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林:學佛的體會(第一集)
尊敬的蔡老師,尊敬的各位法師,尊敬的海內外同修、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咱們就開門見山,因為今天上午只有一個小時。今天給大家匯報自己學佛的體會,一共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如何念佛,第二個部分是如何對治習氣。如何念佛,我主要想跟大家在一起,共同學習我們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老和尚的念佛十念法。大家都知道,我們都是修淨土的,淨土宗信願行三,為我們淨土法門的綱宗,就是宗旨、本旨。我們念佛,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行門。我們應該怎麼樣念佛?怎麼樣念佛才能最後達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目的?我們現在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叫做攝心念佛,攝住這顆心。《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六根要都攝,從哪下手?印光老和尚說從攝耳根下手。所謂攝耳根下手,耳根一攝六根統攝。那怎麼攝耳根?就是要用我們的耳朵來聽我們的聲音,耳朵聽我們嘴念的聲音。如果嘴不念,如果我要是默念,默念亦有心聲,也有心聲。你看我們經常說,淨空老和尚知道廣大眾生的心聲。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所有的思惟,包括我們看報紙、看電視、想問題,其實最後都落在聲音上,大家可以試一試。這個人我真喜歡他,你最後是落在聲音上;我現在很緊張,你也是落在聲音上。所以我們的耳根最利。
大家經常,我們做為日課,經常讀誦《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當中講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修學環境,鳥在那用聲音講法,風吹那個樹,那個風聲也在講法,水嘩啦啦嘩啦啦的流,也在用聲音講法。印光老和尚說風聲、水、鳥、樹林,皆演法音,都在通過聲音。除了聲音能講法之外,西方極樂世界還可以用顏色講法嗎?可以。那為什麼佛在經上不說?因為跟娑婆世界說沒用,你們的耳根最利,所以就給我們講在西方極樂世界如何用聲音學習。淨空老和尚曾經談到過,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用聲音講法,沒有文字,中國的孔子、孟子也是用聲音講法,也沒有文字,都是在這些古聖先賢、佛菩薩離開我們之後,最後我們集成經文,形成文字,所以都是用聲音。
「耳根圓通」,什麼叫圓通?圓就是圓滿,通就是通達。為什麼我們的耳根圓通?圓通既是一種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種修行的結果,圓滿通達就是大徹大悟。我們通過什麼方法能達到圓滿通達?我們利用自己的耳根。為什麼說我們的耳根最利?我們六根當中,大家可以觀察我們的耳根,它對聲音特別平等,甭管難聽的聲音還是好聽的聲音,甭管遠的聲音還是近的聲音,耳朵它閉不上,只要有聲音,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湛然寂靜,耳朵就在這,用英文講話stand by,你只要有聲音我就接受,聲音一走我就走,我不執著聲音。眼睛不行,眼睛我們只能看前邊,看不著腦後邊。耳朵不一樣,後邊的聲音照樣能聽見,你看圓;通呢?隔壁屋有聲音能通過這牆聽到。我們耳朵就有這種力量。
為什麼叫耳根圓通?我們要仔細觀察我們的耳朵,我們耳朵的作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非常非常靠近我們所說的自性。我們身上有這麼一個很好的根,耳根,我們通過耳根來觀摩,來向耳根學習,久而久之你就能悟道。耳根是我們六根當中成佛最容易,與佛最靠近的一根,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把我們的耳根忽視掉。觀世音菩薩在因地當中就是通過耳根來證得圓通,到了果地上他依然尋聲救苦,還是要靠眾生的聲音,「觀世音」,還是要靠聲音來救贖眾生。所以我們說觀世音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緣很深,深就深在我們都用耳朵。
我們今天沒有去西方,所以我們今天在因地,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到了果地,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看看佛在《大乘無量壽經》上、在《佛說阿彌陀經》上,還讓我們念佛,經行還是念佛。所以徹始徹終不離這六字洪名,以音聲做為載體,成就此生一生成佛之弘願。所以我們的耳朵對我們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善於利用耳朵來聽佛號,久而久之,我們的耳根就愈來愈利。能念的是嘴,能聽的是耳朵,所念的是阿彌陀佛。我們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就能做到能所不二,能念的嘴、能聽的耳,跟我們所念的阿彌陀佛就融為一起。久而久之你就覺得好像不是耳朵在聽阿彌陀佛的名號,好像是嘴在一邊念一邊聽,這就是所謂的六根互用。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修學淨土能夠最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三個必要的條件,信願行三。往生與否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決定在持名之功夫深淺。光念佛能去西方嗎?如果我光行,而沒有信、沒有願去得了嗎?我們按照《華嚴經》的開示,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再三告誡我們,「帝網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入千珠」。說天上,天上的帝王們,他們的裝飾品是個網子,網子和網子交接的地方有珠子,千珠,這一千顆珠子在每一顆珠子裡邊你都能看到,同時每一顆珠子也遍於這一千顆珠子裡邊,你在每一顆珠子裡邊都能找到這一顆珠子的影子。「帝網千珠,攝於一珠」,一珠就包括這一千顆珠子的影子,「一珠遍於千珠」,這一顆珠子就可以深入到一千個珠子裡邊。信願行三,三顆珠子,行這顆珠子裡頭一定有信有願,願這顆珠子裡邊一定有行有信,信這顆珠子裡邊一定有願有行。千珠都能互照,更何況三珠!
說我現在對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信,我也不願意,我現在念佛行不行?行,你念著念著,你那個信心,你那個願心就念出來了。為什麼?我現在不信不願,但是我就按著印光大師說的十念法來念佛,我就能把信心和願心念出來嗎?回答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你對西方極樂世界不信,你不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原因,是因為你的業、因為你的障,你有業障。所以你貪著於這個五濁惡世,你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樂意識不到,你對於未來去地獄的苦,你也想像不出來,這統稱為業障。而持名一法,六字洪名乃至四字洪名,印光大師說念之久久,四個結果就可以出現,「障盡福崇,業消智朗」。障盡,業障盡了,盡就是沒了,障盡福崇,崇就是增長,福氣增長起來;業消,業消掉了,智朗,智慧明朗、智慧開朗,這四個結果。兩個是積極的,福崇、智朗,兩個是克服消極的,業消、障盡。這四件東西就是佛在《阿彌陀經》上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六字洪名就能解決這三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
我這次來到馬來西亞之前,定弘法師給了我一份資料,這份資料講的是日本淨土宗的開山祖師法然上人。他是善導大師的學生,生於我們中國的唐朝,是一一三三年,老人家八十歲圓寂,日本的淨土宗開山之祖。他老人家在講到念佛的作用的時候是這麼說的,他有一篇文章叫《十念法要》,他說,「不顧妄念余念」,你不要管,就是我們淨空老和尚說的,不要照顧妄念。「不畏散亂不淨」,你也不要考慮我到底現在是散亂還是不淨,想那些貪瞋癡慢、想十惡。「惟口稱名號」,只要嘴,口稱名號。他老人家接著說,「若常稱名者」,如果我們經常、長時間不斷稱佛號的話,他老人家說,結論是什麼?「以佛名之德」,以佛號的功德,達到下面這幾個效果。第一「妄念自止」,妄念自己就止住了;第二「散亂自淨」,昏沉自然就能克服;第三「三業自調」,身口意三業就歸順、就善了;第四,最重要的開示,「願心自發」,你願意去西方這個心自然就發出來。
我們諸位同修知道,只要我們在臨終的時候願意去西方,我們這個願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都有道路,感有感道,應有應道,感應道交交在一起。阿彌陀佛這個應道,應,他四十八願說眾生在臨走的時候只要念我,我就把他接來,這叫應。這個應是有道路的,這個道從來就沒離開過盡虛空遍法界,關鍵我們的問題是我們感不感他老人家?你那個感道建立起來沒有?如果你的感道建立起來了,它跟那個應道就能交在一起,你就去西方。這個感道,感應道交做為我們這一邊,凡夫這一邊,想去西方極樂世界這一邊的凡夫,這個感道是什麼?就是願意去。所以這個願心非常非常重要。我記得老和尚有一年在新加坡弘法,他老人家非常诙諧、非常幽默,他說我在這講法,大家來聽法,來到這裡聽法的人都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我在我這個屋子旁邊建立一個房間,上面寫著到這來,想去西方的人到這個房間裡邊去,七天之後保證去西方,沒有一個人敢進去。為什麼?不願意去,沒有這個願心。所以願對我們太重要太重要了!你只有願,你才能把你的願道跟他的應道建立起來,感應道交。
感從哪來?感從願來。所以很多口稱名號的這些同修,我接觸得挺多的,老是覺得自己的願心不夠,老是覺得自己的信心不夠。這個不是開玩笑的,往生與否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你要沒有信心、沒有願心,你就執持名號,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願心跟信心對我們非常非常重要,各位同修。而願心自發,從哪發起來?從我們口稱名號當中發出來。我也口稱名號了,我怎麼還是不願意?那我們就要追究,你這個口稱名號的方法有問題,因為你沒有都攝住六根來念。都攝住六根,下手之處,印光大師說就在「攝耳谛聽」。攝,我們查字典,收住;谛聽,認真聽,真聽,一絲不苟的聽,一個字一個字的聽,印光大師說,字字句句都要聽清楚。這個不是鬧著玩的,十聲阿彌陀佛,以四字洪名四十個字,這十句,「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們怎麼樣保證這十念你得念好?什麼叫念好?你得保證這十念當中都攝六根。這十念當中我怎麼都攝六根?攝耳谛聽。我怎麼攝耳谛聽?你就要用你的耳朵把你嘴裡念出的每一個字都聽清楚。聽不清楚就是散亂,聽不清楚就把你這個願最後丟掉,你就去不了西方。
我們現在初念佛的人,不要說一句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我能聽得清楚,你這四十個字當中,你有百分之十能聽清楚,那就是四個字,那就是一句;你有百分之二十,二四得八,你就兩句阿彌陀佛,八個字。我們說這八個字可不一定都集中在兩句佛號上,有可能一、三、五聽清楚了,十一、十二、十三聽清楚了,跳著的,這就不簡單。我們長期不善於用我們的耳朵,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做這方面的訓練,攝耳谛聽。我們這個世界,說者無心,聽者也無心,你說你的,我聽我的,散亂。所以我們現在希望我們的願心出來,唯有口稱名號這一個方法。而口稱名號得力於否,在於我們能不能用耳根來聽我們嘴裡念出的聲音,如果你有聲音的話;如果嘴裡不出聲音,你要用你的耳朵來聽你的心聲,聽得清清楚楚。
以上剛剛向大家匯報的這幾句話,就是我們印光老和尚在七十年前,他老人家給我們留下了《文鈔》,跟那些居士大德們往來的書信,《文鈔》當中有這麼一段開示。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看看印光老和尚是怎麼教我們用耳根來聽佛號,最後達到去西方。老人家說,「至於念佛」,至於念佛就是說到念佛這件事。「心難歸一」,太難了,歸一。「當攝心切念」,當是應當,攝住心,切是懇切,懇切的念佛,應當攝心切念,這誰都希望,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我想念,我就能攝住心,我就能切念,我就能歸一,我就把我的一切,所有的念頭都變成這一個阿彌陀佛,這是什麼人?這是上根。我想念,我就能攝住心,我就能歸一,這不是一般的根性。他老人家最後往下講,退到第二步,「攝心之法」,怎麼攝心?「莫先於至誠懇切」,沒有比至誠懇切再重要、再第一位的,至誠懇切。我們現在念佛散亂,妄念很多,我們意也不至誠也不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沒有誠敬心,你想攝住這顆心念佛,莫由,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既至誠已」,如果我們已經做到至誠。「猶未純一」,還沒做到純一。這就講進入了中根,他至誠,但是這一句佛號還不夠純,還有夾雜、還有懷疑、還有間斷。「當攝耳谛聽」,應當采取用耳朵聽佛號的方法。這就進入到中根,中根人;上根人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
下邊說,如果說已經至誠,但是還不能歸一,怎麼辦?攝耳谛聽。他老人家講,什麼叫攝耳谛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就是無論出聲念阿彌陀佛,還是不出聲心裡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這三個條件,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我覺得最難理解的就是念從心起。什麼叫念從心起?我聲音從嘴裡出來,這個我好辦,阿彌陀佛,聲音出來了。我耳朵聽我也好辦,我有個操作對象。最難的就是念從心起。法然上人說,什麼叫念從心起?「思決定往生」,思就是我們的心裡頭想,決定往生,我一定要去西方。念從心起,就是我念這句佛號在干嘛?我要去西方!要不然我花那麼多時間念佛為什麼?我就是要去西方,這就叫念從心起。
我們很多人念佛,老和尚說,從嘴皮子上滑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句,你們的心裡想著念佛這件事了嗎?沒有。我在各地向大家匯報十念法學習體會的時候說,譬如說我們叫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你這心裡有爸爸嗎?沒爸爸。如果我們換一種方法,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你能感覺到心裡真有爸爸。這就是念從心起,心裡真有阿彌陀佛,真想去。很多同修問我,到底念佛的時候我是想阿彌陀佛,我還是想念佛?你就攝耳谛聽,就全辦了。你想,你用耳朵聽你的佛號,誰來掌握你的耳朵?誰來控制你的耳朵?誰來提醒你要用耳朵念佛?你得用你的想法、用你的腦子,「我又跑了,我現在得用耳朵聽佛號」,這就是念從心起。
你攝耳谛聽拿什麼攝?拿你的心管住你的耳朵來聽這個佛號,這就是念從心起,音從耳入。譬如說我們小孩想考大學,我們考大學要復習功課,印光老和尚在《文鈔》當中舉了這個例子。要考美國哈佛大學,我們得復習數學、復習物理、復習化學,那你會在做數學的時候,「我要考哈佛,我要考哈佛」,你會這樣嗎?你做題就好好做,你這每一道題都跟去哈佛有關。但是並不是說你在做題的時候還要想著我要去哈佛、我要去哈佛,你那題能做好嗎?就做不好了。念佛就攝耳谛聽,讓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耳朵,聽自己嘴裡的聲音。不一定好管住這耳朵,你念著念著你的腦子就不管耳朵,就管妄念去了,念就不從心起了。所以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各位同修,甭多了,你就拿十分鐘這麼試一試,其功德不可思議。我們這麼一輩子,活到今天,從來就沒有這麼安靜過,從來就沒有這麼都攝過這六根在一件事情上,散亂。你別以為聽老和尚在那講經,你的心就歸一了,沒有,他說他的,你聽你的,沒聽進去,要聽進去怎麼會…?
在上衛生間、在躺著睡覺不能出聲,出聲就不恭敬,而且還傷害身體,這個時候我們只能默念。印光大師說,「默念雖不動口」,默念的時候雖然我們不動嘴,「然」,然而,「意地之中」,意地,意是意念的意,就是你腦子裡頭還應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你腦子裡頭還覺得你的嘴在念。就是說噴薄欲出,這個嘴要發聲音但是沒發聲音,所有的器官跟肌肉都在念佛只是沒有聲音而已。好像舌頭也在動,喉嚨也在動,腮幫子也在動,就是沒聲音。口念之相,意地之中仍有口念之相,你還覺得我雖然是默念,但是默念也是由嘴裡念出來的。意地之中仍有口念之相,大家一定要把這個感覺捕捉到。大家現在就可以閉著嘴,想想你用心裡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你那嘴是什麼感覺,是不是覺得好像舌頭、喉嚨、腮幫子,好像要萌發一種動作?萌就是開始的意思,但是又不能讓它完全展開。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心裡頭和嘴上念得清清楚楚。這就是兩個清清楚楚,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第三個,耳根聽得清清楚楚。諸位同修,這就幾根了?三根,都攝六根你這就攝住三根。剩下三根呢?一個是鼻子聞味,一個是身體,還有一個是眼睛,這三根還沒攝住。老和尚接著說,「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矣是語氣詞,在這表示了,現在完成式。這樣的話,妄念自己就息滅掉了。這是什麼人?中根人。上根人想攝住就念了,心自然歸一。不行,不行就用耳朵,用耳朵聽,聽完以後妄念自息矣。我們是什麼人?可能中根管用,用耳朵聽就管用。
印光大師下面開始講下根。「如或猶湧妄波」,如果妄念還像波濤一樣洶湧澎湃,還往外湧,猶湧妄波,妄就是妄念的意思,波就是波濤的意思。「即用十念記數」,這個時候我們就采用十念記數,下根。上根,至誠懇切就能把根攝住,心就歸一;中根不行,不行就用耳朵;耳朵還不行,就用十念法。「則全心力量」,全心的力量,「施於一聲佛號」,施就是作用於一聲佛號當中,全心的力量,你這個勁就大了。「雖欲起妄」,雖然你還想起妄念,「力不暇及」,暇就是時間的意思、空閒的意思,沒有時間讓你使這個力量,你力不從心。「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大家注意聽,這個攝心念佛不是觀想念佛、不是觀像念佛,攝心念佛。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究竟就是圓滿了,妙是說不出來,你說三天三夜這個方法也說不完。
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在過去弘揚淨土的那些祖師大德們,「尚未談及」,從來沒談過。為什麼?為什麼偏偏印光大師說這個話?你看注意,要契機,眾生的根基不一樣。為什麼印光大師在這個時候推出十念法?他老人家解釋,「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從來沒說過。「以」,因為,「人根尚利」,那個時候人的根器利,還可以,尚是還可以的意思,尚利,不錯。「不需如此」,不需要這樣。「便能歸一故耳」,就能夠做到心歸一。為什麼過去祖師大德不用這個十念法?很多同修也提這個問題,淨土來到中國這麼多年,為什麼偏偏到印光大師一千多年之後才說這十念法?印光大師解釋,那個時候人根利,不需如此,便能歸一故耳。
然後印光大師接著說,現在的情況,他沒說別人根器不利,他說「光」,光就是他本人,印光,「光以心難制伏」,我因為心難制伏。各位同修,印光大師認為他的心難制伏,況我等凡輩乎?更何況我們這些人?光以心難制伏,印光,我,因為我的心難以制伏,「方識此法之妙」,我才認識到,識就是認識、知道,方是才的意思,方識,才認識到這個方法的妙處。那印光老和尚是不是去西方了?Yes。他是怎麼去的?他是用這個方法去的,這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百試不爽,怎麼試怎麼有效果。屢就是反覆、多次的意思,屢試屢驗,驗就是證明是成功的。
「非率爾臆說」,率爾就是隨便、輕率的意思,臆說就是我主觀想像的說,它是兩個意思,第一不率爾,第二不臆說。率爾就是不該說的你說了,說得是不錯,但率爾,隨便就說了。不是隨便,就在今天這個世界,就在今天修淨土這些人,他們必須得知道這個法門,十念法,所以我不是率爾,我不是不該說而說,我沒有食言。臆說,不是我自己主觀想像編造出來的方法,或是我自己杜撰的,不是,有根據的。「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天下就是我們今天,後世就是我們末法時期。天下講的是空間,所有人都在天以下地以上,天下就是這個世界。後世講的是時間,什麼時間?現在。空間、時間都包括了。我願意、我希望能夠跟現在的、天下的、全世界的、後世的鈍根者,您要是中根,您要是上根,您要是利根,那就算了,如果您不是利根,我願意跟你一塊共之,之是代詞,表示十念法,我願意跟這些鈍根的人們在一起用這十念法。
「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有結果;「非率爾臆說」,有根據;「願與天下後世鈍根之人共之」,希望,就和蔡老師昨天講的,鼓勵。完了以後他老人家結論是,「令萬修萬人去耳」,令就是使得,一萬個人修一萬個人去,萬在這裡是形容詞,表示無數、很多,萬修萬人去。我們注意這裡邊幾個意思,萬修八千人去,沒這麼說,萬修萬人去耳,無一漏網。印光老和尚沒在這裡邊打折扣,說這個方法不錯,一萬個人修大概八九不離十都能去,沒有,萬修萬人去耳,耳是語氣詞,在這裡表示肯定的意思,加強這個語氣。我們相信嗎?令萬修萬人去耳,你要不修那就不談了。
「所謂」,他下邊解釋,什麼叫十念記數?「所謂十念記數者」,下邊又解釋,者字就帶出來下一段的解釋,什麼叫十念記數這個東西?「當念佛時」,當我們念佛的時候。「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念得分明就不能囫囵吞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不叫念得清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該給多少時間給多少時間,要念得飽滿,要念得充分,不能吞,不能一舌帶過,聽著好像是在念佛,再仔細一聽好像也聽不清楚,這個不行,須念得分明。我們很多同修念佛的時候我在旁邊聽著,我聽不清楚在念佛,這個不行,嘴根沒有攝住。須念得分明,「仍須」,除了念得分明之外怎麼樣?「仍須記得分明」。你看這個十念就是攝住你的意根,你得用腦子記數,仍須記得分明,你腦子干不了別的,嘴裡念得清楚,腦子裡邊還得想著這是第幾聲佛號。但是不是說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阿彌陀佛三,不是這樣,你心裡清楚就行了。
我這次在紐約給大家講這個十念法的時候,就有一個小姑娘特別緊張找我來,「胡老師」,她說十念法我不知道我到底是記數,我還是念佛?我說你不要想數字,你不要緊張,你就好好念。我說你給我表演一個,你念吧!她說那您給我聽著,我這好像老記不住數,我顧著數我就顧不了佛號。我說你現在不要想數,你就好好念佛,那個小姑娘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著念著我說停,她就停下來,我說你剛才念的是第幾句?她說第七句。我說你腦子裡有七這個數嗎?她說沒有,但是我心裡清楚這是第七句。我說這就行了。
仍須記得清楚,你是不是記清楚?記清楚你就攝住意根了,否則的話你根本就不知道那是第幾聲。仍須記得分明,分明就是清楚的意思。「至十句已」,至就是到,十句已,已就是到十句了,到十句完了,已就是結束。「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再回過頭來從一句往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不能說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一、二十二,不能這樣。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一邊念一邊記,記到十你就回零,記到十你就回零。「不可掐珠」,不能掐珠子。「唯憑心記」,只能靠,憑就是靠,唯就是只,只能靠我們的心記。因為你一靠珠子,你心的力量就小了,因為你借助珠子的力量來記數!不能,把它去掉,我們明明有兩條腿,我們不需要拐棍,我們要鍛煉我們腿的力量來走路。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如果說我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從一到十這麼記數難,怎麼辦?「或分為兩氣」,兩段,你可以分成兩段。「即從一至五」,那就是什麼?就是「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如果你還覺得費勁,分成兩段你還覺得費勁,那怎麼辦?「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三三四。我們的李炳南師公,他老人家就是用三三四。「做三氣念」,分成三段。「念得清楚」,大家注意,「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著就是落的意思,妄念想落腳落不下來。「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一心不亂這種境界,時間一長你自己就得到了,這又用一個耳字,表示肯定。
諸位同修,一心不亂就生方便有余土,這不是開玩笑的,叫事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兩個,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十住了,十住的初住菩薩,妄念沒了,破一品無名,那是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那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的最後兩個法界,菩薩跟佛。事一心不亂,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亂,實報莊嚴土。「久當自得耳」,那我們活一年就照著這麼念,活十年就照這個念,久當自得耳,對我們是極大的鼓勵,諸位同修。
「須知」,我們應該知道,「此之十念」,我在這裡談到的十念法,「與晨朝十念」,與早晨起來的十念法,「攝妄則同」,攝住妄心的效果是一樣的,「用功大異」,用的功夫可差大了。為什麼這麼說?晨朝十念怎麼念?老和尚解釋,「盡一口氣為一念」,就是一口氣你吸足了一直念,念到沒氣了這叫一念。盡一口氣,盡就是完,用完了。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不要想著我念多少聲佛號,這一口氣。「此以一句佛為一念」,我們這個十念法是一句佛號為一念。「彼」,就是晨朝十念,「唯晨朝十念則可」,你只能在早晨用這種方法還可以。「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如果你老這麼念,老是這麼一口氣從頭到尾的念,把氣給念盡了算一念,則傷氣成病。所以用功大異的意思是什麼?你晨朝十念很好,我不能老這麼念,我有這個工夫,我有這個精力,我有這個准備,對不起,你不能老這麼念,老這麼念就得病了。我有這個胃,我也有這個嘴,但是你不能老吃辣椒,你老吃辣椒就把胃給吃壞了,你喝粥喝一碗沒事,你吃辣椒吃一碗就受不了,就這個意思。你有工夫想這麼念不行,得病!他就講這個法門好在哪裡?你有多少精力,你有多少時間,你有多少力量,全可以用這個十念法,全可以用在這個十念法上。「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這種方法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即使一天念數萬聲佛號,「皆如是記」,都要這麼記。
我剛才進來的時候,走這個紅地毯,心裡挺緊張的,覺得自己也沒這個德行,大家對我這麼熱情,我就念佛,用十念法,走一步念一句,走一步念一句,不要丟掉,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不但可以把妄念去掉,「最能養神」,你看往小的說養神。養神不是睡覺,不是到健身房健身,也不是吃什麼多種維生素,養神用十念法最能養神。養神的方法很多,哪種方法為最?十念法。咱就說我不想去西方,我想養養精神,用十念法亦復如是,也能得到。「隨快隨慢」,你念快了也行,念慢了也行,「了無滯礙」,了是根本沒有妨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早晨念好,晚上念好,沒有不合適的時候。「較彼掐珠記數者」,跟那些掐佛珠記數那些念佛的人來講,「利益天殊」,差大了這個利益。「彼」就是掐珠那些人,掐珠念佛人,「則身勞而神動」,你的身體勞,手指頭在撥珠子;神,得分神想這個珠子。「此則身逸而心安」,這個方法身很放松、很安逸,心裡頭很安靜、很安定。
「但做事時」,只不過是在做事的時候,「或難記數」,有些時候你記數可能難。譬如在家裡洗菜、切菜,這個時候你老想著佛號可能就把手給切了。這個時候,你切黃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就把數給放下,但是佛號不要放下。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你就直接念,懇切。我這真苦,還得切黃瓜,還得吃,我到了西方,我用不著了。懇切直念。「做事既了」,你看印光大師修行之猛,做事完了,「仍復攝心記數」,再回過來恢復攝心這個記數方法,「則憧憧往來者,朋從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憧憧往來,朋從爾思」,這是《易經》當中的一句話。憧憧往來,憧憧是什麼意思?來來往往。什麼往來?《易經》上寫的是你碰到的很多事情,朋從,朋就是都的意思,服從你的想法。他這裡邊,印光大師用《周易》上的這句話就告訴我們,借這句話,因為他是寫給讀書人的,這些讀書人肯定是對《周易》很熟悉。憧憧往來就是形容接踵而來,一個接一個來的這些妄念;朋從而思,都服從於什麼?專注一境之佛號聲中,都服從在都攝六根的一聲佛號當中。
然後他解釋,大家注意聽這一段,他說這是什麼方法?「大勢至謂」,大勢至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還有懷疑嗎?後邊結論,「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什麼第一?十念法,攝耳谛聽,三個清楚。「利根則不須論」,你根器好,你用這種方法那就不討論了。「若吾輩之鈍根」,像我們這一輩,這個輩字不是說時間上這一輩,孫子輩、爺爺輩,這個輩是類,像我們這一類的鈍根人。大家注意,印光大師在這裡第二次把自己說成鈍根。印光大師是乘願再來,他是鈍根,在座的胡小林及諸位同修那是什麼根?您要是不用這個方法,你的意思就是比印光老和尚還棒,你比他的根還利,是這個意思嗎?說「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不用這個十念記數的方法,「欲都攝六根」,你要想都攝住六根,「淨念相繼」,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大難,大難」。兩個大難,就是鐵案,蓋棺定論了,如果像我們這些鈍根的人,不用這個十念方法來念佛,則大難大難!
「又須」,他又話題一轉,「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就是這個攝心念佛的方法你要說淺,淺到就四個字;你要說深,如來一代時教、三藏十二分教講的就是這四個字,講的就是這麼個念佛方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別琢磨了,你琢磨你也琢磨不清楚,究竟妙法,不是我等凡輩能夠理解的,唯佛與佛乃能相知,只有佛才明白知道這個方法到底是為什麼這麼妙。他意思是說,很多人聽到這十念法那麼簡單就會懷疑,他就打消我們這個懷疑,別琢磨了,怎麼辦?「但當仰信佛言」,我們應該做的只應該仰信佛言,仰是恭敬,信佛的話,你看佛言,十念法誰說的?佛說的,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你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認識水平不夠,你的理解能力不強,達不到這種程度,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你就產生疑惑。怎麼辦?疑惑以後有什麼壞處?「致多劫善根」,導致了你多劫的善根。我們能碰到淨土法門,能夠在此地一生成佛,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老和尚說,那是過去生中供養了無數佛,我們今天才碰到淨土法門。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茲是表示這兒,在這個懷疑當中喪失掉了。「不能究竟親獲實益」,最後你不能夠親自獲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成佛的實際利益。「為可哀也」,太值得人同情了,太值得可憐了。
老人家最後一段,「掐珠念佛」,他又講到,話鋒一轉講到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掐珠念佛什麼時候合適?只有行、住這兩個時段。行就是行經,繞佛的時候,或者住,住就是站,行住坐臥,坐和臥都不合適,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如果你靜坐養神,你用手指頭掐這個珠子,他怎麼說的?「由手動故」,由於你手動的原因,「神不能安」,你的神不安,你心裡老得琢磨這個珠子,「久則受病」,受就是接受的意思,得了,時間一長你就得病了。「此十念記數」,這個十念記數的方法,「行住坐臥,皆無不宜」,四威儀行住坐臥,沒有不合適的時候。到此為止,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就講完了。
下面還有兩分鐘的時間,我給大家從頭到尾再念一遍,然後我們就結束今天上午的課。「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谛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做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謝謝大家。
2011年9月馬來西亞弘法大會—學佛的體會 胡小林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11/9/25 馬來西亞綠野國際會展中心 檔名:56-112-0001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