三種分別為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每條四長一短。大衣的隔數,從九條衣的二十七隔到二十五條衣的一百二十七隔不等。條數、隔數越多,著衣者的身份越高貴。 “三衣”的剪裁縫合都作長方和正方的水田形狀,又名田相衣、水田衣、割截衣。關於田相衣的緣起,載於《僧抵律》:“佛住王捨城,帝釋石窟前經行,見稻田畦畔分明,語阿難言:過去諸佛,衣相如是,從今依此作衣相。”《增輝記》也說:“田畦貯水,生長嘉苗,以養形命;衣法之田,潤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養法身慧命也。” “三衣”是由許多碎布片補綴合成,又名百袖衣、袖衣,因而僧人自稱袖衣人、衲子。據《十誦律》所載,袖衣又得名於五袖衣:一有施主衣、二無施主衣、三往還衣、四死人衣、五類掃衣。又說,佛初度五比丘時就提倡著五袖衣。此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數,二少所求索,三隨意可坐,四隨意可臥,五浣濯易,六少蟲壞,七染易,八難壞,九更不余衣,十不失求道。 “三衣”即是袈裟,原譯為加沙,東晉的葛洪撰《字苑》,下方添衣,改作袈裟。袈裟除上述名稱外,根據其宗教意義,還叫做離染服、離塵服、出世服、去穢衣、無垢衣、蓮花衣、消瘦衣、忍辱铠等等。漢地僧人的袈裟只穿三件中的一件,搭在常服外面。並且,要受了“三壇大戒”的僧人才能搭七條衣和祖衣。 原始的袈裟是沒有裝配衣鉤的。據《四分律》第四十說:“佛弟子捨利弗入白衣家,深恐風吹袈裟,脫肩落地。”由此,佛陀聽許弟子在左肩胸前袈裟領邊,穿釘鉤紐,系牢袈裟。後來,演變成如意形的衣鉤和衣環。 五衣 僧服除了“三衣”以外,還有兩種衣,合稱為“五衣”。一種是僧祗支,意思為覆膊衣或掩腋衣,是一種長方形衣片,袒右肩覆左肩掩兩腋;一種是涅槃僧,意譯為“禅裙”,是系於腰部的腰衣,它像浴巾一樣圍在腰問,掖在腹部。這兩種衣是熱帶亞熱帶人的貼身便衣,好像現代的背心褲衩,這與中國氣候和民族習慣不合,漢族僧人沒有采用。為什麼僧人著衣件數為三、五,縫衣的布條為五、七、九……等奇數呢?因佛教認為,奇數屬陽,陽能生萬物,三衣;九條等表示能生萬善。 缦衣 梵名缽吒,也譯作缦條,用兩幅布做成。缦者,漫也,通貫而無田相約非正規袈裟,多為黃褐色,沙彌、沙彌尼未受具足戒時穿用,比丘、比丘尼也可以穿。在家的佛門弟子優婆塞、優婆夷,也可以有一件缦衣,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穿,只有在作佛事、禮拜、忏悔時才能穿,故又名“禮忏衣”。 臥具 梵語叫尼師壇,意譯為臥具、坐具、敷具、隨坐衣,是佛所制定的服具之一。它原來的作用,據《五分律》說:“為護身、護衣、護僧床褥故,蓄坐具。”若行路時,須長疊、中疊放衣囊中;回本住處,應敷而坐。現在,僧人主要將其用於佛事和法會禮儀上,作為禮佛拜僧所用的敷具,已失去坐臥功能,故專稱為“具”。它的大小,律制規定為“長佛二拃手,廣一拃手半”,合現在長四尺八寸,寬三尺六寸。它的質料,應使用舊布或粗布,若不得不使用新布時,當在上面縫貼一塊舊布,以破壞其美觀。現在的“具”,是用兩重黃褐色布料復疊一起,四邊縫貼青色布條制成。這樣的“具”反而更美觀了。 僧人的常服有以下幾種: 海青 “海青”是我國漢地僧人的主要常服,它的款式為寬腰闊袖、圓領方襟,比所有衣服肥大得多,因此,通常把它叫做大袍、方袍,簡稱袍。 “海青”的得名,據明人鄭明選《秕言》卷一中說:“吳中方言稱衣之廣袖者謂之‘海青’。按太白詩雲:‘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蓋東海有俊鵑名海東青,白言翩翩廣袖之舞如海東青也。”因此,後來把鳥名借作僧袍名。 “海青”來源於我國漢唐服式,雖然不是佛陀古制,但早已為佛教所用,形成了佛教的特色。它的衣領用重疊的三層布做成,叫“三寶領”;領上扎有五十三行藍色線條,喻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它的袖口是縫合起來的,這也是僧袍和俗袍的區別。海青使僧人的儀容整肅、道風莊嚴,它雖然不屬於法衣,但除了袈裟以外,當是最聖潔的僧服。穿著“海青”,大都是在禮誦、聽經、會賓、議事以及晉見長老等重要的場合。 “海青”的顏色,多根據寺內傳統習慣,普通僧人以青灰色、木蘭色為主,長老法師則以黃褐色為主。 衫、褂 佛教叢林寺廟自唐代百丈禅師倡導農禅制度以後,僧人都要“出’坡”或參與寺內雜務,穿著“海青”不方便,於是出現了衫和褂。衫的款式是采用“三寶領”和旗袍的腰身襟袖搭配而制成,紐扣在腋下的右襟邊沿。衫的種類有長及腳背的長衫,長僅過膝的二衫,長未及膝的短衫。褂的款式是“三寶領”的對襟短褂,有袖或無袖。本世紀三十年代,太虛大師還倡導一種新式的對襟褂“太虛褂”,即現在“羅漢褂”。衫和褂的顏色,以灰色、褐色、木蘭色最為普遍。 帽、冠 僧人都是光頭,一般不戴帽。但在冬季或部分老年僧人,也有不少戴帽的。僧帽主要是緊隨頭型的便帽和上大下小的平頂帽,冬季的老年僧人多戴披風帽,俗稱“觀音兜”。濟公和尚所戴那種前後起翹狀如元寶的“芙蓉帽”,現在很少有人戴了;另有天冠、寶冠、毗盧冠等“法冠”,一般僧人不能戴,只有大法師在“放焰口”儀式或重大法會上才能戴。 鞋、襪 我國漢地僧人都必須穿鞋、襪,在《救修清規》、《月用軌范》等典籍裡都有明確規制。鞋有三種類型:一是芒鞋,用草類織成,又叫草鞋。二是羅漢鞋,用布料做成,鞋面為三片布條縫牢,鞋幫綴留一些方孔。三是僧鞋,用布料做成,鞋面中間有硬梁,全身無孔。羅漢鞋多為灰色、褐色,僧鞋多為黃褐色。襪子為長筒布襪,實際上就是我國漢唐以來布襪的式樣,習稱為羅漢襪。羅漢襪上齊膝蓋,褲管孔在襪內,不但可以冬季御寒,夏季防范蟲蛇,並且可以莊嚴威儀。襪的顏色以灰色為主。 法物 佛教寺廟是僧團修行的集中地,也是眾多佛教徒禮佛參禅;舉行供事活動的中心。為了體現佛寺、佛堂、佛像的神聖莊嚴,保障僧眾的精進修持和禮儀制度的完美遵循,寺廟內還有許多具備豐富佛教文化內涵的家具、供器和儀仗品。這些器物都各有其特色和用途,在世俗生活中是難以見到的。這裡,把這些器物統稱為法物。 幢、幡、蓋 都是體現主要殿堂的標幟,烘托莊嚴法會的儀仗,供養諸佛菩薩的法物。主要以紅、黃等色的絹布、綢緞制作,加以彩繪或絲繡圖案。幢、幡、蓋在佛寺中是常見之物。 幢,梵語叫馱縛若,它本是王者的儀仗品,將軍的指揮旗。佛陀被稱為法王,故把佛說法稱為建法幢。幢的形狀為豎立的長方形,上面繪繡佛像等,兩邊和下邊有若干條絲帶,幢竿頂上有的安置如意寶珠。 幡,梵語叫波哆迦,它是旌旗類的總稱。《撰集百緣經》第七說:“常懸寶幡,受天快樂。”幡的形狀為豎立的長條形,上甲繪有圖案或寫有咒文,兩邊和下邊也有絲帶。 蓋,也叫傘蓋、寶蓋,本是防雨防曬的傘具,《四分律》第五十二記載有“跋難陀比丘,受佛教谕,持大圓蓋”之事。蓋的形狀為平頂圓形,功能有兩種:一種有柄,便於在大型法會上行進撐持;一種無柄,懸吊在佛殿中,已變為裝飾供養之具了。 香、燈、燭 都是佛教的供養儀品,在殿堂中燃香、燈、燭是經常不可缺少的,以表對佛菩薩的誠敬。 香,具有流播芬芳、消除穢氣、驅逐蚊納、正念清神等作用。香的種類有末香(香木的粉末)、線香(條狀的香枝)、瓣香(香檀木的碎塊)、盤香等。香的用法名稱各別,如佛前焚香叫燒香、拈香,舉行法事焚香叫行香等。 燈,又叫燈明,即點燃燈火以取光明之意。《華嚴經·入法界品》說:“善財菩薩,燃法明燈,以信為炷、慈悲為油,以念為器、功德為光,除滅三毒之暗。”這裡蘊涵了於層以燈破暗、以智除惑的深義。因此,後世把法脈稱做“法燈”,把傳法稱做“傳燈”。 燭,也具有與燈一樣的功能。在古印度,常向佛前奉獻油燈,後來蠟燭應世、供佛多用方便的蠟燭。佛殿燃燭,是將燭插在精美的燭台上。 香盤 香盤為長一尺余、寬八寸左右的長方形木盤。盤正面披掛一面繡著“常樂我淨”。之類字樣的彩緞巾幔,盤上放置檀香爐。當迎請法師時,侍者雙手捧盤,香爐高與眉齊,行走在法師之前;到舉行法會,的大殿後,將盤放在佛桌前的香幾上。 香爐 香爐為焚香之器,是供桌上。必置的香爐、花瓶、燭台三種供具之一;香爐的質料有金、銀、銅、鐵、玉;石、象牙、琉璃、陶瓷等。香爐分為供爐和手爐兩類’,供爐分插香爐、臥香爐、檀香爐三種。香爐的形狀有寶頂形、方斗形、獅子形、仙鶴形、蓮花形等,還有兩層的火捨香爐。 手爐 手爐是一種可以執持,可以在行進中使用的香爐。它的形狀,據《法苑珠林》說,“前有十六青獅白象,於二獸頭上別起蓮花台以為爐。後有獅子蹲踞,頂上有九龍,繞承金花,花內有的寶子盛香。佛說法時,常執此爐;比觀今世手爐之制,小有仿法焉。”今世仿制的手爐,多以玉雕或銅鑄,長約一尺數寸,形狀多為龍首爐頭,魚身爐柄;或作蓮花瓣爐頭,如意身爐柄。使用手爐,大都是在剃度、禮忏、奉請等場合。爐頭插香,雙手執持爐柄,也有兼插鮮花以為供養的。 念珠 念珠又名數珠、誦珠,是念佛菩薩名號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法物。念珠的來歷,最初是印度的毗琉璃王請釋迦牟尼佛開示消除煩惱的法門,佛陀就教他用木槵子樹的種子穿成珠串,持佛名號消除煩惱。我國有關念珠的記載,是《續高僧傳》所說隋唐時代的道綽大師,教人們手掐念珠持誦三寶名號,以遏制安念。 做念珠的材料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木槵子、香木、珊瑚、瑪瑙、玉石、水晶、琥珀,以”及天台菩提、風眼菩提、金剛菩提、星月菩提等。通常用的念珠數字為一百零八顆,這個數字是代表斷除一百零八煩惱,而證得一百零八種三昧。《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說:“數珠不定,亦有三品:上品一百八,中品五十四,下品二十七。別有最上品,當用一千八十為數。”也就是說,念珠最多為一千零八十顆。這可能太長,未獲通用,只見在法會上作為莊嚴品。此外,淨土宗、禅、宗華人還分別愛持用三十六顆念珠和十八顆念珠,其數相繼為一百零八的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此為攜帶方便還是別有深義?待考。 念珠為修淨土和修密法者最為常用。佛教認為,手持念珠隨時誦念,可以提醒道念,增加定力,增長智慧,莊嚴威儀。掐珠的姿式是左手引珠,如轉法輪;一面持念,一面觀想佛菩薩聖號,如此功德無量。 佛教還規定,一般信眾是不能掛念珠的,通常要受戒十年以上的僧人才能掛。有的念珠還拖須子,叢林監院的須子拖在右邊,知客的須子拖在左邊,住持的須子拖在背後,這稱為拖珠。 缽 缽多羅的略稱,意譯為應器;音意合譯為缽盂,為僧人盛齋飯專用。缽的形狀呈矮盂形,腰部凸出,缽口缽底直徑比腰部小,這種形狀可使盛的飯菜不易溢出,又能保溫。缽有陶制、鐵制兩種。按佛教規矩,僧人之缽,,應使用一生,不許毀壞,故後來一般為銅制,取其堅固。現在漢地僧人多在齋堂吃齋飯,所用碗筷和在家人一樣。但是,僧人受戒時,除“衣”之外,還要給“缽”,以作化緣應齋用。實際上。現在托缽雲游的僧人極少,缽盂已成為帶有象征性的器物了。可是、到寺院掛單,必以衣缽齊備為條件,因為衣缽代表僧人的身份。所以,禅宗師徒傳法,常付衣、缽為驗證的信物,稱為“衣缽相傳”。 錫杖 吃棄羅的意譯,又名聲杖,因為杖頭裝有金屬環,乞食時搖錫作聲施主一聽就知道是僧人來了。錫杖又名智杖、德杖,因為《錫杖經》說,受持錫杖可“彰顯聖智”、“行功德本”。二股六環,是迦葉佛制;四股二十四環,是釋迦佛制。《大唐西域記》卷二說:“如來錫杖,白鐵為環,旃檀作柄,寶筒盛之。”錫杖的用途,據《三千威儀經》等佛典說:振錫可令施主出應,可使惡犬怖走,可使毒蛇驚避。錫杖成了一種法器,法師雲游皆隨身執持。因此,名僧掛單某處,稱為“住錫”或“卓錫”,即立錫杖於某處之意。諸山禅師法祖,更以振錫舉杖,啟示玄機,指點妙義。現在傳戒,更將錫杖作為聖物,新戒們輪流撫持錫杖,已成為傳戒法會的、項必不可少的儀式。 拄杖 供老病僧人拄用之杖。技杖的起源,據《毗奈耶雜事六》中載:“佛在王捨城鹫峰山頂,有老比丘登山上,失腳倒地。佛言:比丘有二種緣應蓄拄杖,一謂老瘦無力,二渭病苦櫻身。”現在的拄杖,多為樹枝削成,鐵料加固。佛典規定,凡策杖者,若見尊宿並二師,皆須投杖於地,合掌問訊。 拂子 僧人拂蚊蟲的用具。有線拂、麻拂、樹皮拂等,禁用貓、牛、馬尾制拂並金銀裝柄的拂子。《毗奈耶雜事六》中載:“諸比丘為蚊蟲所食,身體患癢,抓搔不息。乃以緣白佛,佛言:我今聽諸比丘蓄拂蚊子物。”這就是拂子的來歷。後世,也有以麈尾為拂子的。群鹿中最大的鹿叫厘,群鹿的行止,乃隨麈而轉動。寺廟的住持及長老,除了把麈尾作為驅蚊拂塵的工具外,每每在法會上手執麈尾,把厘尾作為傳戒、說法、祭儀等場面的莊嚴儀節之物了; 如意 以木刻、鐵鑄或玉石雕琢而成,頭作靈芝或雲葉形,柄微曲。《禅林象器箋》說:“如意之制,蓋心之表也,故菩薩皆執之……今講僧尚執之,多私記節文祝辭於柄,備於忽忘;要時,手執目對,如人之意,故名如意。”如意也是佛教法器之一,凡是講經、論議、傳戒、升座等場面,都有主僧持用它。 禅杖、禅鞠、禅鎮 都是在禅堂坐禅時警醒昏睡僧人的用具。《智度論))中說:“菩薩供給坐禅者衣服、飲食、醫藥、法杖、禅鞠、禅鎮,令得好師教诏,令得好弟子受化。”可知禅杖、禅鞠、禅鎮均為佛教古制。 禅杖,用竹竿或葦桿所制,一頭包上軟布,由專人執持巡行。發現坐禅僧人有昏睡者,即以禅杖輕觸其身,使之覺醒。 禅鞠,毛球也。發現坐禅僧人有昏睡者,即以禅鞠拋觸其身,使之覺醒。 禅鎮,以木片制成,形狀像築板。坐禅僧人將其放在頭頂,若昏睡而頭傾,禅鎮落地,以此自警。 香板 用木料制成,形狀像古代的寶劍。它是一種維護寺廟清規、懲罰違犯律儀僧人的械具,也兼有警苯行道、督勉精進的用意。香板根據其用途,有著不同的名稱:為了警策用功辦道而使用的,叫做警策香板;為了懲罰違犯清規而使用的,叫做清規香板;為了警醒坐禅昏散而使用的,叫做巡香香板;“打禅七”使用的。叫做監香香板。在叢林中,只有方丈、首座、西堂、後堂;堂主“四大班首”,維那、知客、糾察等主要執事,才有資格使用香板。一般的香板長二尺,上寬一寸三分、下寬二寸五分,上厚五分、下厚八分。方丈的香板稍大,並且在板面上刻有三條線痕。有人認為這表示“三關”。或“三際”,或“乾卦”,各有道理。過去叢林中使用香板打人,還有一些說法:挨了香板,可以消除孽障,啟迪智慧,使人開悟。現在的叢林仍置有香板,但已沒有見到用香板懲罰僧人了。
晨鐘暮鼓——佛門儀軌詳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